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廟台村是陝西省的地名,1933年設立,1980年廢止,根據其所在地形和建築物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台廟台村
- 所屬地區:陝西省
- 設立年份:1933年
- 廢止年份:1980年
高台廟台村是陝西省的地名,1933年設立,1980年廢止,根據其所在地形和建築物而得名。
高台廟台村是陝西省的地名,1933年設立,1980年廢止,根據其所在地形和建築物而得名。地名含義因周圍有做高台廟,故名。1歷史沿革1933年建村,1955年屬麻洞川鄉劉台村,1958年屬麻洞川人民公社劉台生產隊,1980...
高台廟實際上叫真武廟,是一個道觀,是城內保存下來的唯一古籍。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為主的14個神仙。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盪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盪魔...
高台村邵家台,198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邵家:指邵姓人家;台:高台,台子,村落的習慣稱謂。歷史沿革 該居民點形成於清朝晚期,清晚鐘祥縣中心鄉。民初1936年屬第一區昇合鄉;1941年撤區建鄉,屬樂土鄉;1946年屬中山口鄉;1949年鐘祥縣人民政府成立,設11區,屬洋梓區張公廟鄉李大廟初級社;1952年增設...
高台鎮,隸屬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地處綏中縣東部,東隔六股河與興城市大寨滿族鄉相望,南與城郊鄉和沙河鎮毗鄰,西與高甸子滿族鄉為鄰,北與西平坡滿族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13.31平方千米。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高台堡村,屬綏中縣;2000年,撤銷高台堡滿族鄉,設高台鎮。截至2018年末,高台鎮戶籍人口...
高廟村位於西崗鎮駐地,明洪武年間,有殷、韓、申、梁、單五姓遷入定居,併合修太行山行宮廟(亦稱三聖堂)。簡介 廟建於高台上,台高20多級,故俗稱高廟。該村不僅廟高出名,尤其讓其遠近聞名的是該村出了“王氏三鳳”。歷史背景 在明初大移民的人群中,有一名叫王俊的壯年人,從琅琊領著妻兒來到滕縣安家...
天城村是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鎮下轄村,位於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高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村情介紹 天城地處高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之外,今天看來,好像非常偏僻,僅稱彈丸之地,但在古時,這裡恰如一把鎖鑰嵌在中原大地的西北咽喉上,素有“天城鎖鑰,要道咽喉”之稱。它所處的位置,恰是張掖、酒泉和內蒙古額濟納旗...
抬閣(通海高台),雲南省通海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通海高台是在雲南省通海縣傳統節慶民俗活動中保留的一種抬閣表演形式。明清時軍屯移民將粵、閩等省的“抬閣”和“飄色”傳到雲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二十七日立的《高台會碑》記載,原通海、河西(今通海縣轄鎮)兩縣迎高台興起於清...
孟家廟村古墓群,位於村西和村東北部。1970年代尚有古冢四座,村東北部的兩墓當地人稱為“雙冢子”,已被新鬲津河岸所掩埋。村西的兩墓已被挖開,從出土的墓志銘得知,古墓群為東魏、北齊年間的明氏家族墓地,證實該地為中國明氏家族的地望。“高台廟墓”,即明賚墓,因舊時墓上曾建有小廟故名。1967年當地...
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高台寺,系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十年(1047年),在都城興慶府(今銀川市)東15里處的黃河岸畔興建的規模宏大的佛教寺廟群。舊址在今銀川市東郊紅花鄉高台寺村。作品原文 九日登高台寺① 萬里秋光客興賒②,同人九日惜年華③。台高不盡看楓葉,院淨何須坐菊花④。對酒披襟形獨放⑤...
湯帝廟 湯帝廟位於商河東岸,供奉商湯帝而建。據清乾隆五年重修碑記載,湯帝廟重建於大明景泰六年,明萬曆、崇禎、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曾多次重修。該建築群以中軸線而建,作為朝南,呈四合院形式,占地約1000餘平方米。現存戲樓、山門、湯帝殿、白龍殿、四神殿、火神殿等建築。湯帝殿是湯帝廟的主殿,建於高台...
