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高台遺址

平高台遺址

平高台遺址位於河南省方城縣趙河鎮高台村北,遺址恰好位於南水北調中線乾渠上,被國家列為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文物保護控制性項目之一。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發掘經過,2004年,2005年,迷霧中守望平高台,黃土堆下的遠古史詩,

基本信息

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面積91萬平方米,分布於平高台村及其以北的井吳村之間的區域內,文化層堆積厚1 ~ 4米不等,時代主要為新石器、商代、東周、漢代。南水北調中線乾渠里程140 - 141公里段穿越遺址的北部,占壓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
平高台遺址

發掘經過

2004年

2004年秋,南陽市文物部門對該遺址進行複查時發現了一處龍山文化時期城址。
河南省、南陽市及方城縣考古專家組成考古隊,對平高台遺址渠線占壓部分實施考古發掘。遺址上有灰坑、墓葬等遺蹟,出土的陶、石、骨、蚌器等,分屬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
文化層堆積厚度達3米。2004年秋季,在對遺址的覆核和調查性勘探中發現了“龍山城址”,為此發掘期間我們再次進行了重點鑽探。勘探表明遺址中心文化堆積厚達4米,多數區域在1 - 1.7米,以漢代和龍山文化堆積為主。遺址東部發現了不規則的長方形環壕,南北900米、東西500米,溝寬20 - 40米,深4米餘,下層堆積發現有龍山文化陶片。這一大型遺蹟現象通過東區發掘已初露端倪,溝內堆積可分多層,根據包含物判斷分屬龍山和漢代兩個時期,由於水位較高尚未發掘到底,是否存在龍山文化城垣或大型環壕聚落?其性質和年代還有待發掘工作的繼續深入展開。
平高台遺址·漢代磚室墓葬平高台遺址·漢代磚室墓葬
發掘區域分東、中、西3個區。截至5月9日,東、西兩區考古發掘已經過半,中區布方工作已經完成。東區的城牆、城壕已被發掘露出,城牆寬11.5米~12.5米,為殘存基槽部分,城牆土中有鼎、繩紋罐、壺、碗等陶器片,均為龍山文化時期遺物。城壕寬14.5米~16米,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壕。
西區發掘所見文化堆積均為龍山文化時期,其上疊壓有西漢時期墓葬6座、灰坑1個,龍山時期灰坑9個。西漢墓均保存完好,龍山文化時期灰坑出土文物有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陶器片。
專家認為,平高台遺址包含有新石器時代、商、周、漢代文化遺存,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多類文化遺存疊壓,對研究漢水流域的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遺址所在地為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南陽盆地北上要衝,是研究考古學區系文化南北交流的重要實物資料。
專家表示,該遺址上龍山文化城址的建設、使用及城垣的形狀、大小仍有待於進一步勘探確定。
漢代遺蹟有墓葬20座、灰坑9個、灰溝14條、水井1眼。墓葬均未被盜,M1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墓室雙券頂,中間有隔牆並設一拱形門聯通二室。左室葬人,隨葬陶倉、銅錢“大泉五十”;右室隨葬陶鼎、罐、瓮、碗、灶、井、豬圈、豬、狗、雞、鴨等。其它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墓,仰身直肢,頭向北,隨葬有陶器和五銖錢。陶器主要有鼎、壺、雙耳罐、盒、釜等。
通過勘探發掘,我們初步了解了遺址文化堆積特點和內涵,環繞面積達45萬平米壕溝遺蹟的發現表明了龍山文化中心聚落的存在,這一發現對於探討南陽盆地龍山文化聚落形態、布局,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學術課題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南陽盆地為漢代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以往小型墓葬發掘較少。這批墓葬主要為西漢中晚期和新莽時期,排列規律,保存完好,隨葬品多少不一,為南陽地區漢代小型墓葬分期、葬俗葬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2005年

