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真儒湛若水

大明真儒湛若水

湛若水(1465~1560年),新塘湛氏七世祖,字元明,號甘泉。明代著名理學家。明朝時增城人,40歲定名為若水。師從陳白沙,本來頗厭惡仕途,但因母親力勸“壯年居家,非事君之道”,才上京趕考,從此踏入仕途。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等職,官至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弘治七年(1494年)師事陳獻章(白沙),成為陳白沙晚年得意第子和學術繼承人。後與王守仁(陽明)同時講學,二人交誼甚好,各立門戶,一時學者稱“王湛之學”。著有《湛甘泉集》32卷、 《聖學格物通》100卷、 《春秋正傳》37卷、《禮經傳訓》68卷、 《黃通志·翁泉大全》60卷、 《增城縣誌》19卷、《四書訓》19卷、 《詩釐正》42卷等。此外,他還是個詩人書法家,至今省內多處旅遊景點都有他的墨跡。後人為紀念他一生致力著作和講學的堅毅不拔精神,為他在新塘建了尚書府、在荔城建了三部尚書牌坊。

基本介紹

  • 本名:湛若水
  • 字號:字民澤、字元明號甘泉
  • 所處時代:明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廣東增城新塘
  • 出生時間:1466
  • 去世時間:1560
  • 主要作品:《湛甘泉集》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人物年表
1466年(成化二年) 生於增城縣甘泉都沙貝村;
1492年(弘治五年) 27歲,中舉人;
1494年(弘治七年) 往江門就學於陳獻章(號白沙);
1505年(弘治十八年) 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後授翰林院編修,與王陽明(守仁)、呂柟、王崇等人相與論道,聲譽日隆,時稱“王湛之學”;
1512年(正德七年) 奉使往安南國冊封安南王。歸後作《南交賦》;
1515年(正德十年) 母親病逝,從京奉柩歸葬,滿服後到西樵山建書院,聚徒講學達4年;
1522年(嘉靖元年) 回京復職,補翰林院編修;次年轉翰林院侍讀;又次年任南京國子監祭酒,作《心性圖說》;歷四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次年轉禮部左侍郎,預南北郊分祭議;
1533年(嘉靖十二年) 由禮部左侍郎升南京禮部尚書;
1536年(嘉靖十五年) 轉南京吏部尚書;
1539年(嘉靖十八年) 轉南京兵部尚書,奉敕參贊機務;
1540年(嘉靖十九年) 結束宦途生活、沿東南山水,遊覽講學而歸。回廣州後,在府第附近建“天關書院”講學,故人稱天關為“天官里”(即今廣州東風中路一帶);
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 病逝於廣州禺山精舍,享年95歲;
1567年(隆慶元年) 追贈太子少保,諡文簡。
求學江門釣台,承繼白沙衣缽
弘治五年舉於鄉,從陳獻章游,不樂仕進。——《明史·湛若水傳》
湛若水自幼聰敏,14歲上學,16歲到廣州府庠就讀,27歲(弘治五年)中舉人,湛若水本來應該從此踏入仕途,但他卻刻意遠離時流,一心向學。
他的“不樂仕進”顯然是受了老師陳獻章(號白沙)的影響。陳白沙是明朝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湛若水29歲前往江門,拜陳獻章為師。這時的陳白沙已經是“我始慚名羈,長揖歸故里”的心態,曾經為科舉所苦的他,早就厭倦功名,他56歲時,推拒不過,曾經被薦於朝,“仰思君命,俯念親情,展轉鬱結,終夜不寐”,上《乞終養疏》,返回廣東任教。
而一心跟著老師讀書的湛若水,也頗得老師所提倡的“自得”的神韻,厭惡科第之學,他燒掉自己的“路引”,所謂路引,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的證件,他以此表示從師學習的決心。數年間學業精進,頗有所成。
1499年,陳白沙在《贈江門釣台詩》跋中寫道“達摩西來、傳衣為信。江門釣台,病夫之衣缽也!今與民澤收管,將有無窮之祝。”古人師生之間,有傳衣缽之說,而陳白沙將自己在江門河邊釣魚的石台作為衣缽傳給湛若水,不拘一格,也相當風雅。
第二年,陳白沙去世,湛若水執師禮甚恭,為老師服喪3年,湛若水的一生中,無論是做官還是做學問,對老師從不敢忘,曾經在自己的老家新塘江畔建鉤台,紀念陳白沙,並作講學、憩息之所。晚間開辦書院,每座書院中都供奉老師的畫像,據說當年湛若水在白雲山上,也有一所書院,書院內還有陳白沙的塑像,可惜今已不存。
仕途平步青雲,學術聲譽日盛
時王守仁在吏部講學,若水與相應和。——《明史·湛若水傳》
湛若水自幼喪父,由母親陳氏撫養成人,他本來無心仕途,但母親認為“壯年居家,非事君之道”,他終於奉母命北上考試,受國子監祭酒章懋賞識,留讀於南京國子監。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會考,主考張元楨、楊廷和看到他的文章說,“非白沙之徒不能為此”。這次考試,湛若水被封為翰林院庶吉士,從此離開廣東,來到都城北京。
湛若水為官生涯無驚無險,官至三部尚書,雖然是虛職,但他也有很高聲望。明史記載,1512年,他奉使往安南國冊封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達安南國,歸國時婉謝安南王厚饋,深得遠人之心,可見湛若水也是內政與外交的全才。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與王陽明的交往。當時已經聲譽日隆的理學家王陽明在吏部講學,兩個人在京城一見如故,王陽明對別人說,我到北京二三十年,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物。而湛若水也說“泛觀於四方,未見此人。”兩人惺惺相惜。
無論是王陽明還是湛若水的大事年表,都把這次相遇作為一件影響他們各自學術發展的大事,從此兩個人開始了長達二十幾年的友誼。
湛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時稱“王湛之學”,兩個人經常在書信中辯論,又同時開辦書院講學,傳授各自的哲學思想,雙方切磋學術,互有攻守,但感情卻日益濃厚。
中國人說“道不同不相與謀”,王陽明與陳獻章就並無交情,但卻與湛若水彼此欣賞,這在中國的學術史上並不多見。
晚年醉心教育,弟子學徒四千
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約素,推所有餘以給家人弟子,相從士三千九百有餘。——《廣東新語》
湛若水官至南京兵、吏、禮三部尚書,75歲結束宦途生活、沿東南山水,遊覽講學回到廣州。回廣州後,在他府第附近建“天關書院”講學,天關原名銅關,因若水曾任吏部尚書,俗稱“大官”,故人稱天關為“天官里”。
從此,湛若水專心於教育,到90歲的時候,他每次講學之前,都讓人抬著自己的棺材。
在廣州天關書院講學時已經70歲,而他的學生中還有不少比他年老得多的人,有一個叫吳藤川的老人,以77歲高齡好學不倦,因敬仰湛若水的道德文章而拜湛若水為師,湛若水深為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尊稱他為藤川丈人,並贈送一根用南嶽四方竹製作的拐杖給他。
三年後,湛若水的弟子中又多了兩個八旬老翁,一個是82歲的黎養真,一個是81歲的黃慎齋,他們倆和吳黎川都是年逾古稀的學生,一時被稱為“天關三皓”。(師弟六皓·廣東新語)
湛若水一生,創辦書院40多所,有學生近4000人,俸余之資,皆以置館田瞻養四方學子。南京、江蘇、安徽、湖南、福建等地多所書院受其捐助。講學之跡,亦遍於江南各地,曾7次登南嶽衡山設白沙書院會講。在廣州的白雲、天關、小禺、上塘等,增城的甘泉、獨崗、蓮洞、明誠等,龍門的龍潭,西樵的大科、雲谷、天階,羅浮的朱明、青霞、天華,曲江的帽峰,英德的清溪、靈泉都有書院。

