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生生平,學術研究,主要書目,學術評價,學術成果,專著,論文,
人生生平
鮑吾剛h(Wolfgang Bauer)於1930年2月23日生於德國薩勒河畔的哈勒(Halle)城。雙親過早去世後,幼小的鮑吾剛於1937年隨哥哥一起來到慕尼黑,在那兒讀完了文科高中。並於1948/49年冬季學期在慕
尼黑大學剛成立不到二年的漢學學科開始漢學生涯,師從海尼士(Erich Haenisch)、福克斯(Walter Fuchs)和福蘭閣(Herbert Franke)。除漢學主專業外,鮑吾剛還選修日本學、蒙古學和哲學,並修習滿洲語、梵文和藏語。1953年,年僅23歲的他以題為《張良與陳平——漢代開國時期的兩位政治家》(Chang Liang und ch'en P'ing der Han-Dynastie)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便在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開始助教生涯(1954-1960)。在此期間,於1959年完成了漢學專業教授資格論文。自那以後執教於漢學專業,並於1962年秋參與籌建海德堡大學的漢學學科,次年出任該學科的主任教授。1966年應母校慕尼黑大學的聘請,由海德堡返回慕尼黑大學, 在慕尼黑大學東方學院執教,任東亞研究所所長。儘管不斷收到其他大學的聘書,鮑吾剛卻始終留任於母校,直至生命終止。在教學生涯中,鮑吾剛曾多次受聘於美國密西根(Michigen)大學,擔任該校的客座教授,並與美國漢學界和東亞研究者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聯繫。他曾到伯克利加州大學、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以及香港、台灣、日本和夏威夷等地做過研究工作。此外,鮑吾剛還是下列大學的客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nia)(1968—1969),密執安大學(1977),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lty,Canberra)(1984),日本筑波大學(University of Tsukuba,Institute of Philosophy,Tokyo)(1984)。在他漫長的學術生涯里,鮑吾剛培養的一批又一批中國學家如璀璨繁星照耀在德國漢學界,其中有的早已成為活躍於文化和經濟領域的國際知名人士。近30年來,鮑吾剛在慕尼黑大學指導的碩士論文超過了100篇(慕尼黑大學直到1969年才設立漢學碩士學位,漢學在這之前只能作為副專業),他自己是東亞研究所培養的第4位漢學博士,如今慕尼黑大學畢業的漢學博士已經接近三位數,而其中的大多數博士論文都是在他的指導下完成的。自1990年起,他還被聘為德意志研究會漢學專業的鑑定專家,1976年至1993年間擔任了德意志研究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1985年還被選為巴伐利亞州科學院院士,1992年成為萊茵-威斯伐倫科學院(Rheinisch—Westfalische Akacemie der Wissenschaften)通訊院士。
學術研究
鮑吾剛一生著有16部學術著作,論文達69篇,還有眾多的譯文。他長於中國哲學史、思想史的研究,對中國文化的其它方面也十分精通。他與他老師福赫伯合譯的中國古典小說選集《金匱——二千年中國短篇小說選》(Die Goldere Truhe.Chinesische Novellen aus Zwei Jahrtausenden.)自1959年出版後在西方漢學界廣受好評,到1964年不僅出到第三版,而且有了英譯本。而像《中國戲劇》(Chinesisches Theater),《中國——從帝國到共產主義》(China Vom kaiserstaat Zum Kommunismus)等著作和論文使他在廣大民眾中有了廣泛的影響。他發表過一些道教論文,如《葛洪關於“知足”之理》。載《亞洲:傳統和進步》﹙維斯巴登,1971﹚;《老子》,載《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個人崇拜》﹙慕尼黑,1971﹚等。主持編纂了《<;國語>;詞語索引》兩大冊和《〈人物誌〉詞語索引》一冊,二書分別於1973年和1974年在台北出版。他領導過一個課題組,研究德國文化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和中國人關於德國的研究。領銜主編奠基性文獻《當代中國的德國形象——中國人研究德國論文索引》(German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A Bibliography of Chinese Publications)。60年代的西方漢學家一般都重考據而輕義理,而鮑吾剛深刻認識中國歷史精神價值。他在教學之餘用他那支妙筆寫下一系列專著,其中一些更早已列在德國漢學家必讀書目的首位。在鮑吾剛眾多的學術成果中,最受推崇、在學術界最有影響的著作當是以下三部學術專著:《中國人的命名――論名、字、小名的構造規則及內涵》(Dcr Chinesische Personenname. Die Bildungsgesetze und Hauptinhalte von Ming,Tzu und Hsiao—ming.(Asiatische Foeschungen,Bd.4),1959)、《中國人的幸福觀――論中國思想史的天堂、空想和理想觀念》(china und die Hoffnung auf Gluck.Paradiese,Utopien,I der Idealvorstellungen in des Geistesgeschichte Chinas,1971)、《中國人的自我畫像――古今中國自傳體文學、文獻綜述》(Das Antlitz Chinas.Autobiographische Selbszeugnisse von den Anfangen bis.zur Gegenwart,1990),從思想內容角度來審視,此三部學術專著具有同一主線,內容互相關聯,由此構成鮑吾剛對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尤其是後兩部著作,從準備到成書,寫了近30年,在長達幾十年的研究中,無論是從文獻的擁有上還是在理論的深度上,這兩部著作都是德國漢學界的經典之作,在西方漢學界對中國思想史的研究領域中,這兩部著作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分別就這三部專著的學術背景、內容及特點作一闡述。