大河網2005-05-10訊據南陽日報報導,南陽平高台遺址一處龍山文化時期城址日前被確定,這是豫西南地區首次發現史前文明城址。該遺址的發掘對當地文明乃至中華文明探源都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遺址上有灰坑、墓葬等遺蹟,出土的陶、石、骨、蚌器等,分屬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文化層堆積厚度達3米。
該遺址恰好位於南水北調中線乾渠上,被國家列為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文物保護控制性項目之一。去年秋,南陽市文物部門對其複查時發現了這一處龍山文化時期城址。
4月15日,省、市及方城縣考古專家組成考古隊,對平高台遺址渠線占壓部分實施發掘。
發掘區域分東、中、西3個區。截至5月9日,東、西兩區考古發掘已經過半,中區布方工作已經完成。
東區的城牆、城壕現已露出,城牆寬11.5米~12.5米,為殘存基槽部分,城牆土中有鼎、繩紋罐、壺、碗等陶器片,均為龍山文化時期遺物。城壕寬14.5米~16米,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壕。
西區發掘所見文化堆積均為龍山文化時期,其上疊壓有西漢時期墓葬6座、灰坑1個,龍山時期灰坑9個。西漢墓保存完好,龍山文化時期灰坑出土文物有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陶器片。
專家認為,平高台遺址包含有新石器時代、商、周、漢代文化遺存,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多類文化遺存疊壓,對研究漢水流域的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遺址所在地為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南陽盆地北上要衝,是研究考古學區系文化南北交流的重要實物資料。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蒞臨方城考察平高台文化遺址
方城網訊2005-9-29 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在省政協副主席張洪華、市委書記何東成、市政協主席解朝來、市委副書記李天岑、方城縣委書記原永勝、縣政協主席單國成、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肖海有、副縣長劉世家等省市縣領導的陪同下,蒞臨趙河鎮考察平高台遺址文物發掘工作,並現場觀看了出土的部分文物。
平高台遺址位於方城縣趙河鎮平高台村北、南水北調中線乾渠140—141公裡間。該遺址地處漢水流域的趙河上游地區,恰在漢水、淮河兩大流域的分界處。1961年河南省第一次文物普查發現該遺址,1963年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確定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該遺址文化堆積3米,有灰坑、墓葬等遺蹟,曾出土有陶、石、骨、蚌器等,分屬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
2004年秋,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複查、初步勘探和試掘,確認遺址面積91萬平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占壓面積12萬平方米。國家有關部門將其列為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文物保護控制性項目之一,先期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今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城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渠線占壓地段實施考古發掘。發掘布方面積1275平方米,分東、中、西三區。經5個多月發掘,東區發現龍山時期文化城址一處,城牆寬約11.5—12.5米,城壕寬約14.5—16米,出土有鼎、繩紋罐、壺、碗、鬹等陶器殘片;中區發掘出漢代文化堆積層和1座土坑漢墓,其中漢代文化堆積層出土有漢磚、板瓦、筒瓦等遺物;西區發現龍山時期灰坑9個、西漢時期墓葬6座和灰坑1個,龍山時期灰坑出土有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像及鼎、罐、壺、碗等陶器殘片,西漢墓葬出土有陶鼎、罐、瓮、壺、斧、碗、倉、灶、豬圈、狗、雞、鴨、五銖錢等隨葬品。9月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西區南側布方500平方米、經挖掘發現龍山時期文化堆積層和漢墓10座、已出土有龍山文化時期陶器殘片和漢代罐、瓮等隨葬品。目前,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平高台遺址文物發掘由於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引起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於今年5月4日親臨該遺址考察發掘工作。據有關專家稱,平高台遺址包含有新石器、商、周、漢代文化遺存,延續時間長,新石器至漢代多類文化遺存疊壓,對研究漢水流域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遺址所在區域為江淮兩大流域分水嶺、南陽盆地北向通道,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是研究考古學區文化和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資料;遺址中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址,為豫西南地區首次發現,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將起到重要作用。
證實了仰韶、屈家嶺、龍山三大文化歷史烙印
新石器
核心提示: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陶器片一片一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位於南陽盆地北上要衝的方城縣平高台遺址震驚了世界。11月19日,來到這個遺址上的時候,只有滿目的荒涼和沒來的及填埋的發掘現場,但是,守在這裡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人員向我們證實,就在這裡,他們發現了有灰坑、墓葬等遺蹟,出土的陶、石、骨、蚌器等,分屬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文化層堆積厚度達3米,這是豫西南地區首次發現史前文明城址,該遺址的發掘將對河南乃至中華文明探源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迷霧中守望平高台

