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時因勢,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 堅持生命至上,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決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成立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成區、街道、社區三級防護網路。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落實“首診負責制”,全區設5家發熱門診、31個發熱預檢點,建成啟用10個社區發熱哨點。深入開展疑似病例篩查和流調工作,先後啟用8個集中隔離點。堅持群防群控,聚焦小區、樓宇、公共場所等重點區域,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嚴格落實返滬人員社區健康管理要求,建立樓宇“定點聯絡、結對指導、包乾負責”制度,強化社區防控、行業管理和屬地管理。嚴格機場入口管理,落實人員轉送、集中隔離、居家觀察等措施,形成管控閉環,有效控制疫情,區內確診病例在全市中心城區中最少。選派精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疫情防控鬥爭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黃浦貢獻。
復工復產復市復學取得積極進展。面對疫情衝擊,我們站穩陣腳、抓好統籌,不失時機推進復工復產。想方設法籌措防控物資,落實各場所衛生防疫措施。及時宣傳、精準推送、有效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大政策精準供給力度,推出“黃浦抗疫惠企10條”,配套制訂線上職業培訓補貼以及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多方面操作辦法。廣泛深入開展企業集中走訪,聽取企業需求和意見,為企業解燃眉之急。聯合太平洋保險推出國內首款促進商業復市保險。建立全市首個區級“疫情應對事項受理專窗”,推出線上應急幫辦服務、投資項目遠程辦理、線上預審等舉措。開通疫情防控期間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協調區內45家銀行為企業復工復產授信61.14億元;區屬國有企業帶頭對1387家中小企業減免租金1.6億元。建立復工復產復市大調解工作機制,嚴厲打擊涉疫違法行為,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穩定了市場供應。全力做好特殊時期教育教學,積極承擔市級共享課程錄製,打造“黃浦E課堂”線上課程教學平台,抓緊抓實抓細學校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保障廣大師生健康安全。
(二)厚積成勢,區域經濟展現韌勁和活力
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儘管受疫情影響,區域經濟仍然呈現穩健態勢,二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09.37億元,總量排名全市第二;可比下降0.7%,增幅排名中心城區第二。完成區級財政收入124.95億元,完成年度預算進度的54.8%,增幅排名中心城區第二,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部分重點指標呈現逆勢上揚態勢,上半年引進高端服務業企業103家,完成全年目標的68.7%;實到外資4.6億美元,同比增長74.8%;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家;稅收億元樓達到45幢。
重大戰略任務全面推進。積極對接“三大任務”,出台“外灘金融18條”,聯動自貿區新片區創新試點,打造金融對外開放重要承載區,傳遞出黃浦堅持改革開放、最佳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能級的信心和決心;更新完善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培育庫,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成果轉化和上市運作等全方位服務;出台“區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行動方案”,支持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更好參與國際競爭。立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定位,圍繞資產管理和金融科技兩大增長極,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資本運作中心、金融專業服務中心。疫情之下,金融服務業依然保持快速增長,1-6月金融業總稅收同比增長8.5%、貢獻度占比33.3%;引進信銀理財、甬興證券資管、誠通股權投資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26家;與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外灘金融集聚帶在機構引進、風險防範等領域實現新作為;全力推進外灘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全面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已初步形成規劃思路;規劃綱要、空間規劃和26個專項規劃編制有序推進。
消費潛力得以釋放。全力以赴拉動消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舉辦“五五購物節”黃浦系列活動,“五一”小長假期間,46家重點商業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1.3%;開設“外灘楓徑”等分時段步行街,舉辦思南夜派對、豫園“國潮老字號”遊園會等特色活動,形成5個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占全市近半數。線上線下聯動的商業模式更趨成熟,“雲上時裝周”“有聲南京路”等特色活動受到熱捧、反響良好。積極推進南京路步行街整體改造提升,東拓工程進度過半,世紀廣場改造工程完成規劃概念方案,華為全球最大旗艦店順利開業。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35家。出台“推進文化和旅遊產業復甦發展12條”;“表演藝術新天地”作為疫情後全國首個大型線下藝術節,免費對公眾開放。