1605年北政所逝世後,寺所始改名為高台寺,為曹洞宗佛寺。數百年來,寺內經歷過多次火災,寺內的佛像、建築大多付之一炬,僅留下開山堂、靈屋、茶室的傘亭與時雨亭等還可以一窺高台寺初建時的建築之美。現存建築 高台寺雖屢遭火災,但現存建築開山堂、靈屋、傘亭、時雨亭、觀月台等國家重要文物,蓬萊山水庭園...
安廟村是古孤竹國原址,安廟村北高台大片土地,今還叫做古孤城(兒)。是商代孤竹國的都邑所在地,本村河東岩斷壁上依稀可辨城牆的多層夯土。周滅殷,孤竹國的遺少伯夷、叔齊守節,兄弟二人隱居嵩山太室,寧願餓死也不食周粟。太室山頂今存二仙洞,相傳是伯夷、叔齊藏身的地方。在1958年修207國道時曾出土大量古...
《高台史話》是2009年尖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純、王愛琴。內容簡介 《高台史話》一書,以史話的形式來敘寫歷史,據實而不拘實。在體例的編排上沒有面面俱到,而是舉其大要,以點帶面,融歷史性、可讀性於一體,逐篇讀來,卻又不失歷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相信能有助於縣內外人士進一步了解高台、熟悉...
’楚王登強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強台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閭須,南城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台,強台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譯文...
奶奶廟,源於大清光緒“流芳不朽”碑中寫道:“歷覽陳郝之神廟,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屢經重修,惟泰山一廟,廟殿雖呈剝落而族祭宛如歸市”,可見建廟之早,聞名久遠也。奶奶廟,建在高台之上,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經過唐、清兩朝復修,現保存完整的有主殿8間,南房過廊前13級台階。奶奶廟,殿前有...
正在竊笑這個在當地聲名鶴起的村子也不過如此破落時,一位牽著一群羊的老漢磕了磕冒完最後一縷的菸袋鍋說,這裡是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南陽盆地北上要衝,除了平高台遺址之外,還有後棗莊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襄漢漕渠遺址、落口川漢、宋時代文化遺址、將軍廟、冢遺址等,這個地方是研究考古學和古文化南北...
2011年末,高廟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公共圖書室21個,建築面積420平方米,藏書5.6萬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25平方米。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新盛樂隊、各村社火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花兒”會、高台、亭子等。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廟鎮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15張,固定資產總值6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
西村鎮的地方民間藝術有高台、舞獅,腰鼓、盤鼓、大鼓等。其中西村村高台,有近300年歷史,先後應邀到全國各地演出,1994年6月中央電視台曾進行過專題報導。風景名勝 西村鎮轄區內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及宣祖趙弘殷陵墓;鞏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秉禮學校遺址;有龍泉寺、五嶽廟、金牛山等古蹟。榮譽稱號 2020...
東台上村,位於濮陽縣城西南約24公里,距慶祖鎮政府駐地西北約4公里處,東與慶祖鎮後武陵村相接,南與前武陵村相接,西與西台上村相臨,北鄰毛寨村。村名來歷 東台上村歷史悠久,據傳明朝永樂年間,劉氏在關帝廟高台東側從事冶鐵,鐵爐72座,故名劉爐堂,後來因為該村位於高台東,更名為東台上。民族人口 東...
定興還是元曲的故鄉,河北梆子、孫式太極武學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列為“河北省黃金台文化藝術之鄉”。定興於1997年躋身“全國文化先進縣”序列,並於2009年順利通過國家復檢驗收。風景名勝 義慈惠石柱 義慈惠石柱建於北齊太寧二年(公元562年),又名北齊石柱,位於距定興縣城10公里的石柱村西北一高台上,北距易水河...
眾所周知,河津舊城在台頭廟之西,地勢較低,至今人們還習慣把去舊城、東關叫作“到底下”,反之則叫作“到上邊”。再在高台之上建廟,豈不稱它為“台頭廟”?如上所說,“台頭”、“九龍頭”的命名應是出於同一思路。“相傳魏惠王拜郊台,今稱村為台頭堡”(《明一統志》),所釋的“台頭堡”一說非此...