走下鋪著瀝青和混凝土的國道,是一條雜草橫生的黃土路,當地人說,我要尋找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就在這條不起眼的小路上。
11月19日,從霧靄重重的鄭州啟程,中午時分匆匆趕到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趙河鎮平高台村,這個村子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8公里。
站在一片麥地里,灰色的瓦房、塵土飛揚的小路,素麵朝天的居民,一一出現在視野中,打量著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村落。正在竊笑這個在當地聲名鶴起的村子也不過如此破落時,一位牽著一群羊的老漢磕了磕冒完最後一縷的菸袋鍋說,這裡是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南陽盆地北上要衝,除了平高台遺址之外,還有後棗莊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襄漢漕渠遺址、落口川漢、宋時代文化遺址、將軍廟、冢遺址等,這個地方是研究考古學和古文化南北交流的重要脈衝。
放羊老漢輕輕操持著一口方言輕輕介紹著,就像數落自己的家物。難道這個地方真的是文化厚土?個個都是隱士學究?我們不由對這裡肅然起敬。
是時,漫天的大霧開始散去,昏黃的太陽掛在正空,卻顯現出一幅如血的場景。就在那裡,我以現代人的姿態守望在這個遠古文明與現代交錯的村落,期望與4000年前的先人不期而遇。
昏日如血的平高台開始時光逆轉,風和荒草已經送來了古人的吆喝聲。

黃土堆下的遠古史詩

在平高台的村北頭,腳步停了下來,一股夾雜著異樣味道的風吹了過來。
一堆黃土出現在面前,旁邊是齊齊整整的壕溝。
跟隨我一塊前來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位研究員介紹說,這是一處已經發掘出來的遺址,今年4月15日,省考古隊對平高台遺址渠線占壓部分實施考古發掘,從這裡面出土了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像及鼎、罐、壺、碗等陶器殘片,初步論斷是為龍山時期的遺物,它們距今至少4000年。
伏身下探,希望發現一些先人的痕跡。研究員笑了,這裡的所有東西都清理完畢,按照規定,該回填了。“你有些幸運,這裡還沒來得及填上。”
走在土築的溝坎上,如同走進了遠古時代的人群,貌似猿猴的先人們就在我的旁邊圍火燒烤食物,沒有院落的茅屋前,一位喝水的幼童不小心把盛水的陶器打爛在地上。而在不遠的野林里,一群成年人正在用石塊撲捉野味,夾雜著聽不大懂的語言和嚎叫激盪在上空。
陶器的訴說
沿著這個發掘現場向東走,是一片望不到邊的麥田,綠油油的。
“如果能找到完整的城址,那就可以認定,這裡在4000年前是一個小城。”研究員似乎是自言自語,在他的遺憾中,我獲知,這個遺址的東區發現發現了上龍山時期文化城址一處,城牆寬約11.5-12.5米,城壕寬約14.5-16米,出土有鼎、繩紋罐、壺、碗、鬹等陶器殘片。遺憾的是龍山文化城址的建設、使用及城垣的形狀、大小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仍有待於進一步勘探確定。
東區的城牆、城壕已被發掘露出,城牆寬11.5米~12.5米,為殘存基槽部分,城牆土中有鼎、繩紋罐、壺、碗等陶器片,均為龍山文化時期遺物。城壕寬14.5米~16米,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城壕。西區發掘所見文化堆積均為龍山文化時期,其上疊壓有西漢時期墓葬6座、灰坑1個,龍山時期灰坑9個。西漢墓均保存完好,龍山文化時期灰坑出土文物有石鏃、石鐮、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陶器片。
在一條田坎上閉目而立,先民們在緩坡上一一走過。他們沿著溪流,在地下掘出圓形或方形土坑,以坑壁為牆,上蓋草頂,過著半穴居式的生活,居室在一層層平台上,平台由人工改造而成。他們使用顏色駁雜的碗、缽、盆、罐、帶流器等生活用品,也用上了紡輪、紡錘、網墜等生產用具。石器有斧、鑿、刀、礪石等。後來人們漸漸向這裡集中移居,平台面積較大,不僅住人,也有了小型的農田,有人工引水的溝渠。為了防禦敵人和野獸的攻擊,築起了由內城、外城、城壕構成的小土城,城邊有水池。
研究員說,磨製石器在中石器時代開始套用,在新石器時代非常普遍:新石器時代並且發明了陶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較重要的有泥質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四種。從這裡文化遺址和遺物可以推斷在新石器時代,人們過群居生活,合力勞動,生產資料和生產品公有。他們建立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社會,新石器時代已經定居並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在共同的生活里積累了勞動經驗,創造並發展了語言,進一步發展了腦和思維能力。
那些出土的陶器片,被放置在一個個現代的塑膠籃中,擺放在考古研究人員的居所。它靜靜的躺在那裡,無言無語。我看到它們的時候,已是斜陽西下,殘陽落在它們的上面,好似在與這個流轉了幾千年的時空輕輕的講述著它的往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