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危中尋機,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出台實施意見,聚焦數字治理套用示範、優勢產業數位化轉型,推動形成具有黃浦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體系;與中電科21所合作推進“特種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與中電創智合作推動“外灘國際電競文化中心”落戶世博浦西園區;新基建陸續啟動,全區累計建成5G宏站551個,一批套用示範場景落地見效。加快空間載體功能調整升級,外灘“第二立面”重點項目外灘·中央、老市府大樓、國際醫療中心、外灘源二期、190街坊等有序推進;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聚焦生物醫藥、生物科技研發、高端醫療等重點領域,進一步集聚優質企業;北京東路地區完成規劃設計研究,“海派智谷”引進安川電機、ABB等國際知名企業。
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聚焦企業難點,做強 做優 營商環境。主動對接市“營商環境3.0版”改革方案,全力打響“一網通辦”品牌,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有利條件。召開區最佳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 , 出台“黃浦投資促進26條”、發布2019年區綜合營商環境白皮書,加強產業、信息、政策統籌,推動形成優環境、抓投資、促發展的強大合力。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出台“黃浦促進外商投資20條”;細化舉措,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開展食品經營許可“一證多址”審批試點,為星巴克等連鎖企業快速發展運營提供便利。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發布2019年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白皮書。深入推進國家級技能人才激勵計畫試點。
(三)民生優先,民眾生活品質和城區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舊區改造加速推進。 疫情之下、舊改力度不減,創新方式、攻堅突破,五坊園四期、董家渡14號地塊(二期)等4個項目啟動生效,3個項目完成收尾、1個項目基本收尾,累計完成舊改簽約4279戶。金陵東路北側(寶興里)項目四個月完成2119證居民100%簽約,創造了全市大體量舊改項目簽約推進的新紀錄。沉澱20多年的“硬骨頭”毛地項目新昌路1號、7號地塊正式激活。多措並舉推進留改項目和老舊住房綜合修繕,8號街坊一期(承興里)基本收尾,電梯加裝和更新改造等社區“微更新”項目有序推進。
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千方百計抓好“穩就業”,圍繞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不斷拓展最佳化線上服務供給,深化“老字號·新活力”創新創業專項行動,加強資源整合推介,推動就業創業服務進一步提質增效。聚焦養老服務,金外灘賓館改造項目愛以德養老院正式開業,羅秀路1005號、董家渡18號等重點項目穩步實施;積極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建設,豐富集中配餐服務選擇。完成3家標準化菜場改造。加大對困難民眾的托底保障力度,紮實做好各項救助幫扶工作。關注住房保障,多渠道籌措租賃房源,持續推進各類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工作。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創新開展勞務協作、產業合作、消費扶貧。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全面完成教育綜合改革試點任務。 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分層次打造創新教育聯盟。實施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深入開展國小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推進國中強校工程,完成向明初級中學資源整合,與高校開展合作辦學,打造“新工科素養”特色中學。全面推進健康黃浦行動,召開全區公共衛生大會,加快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瑞金-盧灣”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持續推進,九院黃浦分院成為全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單位。推進區域康復三級網路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持續擴大文體資源線上供給,積極組織抗疫主題群文創作,有序推動體育實事項目建設。
城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秉持對超大城市的敬畏之心,在城區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型化上下更大功夫。多層次開展規劃研究,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更新。加快城區建設,重大工程項目第一時間復工,“一江一河”景觀提升改造工程進展順利,蘇州河南岸西段竣工開放,九子公園及東段基本竣工。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程開工24條道路、10.46公里。堅持精細管理,大力推進城區運行“一網統管”,做好“12345”熱線系統與市格線化2.0平台的遷移、對接工作。持續深化“三美”聯動建設。拓展“席地可坐”和示範道路創建範圍。強化生態環境治理,及時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制定全市首個區級能源審計管理辦法。深化河長制和水資源管理。完成公共綠地、專用綠地、立體綠化各1萬多平方米。持續推進垃圾分類,最佳化可回收物服務點布局 , 升級分類投放點996個,浩誠華苑、豐裕里等智慧型垃圾廂房投入使用。
城區運行安全穩定。 積極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區,發布全市首個城市運行安全白皮書。穩妥推進金融風險防範,持續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切實化解涉眾型投資受損群體矛盾。嚴守公共安全底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區報警類110同比下降34.6%。制定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細則,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加強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對現有建築玻璃幕牆進行普查,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醫療器械 、 防台防汛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信訪形勢總體平穩,“以化促穩”態勢繼續鞏固。