主要書目
《中國人的命名——名、字、小名的構造規則及內涵》 這一學術專著是鮑吾剛完成於1959年的漢學學科教授資格論文。
刮。時逢國內反對個人主義,個性稍強者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西方學界流行的觀點更認為中國人只是社會和家庭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根本就沒有獨立的人格。而鮑吾剛卻發現,中國人口雖然世界第一,但每個人都有一個甚至幾個名字(字、號、小名等等)。更使他驚奇的是,中國人取名時不像歐洲人那樣從一個固定的名字目錄中挑選,,而是專人專名並且可以隨心所欲地創製。鮑吾剛眼前一亮:這難道不足以體現中國人的個性么?再深入研究下去,他發現了與名、命相通的內涵:中國人的名字不僅和展望未來的幸福有關,更重要的是還銘刻著歷史的軌跡。換句話說,這乃是文化的沉澱物、思想的結晶體。不僅如此,許多中國人還有字。鮑吾剛經過一番仔細考察後發現,字型現的是一個人的外在角色,它和名又有某種內在的聯繫。年青的漢學家認為:西方人個性外露,人人看得見摸得著,而中國人個性內藏,恰似錐處囊中。50年代末,《中國人的名字》出版,鮑吾剛關於名與命的思考公之於世。此書從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角度著手,勾畫出中國人名字和中國文化的內在關係,並確定中國人和西方人名字的不同性,“人的個性從生命開始時便被決定”。長達406頁的這一學術著作所分析的中國人姓名達15000例。全書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闡述了中國人姓的意義和名字的基本特徵,對名字的評價和人對命名的習慣以及姓和名之間的內在聯繫;第二部分著重分析中國人名字的結構,名與字的關係和名與姓的關係以及名與字的構造規則;第三部分則對名和字的內涵進行了概述,並根據名與字的內涵分了12種類別。鮑吾剛這種以中國文化、傳統為背景,系統地對中國人的姓名進行的分析、研究,在德國當代漢學研究中是獨具一幟的。
《中國人的幸福觀》
本書是鮑吾剛以中國文化、思想為主的另一部漢學學術專著。1971年出版,5年後該書英譯本在紐約問世,成為戰後德國漢學界扛鼎之作。在書中,作者對“幸福”這一概念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不同階段的不同文化內涵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採用西方分析哲學及比較哲學的手法來剖析考察中國人的幸福觀和理想觀。
作者在一開始就表示,“每一種幸福的形式———不管是個人幸福還是集體幸福——根本上都是難以描繪的。”但顯然,作者有自己的幸福觀,作者的幸福觀是政治立場的幸福觀,而非生活立場的幸福觀。即幸福是由社會造就而非從人的本性自發。作者將幸福與平等、互助、責任等社會價值進行形上學的聯繫,卻並沒將生命的原始意義作為思考幸福的基石。然而,中國傳統思想的特點之一是感性,真實感性的東西是形而下的,它們無法被後人形成文字並加以聯想和思考。建立中國人傳統幸福觀的基礎應是儒、佛、道三教思想中對生命原始意義的領悟。作者的幸福觀與中國傳統幸福觀之間存在視角差別,所以他所描述中國幸福觀發展的理性歷史就顯得非常辛苦。當然,原因並不在作者,因為他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古代聖人和思想家們的思想記錄,而非那些白駒過隙般的、凡人的點滴觸動與感悟。本書所描述的“中國人的幸福觀”實際是指不同時代的社會所認同的“幸福標準”
以作者的身份,他自然會將中國人的幸福觀置於西方的背景下做一個考察。他首先從中國的“福”字進行講解,說這個“福”的右半邊“畐”是一壺酒,而富裕的富,則是在這壺酒上面加了一個屋頂。幸福是物質充足後的一種欣喜之情。這其實是一個根本,從這裡可以探索出東西方的主要區別——東方的幸福具有強烈的“此世”意味,所謂“現世報”。鮑吾剛對中國思維的探討,達到了獨特的深度。比如他以詞源學的角度,對一些在甲骨文上就出現的詞語進行了考察。他發現中國的字詞沒有時態,這都顯示了東方世界的幸福觀是一種靜態的幸福觀。
作者按照歷史大線索,分別討論了先秦不同學派對幸福的不同理想,漢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環論對幸福觀的影響,以及魏晉佛老思想、宋明理學和19世紀各種思想流派對幸福的探索。作者旁徵博引,材料豐富翔實,且文筆細緻而富有感情,由此勾勒出中國歷史上幸福觀的不同表現。全書長達604頁,由五個章節組成。
第一章:幸福觀的形成(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200年)。論述先秦的不同的學派對幸福的不同理想:儒家脫離現實追求古道;道家離群索居;墨子代表了一種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學說”;孟子的社會烏托邦思想;法家和荀子對現實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追求。
第二章:人間的界限(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本章闡述了中國哲學由創立走向整合的形成過程。中國人向來以過去作為將來,以過去作為理想,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中國人重視“過去”的思想特點。此外,中國篤信文化和自然、過去和現在的融合。董仲舒的歷史循環論和具有宗教意義的“大同”思想也體現了這一文化特性。這也涉及天堂和人間這二極力量。
