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黔首
- 拼音:qián shǒu
- 朝代:秦代
- 涵義:以黑色頭巾作為出門的行頭
基本涵義,引申含義,歷史記載,
基本涵義
黔首(qián shǒu)黔字從黑,今聲。《說文解字》:“黔,黎也。從黑,今聲。”
引申含義
因黔與黎同義,故秦始皇二十八年泰山刻石用黎民、三十二年碣石石刻也用黎庶稱謂百姓。秦始皇三十一年,發布“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照當時實際占有的田數,向封建政府呈報,即可取得國家的承認。從此,原秦國的一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國範圍內施行。
歷史記載
《呂氏春秋·慎人》:“事利黔首,水潦山澤之湛滯壅塞可通者,禹盡為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這是秦統一中國後更定名物制度的內容之一。黔,黑色。
《說文解字·黑部》:“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秦詔令稱百姓為“黔首”,是由於秦為水德,水德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