基層社會治理不斷創新。 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深化基層法治建設,在全市首發“居委會法律實務指引50條”。增強基層隊伍能力,持續推進社區骨幹人才培養“黃浦計畫”。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成功創建4個市級社區志願服務示範中心。進一步發展社會組織,舉辦社會組織人才研修,完成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實體化運作評估。
(四)強基增能,政府自身建設向縱深推進
刀刃向內改革持續深化。 牢牢牽住“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個“牛鼻子”,重塑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組建區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工作和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深化業務流程再造,全區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提效76.7%,“當場辦結”事項占比34.6%,“零跑動”事項占比92.8%。規範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加大“證照分離”改革力度,推進電子證照歸集與套用。組建區城運中心,完成區級城運大廳建設並投入使用,建立城市運行管理“平、急、特”模式。加快信息化基礎建設,建立跨部門、跨職能、統一標準的綜合格線單元。打造大客流監測、店招店牌管理、衛生健康等14個主題套用,在網路互聯互通、數據匯集共享、移動套用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 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行政履職的水平,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嚴格規範行政執法,強化法制監督。進一步規範行政複議和訴訟行為,推進行政複議調解工作,加強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研究建立新提任區管幹部法律知識考試制度。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全流程公開,擴大公眾參與。今年區“兩會”期間區政府系統共收到代表建議61件、政協提案190件,已全部按期辦復,並主動公開辦理結果。
財政資金使用效能持續增強。 積極應對財政“緊平衡”,大力組織財政收入,確保財政收支平穩運行;最佳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舊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和民生支出,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積極挖潛,有序推進存量資金盤活利用。制定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動“三資”管理常態化,明確行政事業單位房產分類管理措施,加強房產統籌高效利用,加快落實對“問題房產”的處置。圍繞中心工作,聚焦管理和效益,加強財政預(決)算審計、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和民生專項資金審計調查。
政府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嚴格正風肅紀,執行各項紀律和規矩。積極改進工作作風,注重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二、 下半年工作安排
當前,國內外形勢異常複雜嚴峻,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充分估計困難,直面應對挑戰,同時也要看到黃浦的發展有厚實的基礎、堅強的韌性,更有人民民眾的勤勞和智慧。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提升自身能級,增強發展動力。做好下半年工作,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來,落實二屆區委十次全會要求,科學研判、精準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新趨勢、新動向、新特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在危機中搶新機、於變局中創新局,以更紮實、更細緻、更深入的工作,打好改革創新“組合拳”,推動城區發展“再提速”,努力交出“雙勝利”的出色成績單,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科學謀劃“十四五”,為建設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下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 人民至上、民生為重,著力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解決民眾最期盼、最迫切的“老、小、舊”等問題,持續加大攻堅力度。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和品質民生,確保各項民生實事項目如期完成,切實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把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放在首位,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進一步強化能力建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加強學科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級,增強民眾自主防護意識,堅決守護好人民健康。
加力提速推進舊區改造。 舊改是黃浦最大的民生,再難也要想辦法解決。要注重系統謀劃,舉全區之力,緊密銜接房屋徵收、地塊收尾、規劃編制、土地出讓等關鍵環節,繼續聚焦新昌路、金陵路沿線、西藏路沿線、老城廂區域,推動舊改項目高質量、高效率實施,大幅超額完成年度計畫任務。加快毛地處置,堅持“一地一方案、分類施策”,用好市場資源和市場化的辦法。積極應對財政資金結構性壓力,加強資金統籌,確保舊改項目投入。嚴控徵收成本,強化隊伍建設,做深做細民眾工作,快速平穩推進徵收工作。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做好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性修繕利用。深化推進金谷邨、南昌路136弄等優秀歷史建築修繕,有序推動衡復風貌區綜合整治。