第三章:彼岸的魅力(300年至1000年)。正如本章標題所示,這裡涉及的幸福觀不在現實生活中,而是在一種意境和理想之中,這裡主要指道家的幸福觀和隱居生活以及佛家對幸福追求的不同方式。
第四章:現實塵埃(1000年至1800年)。此章論述了古典儒學和宋明理學(新儒學)對幸福觀的不同看法,古典儒學幸福觀強調人參與現實,把家庭視為幸福的基石,並把外在的要求作為參與現實的出發點。這種參與現實精神對社會具有積極的作用。除這一點外,宋明理學(新儒學)還強調人的個性,將保留自我看作是人的幸福。這裡涉獵宋明理學所強調的社會、家庭和群體同自我之間的平衡。做到“真實”是新儒學對“中庸”的新認識。以此避免古典儒學的唯假面。只有做到這點,才能達到理想境界,獲得幸福。對於如何達到中和,古典儒學和宋明理學有著不同的看法:古典儒學重視外部,以此達到中和;宋明理學則強調從人的內部,自身去達到中和的境界。此外,本章節還對宋明理學的淵源和對古典儒學的懷疑進行了論述。
第五章:曙光(自1800年)。本章以中西文化撞接和此階段所發生的事件為敘述主體,從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到基督教在中國的影響,從康有為的大同思想!孫中山為實現自己理想所採用中西結合方式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從不同的時代角度敘述了不同時代中國人對幸福和理想的追求。
在序言中,鮑吾剛高度概括了在社會發展中中國人對幸福追求的不同方式:1、積極追求在現世實現天堂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這部分人以社會為洞察對象,參與社會活動,以此獲得幸福,並認為幸福的實現是以社會整體幸福的實現為前提,其根基出於儒學;2、厭倦社會的不平等現象,希望保持真正的自我,追求精神上的幸福和滿足,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往往遠離現實社會,離開城市,去山林尋求內心深處的淨土,以此達到理想的幸福境界。
《中國人的自我》
鮑吾剛1990年出版的《中國人的自我》(Das Antlitz Chinas) 集30年研究成果,長達900多頁。作者廣泛蒐集了從先秦以來至當代中國人的自傳性作品,爬理梳抉,把自傳者分成各個不同的類型,從中描述和考察中國人的“自我”人格特徵的發展,並且同歐洲相比較。全書分九章,按時間為序,從《尚書》中的“孤”字說起,一直談到溥儀的《我的前半生》,舒婷的《牆》等現代作品。書中涉及人物有晚周諸子,漢代的史家哲人,魏晉的英雄和隱士,唐宋明清的和尚與詩人,古文大家,道學先生,畫家和狂人,作家和吹鼓手,悔罪者和批評家等,其人數達390人左右,四千年來的中華各類人作紛紛躍然紙上,特點各異,共同表現出一種中國性格。對於鮑吾剛來說,自傳取其最廣泛的意義,凡是抒發個人志向、記述生平的文章、書信、碑帖、悔過書、謝絕信、自我批評報告和詩詞等都在其選材之列,既有人人稱道的名篇佳作,如太史公的《報任安書》,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也有徐渭的墓志銘,紅衛兵的思想匯報等等。他把中國精神作為一個傳承不斷的線索來考察,從古至今,一脈相承,因此他在書里收入了大量現代作家的作品,如廬隱,王蒙,王安憶等,同時也包括許多台灣作家如白先勇,三毛等等。
在序言中作者闡述他選擇“自傳性的自我表現”為研究角度的緣由,可以看出作者把中國自傳體文類的研究與中國文化傳統環環相扣的研究視角。在追究自我表現的問題實質時,他關注的是關於自我表現的主體性問題;關於孤獨心情與自我本質問題;關於自我描寫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完整性問題;關於新舊思想和題材的融合問題;關於自我描寫的反傳統問題……等等。他討論了中國人的自我觀及其在自傳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中的特殊反映。他說:中國精神的強烈的歷史性特點,決定了中國人把自我和自我的環境中的角色緊密地聯合在一起。中國哲學對於社會的強烈興趣就是這種自我觀的結果。他們偏向於考慮“我應當做什麼”而不是“我是什麼?”。而關心自我的道家尋求的是遁入自然中去取消自我的存在的另一條途徑。關於中國自傳的共性,他說道:主基調是憂愁和厭世思想。處處考察的是自我以及自我的無常的特點,破滅的希望,失敗的計畫,死亡。中國的三大宗教以及近世的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都提供了自我的絕望的孤立的思想基礎。作者不惜筆墨,侃侃而談:對許多中國人而言,以自傳的形式寫作乃是他們為自我尋找避風港的惟一手段。在鮑吾剛看來,正是因為中國社會對個人不斷施加難以承受的種種壓力才造就了別具一格的中國自我觀。
本書九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自我和孤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本章認為,先秦古典哲學中各流派已有對“自我”的解釋;第二章,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本章主要涉及先秦以後的史學家和哲學家的自我寫照,如司馬遷《史記》中的自傳體後序和其書信,董仲舒、李陵、楊惲的信函,反映自我孤獨、自述情懷的揚雄作品《解嘲》、《逐貧賦》和《酒箴》等。鮑吾剛不僅從個人角度去理解每個人的自傳內容,而是把它們看作是整箇中國人形象互相補充的各個有機部分;第三章,英雄和隱士(公元200年至600年)。選錄的自傳以英雄和隱士個性內容為主,如陶潛、范曄等詩人、學者的自傳作品。鮑吾剛認為隱士一般具有特殊的靈感,好酒好批評,喜歡在大自然找回自我;第四章,僧侶和詩人(公元400年至900年) 在本章鮑吾剛全面闡述了佛教和新道教對“自我”的不同理解;另外,在公元400年至900年這段時期中形成的抒情詩詩體中,已有反映個性追求和對社會失望的自述內容,如沈約(441-513)具有自我寫照的懺悔,陸羽(733-804)《茶經》中的自敘,陸龜蒙的自傳和杜甫(712-770)的《壯遊》、《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等詩,其中杜甫詩的特點是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的密切結合,是杜甫一生走過路程的記錄。