黎民(漢語詞語)

黎民(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黎民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語出《·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孔 傳:“黎,眾。”“黎,眾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民
  • 外文名:the common people
  • 拼音:lí mín
  • 注音:ㄌㄧˊ ㄇㄧㄣˊ
  • 釋義:普通百姓
同義詞,引證解釋,相關連結,

同義詞

黎庶、民眾、百姓、黎氓、黎甿、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引證解釋

黎,古通“黧”,黑色。古國名。姓。民,民眾,百姓。
孟子·梁惠王上》:“黎民不飢不寒。”
史記·五帝本紀》:“棄,黎民始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張延雋 之為 晉州 行台左拯,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 黎民。”
劉禹錫 《復荊門縣記》:“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
《隋唐演義》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勛衛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與民同樂
歐陽予倩漁夫恨》第六場:“為除強暴舍一身,除了強暴救黎民。”
而人民則是政治範疇的專用詞,不是平民百姓。

相關連結

當年炎帝蚩尤所逐逃到涿鹿,求助於軒轅黃帝、並結成部落大聯盟共同攻打蚩尤之時,雖並非人人有姓,而是一個部落只有幾姓的不同氏族群團,但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其姓也就比較可觀了。古人好舉成數,以百而言多,故稱這種軍事大聯盟中的人群變為“百姓”。而將戰敗被俘的九黎人,則稱作“黎民”,以與“百姓”相區別。這,就得先從原始社會的婚姻制度和圖騰崇拜說起了。因為,姓的最早起源,就是這兩者相結合,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變化演變來的。至於“百姓”和“黎民”之稱,那則是在已有“姓”的基礎上,經黃帝戰蚩尤的歷史事件後才有的。這,已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歷史時代的事了。
簡言之,約在距今300萬年左右的歷史上,古猿類進化為最初的古人類。此時的人們除了能直立行走並騰出前肢進行簡單的勞動外,與古猿並無多大區別,過著原始群居的生活,“無上下、長幼之道”(《呂氏春秋·恃君覽》),“未有夫婦妃匹之合,獸處群居”(《管子·君臣》)。故,無所謂婚姻可言,自然也無姓氏之別。此後,這些直立行走的早期原始人類,以性關係結為社會集團組織,過著集團內部的血緣群婚生活,自也不會有姓氏的產生。直到這些原始人類首先排除了長幼輩間的性關係,繼而又排除了族內同輩兄妹之間的性關係,進入到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外婚時期,姓氏的產生才有了它歷史的條件。因為,只有到了氏族公社時期,才有產生圖騰崇拜的可能,並演變為姓。
圖騰崇拜,源於原始社會的人們受科學進步的歷史條件局限而不能正確認識自然界各種變化、以及解釋人類來源的本身而形成的。對自然界,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對於自己這一氏族的來源,或認為是某種動物的變化所致,或以為某種動植物是本族的吉祥物。如此,原始社會的各個不同氏族,便會依據他們所居地域、物產以及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對某種動物或植物產生一種崇敬之情,或者禁殺、禁食,或者定期禮拜,以祈求得到本氏族興旺的目的。在漫長的歷史中,這種不同的崇拜物就成了不同氏族的表記或名稱。如黃帝出於有熊譙周:《古史考》),有熊與有蟜、彤魚兩族通婚(《國語·晉語》),這有熊、有蟜、彤魚便有可能是圖騰名稱。