積極落實“穩就業”等各項社會保障措施。 堅決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線,切實做好民眾關切的事情。穩就業就是保民生,要進一步促進本區重點人群就業創業,創建新一批特色創業型社區,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穩定。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擴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深化“智慧養老”信息平台功能,推進適老性改造,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等試點,探索養老服務領域長三角協同發展新模式。推進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街道、居委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持續做好主副食品保供穩價工作,確保糧食安全。依法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深化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各項舉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對口地區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有序推動社會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堅持“五育並舉”,持續打造紅色移動課堂實踐育人品牌。深入開展學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研究,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改革。加強集團化學區化內涵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推進托幼一體化試點,增加2個公益性托育服務點。 深入推進緊密型醫聯體、“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以及區域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持續完善文旅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籌備迎接上海城市草坪音樂會國家示範項目評估驗收,推進胡問遂藝術館、黃浦文化中心建設等工程。準確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民健身新需求,探索全民健身新路徑。
(二)穩住基本盤、構築新優勢,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能級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人民城市的戰略使命,立足“四個放在”,聚焦“四大功能”,發揮中心城區資源配置、高端引領、樞紐平台、輻射帶動優勢,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能級持續提升的新路子。
全力推進改革開放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貫徹落實上海新的重大戰略任務,出台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意見,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區。 進一步對接自貿區新片區功能,對於已取消準入限制的舉措,爭取在黃浦率先落地, 建設開放透明的市場準入機制,引導和鼓勵優質企業進入新產業、新業態的“藍海” 。進一步做好科創企業上市服務, 重點聚焦區科創板上市培育庫企業,緩解科創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進一步深化與 長三角城市聯動,落實黃浦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在信用、養老、市場監管等領域探索合作共贏、共享發展的新路徑。精心籌備第三屆進博會投促活動,組建高質量、高水平的交易分團,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加大國資國企改革力度,持續推進商業類國資國企改革工作。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持續提高國有資本運作效率和水平。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建立“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更高水平推動營商環境建設。 積極貫徹國家《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和《上海市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不斷增強惠企實效,全力抓好投資促進。堅持高效優質的制度供給,深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最大力度為企業紓困解難。堅持最佳化服務環境,以“一網通辦”建設為引領,豐富“網上辦、掌上辦、自動辦”功能,深化“智慧型店小二”主題服務內涵,推進“無人干預自動辦理”“秒批”等服務模式試點,開展智慧型服務終端4.0建設,打造“線上預約、線上諮詢、線上預審、遠程指導”等智慧型化服務,實現從“人找服務”向“服務找人”的轉變,全面降低企業綜合辦事成本。創新惠企便企舉措,打造更公平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完善全鏈條的智慧財產權服務管理體系;打造更優質的信用環境,完善企業信用修復機制;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務環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做好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選拔工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生命線,完善企業日常聯絡機制、部門工作協同機制以及企業訴求快速反應機制,充分依託行業協會等資源優勢,積極發揮招商平台、顧問單位、屬地街道作用,促進招商引資更趨國際化、專業化、規範化。做好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認定升級工作,推進總部企業發展再上新台階。加快編撰黃浦樓宇經濟發展白皮書,更新完善樓宇“一樓一檔”信息,持續提高企業落地率。
