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林業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運,公共運輸,政治,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地名由來,宗教,地方風俗,方言,風景名勝,名優特產,著名人物,歷史人物,近現代人物,友好城市,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根據考古發掘,可以得知黃岩境域內很早就有先民活動,他們斷髮文身,以象龍子,並且在此地漁獵耕牧,生息繁衍。這些先民逐步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工具,並從原始的採集漁獵階段逐步進入稻作農耕時期,創造了遠古文明。
夏、商、周,黃巖區為東甌地。即為甌人生活區,乃蠻荒之地,與中原王朝聯繫並不緊密。
春秋戰國時,先屬越,後屬楚。
秦代,屬閩中郡東甌國。
西漢初年,為閩越地,後屬回浦縣。東漢時,屬章安縣、永寧縣。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屬臨海郡。
兩晉、南北朝時,仍屬臨海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臨海郡,屬處州;大業元年(605年)初,改屬永嘉郡。
唐上元二年(675年),析臨海縣南部復置永寧縣,屬之;天授元年(690年),改永寧縣為黃巖縣,屬台州。
五代十國時,屬吳越國台州。
北宋時,屬兩浙路台州;南宋時,屬兩浙東路台州。
元時,屬江浙行省浙東道台州總管府;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黃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黃巖縣,屬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後屬寧紹台道台州府;成化五年(1469年),析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個鄉置太平縣(今溫嶺市)。
清時,屬浙江省寧紹台道台州府。
1954年5月,撤台州專署,改屬溫州專署。
1957年7月,復置台州專署,黃岩隸屬。
1958年12月,再撤台州專署,復屬溫州專署。
1962年4月,再置台州專署,黃岩隸屬之。
1989年,撤黃巖縣設立縣級黃岩市。
1994年8月,台州撤地建市設立黃巖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黃巖縣轄城關、烏岩、頭陀、院橋、路橋、雙洪、金橫7個區,58個鄉鎮。
1950年,增設至69個鄉鎮。
1951年,分設寧溪、烏岩、頭陀、澄江、院橋、桐嶼、路橋、洪家、三甲、新橋、金清11個區,129個鄉鎮。
1956年,撤銷桐嶼、院橋、洪家、澄江、頭陀、新橋6個區,所屬各鄉均直屬縣,並改路橋、城關為直屬鎮;同年原台州直屬區海門併入黃岩,年末轄63個鄉鎮。
1958年12月,成立澄江、烏岩、寧溪、頭陀、院橋、路橋、海門、三甲、新橋、金清10個人民公社,下設665個大隊(鄉)。
1959年4月,大隊改稱管理區。
1960年春,增設長潭管理區;同年5月,大陳人民公社直屬縣。
1961年,靈濟從長浦分出劃歸洪家區;同年9月,增設清陶、保全、卷橋、四甲人民公社,撤銷洪湖管理區,北洋從茅畲分出設立;同年,管理區改稱人民公社;金清區改設金清鎮,海門由4個管理區改設2個區屬鎮和2個公社。
1980年,海門區、海門鎮、大陳鎮和山東公社劃出,成立海門特區,年末轄2個直屬鎮、9個區、55個鄉、12個區屬鎮。
1982年,析出界牌公社。
1984年,三甲、洪家2個區,甲北、水陡、石柱、沙北、靈濟、兆橋、東山、西山8個鄉,三甲、下陳、洪家3個鎮和金清農場劃歸椒江市。年末轄2個直屬鎮、7個區、47個鄉、9個區屬鎮。
1989年,設立黃岩市(縣級),黃岩市轄1個直屬鎮、4個區、25個鄉、4個區屬鎮。
1992年,撤銷寧溪、頭陀、澄江、院橋、路橋、新橋、金清7個區公所,設定城關、寧溪、北洋、頭陀、焦坑、新前、江口、院橋、桐嶼、路橋、新橋、峰江、橫街、下樑、金清、蓬街16個鎮,富山、上鄭、嶼頭、上垟、茅畲、平田、沙埠、高橋、螺洋,黃琅10個鄉。
1994年8月,設黃巖區,原所轄路橋、金清、新橋、橫街、蓬街、下樑、峰江、桐嶼鎮,黃琅、螺洋鄉共10個鄉鎮劃出設立路橋區。年末轄城關、寧溪、北洋、頭陀、焦坑、江口、新前、院橋8個鎮,上垟、富山、上鄭、嶼頭、茅畲、平田、高橋、沙埠8個鄉。
2001年,撤銷城關鎮,設立東城、西城、北城、南城4個街道,撤銷焦坑、新前、江口3個鎮和高橋鄉,設澄江、新前、江口、高橋4個街道,沙埠鄉改設沙埠鎮。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
2003年,黃岩轄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寧溪鎮、北洋鎮、頭陀鎮、院橋鎮、沙埠鎮、富山鄉、上鄭鄉、上洋鄉、平田鄉、茅畲鄉共8個街道5個鎮6個鄉,下轄534個行政村。
2011年末,轄東城、南城、西城、北城、澄江、新前、江口、高橋8個街道,寧溪、北洋、頭陀、院橋、沙埠5個鎮,富山、上鄭、上垟、平田、茅畲、嶼頭6個鄉,共19個鄉級行政區;轄有3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85個居民小組、4934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黃巖區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東城街道縣前街2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巖區位於浙江省中東部,台州市中部偏南,靠近沿海,東與