除此之外,選錄了白居易(772-846)具有自我審視的詩、書信和散文;第五章,旁觀者、忠臣和貶逐者(公元900年至1400年)。本章以旁觀者、忠臣和貶逐者個性特徵為中心內容。如韓愈(768-824)的書信、贈序、祭文、散文等,柳宗元(773-819)的《愚池詩》,李清照(1084-1134)的《金石錄後序》和體現愛國情懷和個性的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的《指南錄後序》等。此章對新儒學對人內心世界的重視和古典儒學對人的“無名”要求都有深層次的分析;第六章,清心寡欲者和自嘲者(1400年至1700年)。本章以寡慾者和自嘲者為個性分析對象,由此所選錄的自傳事體有唐寅(1470-1524)的書信,徐渭(1521-1593)的《墓志銘》,楊繼盛(1516-1555)的自傳,僧人德清(1546-1623)的自傳和獄中書信,此外還有湛若水(1466-1560)、高攀龍(1562-1626)、宋濂(1310-1381)等人的自傳作品;第七章,現實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公元1700年至1800年)。此章分析以現實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個性為主,如沈復(1763-1807)的《浮生六記》和自傳體散文,龔自珍(1791-1841)表現自我深沉的憂鬱、孤獨和自豪感的抒情詩,王韜(1828-1897)的散文遊記等;第八章,作家和鼓吹者(公元1770—1940)。本章所論及的歷史階段,中國許多作家既從事創作活動,又對現實持濃厚的興趣,他們的作品是在外國文化的影響下,在城市大眾文學興起的背景下產生的,如袁枚(1716-1798)的自傳體散文,魯迅(1881-1936)的《狂人日記》、周作人(1885-1966)的《自己的園地》,郁達夫(1896-1931)的《自剖》以及郭沫若(1892-1978)女神詩集和天狗詩篇等;第九章,信仰者和批判者(1920以後)。此章以信仰者和批判者個性為中心內容,所選錄的自傳體作品有顧頡剛(1893-1980)《古史辨》中的自述引言,毛澤東(1893-1976)許多具有自傳內容的採訪錄和美國記者斯諾的西行漫記以及馮友蘭等人的自述文章。
作者引據資料極為豐富,出版後學術界紛紛發表述評。海德堡大學教授華格納(Rudolf G.Wagner)在《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書評稱鮑氏此書是“對中國自述文學的開拓性研究”,是作者三十多年來研究成果的結晶。
學術評價
致力於中國文化中“自我”“個性”文化表現形式的研究構成了鮑吾剛中國文化研究的獨特之處。誠如鮑吾剛本人所總結的那樣:“我認為,每個學者在經過一定時期的學術研究後,會在自己的著作中形成一種類似紅線的東西。……對我來說,我所感興趣的是中國群體觀念的另一面,即個人主義,更確切地說,是個人及個人在中國是如何思想的?”鮑吾剛把個性的研究同中國思想史中被人遺忘的那部分文化現象的探索進行結合,由此挖掘出中國文化中獨有的“自我”表現形式。“自我”不僅僅出現於西方文化,中國文化中也有“自我”,只是中國人的“自我”表現形式不同於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表現形式。“同西方‘自我’相比,中國人的‘自我’是以社會壓力為基本特徵。這同中國人的倫理觀有著直接關係”。鮑吾剛從以“自我”、“個性”為核心的本我文化價值觀出發,力圖證明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自我”、“個性”這一被人經常否認的文化表現形式,並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中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自我畫像》,佐證他對中國人也有“自我”和“個性”的立論。
1997年1月16日,鮑吾剛去世後的第三天,德國《世界報》在悼念他的一篇文章中稱:“他淵博的學識為學生打開了認識中國歷史與哲學、道教與佛教、文化與文學的大門。他的言傳身教已經突破了狹窄的中國問題,為許多學生指明了生活和實現自己的才能的道路。”
學術成果
專著
⒈《張良與陳平——漢代開國時期的兩位政治家》(博士論文)Chang Liang und ch'en P'ing der Han-Dynastie,132頁.該書於1953年出版。
⒉《中國人的命名——名、字、小名的構造規則與主要內涵》Dcr Chinesische Personenname. Die Bildungsgesetze und Hauptinhalte von Ming,Tzu und Hsiao—ming.(Asiatische Foeschungen,Bd.4) Wiesbaden,406頁.該書於1959年出版。這一研究課題屬於西方中國學界前人未曾涉獵的領域;
⒊《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編)(Tsch'un-Tsch'iu mit den drei Kommentaren),1026頁.該書於1959年出版。
⒋《金匱——二千年中國短篇小說選》(與傅海博合譯)(Die Goldere Truhe.Chinesische Novellen aus Zwei Jahrtausenden.)446頁. (Die goldene Truhe.Chinesische Novellen aus 2 Jahrtausende),此書收集了由戰國時代到17世紀的中國散文中的46則趣聞和故事,大部分為短篇。該書於1959、1961、1964年三次出版,1964年被譯為英文在紐約出版,英譯名為The Golden Casket. Chinese Novels of Two Millennia.