著力提升高端服務業發展能級。 牢牢把握主動權,積極推動金融、商貿、專業服務、文旅等核心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鞏固發展優勢。持續提升外灘金融集聚帶標識度和影響力,實施“南延、西擴”,加大持牌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培育力度,加快星展合資證券、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上海會展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重點項目落地。加強與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等金融主管部門合作,積極支持國家級要素市場拓展服務半徑,高水平辦好外灘大會、外灘金融峰會。推進外灘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保護利用體制機制創新 ,加快 外灘“第二立面”改造項目建設步伐, 探索創新資金籌集等工作路徑。 持續引領商業升級和消費回暖,對標“世界會客廳”目標,進一步提升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園三大地標性商圈品質,完成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推進世紀廣場改造,推動大新天地、大豫園片區開發。抓住上海旅遊節、淮海中路闢築120周年等重要節點,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舉辦各類主題時尚行銷活動。繼續推動特色商業發展,強化區夜間經濟發展共同體理事會作用,組織舉辦夜間經濟特色集市,推動特色小店線上線下聯動運營。深化落實老字號振興發展行動方案,研究國資收益支持區屬企業老字號品牌發展路徑。持續提升文旅品牌效應, 建設 “一公里演藝生活圈”, 打造演藝大世界“進社區、進樓宇、進學校”平台,探索線上演藝大世界模式。加快電競產業布局,引入電競產業園項目,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引進重大賽事,舉辦“南京路步行街首屆電競主題周”等活動。
積極培育壯大經濟新動能。 抓住“後疫情”時期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前瞻布局、及早行動。出台區科創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打造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引領區。提升新空間載體功能,推進新興產業與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方向,推動轉化醫學集聚區建設,吸引國內外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企業的地區貿易總部、銷售總部落戶;促進九院整形醫學產業轉化平台項目、整形醫學國際創新研究院落地。加快北京東路地區轉型升級,建設機器人產品展示、成果交易的高能級平台。建立人工智慧企業發展賦能機制,打造一批標桿性的人工智慧深度套用場景和創新套用示範 。籌備 舉辦第二屆“健康中國思南峰會”和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涵養新興產業發展生態 。
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 深入貫徹國家和上海發展規劃工作要求,準確把握“十四五”的時代背景和重大問題,落實《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黃浦發展新篇章的行動方案》,切實增強規劃的引領性、前瞻性、科學性和針對性。 堅持開門做規劃,充分凝聚各方共識、匯聚各方智慧,編制好“十四五”發展規劃。
(三)補齊短板、拉長長板,著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把握人民城市的生命體徵,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更用心、更精細、更科學地開展城區治理,著力走出一條符合現代化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特點和規律的治理現代化新路子。
加強和創新城區治理。 把人本價值作為改進城區服務和管理的重要標尺,以系統性思維強化整體協同,以全周期管理提升能力水平。加快步伐推進“一網統管”建設,建成智慧黃浦綜合運營指揮平台,完成防台防汛綜合聯動系統、事件協同系統等主題套用,組建街道城運中心,做實綜合格線。持續提升保潔水平,打造24條“潔淨大道”。最佳化重點區域景觀燈光、綠化布置,做好重大活動、重要節點的市容保障工作。加強建築頂面整治,加強戶外廣告、招牌設施安全管理。著力提升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綜合管理水平,加大違法建築拆除力度,推進重點類型違法建築全面“清庫”。
保障城區安全穩定。 堅持“以防為主、以控為要”,進一步完善城區安全預防體系。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全力維護政治穩定。做好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聚焦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建築附著物管理等難點問題,關注動遷基地、低端市場等重點場所,深入細緻排查風險隱患,提高安全監管、防台防汛和應急處置能力。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效根治各類行業亂點、治安亂象。持續強化智慧公安建設與套用,創建平安城區和“零發案”小區。 著力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強化大型活動安全保障。 狠抓信訪矛盾化解攻堅,不斷完善維穩工作機制,堅決守牢城區安全運行底線。
強化基層社會治理。 及時固化社區疫情防控經驗,進一步夯實社會治理的基層基礎。持續為基層減負增能,健全社區管理服務機制,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升民眾工作能力。科技賦能助力基層智慧治理,“社區雲”實現街道全覆蓋。擴大“三會”制度、“零距離家園”品牌效應。深化居民自治制度,推進“文明創建社區自治實事項目”,培育更多社區自治共治亮點項目。探索拓展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路徑,激發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活力。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 堅持依法行政,提升依法決策能力、依法服務管理成效和公正文明執法水平。建立街道基層法治建設委員會。加強法治宣傳和法治文化建設, 落實“七五”普法迎檢, 做好“八五”普法規劃調研。堅決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大力推進財政管理改革,最佳化財政資金 配置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促進財政資金聚力提效。加強資金統籌,重點投向改善民生的實事好事 。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落實內審和審計整改“季報”制度。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健全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進一步增強區政府“開放日”系列活動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