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風景名勝
魚龍山海拔523.5米,為安岳縣
海拔高點,山勢峻秀,林木茂密。全鄉最長
河流為魚龍河,
發源於魚龍山
主峰南坡,由魚山村周家灣匯入
雞公嘴水庫,流經魚山村3組,
永定村3組、9組、1組,過永定橋,經響水村3組、2組、7組、4組、1組、6組,四伙村7組、6組、9組,過猴子橋,最終在雙鈴村9組智生橋
附近注入
龍台河(
瓊江河右岸
支流)。
建制沿革
魚龍鄉在
清代為安岳縣
喜井鄉轄地,鄉場街村舊稱水兌壩。
清末,安岳縣設喜井鄉等10鄉,陳家場等38場。
喜井鄉轄永清場、興隆場、陳家場、橫廟場共4個場,治為陳家場,今安岳縣
協和鎮場鎮。
民國6年(公元1917年),更陳家場為
中心場,屬
喜井鄉中心場。
民國19年(公元1930年),改中心場為協和場,屬喜井鄉協和場。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
喜井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改協和場為協和鄉,屬協和鄉。
1950年,屬
協和鄉人民政府。
1951年,安岳縣由協和鄉析置分設魚龍鄉,因北面的
魚龍山,始得魚龍鄉名。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
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命區名。魚龍鄉屬
興隆區。
1958年,安岳縣建立
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箇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同年,撤銷
興隆區建立興隆中心人民公社。魚龍鄉屬興隆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
公社,興隆中心人民公社復設興隆區。同年,魚龍鄉改魚龍人民公社,下轄7個
生產大隊,68個
生產隊,屬
興隆區。
1984年,安岳縣
撤銷魚龍公社復置魚龍鄉,屬興隆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興隆區
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魚龍鄉、共和鄉、清流鄉、天寶鄉、
天林鄉、協和鄉、解放鄉(後更名左家坪鄉)、
石板鄉、興隆鄉共9個鄉。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興隆
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
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
興隆區代管的鄉鎮全部析出自建、合併或撤銷。魚龍撤鄉自建設獨立鄉,縣直轄。
1995年,安岳縣復置魚龍鄉。同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興隆區設工作
委員會(簡稱興隆工委),魚龍鄉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興隆工委,建立興隆
管理委員會(簡稱興隆管委),魚龍鄉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其中興隆管委
片區轄興隆鎮(含原左家坪鄉)、
天林鎮、
清流鄉、協和鄉(含原石板鄉)、
天寶鄉、魚龍鄉、
共和鄉共7個
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興隆管委,置
興隆鎮,縣直轄。魚龍鄉自興隆管區析出置縣
直轄鄉。
行政區劃
魚龍鄉現轄響水村(一村)、
永定村(二村)、高塘村(三村)、四伙村(四村)、南泉村(五村)、彭埝村(六村)、雙鈴村(七村)、魚山村(八村,原二村析出新建)共8個
行政村,73個
村民小組,1個獨立
居民小組。鄉
人民政府駐柏林街41號。
行政代碼
512021234200 210 響水村
512021234202 220 高塘村
512021234203 220 四伙村
512021234204 220 南泉村
512021234205 220 彭埝村
512021234206 220 雙鈴村
512021234207 220 魚山村
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