⒌《中國——從帝國到共產主義》(China Vom Kaiserstaat zum Kommunismus (China from Empire to Communism),88pp.該書於1960、1963年兩次出版.)
⒍《古代中國名學在共產主義中國的衍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ogic in Communist China.1963.出版21pp.)
⒎《西方文學及翻譯著作在共產主義中國》(用英文寫成,英文標題為Wester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Work in Communist China),88頁,此書於1964、1966年兩次出版;
⒏《中國戲劇》(Chinesisches Theater (Chinese Theatre),該書於1965年出版,44pp.)
⒐《作為創傷與榜樣的中國之過去》(Chinas Vergangenheit als Trauma und Vorbild),100頁. 此書於1968年出版;
⒑《中國與幸福之期望——中國思想史上的天堂、烏托邦、理想觀念》(德文版標題為China und die Hoffnung auf Glǖck.Paraciese,Utopien,Idealvorstellungen in der Geistesgeschichte Chinas.1971)703頁. 此書於1971和1974年在慕尼黑兩次出版德文版。此書論及中國的小說與戲曲。另外,還有在1976年於紐約出版的本書英文版,502頁. 英文標題為China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按,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是一本英文書的書名,為此:“The”的“T”字母用大寫,這裡是個雙關詞。這個英文版還加有一個副標題,它是《四千年中國文化史重視的問題》(英文標題為Recurring Themes in Four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⒒《中國斷案傳說文學中的人物形象》(Das Bild in der Weissage-Literatur Chinas),該書於1973年出版;73頁。
⒓《〈國語〉要目索引》(用英文編寫,英文標題為A Concordance of the Kuo-yü),該書於1973年在台北出版,兩大冊,分別為808頁、485頁。按,《國語》,傳為春秋時左丘明著,二十一卷。以記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魯等國貴族的言論為主,可與《左傳》相參證,故有《春秋外傳》之稱。有三國時韋昭注本。
⒔《中國——從清末到共產主義》(China-Vom Ende des Kaiserreichs zum Kommunismus),100pp。該書於1973年出版;
⒕《〈人物誌〉索引》 (A Concordance to the Jen-wu Chih),1974年在台北出版,240pp。
⒖《中國連環畫——鬼魂、兇手、階級敵人》(德文標題 Chinesische Comics—Gespenster,M?rder,Klassenfeinde),1976年出版,236pp。
⒗《中國人的自我——中國歷代文學中的自我表白》(Das Antlitz Chinas. Autobiographische Selbstzeugnisse von den Anfangen Bis zur Gegenwart),1990年出版,
論文
⒈《留侯傳》“Der Fürst von Liu” (The Prince of Liu)In: ZDMG 106(1956),166—205.
⒉《黃石公——一個中國傳說人物的演變》“Der Herr vom gelben Stein(Huang-shih Kung)Wandlungen einer chinesischen Legendenfigure”,該文載於1956年出版的《遠東》雜誌第3卷。
⒊《周密》"Zhou Mi"in; G. Debon,W. Speiser(eds.),Chinesische Geisteswelt (The Chinese world of thought),Baden—Baden 1957,230—241.
⒋《中國人命名中的排行體系》“Das p'ai— hang— System in der chinesischen Personennamengebung” (The P'ai— hang— system in Chinese naming of persons)in: ZDMG 107 (1957),595—634.
⒌《古代中國的王侯、民眾與國家》“Fürst,Volk und Staat im alten China”,(Prince,People,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sources,app. to Hellmut Wilhelm,Gesellschaft und Staat in China. Zur Geschichte eines Weltreichs(Society and State in China; on the history of an empire),Hamburg 1960,112—136.
⒍《有關中國所有制的早期歷史》“Die Frühgeschichte der Eigentums in China”,該文載於1961年出版的《比較法學雜誌》第63期內;
⒎《中國人名及其與語言文字的關係》“Der chinesische Eigenname und seine Beziehung zu Wort und Schrift”(The Chinese proper name and its ralation to word and letter)in: Oriens 13/14(1961),256—264.
⒏《北京黃寺里由乾隆皇帝題詩的兩篇多種文字的碑銘》(Zwei mehrsprachige Gedichtinschriften Kaiser Ch'ien-Lungs aus dem'Gelben Tempel‘zu Peking),該文載於1961年出版的《中國—阿爾泰研究》(Studia Sino-Altaica)一書;
⒐《中國遭遇西方:漢學——一門學科的發展》“China begegnet dem Abendland. Sinologie—die Entwichlung einer Wissenschaft”(China meets the Occident; Sinology,the genesis of a scientific discipline)in: Deutsch Zeitung 167(21/22 July,1962),17—18.