古城中衛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台上的雄偉古建築——高廟,格外引人注目。高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稱新廟。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秋,因地震坍塌重建,後經道光二年、鹹豐三年、光緒八年續建,改稱玉皇閣。民國初年增建後,改稱保全寺,建築面積達2510平方米,是一處造型完整、氣魄壯美的古建築群。保全寺...
1984年初,撤社建鄉鎮時,將原屬城關鎮的王樓、 賈店、北高園、草廟、官李樓5個自然村和西邊莊、王邱莊、姚垓、安屯、蘆莊科、義和里、西董店、東董店、南侯莊、郝莊、徐屯、姜莊、蔣廟、天爺廟、劉花園、彭莊、富李莊、閆村、高台李河口、呂莊、南邊莊等21個自然村分別劃歸王井鄉和蔣廟鄉。1985年,...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鼓舞(稷山高台花鼓),是稷山縣流傳甚廣的傳統舞蹈。突出特色是舞者登上用數張方桌搭起的高台上表演花鼓舞,動作難度大,且極具觀賞性。花鼓中穿插的花鼓曲也極具地方特色,均來自民間流傳的小調,還略帶陝北民歌與“眉戶戲”的味道。2011年,鼓舞(稷山高台花鼓)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紅寺村 明嘉靖《太原縣誌》記錄:"高台寺在紅寺村"。該村白叟有兩種傳說,一是高台寺外牆刷的是紅色,村名據此起為紅寺村,二是因高台寺旁有峰火台,夜裡遇警焚燒,映紅寺院,故村名為紅寺村。峰火台,遠至周朝就有,築高土台,白日遇警冒煙,晚上遇警焚燒,鄰台接踵遞舉,以告戌守之兵。耆老影象中的...
社火是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民間藝術,也稱“耍社火”,分為單馬社火、對馬社火、車社火、高台社火。主要扮演各種歷史神話人物、戲劇人物、戲劇故事為主,焦鎮村的社火是樓觀鎮的代表,多次受到表彰,特別是正西社的青器艷光、正東社的血社火,各俱特色,深受民眾喜愛。芯子 芯子是社火中的高雅藝術,在專用的...
昔日的高台,早沒有了往日的傲骨風姿。昔日的繁華榮耀,昔日的金戈鐵馬,都已深藏在歲月滄桑的煙雨里。只有天空中悠悠飄飛的白雲,台東面一片曠地里新建的3間小廟,似乎還在孤獨落寞、冷清無奈中無聲地懷想和追憶那逝去的久遠歲月。只有“明台寺”一名,變成了洪恩鄉明台寺村的冠名,讓人們還知道這裡曾經有過的歷史...
”當地相傳,胭脂堡村中原有一胭脂泉。據《重修肅州新志》載“胭脂堡長城有”高台營北邊一道東至六壩夾山墩起,西至十壩馬圈塘墩止計通長六十里,共長一萬一千七百丈。並載:“由高台馬路兒起,至駝嶺塘止;又接水廟兒塘起,八壩雙樹兒墩上;又關橋塘起,鎮胭脂堡該管界牌止。這牆共一千三百一十丈。內幫...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固原指揮使黃時值戍邊於此,隨續修建“獻殿三楹,之稍南城內建廟宇以居天師、文昌二神,以前建大門,外樹坊牌,匾日:“真武神廟”,廟前西偏建靈官祠,廟後西向又建本境城隍之祠”西。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鎮守總兵曹世忠復修對北武當宙宇進行大規模建設,將真武大殿建在高台空心...
沙河鎮鎮,隸屬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地處綏中縣東南部,東至塔山屯鎮,南與荒地鎮相連,西南與網戶滿族鄉接壤,西與范家滿族鄉相鄰,北與高甸子鎮和高台鎮毗鄰,東北接綏中鎮,行政區域面積141.69平方千米。民國二十年(1931年),分屬綏中縣沙河站村和葉家墳村;2000年,改沙河站滿族鎮;2002年,大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