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湛若水,明成化二年丙戌十月十三日(11月20日)巳時出生於增城縣甘泉都沙貝村(今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湛若水,初名露,避祖諱改名雨,後定名若水,人稱甘泉先生。父湛瑛早喪,由母陳氏撫養成長。若水自幼聰敏,因故14歲始入學,16歲往廣州府庠就讀,明弘治五年(1492),他27歲(弘治五年)中舉人,29歲往江門就學於
陳獻章(號白沙),毅然焚掉“路引”(赴考證件)以表學習決心。潛心研究心性理學,數年間學業大進。由於得到嚴師的耳提面命,學識大為長進深得陳的賞識,因而成為白沙學說的衣缽傳人。弘治十一年三月,白沙在信中贊其學術成就曰:“來書甚好,日用間
隨處體認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也”。第二年將“江門釣台”作衣缽傳與若水執掌,
作《贈江門釣台詩》跋:“達摩西來、傳衣為信。江門釣台,病夫之衣缽也!今與民澤收管,將有無窮之祝。珍重!珍重!”弘治十三年(1500年)白沙卒,若水為之服喪3年。若水不樂仕進,後在母親和
廣州府僉事徐弦再三規勸下,至弘治十七年,始奉母命北上考試,受國子監祭酒章懋賞識,留讀於南京國子監。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會考,文章受主考
張元楨,
楊廷和讚賞,中進士第二名,選翰林院庶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若水步入仕途後,有機會在中原宣揚其理學。當時與
王陽明(守仁)、
呂柟、
王崇等人相與論道,學者相從甚眾,聲譽日隆。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時稱“王湛之學”。
正德七年(1512年)奉使往安南國冊封
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達安南國,歸國時婉謝安南王厚饋,深得遠人之心,歸後作《南交賦》。50歲時母親病勢,從京奉柩歸葬,在家守墓三年。滿服後到西樵山建書院,聚徒講學達4年。若水講學講究方法,要學生先習禮,明學規,現靜坐聚精會神,然後才授課。
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
吳廷舉、御史
朱節向朝廷推薦起用若水,始回京復職,補翰林院編修,同修武宗實錄。次年轉翰林院侍讀。又次年任南京國子監祭酒,作《
心性圖說》。歷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轉禮部左侍郎,預南北郊分祭議。
嘉靖三年(1524),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後又歷任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湛若水考取進士後,除長期擔任朝廷的官職外,致力於在南京、揚州、番禺、增城、南海等地開設書院講授理學,尤其是不遺餘力地傳播白沙學說。他在講學中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並在弘揚白沙學說時有所創新,終至自成理學的一大門派,被譽為“甘泉之學”。時人將他創立的理學“廣派”與理學的另一大儒王陽明創建的“浙學”並稱為“王湛之學”,分執明代中葉理學的牛耳。他的影響幾及全國各地,其門徒達4千餘人。由於向他求學的人太多,以致在授學時往往要用弟子間代為傳授的方式進行。
68歲由禮部左侍郎升南京禮部尚書。71歲轉南京吏部尚書。 74歲轉南京兵部尚書,奉敕參贊機務。此時安南王莫登庸叛亂,嘉靖皇帝欲親征,若水上《治權淪》疏,反對出兵,因與文武大臣之議不合、遂請求致仕。75歲致仕,從此結束宦途生活、沿東南山水,遊覽講學而歸。回廣州後,在府第附近建“天關書院”講學(天關原名銅關,因若水曾任吏部尚書,俗稱“天官”,故人稱天關為“天官里”,即今廣州東風中路一帶)。
若水官曆兩京,所至迭創建書院,著書、講學不息,回粵後更專心講學,故《