個人生活

湛若水波瀾不驚的一生,似乎實踐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所有理想,事母至孝,事君至忠,在思想上遠離時流,保持著自己的立場,但卻同樣能夠官曆兩京,位至上卿,在學術傳承中,更是嚴守師道尊嚴,著書、講學不息,所建書院遍布南中國,弟子四千。熱愛山林,遊歷中國,最後葉落歸根,高壽無疾而終。
在今天看來,他的生活一切都合情合理,是那種可以預料的平淡的成功。而對於他來說,人生卻是一個充滿意趣的過程,湛若水講究“自得”,他的一生也似乎實現了擺脫生死、貧富、功利得失束縛的那種自得自足的精神境界,成功都是相似的,而追求自得的人生才是他與別人的不同。居官30多年,歷任吏部侍郎禮部侍郎兵部尚書,深得世宗倚重與信任。主張“天下民庶實為邦本”,反對宦官專權。歷任政績卓著,晚年致仕時,皇帝曾3次留任。
功:在教育學上有突出貢獻。親自修訂《大科訓規》,對教育管理的體制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一生熱心捐款贊助書院,得其“館穀”的書院竟達28所,從他的家鄉到廣州南海揚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箇中國。
言:對“白沙學說”進行揚棄,成為與王陽明分庭抗禮的理學大宗,天下士子爭入其門,門徒達4000多人。其學說在當時與王陽明並稱為“王湛之學”。
德: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無阿諛奉承之言,無取巧鑽營之私。師道尊嚴,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
增城新塘:挖塘築圩澤後世
湛若水是今天的增城市新塘人。新塘古稱沙貝,據說是因湛若水發動鄉人修新水塘並建圩而得名。我們採訪了增城市作協的副主席湛汝松,他帶我們尋訪了在新塘和湛若水有關的古蹟。
湛若水之前只有沙貝,沒有新塘。新塘舊鎮區古代是東江入海的一個內海灣。年深歲久,東江水帶下來的沙泥與海潮卷進來的貝殼沉積成陸地,故稱沙貝。湛若水在南京任尚書期間,曾派船調夫,在沙貝東江邊的灘涂低洼處挖低填高,壘石築堰,修成一口新的大水塘;百姓圍著水塘聚居,慢慢有了規模。湛若水致仕後,又發動鄉人在新水塘周圍建鋪開圩,人稱新塘圩。圍在鋪店內的大水塘,名曰圩大塘。新塘從此而得名,並逐漸成為繁華之地。現在圩大塘依然還在,不過面積就比以前小了許多。
新塘有一個讀崗公園,依山而建,這裡是當年湛若水創建的獨崗書院的舊址,也歷來是新塘的文化中心,現在這裡仍舊是當地攝影、書畫、文學、曲藝等愛好者活動的一個基地。讀崗公園正對的是沙園街,現在仍見到一些古老的祠堂和書房,據說都與湛若水有關。
讀崗公園後邊的甘涌國小是湛氏宗祠,宗祠門額還是湛若水所題。此外,現菊泉中學是當年的尚書府。不過現在已沒有痕跡了。
湛若水的墓在新塘北部的陂頭村天蠶山上,坐北向南,沿坡而上,灰沙築成的墓堂保存還算完好,墓壁上有“山斗八座真儒千載”等篆書墓鉻。本來墓前還有長長的墓道,墓道前有石牌坊,後有廡殿堂;墓道兩側立有石人、石馬、石羊;但現在墓道已經被破壞,只有幾尊石像還隱在墓地前的荔枝林中。
新塘真儒甘泉湛新塘真儒甘泉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