⒑《古代中國的自我經驗與自傳》 (Icherleben und Autobiographie im Alten China),該文載於1964年出版的《海德堡年鑑》第8卷(德文名稱為Heidelberger Jahrbücher ⅤⅢ)內。
⒒《中國:通史要詮》“China. Universalgeschichte in Stichworten” (Keywords of world history) in: Propyl?en Weltgeschichte 6(1964),649—659.
⒓《中國,一種烏托邦之實現》“China-Verwirklichungen einer Utopie”,該文載於1965年出版的《通俗世界史》第11輯(該書Popul?ren-Weltgeschichte Ⅺ)一書內;
⒔為《金德勒爾文學詞典》(Kindlers Lexicon der Literatur)撰寫了大約30個條目;
⒕《台灣女性命名》“Chinesische Frauennamen auf Formosa” (Chinese female names in Taiwan) in: Proceeding 8th Intl. Congress of Onomastic Sc.,The Hague 1966.
⒖9.《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個人與群體之衝突》Der Widerstreit von Mensch und Masse in der Entwichlunng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e"(The antagonism of man and mass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history) in: China,Reich der Mitte (The Middle Realm),StAugustin 1966,9—28.
⒗《中國的類書》The Encyclopaedia in China" i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Ⅸ,3 (1966),665—691
⒘《行色匆匆的巨人——論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Der hastende Riese,ber die Grosse Proletarische Kulturrevolution in China”(the hasty giant. O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 in: Merkur 231 (1967),518—535.
⒙《傳統中國的諡號、價值變化與傳記樣板》1968.“Posthumous Names,Value Change,and Biographcal Stereotypes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Papers of the XⅨ Intl. Congress of Chinese Studies. Bochum 1968,129—136.
⒚《中國概觀(公元前2000年—公元1800年)》“Synoptischebersicht 2000v. Chr. bis 1800n,Chr.” (Synopsis 2000BC to AD1800). in: Propyl?en Kunstgeschichte(Art History) 17(1968),339—351.
⒛《中國與運動規律》“China und das Gesetz der Bewegung”(China and the law of motion) in: Merkur 272(1970),1103—1115.
21.《以漢學為例看東方學之過去與現在》“Orientalistik in Vergangenheit und Gegenwart,dargestellt am Beispiel der Sinologie”(Orientalistics,past and present; shown at the instance of Sinology)in; ZDMG 120(1970),213—228.
22.《衛禮賢譯<;呂氏春秋>;序》Preface to R. Wilhelm,Frühling und Herbst des Lü Bu We(Lüshih Ch'un—ch'iu),Düsseldorf 1971 (2nd ed,1979),V—XⅪ— Ⅱ.
23.《葛洪關於“知足”之理論》“Ko Hung's Rede über die ‘Kunst des innehaltens'”(Ko Hung's oration on "The Art of Leaving off") in: L. Brüll,U. Kempre (ods.),Asian. Traditon und Fortschritt (Asia; Tradition and progress),Festschrift H. Hammitzsch,Wiesbaden 1971,1—22.
24.《老子》(Lao-tzu),該文載於1971年出版的《世界史中的偉人》第1輯(該書Die GroBen der Weltgeschichte Ⅰ)一書中;
25.《今日中國的文化生活問題》(Probleme des Kulturlebens im heutigen China),該文載於1971年出版的《東亞的傳統與變革》(該書Ostasiens Tradition und Umbruch)一書中;
26.《M.格里克〈德國對中國現代思想史之影響研究導論〉編序》Ed and Preface to M.Gálik,Preliminary Research Guide,German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Munich 1971,Ⅰ—Ⅲ.
27.《歌德與中國:理解與誤解》《歌德與傳統》(Goethe und die Tradition),鮑爾為這本書撰寫了涉及中國文化的書稿,該書於1972年出版。
28.《現代世界中的中國》 "China in der modernen Welt" (China in the Modern World) in: Meyers Enzyklop?disches Lexikon 4 (1972),583—588.
29.《布洛克豪斯大辭典》、《布洛克豪斯百科全書》辭條若干Numerous entries in Der Grosse Brockhaus und Brochhaus Enzyklop?die (encyclopacdia) since 1972. passim.
30.《衛禮賢<;兩個世界的使節>;編序》Ed. and Prdface to R. Wilhelm,Botschafter zweier Welten(R. W.,mediator between two Worlds),Cologne 1973,6—38.
31.《衛禮賢<;易經——經文與資料>;編序》 Ed.and preface to R.Wilhelm,I Ging,Text and Material(The I—chbing,text and matcrials),Cologne 1973,3—14.
32.《中國的諾斯特拉達姆斯——“推背圖”版本史》“Zur Textgeschichte des T'ui— pei— tu,eines chinesischen Nostradamus”(On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T'ui—pie—tu,a Chinese N.) in Oriens Extremus 20 (1973),7—26.
33.《〈龍圖公案〉的傳統》(用英文寫成,英文標題為The Tradition of the Lung-T'u Kung-An),該文載於1970~1971年在荷蘭萊頓出版的《東方》(Oriens)叢書;
34.《康有為<;大同書>;編序》 Ed. and Preface to K'ang Yu—wei,Ta T'ung Shu,Das Buch von der Grossen Gemeinschaft,Düsseldorf,Cologne 1974,9—24.