椒江區、
路橋區接壤,東南與
溫嶺市相鄰,南、西南與台州市
樂清市、
永嘉縣毗鄰,西、西北接
仙居縣,北、東北與
臨海市相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0°47′~121°20′,北緯28°27′~28°41′之間。區境形狀狹長,東西長約55千米,南北寬約25千米,總面積988平方千米。
地質
黃巖區的地質演化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古新世—始新世伸展階段,基底斷層控制了地壘式斷塊構造發育;漸新世—中中新世坳陷沉降階段,在漸新世早中期存在繼承性斷塊活動;晚中新世構造反轉階段,形成大型反轉背斜、北北東向和近東西向蓋層斷層;上新世—第四紀區域沉降階段,東西向斷層再次活動。晚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紀的斷層活動對花港組油氣運聚有重要的影響。
黃巖區的地層系統由古新統、早中始新統、晚始新統平湖組、漸新統花港組、中新統龍井組、玉泉組和柳浪組、上新統三潭組和第四系東海群組成。
地形地貌
黃巖區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丘陵山地,有兩支山脈入境:一支為括蒼山支脈,自西入境,主峰大寺尖海拔1252.5米,為全區最高峰,山脈向東延伸,經寧溪、頭陀,至馬鞍山,海拔千米以上有白峰尖、仰天塢、望海崗;另一支為雁盪山支脈,自西延伸至院橋、城區。中東部為平原,系“溫黃平原”一部分,永寧江橫貫東西,其間河網密布,田園平整,是“橘鄉”所在。全區地貌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兩分田”。全區山地丘陵面積676.11平方千米,占全區面積的68.30%;河谷平原面積123.73平方千米,占全區面積的12.50%;水網平原面積190.06平方千米,占全區面積的19.20%。
氣候
黃巖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受海洋性暖濕氣團和颱風影響強烈,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區年平均氣溫17°C,1月份平均6°C,7月份平均27.8°C。極端最高為38.1°C,極端最低為-6.8°C。平均無霜期259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933~1987年)1675.8毫米,最大降雨量2669.3毫米(1937年),最低降雨量975.6毫米(1971年)。全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08.9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時數1955小時,平均日照率44%。
2022年,黃巖區春季92天,比常年偏多7天;夏季129天,比常年偏少8天;秋季68天,比常年少一天,冬季56天,比常年偏少19天。春夏期長度221天,有近7個半月時間。日平均氣溫在15~25℃之間時,人體感覺最舒適。適宜溫度的日數為147天,其中5月最多(30天)。
水文
黃巖區境內江河溪流縱橫,平原地區河網密布,具有水鄉特色。水系大部分屬於浙江第三大水系——椒江水系永寧江,小部分屬金清港水系。永寧江發源於黃岩西部大寺尖(大寺基板寮),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幹流全長77千米,流域面積889.80平方千米。上游大橫溪、黃岩溪、永寧溪至長潭水庫長約34千米,水庫以下經潮濟至三江口稱永寧江(又稱澄江)長43千米,於三江口與靈江匯合合稱椒江,入東海。匯入永寧江的支流眾多,其中最大的支流為西江,長22千米,自院橋太湖山向北至西江閘注入永寧江。
土壤
黃巖區主要的土壤類型有紅壤土、黃壤土、潮土和水稻土。紅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區,以種植水果為主,亦有一部分低丘緩坡山地種植甘薯、馬鈴薯和大小麥等旱糧作物;黃壤分布在600~700米以上山地,主要為林業用地;潮土分布在各類沖積平原,海拔3~50米,主要種植旱糧和柑桔等果木,是河谷平原和山口沖積平原的主要土壤;水稻土遍及平原和山區。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黃巖區植物資源主要有暖性針葉林、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竹林、矮林灌叢等,有木本種子植物40多科700多種。珍貴樹種有竹柏、
銀杏、
鵝掌楸、
青檀、
杜仲、金錢松、凹葉厚朴、浙江樟、花桐木、夏臘梅等,分布在西部山區,溪頭鄉有黃金嵌碧玉名竹。花卉品種145種,有深山含笑、南紫薇、羅漢松、桂花、臘瓣花、三角楓、秋蘭等。還有近百種藥材。
黃巖區動物資源有豹、狼、豺、猴,山羊、鹿、野豬、豪豬、鹿、狐、田狗,華南兔(野兔)、黃鼬(黃鼠狼)斑貓(麻狸)、大小家鼠、松鼠、穿山甲、水顥、香狸、蝙蝠、雉雞、貓頭鷹、夜狐、老鷹、梟、白頭翁、杜鵑、蕪、雁、灰喜鵑、啄木鳥、白鷺、大山雀、八哥、布穀鳥、麻雀、蠟珠、畫眉、坑鳥、翠鳥、水鴨、鸕鶿、蛇類、蛙類及各種昆蟲50多種。
礦產資源
黃岩已探明寧溪五部大型鉛鋅礦床儲藏量在150萬噸以上,並含金、銀、鎘等多種金屬元素。西部山區石礦有輝綠岩,泡沫流紋岩、沸石,金剛石、大理石。寧溪鎮金林、中檢蘊藏豐富的“滿天星、松花”花崗石。聯豐鄉有花崗岩。拱東鄉馬鞍山錳礦,含量3%。