圖騰崇拜,大約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時期,盛行於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時期。它既是原始社會的一種宗教信仰,也是不同氏族的名稱。同時,也是不同氏族間血緣關係的一種標誌,即具有後來的所謂“姓”的性質,用以限制血緣關係相同的人通婚。因為,古人在長期的社會歷史實踐中,認識到這樣一個客觀規律:“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魯僖公二十三年》)。而在母系氏族社會中,“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卷一),故是時不僅是一個氏族群團的人為一姓,而且這種“姓”也只能以“女生”而記,即以母姓為姓。古人造字“從女生”(《說文解字》)為姓,也是這個道理。圖騰崇拜,由母系氏族公社過渡到父系氏族公社,便逐漸減弱而只保留一些殘餘形式,隨著父系氏族公社的解體而終至消亡。但是,“從女生”為姓的風俗習慣,則仍然沿襲了一定的歷史時期。舅軒轅黃帝初隨母居姓姬(《說文解字》),後受封為爵,即按爵稱而姓公孫;“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國語·晉語》);堯“初從母居為姓”,舜隨母而姓姚(《史記索隱》),后稷隨母而姓駘(《吳越春秋》)……可見,那時兒子並不一定要姓父親的姓。
在國家制度產生後,和“姓”相併列的,又出現了“氏”。氏來源於官職。如:軒轅黃帝以雲而命官,有青雲氏、縉雲氏、白雲氏、黑雲氏、黃雲氏(《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正義引服虔說)等;太皞以龍命官職,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竹書》及《竹書箋注》)等;少皞氏則以鳥名而命名官職,將司空、司徒、司馬、司寇等官分別命名為鳲鳩氏、鴡鳩氏祝鳩氏丹鳥氏青鳥氏玄鳥氏鳳鳥氏爽鳩氏、鶻鳩氏、五鳩氏(《左傳·昭公十七年》)……故,氏和姓的來源不同,用處也不同:從母而得姓,從父而有氏,姓名區別血緣關係而為婚姻用,氏則主要表示社會地位,在社會生活中用以區別貴賤。《通志·氏族略序》對此說得很明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圖騰崇拜、以官為姓是姓氏的最初起源,但卻並非唯一來源。中國人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有以官得姓、以國得姓、以所居之地得姓的,還不斷有帝王賜姓、改姓的,也有以記事為姓的。
姓氏起源既久且雜,但並非無跡可尋,無法考察。而是留有明顯的痕跡。如以動物類為姓的有龍、鳳、熊、貂、象、鵝、貉、兔、鶴、馬、牛、羊、魚、蛇等;以植物類為姓的有楊、柳、松、柏、花、草、林、木、梅、桂、柴、苗、桑、梧等;以山水類為姓的有山、水、江、池、石、沙、海、浦、澤、泊、河等;以顏色為姓的又有紅、黃、藍、白、黑、紫、青等;以自然現象為姓的則有雲、雷、雨、閃、涼、溫、熱、冷、春、夏、秋、冬等;當然,以古部落和國名為姓的則更多,如唐、虞、商、周、秦、楚、衛、齊、晉、燕、魯、宋、蔡、吳、越、魏、趙、鄭、莒……以官職為姓的有司馬、司空、司徒、司寇、司工、司士司鴻、公孫、東宮、西宮、縉、車、爽、尉……還有以所居之地而得姓的,如東門、西門、東郭、東方、西方、東野……而拓跋、單于、慕容、宇文、律、穆、莫、竇等等姓氏,則是來源於少數民族了。
當著炎帝蚩尤所逐逃到涿鹿,求助於軒轅黃帝、並結成部落大聯盟共同攻打蚩尤之時,雖並非人人有姓,而是一個部落只有幾姓的不同氏族群團,但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其姓也就比較可觀了。古人好舉成數,以百而言多,故稱這種軍事大聯盟中的人群變為“百姓”。而將戰敗被俘的九黎人,則稱作“黎民”,以與“百姓”相區別。是時的“百姓”與後世百姓絕不相同,而是有一定社會性地位的貴族總稱。如《國語·楚語》載:“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而“黎民”或簡稱為“民”則是奴隸。他們沒有家室,也無姓氏,並被刺瞎一目作為特有的標記。他們甚至可以被奴隸主作用人牲,殺死以祭神或殉葬。古時,鬲為炊器,又為葬禮中用的陪葬器皿,故“黎民”也被稱作“人鬲”。如《令簋》記:“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堯典》云:“黎民於變時雍。”蔡沈集傳:“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這裡所說的“民首皆黑”,即是“墨面”、“黔首”之意。不過,這裡應當指出:黎民可以被稱作人鬲、“民首皆黑”的人,但人鬲和“民首皆黑”的人卻並不等於黎民,因為,“百姓”也有犯法而淪為奴隸地位的,而奴隸中的黎民,或也會有因立功而改變地位為“百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演變,百姓和黎民的差別越來越小,都成為被統治的平民。於是,終至將“黎民”與“百姓”聯在一起,統作普通人民的一種稱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