35.《普魯澤克<;東方文學辭典>;中的朱熹、林紓、劉義慶、班昭、班固、楊雄諸條目》 Entries on Chu Hsi,Li Ju—chen,Lin Shu,Liu Ich'in,Pan Chao,Pan Ku,Yang Hsiung in: J. Prusk (ed.) Dictionary of Oriental Literatures,London 1974,psssim.
36.《傅吾康編<;中國手冊>;中“無政府主義”、“中德關係”、“中國類書”、“中國家庭”諸條目》Entries on Anarchism,Sino— German relations,Chinese encyclopaedias,and family,in: W.Frande (ed.),China handbuch,düsseldorf 1974,18—20; 245—255; 292—293;339—347.
37.《預言作為傳統中國政治權力的正統化與非正統化手段》"Prophecies as Means of Legitimation and Delegitim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Proceedings Intl. Symposium,30th Anniversary of Korean Liberation,Seoul 1975,103—115.
38.《天堂中的農耕:古代與現代中國的幸福觀念》“Ackerbau im Paradies——Glücksvorstellungen im Alten und Neuen China"(Tilling the soil of Paradise; Notions of Happiness in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n: Was ist Glück? (What is happiness?),Munich 1976.
39.《葛蘭言<;中國文明>;德譯本序》Preface to M. Granet,Die chinesische Zivilisation (German trl. by C.C. Müller of M.G.,La civilisation chinoise,1929,1968),Munich 1976,5—10.
40.《毛富剛<;中國現代報刊>;序》“ Ed and Preface to W. Mohr,Die moderne chinesische Tagespresse vol. I(Modern Chinese daily press),Wiesbaden 1976,1—2.
41.《東方資料在歐洲的使用者:以德國經驗為例》Users of Eastern Materials in Europe: German Experience" in: Proceedings of IFLA Worldwide Seminar,Seoul 1977,351—360.
42.《傅海博與<;戰後德國的中國研究>;編序》Ed. and Preface “Herbert Franke und die deutsche Chinaforschung nach dem Kriege” (H. F. and German post—War Chinese Studies) in: Studia Sino— Mongolica,Festschrift H. Franke,Wiesbaden 1979,7— 17.
43.《中國思想中的個體主義與自我主義問題》“The Problem of Individualism and Egoism in chinese Thought” in: ibid.,427—442.
44.《覺醒中的麒麟:今日中國之常數與前景》“Das erwachende Einhorn. Konstanten und Perspektiven für das China von heute”(The awakening unicorn: Constants and prespectives for today's China)in Merkur (1979),19—31.
45.《中國之“拆字”及其在今日台灣之套用》“Chinese Glyphomancy (ch'ai—tzu) and its Use in Presentday Taiwan” in: legend,lore,and Religion in China. Essays in Honor of Wolfram Eberhard on His Seventeenth Birthday,San Francisco 1979,71— 96.
46.《中國歷史之推動力》“Tricbkr?fte in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e“ (Driving forces in Chinese history)in: A. Rummel (ed.),Funkreport China (Broad,cast report),Berlin 1979.
47.《<;華夏與異族——3000年的戰爭與和平中的對抗>;編序》 Ed. and Introduction to China und die Fremden. 3000 Jahre Auseinandersetzung in Krieden und Frieden (China and the foreigners; 3000 years of confrontation in war and peace),Munich 1980,7—41.
48.《衛禮賢<;中國之魂>;序》 Introduction to R. Wilhelm,Die Seele Chinas (The Soul of China,Berlin 1926; English: The Soul of China (trl. H. Reece; poems trl. A. Waley,New York 1928),new ed. Frankfurt/M.1980,7—22.
49.《中國與西方文學》“China und die westliche Literatur” (C. and Western Lit.)in; Forschung und Information——China (Research and Inf. on China),Berlin 1980,46—56.
50.《列子論疾病與治療》“Krankheit und Heilung bei lieh—tzu” (lieh—tzu on illness and healing) in: H. Frank &. W. Heissig (eds.),Heilen und schenken (Healing and giving). Festschrift G. klinge,wiesbaden 1980,1—11.
51.《隱士之誘惑——公元3世紀及4世紀國中國與西方的隱逸主義》“The Hermit's Temptation: Aspects of Eremitism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3rd and Early 4th Centuries AD”in: 中研院(proceedings,Intl. Conf. on Sinology. Section: Thought and Philosophy),Taipei 1981,73—116.
52.《中國與歐洲》“China und Europa” in: Anno Journal I,8 (1981),4—10.
53.《中國之倫理與科學思想》“Ethik und wissenschaftliches Denken in China” (Ethics and scientific thought in China) in Studium Generale,Heidelberg 1982,36ff.
54.《德國對於中國現代思想史的影響:文獻目錄編序》Ed.,Essay of/in: German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 Bibliography,Wiesbaden: Münchener Ostasiatische Studien 24,1982,510pp.