水資源
黃巖區西部山區河床陡峭,水力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永寧江上游柔極溪、黃岩溪、半嶺溪、小坑溪等流域。1998年建成富山一級電站,其引水隧道至電站,落差484米,為省內第二高水頭電站,裝機2台8000千瓦電機組,平均0.9立方米的水能發出1度電。
2022年,黃巖區水資源總量為8.153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153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黃巖區耕地面積136914.60畝,種植園用地192793.95畝,林地858865.05畝,草地3629.25畝,濕地412.35畝,城鎮村及工礦建設用地159981.75畝,交通運輸用地32156.70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9477.25畝。
林業資源
黃巖區林地面積53709.4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4.33%。黃巖區境內多山,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除了東部的江口街道、中部的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高橋街道外,其他鄉鎮的林地比例均超過30%,其中富山、嶼頭、山洋、平田、茅畲和上鄭等六個鄉鎮的林地比例都接近或超過60%。林業結構中以用材林為主,防護林和經濟林比例相對較低。
黃巖區西部山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林地面積100萬畝,森林覆蓋率70%,是全省首批綠化合格縣。大寺基林場面積2.4萬畝,蓄積木材12餘萬立方米。植物資源有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林、竹林、矮林灌叢等40多科700多種,花卉品種145種,藥材近百種。
自然災害
黃巖區由於受沿海季風帶控制,是遭受颱風和暴雨較多的地段,而且經常發生地質災害。黃岩地區地層岩性及其地貌對地質災害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由此以滑坡、崩塌、土石流為主的地質災害頻發,同時還存在不穩定斜坡在內的隱患點。
人口
截止2022年12月8日,黃巖區戶籍總人口61.2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718人,其中男性人口30.55萬人,女性人口30.70萬人。全年共出生3036人,死亡4594人。人口出生率4.96‰,人口死亡率7.50‰,人口自然增長率-2.54‰。
2023年末,黃巖區常住人口71.1萬人,城鎮化率64.8%。
黃巖區少數民族有:
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
水族、
土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
經濟
綜述
2022年,黃巖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2.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04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88.31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300.73億元,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為3.8:47.1:49.1。
2022年,黃巖區財政總收入64.58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96億元。稅收收入33.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8.13億元。其中衛生健康支出10.43億元。科學技術支出3.42億元。節能環保支出1.73億元。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758元,比上年增長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90元,比上年增長5.0%。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6758元,比上年增長6.3%。
2023年,黃巖區實現生產總值637.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高於全市、全國平均增速。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83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83.83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330.04億元,增長8.4%。
第一產業
