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鳥羣嬉
- 創作年代:三國
- 作品出處:《嵇康集》
- 文學體裁:詩詞
- 作者:嵇康
基本信息,詩詞原文,通行版本詩,校注版本詩,注釋譯文,校注,生僻字詞注釋,譯文,
基本信息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州)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志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女)為妻,在曹氏當權的時候,做過中散大夫的官職。
詩詞原文
通行版本詩
校注版本詩
注釋譯文
校注
參考來源:戴明揚編著《嵇康集校注》 1962年7月版
青鳥群嬉,
[青]吳抄本原抄作[春],改抄作[青];葉渭清曰:『原抄僅有春,本作春鳥,不作青鳥也;[春][青]形近。第一首[春禽]各本作[青禽],即為例;』楊案:原抄是也,古人用[青鳥]處亦多,但此處必仍用王褒洞簫賦語。楊雄羽獵賦:『布乎青林之下。』曹植洛神賦:『華茂春松。』又離思賦:『林修茂而鳥喜。』淮南子主術訓:『木茂而鳥集。』
感悟長懷,[悟]或作[寐]能不永思,
[感悟]見前瞻詩注,楚辭九嘆,『情慨慨而長懷。』
永思伊何,思齊大儀,
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故神欲上,則凌雲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游天地之間意。』楚辭九歌:『駕兩龍兮驂螭。』
司馬相如大人賦:『登閬風而遙集。』張衡羽獵賦:『憂遙集乎南圃。』劉邵七華曰:『芝圃楊芳。』十洲記:『鐘山,在北海之子地,仙家數千萬,耕田種芝草。』易林:『釋轡系馬,西南廡下。』崔駰七言詩:『啄食竹實飲華池。』史記大宛傳曰:『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其上醴泉瑤池。]』楊案-海內西經:『崑崙之墟。』郭璞註:『上有醴泉華池,蓋天地之中也,見禹本紀。』今本史記[華池]做[瑤池]。惟論衡談天篇和藝文類聚七引史記此文,仍作[華池]。
華木夜光,沙棠離離,
俯漱神泉,仰嘰瓊枝,
[嘰]程本作[采],[瓊]詩集六朝等作[璚]〇張衡思玄賦:『漱飛泉之瀝液兮。』淮南子墜形訓:『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列仙傳:『岑山上有神泉。』離騷:『折瓊枝以為羞兮。』司馬相如大人賦:『噍咀芝英兮嘰瓊華。』漢書注張晏曰:『嘰,食也。瓊樹生崑崙西。』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注及藝文類聚九十引莊子曰:『南方有鳥,其名曰鳳,居積石千里,河海出下,鳳凰居上,天為生樹名瓊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琳琅為實。』
結心皓素,吳抄本原抄作[棲心浩素]。終始不虧。
潛夫論贊學篇:『結心於夫子之遺訓。』班固幽通賦:『皓而太素,曷淪色兮。』列子天瑞篇:『太素者,質之始也。』[不虧]見前瞻詩注。
陳祚明曰:『[青林]二句,[]三句,微有雋致,公穆用世人強作高語,其情不深。』
楊案:此首不必盡為公穆之詩也,說見注中。
胡應麟曰:『嵇喜,叔夜之兄,呂安所為題鳳,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識一丁,及讀喜詩,有答叔夜四章四言,殆相伯仲。五言『列仙狥生命,松、喬安足齒,縱軀任度世,至人不思己。』其識趣非碌碌者,或韻度不侔厥弟,然以凡鳥流俗遇之,亦少冤矣。』
生僻字詞注釋
長懷(長懷)
(2).猶永歸。謂一去不返。《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馳波跳沫,汩濦漂疾,悠遠長懷,寂漻無聲,肆乎永歸。”李善注引郭璞曰:“‘懷’亦‘歸’,變文耳。”
伊何
(1).為何,作什麼。《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伊何?”高亨註:“伊,猶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麼?”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其祜伊何?宜爾子孫。”金王若虛《哀雁詞》:“捕者伊何?貪於貨鬻,用者伊何?悅乎口腹。”
(2).誰,何人。晉陶潛《勸農》詩:“哲人伊何?時維后稷。”宋蘇軾《和陶詩·和時運》:“昔人伊何,誰其裔苗?”
