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是一則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策·燕策二》。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該成語一般獨立成句或作分句;常置於“常言道”、“俗話說”、“結果是”等詞語之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 外文名: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
  •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 近義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
  • 注音字母: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ㄔˊ,ㄩˊ ㄖㄣˊ ㄉㄜ ㄌㄧˋ
典故出處,典故故事,典故寓意,典故運用,

典故出處

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拊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禽:擒)之。”
後由此總結出成語“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典故故事

戰國的時候,秦國最強,常常仗著自己政治、軍事上的優勢去侵略弱小的國家。可是弱國之間也並不太平,常有摩擦爭端。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遊說之士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希望能夠免除兩國之間的戰爭。
到了趙都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的,便冷笑著對他說:“燕國的軍隊早就嚴陣以待了吧?不知先生此來,有何賜教?”蘇代回答道:“回稟大王,燕國軍民上下,確實是弓箭在身,刀槍在手。但那是為了東抗強齊,西御暴秦,根本沒有想過對付趙國。”趙王聽了很生氣,說:“燕王就這樣輕視我們趙國,以為我不敢應戰嗎?”蘇代忙解釋說:“大王不要誤會,燕王絕無此意,是因為燕王知道趙王不會真的攻打燕國。趙國文有藺相如為相,武有廉頗為將,區區燕國怎么會是趙國的對手呢?但是,燕國雖然貧弱,也不是待宰的羔羊。趙國要攻打我們,也得費一番力氣。”
趙王接著問道:“既然如此,那你今天來的目的是什麼呢?”蘇代說:“尊敬的大王,我是給您講故事來的。”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非常奇怪。此時,蘇代開始講起了他的故事。
蘇代說他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誰知道這個時候飛來一隻水鳥, 伸出長嘴就去啄蚌的肉。蚌也不示弱,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緊緊夾住了。蚌和水鳥相持不下,就聽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太陽就會把你曬死,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就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看你還能不能活!到時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讓步。正在它倆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有一個打魚的人走了過來。那漁人一看它們的樣子,趕緊走上前來,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捉走了。
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如果貴國真的發兵攻打燕國,那么,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就會讓強大的秦國成為得利的漁人。燕王知道趙國上有明主,下有賢臣,肯定不會做這樣不明智的事。所以燕王並不擔心趙國會進攻燕國。”趙惠文王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典故寓意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這個故事在警示人們:同事、朋友之間,應當團結互助,不要被別有用心的“漁人”鑽了空子。生活中,與他人發生衝突時,適當地退讓,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如果為了蠅頭小利,針頭線腦,而去撕破臉皮,弄得筋疲力盡,傷痕累累的,那不值得;如果是事關生死存亡,事關高德大義,那就應當拚死力爭。爭之前的思考是個問題!關鍵是,不要為了面子,自己來一場“武打戲”,好讓別人靜靜欣賞,然後再順手牽羊,那就是“為他人作嫁衣”啦!

典故運用

成文用法
該成語一般獨立成句或作分句;常置於“常言道”、“俗話說”、“結果是”等詞語之後。
運用示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古今小說)》卷十:“這真叫做‘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若是倪善繼存心忠厚,兄弟和睦,肯將家私平等分析,這千兩黃金,弟兄大家該五百兩,怎到得滕大尹之手?”
明·凌檬初《二刻拍案驚奇》十六回:“他日可以在裡頭看景生情,得些漁人之利。”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五十二回:“王世充殘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裡覬覦非望,以收漁人之利。”
清·傷時子《蒼鷹擊》二十齣:“李和張同室戈操,卻讓漁翁得利驕,把明室江山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