2022年,黃巖區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0.16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27.96億元,增長3.6%;林業產值0.4億元,增長16.2%;畜牧業產值0.88億元,增長16.7%;漁業產值0.39億元,下降2.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2億元,增長3.0%。
2022年,黃巖區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0.16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27.96億元,增長3.6%;林業產值0.4億元,增長16.2%;畜牧業產值0.88億元,增長16.7%;漁業產值0.39億元,下降2.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2億元,增長3.0%。
2022年,黃巖區雞鴨鵝蛋產量1279噸,比上年下降18.0%。年末家禽存欄25.37萬隻,下降17.3%;出欄22.56萬隻,增長7.2%。豬牛羊禽肉總產量2052噸,增長21.2%;水產品總產量2350噸,下降2.3%。年末生豬存欄28825頭,增長38.0%;全年生豬出欄18754頭,增長30.8%。
2023年,黃巖區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2.96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增長3.2%、4.6%、40.3%和4.2%,漁業下降12.5%。全年糧食總產量38765噸,比上年增產193噸,實現“四連增”,為近5年來最高水平。其中,春糧、早稻產量分別為5317噸、3471噸,分別增長49.0%、13.1%。蔬菜播種面積17.68萬畝,同比增長2.0%。四季度末,生豬存欄48425頭,同比增長68.0%;生豬累計出欄31088頭,增長65.8%。豬肉產量2601噸,增長68.1%。
第二產業
2022年,黃巖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63.1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9家,實現增加值147.41億元。增加值居全區前三的行業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實現增加值41.72億元。專用設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33.82億元。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2.11億元。規模以上輕工業實現增加值80.25億元。重工業實現增加值67.16億元。輕重工業比例為54.4:45.6。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0.73億元、30.54億元和100.9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8.5%;新產品產值217.8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18.46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9.20億元。其中利潤總額33.45億元。虧損企業數67家,虧損面12.0%,虧損額2.45億元。
2022年,黃巖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5.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81.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32.8萬平方米。
2023年,黃巖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7.79億元,與上年持平。民營企業平穩增長,實現增加值139.30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4.3%,總量較上年增長1.3%。分行業看,全區增加值總量排名前五的行業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和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1.6%、2.0%和2.1%,醫藥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分別下降8.4%和8.1%。
第三產業
2022年,黃巖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4.0%。商品房施工面積498.4萬平方米,下降3.3%。商品房銷售面積80.38萬平方米。