廣東新語》稱:“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約素,推所有餘以給家人弟子,相從士三千九百有餘。於會城(廣州)則有天關,小禺、白雲、上塘、蒲澗等書院”。或時到西樵,回增城、登羅浮、上南香講學。在西樵有大科、增城有明誠、南香山有蓮洞、新塘有讀崗和甘泉等書院。若水學識淵博,著述豐富,工書法,生平著作及詩文積逾千卷。將致仕前曾在新塘江畔建鉤台,紀念其師陳白沙,並作講學、憩息之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二日病逝於廣州禺山精舍,享年95歲。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廿五日歸葬天蠶嶺(增城永和鎮)。
隆慶元年(1567年)追贈太子少保,諡文簡。
湛若水關注家鄉的教育事業,在廣東境內廣設書院扶持後學,造就了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動了嶺南文化的進程。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獲準退休返回家鄉,自此往返廣東境內各地講學。遺著有《心性圖說》與《聖學格物通》。
相關史料
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五年舉於鄉,從陳獻章游,不樂仕進,母命之出,乃入南京國子監。十八年會試,學士張元禎,楊廷和為考官,撫其卷曰:“非白沙之徒不能為此”。置第二,賜進士,選庶吉上,授翰林院編修。時王守仁在吏部講學,若水與相應和。尋丁母憂,廬墓三年。筑西樵講舍,士子來學者,先令習禮,然後聽講。嘉靖初,人朝,上經筵講學疏,謂聖學以求仁為要。已,復上疏,言:“陛下初政,漸不克終,左右近侍爭以聲色異教蠱惑上心。大臣林俊,孫交等不得守法,多自引去,可為心寒。亟請親賢遠奸,窮理講學,以隆太平之業”。義疏言日講不宜停止.報聞。明年進侍讀,夏疏言:“一二年問,天變地震,山崩川涌,人飢相食,殆無虛月,夫聖人不以屯否之時而後親賢之訓,明醫不以深錮之疾而廢元氣之劑,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華,以禪聖學”。已,遷南京國子監祭酒,作心性圖說以教士,拜禮部侍郎。做大學衍義補,作格物通,上於朝,歷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南京俗尚侈靡,為定表葬之制頒行之。老,請致仕,年九十五卒。若水生平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獻章。年九十,猶為南京之游。過江西,安福鄒守益,守仁弟於也,戒其同志曰:“甘泉先生來,吾輩當憲老而不乞言,慎毋輕有所論辯”。若水初與守仁同講學,後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為宗,若水似隨處體驗大理為宗;守仁言若水之學為求之於外,若水亦謂守仁格物之說不可信者四。又曰:“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故以吾之說為外”。一時學者遂分王、湛之學。湛氏門人最著者,永豐呂懷,德安何遷,婺源洪垣,歸安唐樞。懷之言變化氣質,遷之言知止,樞之言求真心,大約出人王、湛兩家之間,而別為一義,垣則主於調停兩家,而互救其失,皆不盡守師說也。懷,字汝德,南京太僕少卿。遷,字益之,南京刑部侍郎。垣,字峻之,溫州府知府。樞,刑部主事,疏論李福達事,罷歸,自有傳。
附錄:《縣誌·湛若水傳注》舊志:若水生有異狀,顙中雙髁隆起,耳旁黑子左七右六,類二斗,資性端凝,無妄動,無妄言。少值多故,年十六始學舉子業,二十二游郡庠。(按):先生初名雨,字民澤,既又名露,後避祖諱,請改今名。通志:弘治壬子以書魁其鄉,從陳獻章游,屏居一室,潛心理學,超然遠到。比獻章卒,心喪三年,甲子以母命復出,過南昌謁莊論學,亟見獎許。赴留都讀書,辟雍祭酒
