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村(中國內地導演)

吳村(中國內地導演)

吳村(1904—1972),原名吳世傑,筆名石潯,福建廈門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著名電影人。曾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常委。1972年在西安逝世,享年6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村
  • 別名:吳世傑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72
  • 職業:導演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吳村1904年生於廈門,是上個世紀20年代廈門通俗教育社的主要演員之一,年輕時經常演“文明戲”(話劇),於廈門大學畢業後自1921年開始發表作品,1925年後任廈門《廈聲日報》副刊主編,1930年被上海復旦影業公司看中,前往上海任導演,編導了《血花淚影》等無聲電影,歷任上海復旦、聯華、明星、國華、金星、新華、國泰等電影公司編導,後赴南洋,在印尼與新加坡的多家影片公司任編導。在上海期間與滬上實業家千金曾采成婚,育有三子一女。
吳村出身福建士紳家族,在他5個月大時全家遷至廈門。他在念國小時就喜歡上了廈門的木偶戲,從此便對木偶戲與表演藝術情有獨鐘。15歲開始愛好攝影、音樂,同時加入了話劇社,參加各種演出。期間還自己嘗試撰寫劇本。

演藝經歷

1927年,其家族親戚在上海開立電影公司並邀吳村赴滬發展,使其萌生去上海灘的念頭。三年後吳村動身前往上海,在復旦影業公司任導演;1931年,吳村自編自導了處女作《血花淚影》,揭露軍閥的罪惡。他初出茅廬的才氣引起圈內人的關注。此後,其編導之作如湧泉般呈現,必要時還會提筆為影片創作歌曲,顯現出了他的多才多藝。民國22年,應上海聯華影業公司之聘,編導電影《風》。
民國23~26年在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職,先後導演、編演《落花時節》、《春之花》、《女財神》、《永遠的微笑》、《千金》等影片。期間,曾與著名導演、編劇張石川、程步高、沈西苓合作,導演故事片《女兒經》,與張石川、鄭正秋等合作,導演《熱血忠魂》。民國27年以後,相繼在新華、國泰等影業公司編導《桃色新聞》、《重婚》、《恐怖之夜》、《武松與潘金蓮》、《孟姜女》、《歌聲舊淚》、《新地獄》、《王寶釧》(上、下集)、《黑天堂》、《蘇三艷史》、《天涯歌女》、《李香君》等電影,其中,一半以上的影片均由他親任編劇。這些影片大多通過人物的命運來反映社會現實。民國30年,他編導以日軍包圍上海租界市民生活為題材的《孤島春秋》等影片,甚負時譽。太平洋戰爭發生前夕,前往印尼、新加坡。抗戰勝利後在香港從事電影製片業務。民國37年吳村重回上海,為上海大同影業公司編導《柳浪聞鶯》。當時很多著名影星如胡蝶、周璇等均多次與他合作,其人在上海灘享有相當聲譽。
吳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永遠的微笑》,該片通過刻畫歌女盧玉華短暫而悲慘的一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公。本片由電影皇后胡蝶主演,公映後極其賣座,好評如潮。在開始導演生涯之前,吳村曾是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因此,1937年的《時代生活》曾評論說,“吳村的導演手法不見得如何高明,但藝術修養與攝影經驗可是相當豐富的。”他導演的作品以高雅、惟美著稱,給當時大上海的市民以美的感受。這點與導演張藝謀有幾分相似。

主要作品

解放後後吳村歷任長江電影製片廠、長嶺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1953年任中國木偶藝術劇團團長,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之後在反右運動中受到波及,於1958年調任西安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參與拍攝《天山歌聲》、《抗旱曲》等影片。著有電影文學劇本《新地獄》、《血債》、《伯王梭》、《第二故鄉》、《度日如年》,木偶劇劇本《小鴨》、《快樂的小熊》、《活的稻草人》、《狐狸的尾巴》、《小鹿》等。

人物評價

吳村還是一名出色的詞作者。憑著多年的音樂素養,吳村此前已作詞無數。他的詞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在1937~1941年間,吳村有意識將自己的創作重點放在電影歌曲上,前後拍攝的《歌聲淚痕》、《天涯歌女》、《黑天堂》、《蘇三艷史》等歌舞片,吳村除了任編導外,還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詞曲,其中《天涯歌女》中的插曲《玫瑰玫瑰我愛你》(作曲:陳歌辛,作詞:吳村)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一首走向世界並風靡全球的中國原創歌曲,並傳唱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