2022年,黃巖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39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4.73億元,下降1.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91.61億元,增長4.8%;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74億元,下降3.8%;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2.31億元,增長1.4%。從銷售地區看,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230.86億元,增長3.8%;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0.53億元,增長0.1%。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34.5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石油及製品類實現零售額16.48億元,增長17.7%;食品、飲料、菸酒類實現零售額1.36億元,增長28.4%。全年實現網路零售額140.54億元,比上年增長14.4%。
2022年,黃巖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74.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進口總額10.55億元,下降5.3%;出口總額263.73億元,增長14.9%。外貿企業出口63.92億元,增長16.5%;三資企業出口10.05億元,與上年持平;生產企業出口155.48億元,下降5.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72.26億元。在出口總額中,一般貿易出口204.88億元,增長3.6%;加工貿易出口14.67億元,下降12.6%。主要出口產品中,機械電器出口50.63億元,增長17.2%;模具出口28.01億元,增長14.6%;工藝禮品出口32.24億元,增長12.6%;塑膠製品出口61.51億元,增長17.3%;醫化產品出口34.46億元,下降3.6%。分市場看,亞洲和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出口亞洲93.57億元,增長36.3%;出口歐洲63.10億元,增長4.7%。
2022年,黃巖區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44億元,比上年下降8.0%。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387.08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住戶存款977.15億元,增長15.5%;非金融企業存款262.31億元,增長4.5%。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268.19億元,增長24.3%。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603.39億元,增長35.3%;住戶貸款664.80億元,增長16.5%。住戶貸款中,消費貸款43.05億元,增長9.0%;經營貸款230.94億元,增長4.4%。
2023年,全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30.04億元,比上年增長8.4%,增速比上年加快4.4個百分點,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個百分點。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恢復性快速增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業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2%、2.0%和12.4%。現代服務業增勢強勁,金融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和14.3%。其他服務業中,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9.7%和2.4%。
2023年,黃巖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05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75億元,增長6.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60.20億元,增長5.9%;餐飲收入3.55億元,增長12.8%。從商品類別看,汽車類實現零售額37.64億元,石油及製品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6.74億元,分別增長6.9%和1.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46.60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2.45億元,增長6.8%。
交通運輸
綜述
2022年,黃巖區完成旅客周轉量6941.43萬人千米,下降41.8%。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235萬噸,下降8.2%。擁有機動船3艘,載客汽車107輛,貨運車輛(營運)6012輛。
公路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境內公路總里程1321.83千米,其中國道52.92千米,省道29.06千米,高速公路21.01千米。“四縱四橫”的公路框架基本形成(“四縱”即餘姚至溫嶺公路、104國道、甬台溫高速公路、104國道黃岩頭陀至院橋段公路,“四橫”即82省道複線、82省道、104國道黃岩民建至北洋連線線、院路線),黃岩客運中心屬國家一級客運站。