章懋課以面盎昔論,奇之。舊志:領壬子鄉薦,明年上春官報罷歸,受學陳獻章之門,獻章語之曰:“此學非全放下,終難湊泊”。若水遂取所給部檄焚之,屏居一室,悟隨處體認天理之旨,獻章喜曰:“此日為參前倚衡之學也,江門衣缽屬之子矣”。通志:時王守仁在吏部,相與講明正學,而修撰呂柟輩皆往來辯論,一時學者稱甘泉先生。奉使冊封安南,卻饋金,便道奉母留都,大開講席,有甘泉問辯等書。舊志:充會試考官者再,充命使冊封者再。舊志:第日秩滿,升南京吏部右侍郎,而洪垣墓誌曰戊子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己丑春轉
禮部左侍郎,預南北郊分祭議。舊志:時,上銳意為治,若水輯五經、子史及列聖寶訓有關君道者,此事從類疏解會釋,名格物通以進,獻《農桑頌》及
西苑賦,又進夫德王道疏,上覽疏溫旨嘉納,稱為純正有本之學。舊志:升南京禮部尚書,轉吏部尚書,三疏乞休,不允,改
兵部尚書,奉敕參贊機務。講武之暇,興學。舊志:時上欲親征安南,若水進治權論,與諸文武大臣議不合,庚子復疏乞休,奉旨準致仕,遂南遊武夷,乃還甘泉,入羅浮。舊志:歸居禺山,講學不倦。一日出講堂,令諸生澄心默坐,久之而退,後寢疾數日,命治後事,乃沐浴斂裳就息不語,而於懷中手畫正字,蓋謂得正而斃雲。是夕一鼓,有大星隕於西北,其光亘地。通志:其設教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旨,曰:“此吾六字元也,勿忘勿助,其庶幾乎”。從游甚眾,
呂柟、蔣信其最著者。隆慶初,贈
太子少保,溢文簡。舊志:士出其門合三千九百人。隆慶癸亥,以例請恤,典敕賜祭葬,贈太子大保,溢文簡,禮郡邑鄉賢。按眼
兗州史料,先生在嘉靖時頗以齟齬終,故至隆慶初始贈恤,其所贈為太子少保,制詞尚在志中,可按也。舊志作太子大保,誤。
家庭成員
曾祖:湛汪。祖父:湛江。父親:湛瑛。母親:陳氏。
朝廷褒獎
世宗皇帝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下兩道《賜葬敕諭》、《賜祭敕諭》聖旨稱:
賜葬敕諭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
皇帝遣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杜拯 諭葬致仕南京兵部尚書湛若水曰:卿明時耆德,嶺海鴻儒;抗志典墳,恪司職守;迴翔近列,克效勤勞;望重兩京,位躋八座;慎以終始,完節全名;善行嘉言,施於後世;眷茲一老,天不整遺;日月易流,適臨窀穸;載賜以祭,庸示恤恩;卿靈如存,歆予渙命。
賜 祭 敕 諭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
皇帝遣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杜拯 諭祭致仕南京兵部尚書湛若水曰:卿性資篤厚,問學宏深;策駿賢科,蜚聲翰苑;經帷進講,啟沃唯勤;史局翻書,是非不謬;師模胄監,陪貳寅清;皇極誕敷,嘉猷屢告;陟居南省,迭長三曹;懋著忠勤,贊予機務;方深倚毗,力請休閒;許國之誠,不渝晚節;安車以俟,胡遽長終;軫念老成,良用悼惜;爰渙恤恩,遣官致祭;卿靈有知,尚其歆服。
穆宗皇帝隆慶元年十月二十二日下《故兵部尚書湛若水加贈
太子少保誥命》聖旨稱:
故兵部尚書湛若水加贈太子少保誥命
隆慶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制曰:朝廷恩禮大臣,靡間存歿,蓋以篤始終之義,寓激勸之微也。緬茲彝章,端佇故老,故南京
兵部尚書湛若水,發跡賢科,蜚聲詞苑,出銜使命親藩,與彝藩而交播聲名;入典試場,文闈暨武闈而並收俊傑;抽毫史局,效勞勩於兩朝;振鐸成均,申規範於多士;大禮郊禮之議,既博洽乎古今聖學聖德之陳,尤勤渠於啟沃;留心往訓,覃意斯文,博綜六籍之言,自成一家之旨;卿曹六轉揚歷二京,簡畀留樞,薦升華秩;既允歸老之請,遂獲考終之休,藻行騭評,竟克諒於士類。搜遺應詔,乃交疏於憲田,用追往勞,爰申恤典,茲特贈為
太子少保,諡文簡,錫之誥命。於戲!窮階懋進,豈為儒者之光榮?令問昭垂,永作後人之楷式。賁茲泉壤,尚服寵嘉。
學術思想