(3).如何,怎樣。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蘭。”南朝宋鮑照《代空城雀》詩:“辛傷伊何言,怵迫良已多。”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態朦朧,不知伊何,遂誣妄若此。’”
凌雲(凌雲|淩雲)
◎凌雲língyún
[reachtheclouds;soartotheskies]高聳入雲引
●邁
(邁)
màiㄇㄞˋ
◎抬起腿來跨步:~步。~進。
◎老:老~。年~。
◎遠行:遠~。
◎豪放:豪~。
◎超過:“則三王可~,五帝可越”。
◎英里(用於機動車行車速度):每小時八十~。
託身
(2).猶托生。清李漁《蜃中樓·結蜃》:“有兩個頑仙,一雙玄女,偶犯小過,謫落人間。那頑仙託身,一個姓柳,一個姓張。”參見“托生”。
●靈
(靈)
língㄌㄧㄥˊ
◎有效驗:~驗。~丹妙藥。
◎聰明,不呆滯:~巧。機~。~慧。
◎敏捷的心理活動:~機。~感。~性。
◎精神:~魂。心~。英~。
◎舊時稱神或關於神仙的:神~。精~。
◎反映敏捷,活動迅速:~活。~犀。~便(biàn)。
◎關於死人的:幽~。~魂。~柩。
●螭
chīㄔˉ
◎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頭。
◎古同“魑”,魑魅。
遙集
謂從遠處聚集。漢揚雄《劇秦美新》:“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嗟乎若士,望古遙集。”
zhīpǔㄓㄧㄆㄨˇ
芝圃
●轡
(轡)
pèiㄆㄟˋ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頭。鞍~。按~徐行。
huáchíㄏㄨㄚˊㄔㄧˊ
華池(華池)
(1).神話傳說中的池名。在崑崙山上。漢王充《論衡·談天》:“崑崙之高,玉泉、華池,世所共聞,張騫親行無其實。”《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挹以玄玉之膏,漱以華池之泉。”呂向註:“玄玉、華池,皆神仙之所食也。挹,酌;嗽,飲也。”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尺宅按來平,華池漱餘浄。”
(2).景色佳麗的池沼。《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雞鶩滿堂壇兮,鼃黽游乎華池。”王逸註:“華池,芳華之池也。”南朝梁何遜《九日侍宴》詩:“禁外終宴晚,華池物色曛。”
(3).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太平御覽》卷三六七引《養生經》:“口為華池。”《黃庭外景經·下部經》:“沐浴華池生靈根。”務成子註:“華池,玉池。”宋蘇軾《龍虎鉛汞論》:“但行之數日間,舌下筋微急痛,當以漸馴致,若舌尖果能及懸癰,則致華池之水,莫捷於此也。”《西遊記》第十九回:“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
●釋
(釋)
shìㄕˋ
◎解說,說明:解~。注~。~文。~義。
◎消除,消散:~疑。~怨。渙然冰~(像冰融化了一樣,嫌隙和疑慮都完全消除)。
◎放開,放下:~放。保~。手不~卷。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後泛指佛教:~氏。~教。~子(和尚)。~藏(zàng)(佛教經典的總匯,分經、律、論三藏,包括漢譯佛經和中國的一些佛教著述)。~典。
shātángㄕㄚㄊㄤˊ
沙棠
(2).指這種植物的果實。南朝宋傅亮《芙蓉賦》:“豈呈芬於芷蕙,將越味於沙棠。”譚作民《噩夢》詩:“餐沙棠,飲沆瀣。”
lílíㄌㄧˊㄌㄧˊ
離離(離離)
(1).盛多貌。《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毛傳:“離離,垂也。”鄭玄箋:“其實離離,喻其薦俎禮物多於諸侯也。”孔穎達疏:“言二樹當秋成之時,其子實離離然垂而蕃多,以興其杞也其宋也二君於王燕之時,其薦俎眾多。”《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薛綜註:“離離,實垂之貌。”前蜀貫休《經弟妹墳》詩:“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離離。”宋葉適《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蜀錦載胡車,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濃密貌。三國魏曹操《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唐陳昌言《白日麗江皋》詩:“鬱郁長堤土,離離淺渚毛。”明高啟《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詩:“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清陳夢雷《青青河畔草》詩:“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李瑛《戰鬥的城》詩:“如今,我看見當年簽約的樓閣,早埋進離離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書大傳》卷三:“《書》之論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隋虞世基《講武賦》:“始軒軒而鶴舉,遂離離以雁行。”宋蘇軾《寄蘄簟與蒲傳正》詩:“蘭溪美箭不成笛,離離玉筯排霜脊。”