鐵路
黃巖區境內有甬台溫鐵路、金台鐵路2條鐵路,設有台州火車站。
航運
黃岩港區位於黃巖區東北部的椒江南岸,是黃巖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台州港六個組成港區之一,主要以服務港區後方工業和周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生產、生活物資的裝卸、貯運為主。現有1個公用碼頭和4個主業碼頭,千噸級泊位4個,500噸級泊位1個,年吞吐貨物能力210萬噸。
公共運輸
黃巖區公共運輸系統包括常規公交、出租汽車、市區班線等多種方式。其中,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約為3.3萬人次。市區運營公車輛415輛,萬人公車輛擁有率6.26標台/萬人,達到國家規範標準;已開通公交線路52條,公交線網密度0.92千米/平方千米,其中,服務於對外交通樞紐公交線路7條,中心城區乘坐公共運輸1小時可到達機場、高鐵站及相近汽車客運站。
政治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22年,黃巖區新增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4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科技型企業120家。列入省級科技計畫22項。新增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5家,市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40家。專利授權量7484件,下降5.8%,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91件,下降46.6%。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擁有幼稚園104所,在園學生數21160人;國小37所,在校生43750人;國中21所,在校生19822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生5177人。全區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9.25%,國小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小升初比率100%;國中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升高比率99.02%;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99.67%,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9.63%。全年全區擁有在教職工7649人,其中專任教師5969人。國小教師大專以上學歷達99.49%;國中老師本科以上學歷達97.01%。
文化事業
2017年,台州市黃巖區傳媒集團正式成立,由黃巖區廣播電視台、黃巖區新聞信息中心歸併組建而成。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共建成農村文化禮堂342家,自辦廣播節目1套,自辦電視節目1套。有線廣播電視覆蓋用戶19萬戶,數位電視實際用戶11.2萬戶。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省級11項,市級46項。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103個,新增和合書吧2家、文化驛站2家、鄉村博物館4家。創成市級非遺主題旅遊線路1條(橘鄉風情)、非遺景區1個(富山半山民俗文化村)、市級非遺工坊2個(寧溪傳統糟燒、玉靈膏)。
2023年,“台州市黃巖區傳媒集團”正式更名為“台州市黃巖區融媒體中心”(保留“台州市黃巖區廣播電視台”稱號)。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共有醫療機構343家,床位數3352張;衛生技術人員504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共2095人,註冊護士2080人。產婦住院分娩比例達100%,嬰兒死亡率0.26‰,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人數8693人。全區有12298人次參加無償獻血,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比例達100%,獻血量為2459.6升。衛生戶廁普及率100%。
體育事業
2022年,黃巖區共奪得國際比賽金牌2枚,銀牌1枚;全國比賽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2枚;全省比賽金牌23枚,銀牌25枚,銅牌49枚;全市比賽金牌1枚,銀牌16枚,銅牌10枚。新建10個微型便民體育公園、5個百姓健身房、17千米的全民健身游步道、2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個籠式足球場,建設環浙步道52千米,全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至2.63平方米。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3.77萬人、24.1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2.77萬人、36.10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3.56萬人、28.17萬人、19.41萬人。