湛若水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高壽的思想家,一生為教育事業奮鬥,弟子近4000人。其講學書院之多、分布範圍之廣,在中國教育史上確屬罕見。他的治學思想和方法,至今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研究。
作為陳白沙的學生,湛若水提出了“隨處體認天理”的學問宗旨。“隨處”是對陳白沙“靜坐”的修正,“隨處”解決了陳白沙主“靜”忽“動”的弊病,又解決了陸九淵主“心”忽“事”的弊病,用湛若水的話說,“則動靜心事,皆盡之矣。”湛若水認為天理“即吾心本體之自然者也”(《聖學各物通》卷二十七),“體認天理”就是在應對事物,心應感而發為中正意識,從而體認到自己內心中正的本體——天理。
湛若水認為“格物”的“格”是“至”(造詣)的意思,“物”指的是“天理”,那么“格物”就是“至其理”、就是“造道”,“格物”的目的就是“體認天理”。湛若水說:“格物雲者,體認天理而存之。”(意思是說所謂格物,就是體認天理並存養它。如果說“
隨處體認天理”是湛若水的
心學宗旨的話,這句話就是最能代表湛若水思想的話,湛若水的心學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展開的,如同王陽明的四句教。)湛若水的格物說有“一內外”、“兼知行”、“貫動靜”的特點,又避免了當時理學的割裂的流弊。
湛若水作《心性圖說》解釋了“心”和“性”。湛若水認為:“性”,包含天地萬物的整體;宇宙渾然一體,都以同一個“氣”為基礎;所謂“心”,是能體察天地而沒有遺漏的存在。所謂“性”,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統一、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見,在湛若水看來,萬物不是在心外,格萬物就是格心。
湛若水又作《真心圖說》來解釋心、人、元氣的關係,他認為元氣就是太極,心在人中,人在元氣中。湛若水強調“天地同是一氣”,而心在居於中正的位置,所以能使“萬物皆備於我”。
湛若水的心學企圖調和程朱理學和陸、陳心學,它的特點是“合一論”,在湛若水看來,心與物、理與氣、心與理、心與性、知與行、理與欲、虛與實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說“觀天地間只是一氣,只是一理”(《甘泉文集》卷七),又說“動靜一心也”(《甘泉文集》卷七)。
(註:以上摘自湛柏欣的《宋明理學簡述》)
影響
功:居官30多年,歷任
吏部侍郎、禮部侍郎、兵部尚書,深得世宗倚重與信任。主張“天下民庶實為邦本”,反對
宦官專權。歷任政績卓著,晚年致仕時,皇帝曾3次留任。
在教育學上有突出貢獻。親自修訂《大科訓規》,對教育管理的體制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一生熱心捐款贊助書院,得其“館穀”的書院竟達28所,從他的家鄉到廣州、南海、揚州、
池州、
徽州、武夷,遍布半箇中國。
言:對“白沙學說”進行揚棄,成為與王陽明分庭抗禮的理學大宗,天下士子爭入其門,門徒達4000多人。其學說在當時與王陽明並稱為“湛王之學”。
德: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無阿諛奉承之言,無取巧鑽營之私。師道尊嚴,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
主要著作
現存有《湛甘泉集》、《心性圖說》、《真心圖說》、《新泉問辯錄》、《非老子》、《聖學格物通》、《二禮經傳測》、《春秋正傳》等書行世。
真跡碑文出土
2014年9月,一塊明代名人湛若水的草書石碑在英德市沙口鎮清溪村潮水山出土,這是首塊在廣東境內發現的湛若水碑文,對研究湛若水文化及英德歷史極具史料價值。
這塊石碑是當地民眾發現的。碑體通高190厘米、寬86.8厘米、厚15厘米。碑文上書“吾愛清溪水,浣此胸中泥”等字。碑石刻於明嘉靖丙申年,即公元1536年。其時湛若水暮途窮游潮水山靈泉,草書一首《過清溪》,之後刻在碑上。研究人員表示,石碑發現地應是湛若水當年創辦的清溪書院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