(4).曠遠貌;空貌。宋蘇軾《郭熙畫秋山平遠》詩:“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明唐寅《金粉福地賦》:“碧瑣離離,素女窺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龍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鮮貌。五代齊己《還人卷》詩:“金梭札札文離離,吳姬越女羞上機。”明唐寅《七夕贈織女》詩:“神雲矯矯月離離,帝子飃颻即故期。”孫世偉《克庵寄示蒞閩以來詩稿哀時感物憂讒畏譏賦此以志同聲之感並呈朴庵》:“西維星象離離變,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為光彩、光榮。清曾國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銘》:“離離令問,匪邇伊遙。”
(7).清晰貌;分明貌。唐李白《扶風豪士歌》:“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王琦註:“即水清石見之意。”明李東陽《赤壁圖歌》:“奸雄僭竊何足數,青史離離後人看。”
(8).隱約貌。唐盧綸《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並見示》:“亂螢光熠熠,行樹影離離。”唐李賀《長歌續短歌》:“夜峯何離離,月明落石底。”明張居正《人日對雪贈朱鎮山》詩:“九逵密如繡,雙闕影離離。”
(11).飄動貌;搖盪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張銑註:“離離,飛貌。”唐白居易《雜興》詩之一:“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明方孝孺《游石鏡山》詩:“離離莫雲合,矯矯孤鴈鳴。”清洪亮吉《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記》:“隨波離離,影界水陸,下拂魚尾,上憇鳥足者,名曰葑田。”
(12).輕細貌。唐謝偃《樂府新歌應教》詩:“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13).悲痛貌;憂傷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曾哀淒欷,心離離兮。”王逸註:“離離,剝裂貌。”唐韓愈《秋懷詩》之五:“離離掛空悲,戚戚抱虛警。”清孫枝蔚《寄懷方爾止》詩:“離離怕見花枝動,藹藹長教酒盞親。”
(14).獨特貌;孤獨貌。唐盧照鄰《病梨樹賦》:“愍茲珍木,離離幽獨。”唐常建《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詩:“離離一寒騎,嫋嫋馳白天。”清劉火炤《泗州道上》詩:“極目離離土一丘,漢皇陵廟此山頭。”
(15).象聲詞。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劉公神道碑銘》:“落槭槭之霜葉,叫離離之晚鴻。”唐溫庭筠《罩魚歌》:“風颸颸,雨離離,菱茭刺,鸂鶒飛。”清金人瑞《境智二童子》詩:“滿口離離含黑墨,杏花壇上讀書回。”
潄
shù
【動】
形聲。#同本義〖gargle;rinse〗
漱,湯口也。
鹹盥漱。——《禮記·內則》
凡內外,雞初鳴,鹹盥漱。——《禮·內則》
洗滌〖wash〗
冠帶垢,和灰清漱。——《禮記·內則》
沖刷;沖盪〖erode〗
善溝者水漱之。——《考工記·匠人》
石泉漱瓊瑤。——左思《招隱詩》
shénquánㄕㄣˊㄑㄨㄢˊ
神泉
靈異之泉。多指溫泉。《淮南子·墬形訓》:“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初學記》卷七引晉王廙《洛都賦》:“雞頭溫水,魯陽神泉,不爨自沸,熱若焦然。”清唐孫華《題陳乾齋侍講扈駕西征圖》詩:“神泉自涌得甘醴,香草新茁供青芻。”
嘰
嘰<動>
稍微吃一點
嘰,小食也。從口,幾聲。――《說文》
嘰瓊華。――《大人賦》
茹,嘰,食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悲嘆
紂為象箸而箕子嘰。――《淮南子·繆稱訓》
嘰<象聲>
形容鳥聲、說話聲或各種嘈雜聲
qióngzhīㄑㄩㄥˊㄓㄧ
瓊枝(瓊枝)
(1).傳說中的玉樹。《楚辭·離騷》:“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洪興祖補註:“瓊,玉之美者。《傳》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鳳;天為生樹,名曰瓊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琳琅為實。”明楊慎《藝林伐山·瓊枝旃檀》:“佛經云:瓊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比之聖賢,欲無德不備;喻之詩文,欲無字不二也。”
(2).喻嘉樹美卉。唐王涯《望禁門松雪》詩:“金闕晴光照,瓊枝瑞色封。”金元好問《同漕司諸人賦紅梨花》詩之二:“瓊枝玉蘂靜年芳,知是何人與點粧。”明沉璟《義俠記·取威》:“看瓊枝玉樹,偏將凍蕊爭開。”冰心《莊鴻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簾看了一看,回頭笑說:‘是不是庭院裡的玉樹瓊枝?’”