55.《慎獨與內省——儒家思想中之歸隱哲學觀》“Vorsicht beim Alleinsein und Beobachtung des Inneren Selbst: philosophische Aspekte des Einsiedlertums im Konfuzianismus“(Caution of being alone,and observation of one's inner Self; philo— sophical aspects of eremitism in Confucianism)in: Ch'en— yüeh ehi,Festschrift T. Grimm,Tübingen: Werkhefte d.Univ. Tübingen B,1983,313—331.
56.《德國與歐洲對中國文學之承受——通向一個封閉世界之路》“Die Rezeption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in Deutschland und Europa——Zug?ange zu einer geschlossenen Welt” (Percep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Germany and Europe; Approaches to an hermetic world) in: Neuse Handbuch der Literatur— wissenschatf 23(New handbook of lit. studies) Wiesbaden 1984,159—191.
57.《中國的反文化運動》“Antikulturelle Bewegungen in China” (Anti—cultural movements in Ch.)in:"Kultur"——Begiff und Wort in China und Japan("Culture": notion &. term in Ch.and J.),Symposium Forschungskreis für Symbolik,Salzburg,Berlin 1984,203— 216.
58.《毛富剛》(悼文)“Wolfgang Mohr” (Obituary) in: Nachrichten d.Ges. f. Natur— u. V?lkerkunde Ostasiens (Newsletter,Assc. Ethnol. East Asia)127/28 (1984),10—13.
59.《文化傳統論爭中的今日中國》“Das heutige China der Auseinandersetzung mit seiner kulturellen Tradition”(Today's China coming to grips with her cultural tradition) in: studium Generale,Heidelberg 1985,104—115.
60.《“獨”作為“我”之隱喻》“Das 'Allein' als eine Metapher des 'lch'” ("Alone" as a metaphor of "Self")in: Fern?stliche Weisheit und christlicher Glaube (Far Eastern wisdom and Christian faith),Festschrift Father H. Dumoulin SJ,Mainz 1985,177—195.
61.《今日中國的意識形態及其歷史背景》“Die Ideologie des heutigen China und ihr historischer Hintergrund”(Ideology of contemporary Ch.and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VR China im Wandel (The PRCh in transition),Dologne: Schriftenreihe Bundeszentrale f. polit. Bildung (Fed. Centre for political education),1985,13— 33.
62.《一個陌生人的自我分析:汪價<;三儂贅人廣自序>;中的自我結構與生命哲學》“Die Eigenanalyse eines Unbekannten: Ichstruktur und Leben— sphilosophie in Wang Chiehs (1609—c.1680)' Ausführlicher Selb— stdarstellung des Schmarotzers'Drei—Ich'” (The self—analysis of an Unknown; structure of the Self and philoslphy—of—Life in W. C.'s" Detailed self—demonstration of the parasite 'Three——Self'") in: G. Naunderf,K.H. Pohl,H. H. Schmidt(eds.)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Ostasien,Festschrift H.Steininger,Würzburg1985,377— 397.
63.《隱匿的英雄——隱逸理想之創造與瓦解》“The Hidden Hero: Cre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Ideal of Eremitism”in: D. Munro (ed.),Individualism and Holism,Ann Arbor 1985,157—197.
64.《由內而外,由外而內》 “內かる外へ,外かる內へ” (From inward out,from outward in)in: 思想,11. 630 (1985,188— 201)(trl,Maruyama Toshiaki).
65.《<;詩經>;中之“正直”》——回憶與G.德邦的學習生活》,見R.普塔光等編《完全的相似性》“Die 'Geradheit' in den 'Liedern'”. "Erinnerungen an das Studium mit Günther Debon" (The "uprightness" in the "Odes"; reminiscences of studying with G.D.) in: R. Ptak,S. Englert(eds.) "Ganz allm?hlich". Aufs?tze zur ostasiatischen Literatru,insbesonderc zur chinesischen Lyrik ("Easy does it"; Essays on East Asian Lit.,esp. on Chinese poetry),Festschrift G. Debon,Heidelberg 1986,13—25.
66.《近代早期歐洲的真假中國人》,見《國際亞洲論壇》2,1988“Wirkliche und unwirkliche Chinesen im Europa der frühen Neuzelt” (Real and unreal Chines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in: Internationales Asienforum 2 (1988),125—136.
67.《<;當代中國的德國形象>;編序》(With Chang P.,M. Lackner) Ed. and Introduction,Das chinesische Deutschlandbild der Gegenwart,A: Deutsche Kulter,Politik und Wirtschaft im chinesischen Schrifttum 1970— 1984: Eine Bibliographie (The Chinese imageof Germany today; A: German culture,politics,and economy in Chinese literature,1970—1984).——B: Karl Marx und Friedrich Engels im chinesischen Schrifttum 1970—1984). (K.M.and F.E. in Ch.Lit,1970—1984)2 vols. Wiesbaden: Münchener Ostasiatische Studien 50 A: XⅪV,l174pp;B: XⅫ,835pp.
68.《唐代之自我及自我表現》“Selbst und Selbstdarstellung in der Tang— Zeit”(Self and self—representation in the Tang) in Studium Universale,Bonn1987/88.
69.《無名之我:中國自我表現中作為一種悖謬風格的匿名》“Das Ich ohne Namen: Anonymit?t als paradoxes Stilmittel in der chinesischen Selbstdarstellung”(The nameless Self: Anonymity as a means of paradox style in Chinese self—representations) in: Festschrift T. Grimm,Tübingen,forthcoming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