勞動就業
截至2022年末,黃巖區提供住宿的各類社會工作機構39個,床位3834張。社會福利院及敬老院9個,年末在院人數達2196人。直接醫療救助191014人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64人,最低生活保障資金6771.98萬元,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950元。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37.27%,城鎮三無人員供養率達100%。
環境保護
2022年,黃巖區空氣優良率95.6%,PM2.5年均值1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0%。地表水功能區達標率10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污水處理率98.4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漢末,社會動盪,入山修道者陡增。相傳道教仙人王方平,曾在黃岩西部黃岩山上修行悟道,羽化後“主地上五嶽生死之事”。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周政府以這個傳說為依據,改永寧縣名為黃岩,這便是黃巖縣名的由來。
宗教
黃岩地區的佛教與道教文化積澱也較為深厚,遠在三國時期,台州建有寺院9所,黃岩就占6所。道家王方平在黃岩山修道成仙的故事千古傳誦,道教全國十大洞天,黃岩委羽山名列第二,這些都反映了黃岩古代的歷史文化氣息。
佛教
東漢至三國,江浙建寺36所,其中黃岩6所,為今兩省之首。宋代寺院91所居台州第二,其中禪寺33所。北宋賜額50所,名列台州第一。1985年後,陸續批准開放,現有批准活動場所48所,較大有隱居寺、
廣化寺、東林寺、崇福寺、淨土寺、方山寺、清修寺等。歷代高僧有唐代師彥,南宋法照和妙倫,元代秋江和無慍,明代清浚和居頂,清代所澄和敏曦,民國諦閒和摩塵。
道教
始於周代劉奉林修道委羽山,漢代司馬季主遺有赤鯉岩釣魚台。南朝始建大有宮,宋徽宗賜內宮鏞鐘等。元代趙與慶傳入全真龍門派。1933年,大有宮舉行全真龍門登錄儀式,來自全國11省高道40多人、省內百餘人參加盛典。1940年編《宗譜》載,自元代至民國,大有宮有3230位宗師、律師和嗣師。民國時,大有宮道人分布台州、溫州264所宮觀,占兩地總數97%。黃岩現有開放場所42所。
應萬德反教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東南鄉天主教徒仗勢專橫。蓬街武生應萬德組織“香會”,提出“除滅洋教”口號,集中千餘人,拆毀十餘處教堂。並與清兵對抗,攻打縣衙失敗後,被捕遇害。
地方風俗
住宅
舊時磚木結構平房或雙層樓房,多畚斗樓式。“口”字形謂全透,“日”字形謂兩透,“目”字形謂三透。每透又分3間、5間“一”字形和7間“凹”字形。1986年,郵電部發行普23《民居》郵票,其中第14枚《浙江民居》是城關天長街住宅,面街背河,臨街設店面,內部兼作起居室,後部臨水作廚房。《中國古代建築史》介紹黃土嶺山區住宅,利用地形靈活運用高低落差台狀地基,在其上建屋。
筵席
普通待客用8碗菜餚,第1碗用海參謂參菜,用魚膠謂膠菜,用香菇謂香耳菜;再有魚、肉、蟶、蝦(蟹)、筍和蒔藥共8碗。宴席“六大六小全席”,由6大碗、6小炒、12碟、2點心組成。大型宴席“八大八小全席”,由8大碗、8中盆、16碟、4點心組成。
中秋節
黃岩八月十六日是中秋節。為紀念元末黃岩籍方國珍起義,占據浙東3府,保境安民20多年。十六日是方母周氏誕辰。
花會
清末民國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大型賭博活動。由賭棍、無業游民和山鄉富戶組成“花會筒”,賭技高者任“筒官”,出資合股開設。選擇縣境山角為場所“掛花會”,上有34名花會人物小旗。筒官根據參賭者捺錢在各花會人物款額,決定其中1人,將小旗高掛大樹,謂“花會開筒”,捺錢參賭據此決定輸贏。
黃岩斜
市民有盲目起鬨習慣,輿論行動向一面傾斜。集市貿易尤為突出,要么無人問津,要么一哄而上搶購一空。
方言
台州境內主要使用的漢語方言是吳語,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江浙話等,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等地,使用人口約七千萬,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也是國內除北方方言外,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方言。
黃岩方言指吳方言區越語系浙東方言片中的台州方言南片,使用地區包括今台州市黃(岩)椒(江)路(橋)三區以及溫嶺市,玉環的清港、楚門等原大陸,樂清的大荊,溫州永嘉與黃岩交界的幾個小村,方言區與古代的行政區基本上一致。東晉以後,特別是唐末五代和南宋初期,大批中原人士避戰亂來到這安定富饒的樂土,中原語言的影響不言而諭。土著的語言加上外來的、特別是中原語言的影響,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黃岩方言。