(3).喻賢才。唐李德裕《訪韋楚老不遇》詩:“今來招隱逸,恨不見瓊枝。”明高啟《北郭秋夜喜徐幼文遠來兼送南遊》詩:“瓊枝何以先舊色,客路風塵亦勞矣。”
(4).喻皇族子孫。唐蕭穎士《為揚州李長史賀立太子表》:“瓊枝挺秀,玉葉資神。”
(5).喻美女。唐韋應物《黿頭山神女歌》:“皓雪瓊枝殊異色,北方絕代徒傾國。”宋秦觀《虞美人》詞:“瓊枝玉樹頻相見,只是離人遠。”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三引張詒庭《無題》詩:“珍重瀛壺無限好,文鸞端合占瓊枝。”
(6).喻燈燭。明劉基《正月十五夜燈火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
(7).木棉樹的別名。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樹木·棉》:“木棉,一名瓊枝。”
jiéxīnㄐㄧㄝˊㄒㄧㄣ
結心(結心)
積聚於心;存於心中。《禮記·祭義》:“結諸心,形諸色。”孔穎達疏:“言思念深結積於心。”漢王符《潛夫論·贊學》:“徒以其能自托於先聖之典經,結心於夫子之遺訓也。”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計倪》:“﹝伍子胥﹞三年自咎,不親妻子,飢不飽食,寒不重彩,結心於越,欲復其讎。”
●棲
qīㄑㄧˉ
◎鳥禽歇宿:“夫以鳥養養鳥者,宜~之深林”。
◎居留,停留:~身。~息。~止。~遁(隱居,遁世)。~遲(游息,居住)。
其它字義
●棲
xīㄒㄧˉ
◎〔~~〕形容不安定。
◎〔~遑〕a.忙碌不安,到處奔波;b.被迫。均亦作“棲皇”。
皓素
(2).雪白,純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肥水》:“劉安,是漢高帝之孫厲王長子也,折節下士……忽有八公,皆鬚眉皓素,詣門希見。”
zhōngshǐㄓㄨㄙㄕㄧˇ
終始(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漢楊惲《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宋陳善《捫虱新話·免役之法》:“荊公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司馬光也,終始以為可行者,曾布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清納蘭性德《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唐賀蘭進明《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唐李鹹用《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魯人公孫臣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司馬貞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唐韓愈《進士策問二》:“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而周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bùkuīㄅㄨˋㄎㄨㄟ
不虧(不虧)
(1).不毀壞。《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毛傳:“虧、崩皆謂毀壞也。”
(2).不削;不衰。《韓非子·說疑》:“敬侯享國數十年,兵不頓於敵國,地不虧於四鄰。”漢揚雄《長楊賦》:“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晉郭璞《江賦》:“保不虧而永固,稟元氣於靈和。”
(3).不虧得。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四折:“當日不虧學士大恩,豈有今日!”
(4).不吃虧。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虧!不虧!’在生寶想像中,王瞎子會這樣說。”
譯文
青鳥群嬉,感悟長懷,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齊大儀,淩雲輕邁,託身靈螭,遙集芝圃,釋轡華池,華木夜光,沙棠離離,俯漱神泉,仰嘰瓊枝,結心皓素,終始不虧。
青鳥群聚嬉戲,由此悠悠遐思,能不久遠幻想嗎,怎樣幻想呢,想像到升入天庭太極天地中,輕輕掠過高聳的雲端,駕著一種神仙的龍,從遠方來到仙家栽培靈芝的園地,在華池邊放下嚼子和韁繩,華木散發光華,沙棠果纍纍的滿枝椏,低頭飲靈泉的水,仰頭食玉樹的琳琅果實,把潔白純真存於心中,由始至終都不毀壞。
註:非文學專業翻譯,請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