黃岩方言的第一大特點是保留了大量古語音中的入聲字,其次是黃岩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音,第三,不少古詞語還活在黃岩方言中,第四,一些特殊的語言結構,頗為別致,第五、黃岩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音變。
風景名勝
九峰公園地處黃岩東郊九峰山麓,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也是台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總面積112公頃,其中山林98.54公頃。1959年正式建園,是浙江省開園最早的縣級公園,因風景秀麗、古蹟誘人被載入《中國名勝辭典》。九峰山因有靈台、華蓋、文筆、接引、寶鼎、靈鷲、雙闕、臥龍、翠屏九個山峰自南至北弧形排列而得名。康有為曾贊其曰:“九峰環立,峻碧摩天,分雁宕之幽奇。”九峰公園處於九峰山谷,原為北宋初瑞隆感應院(九峰寺)和清代九峰書院舊址,自宋代以來,就是名人學者留詩、潛讀的場所。
柔川景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個集山水風光、歷史文化、古風遺韻、休閒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體,核心景區包括沙灘老街、兩岸3°素拓基地、四季採摘園、東塢露營基地等主要景點,面積達1.5平方公里。景區內,農耕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近現代建築文化等四大文化集聚,源遠流長。南宋大儒黃超然在此創立柔川學院,教化鄉民。景區有“過大年”、“十里紅”等民俗體驗活動和水果採摘、親自遊園等農耕體驗活動。
劃岩山風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為括蒼山脈自西向東的延伸帶。景區以奇、險、俊為主要特點,林茂山秀,青溪長流,幽谷深曲,怪岩林立,其間峰、岩、洞、谷、瀑、潭、洲、崖一應俱全,是集遊覽、探險和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山丘型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瀑布眾多,尤以雪瀑潭、飛岩瀑最為壯觀。峰景中以畫屏峰、屏障峰、六子峰、三屯峰與彌勒峰尤顯俊奇,畫屏、屏障與六子峰環接屏峙,峰峰壁立,形如其名,狀形肖物的奇岩。還有國內外罕見的岩層斷裂景觀和迷宮般的裂谷。
名優特產
黃岩蜜桔
黃岩蜜桔(本地早等)、黃岩枇杷、東魁楊梅、馬鞍山葡萄、翻黃工藝品等。
黃岩是學界公認的世界寬皮橘始祖地,中國柑橘品種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國蜜橘之鄉,現在始祖地鳳洋村建有國內第一個中國柑橘博物館。
黃岩蜜橘名氣大。宋高宗把黃岩乳橘譽為“天下果實第一”。毛澤東唯一一次出國訪問蘇聯,帶著黃岩蜜橘送給史達林,並介紹說“這是中國最好的橘子”,史達林品嘗後,稱其為“橘中之王”。
水浸糕
舊曆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搗揉製作條狀年糕,浸水加明礬貯藏。以多為榮,往往來年二三月尚有貯藏。以糯米蒸熟搗製成塊狀或厚片狀者,稱“麻糍”,也有浸水久藏的。大多改家庭手工製作為作坊機械加工,城鎮居民大多改為隨時購食,不再水浸久貯。
青團
清明前後,采野菜煮熟搗漿,和糯米粉作團,中裹餡料,底墊楮樹葉或新竹箬,籠蒸而成,別有清香,且能助消化,舊為寒食節食品。甜的為青餅。
烏飯麻糍
春夏之交,采烏飯嫩葉(俗稱烏飯腦)搗汁,和糯米蒸搗而成,外沾松花,色香味俱佳。通常呈條片狀,中裹豆沙成卷者特佳。
麥餅筒
黃岩稱“食餅筒”,天台稱“餃餅筒”,臨海稱“麥油子”,三門稱“麥焦”。以麥粉糊攤成薄餅皮,中裹多種葷素菜餚,捲成筒形,現卷現食,也可油煎。此為台州各地特有節日食品。
十拼
十拼一說席餅。初到黃岩,攤檔處處有之。將肉餡、豆芽、蟶子肉、紅燒肉、蛋皮……等十樣菜餚,捲入大張春卷皮子中,一頭封煞,一頭打開,澆入肉鹵,咬吃。另用綠豆面碎湯過過。
著名人物
歷史人物
近現代人物
友好城市
2013年,在羅馬尼亞台州商會牽線搭橋下,黃巖區與羅馬尼亞博林廷市結成友好城市。
2013年10月17日,美國印第安納州紐哈芬市與黃巖區締結友好城市。
2016年10月31日,黃巖區與厄瓜多莫卡切市締結為友好交流意向城市。
2018年,黃巖區與紐西蘭懷卡托市簽訂友好城市交流意向書。
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黃巖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9年11月,黃巖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1月,黃巖區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64。
2021年,黃巖區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7月30日,黃巖區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
2021年9月,黃巖區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2022年12月,黃巖區入選中國信通院“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第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