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廟村

安廟村

安廟村位於登封市大金店鎮南2公里,總面積2.45平方公里,人口1998人,現有可耕地1350畝,分七個村民組,有兩個自然村,安廟村和石板坡。安廟村是古孤竹國原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廟村
  • 外文名:孤竹坡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登封市大金店鎮
  • 地理位置:登封市大金店鎮南2公里
  • 面積:2.45平米公里
  • 電話區號:371
  • 郵政區碼:452483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998人
  • 機場:新鄭國際機場
  • 火車站:河南安廟貨運站
  • 車牌代碼:預A
  • 耕地面積:1350畝
地理環境,歷史傳承,主要事件,民俗文化,歷代名人,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本村現有生態樹木核桃樹980畝,用柴林樹木楊樹及雜木林235畝,集體生態林65畝,植被綠化面積達46%.。東邊絕大多數為坡地,俗稱東坡,東於東華鎮駱駝崖村接壤,西邊西南為坡地俗稱西坡,於段村接壤,南於王堂村接壤,北邊有古稱壽陽山,(今俗稱北坡)于海河灣村、南寨村、大金店鎮區相鄰,207國道縱貫南北,王堂河從南向北經村西流過,匯入潁河。

歷史傳承

安廟村據安氏家譜記載,自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打遷民遷於此地定居,今已有六百餘年,定居在此地,村北有個牛王廟,久而久之因本村安姓居多由此便稱此地為安廟村。
相傳,安廟村北一高台,地上有一座古廟,距古廟一箭三拐之地,埋藏有十八缸銀子白銀。
安廟村是古孤竹國原址,安廟村北高台大片土地,今還叫做古孤城(兒)。是商代孤竹國的都邑所在地,本村河東岩斷壁上依稀可辨城牆的多層夯土。周滅殷,孤竹國的遺少伯夷、叔齊守節,兄弟二人隱居嵩山太室,寧願餓死也不食周粟。太室山頂今存二仙洞,相傳是伯夷、叔齊藏身的地方。
在1958年修207國道時曾出土大量古陶器,及古銅錢幣,其中重要發現古孤竹國石碑一塊。上寫有:古孤竹國,石刻字樣,現存登封市文物局(嵩陽書院)。
此碑上書寫:古孤竹國,兩邊有“前刑科給事中”、及“江夏丁應泰立”落款處有“儒學門生 應晨 學民”、農官安世光 合立”等字樣。
孤竹國:據《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記載:“秦穆公即位九年,齊桓公稱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爾之山,南伐之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 裡邊提到的 “過孤竹”便是古孤竹國,古孤竹國遺址就在現在的安廟村。
據明清 登封縣誌,大金店裡 安廟村稱孤竹坡。
安廟村解放後,1950年成立王溝鄉歸王溝鄉管理,1953年撤銷王溝鄉初級社、高級社等、後歸大金店人民公社、鄉、鎮政府管轄,安廟村自1958年成立村級組織(安廟村稱安廟生產大隊共分17個生產小隊),其中包括王堂村、蘇溝、東窯上、石板坡、小崔家溝、王溝、李家溝、常家溝、蘇溝、柿樹窪等自然村。

主要事件

1922年刀客袁如意攻打安廟,燒房30餘間搶劫財物,全村受到極大傷害。
1944年9月皮定軍司令員、徐子榮政委率領預西抗日先前支隊路過安廟村與日軍作戰,痛擊日軍。
1944年12月登封抗日第二區在大金店磴槽成立,安廟村人安世和任區長。
1958年通公路。登封----安廟---新新煤礦---汝州(207國道)。
1965年安廟用上火電。由此有了第一個電燈泡。
1968年發生文革,6月2---6日發生武鬥,造反派兩次攻打安廟造成2人死亡,傷多人。燒毀牛王廟三間、小麥百餘畝。村民家中,許多珍貴物品被洗劫搶走。
1971年安廟村興辦民辦國中、高中。
1973年改河造田,墊地造田200餘畝
1978年末體制改革安廟生產大隊分家,分別成立安廟、王堂、李家溝三個行政村。
1996年安廟村中學改為大金店鎮第四中學。
1998年實行村民自治,村級組織中主任、副主任、委員直接由全村18歲以上村民海選、自選村委成員。
1999年河南登封鐵路途徑安廟村,(臨汝鎮----許昌----安徽埠陽)在安廟村建貨運站。
2000年百年不遇發洪水,倒塌房屋20多間,沖毀土地100多畝。第四中學圍牆半數衝倒。
2003年國家免除農村鄉統籌、村提留,執行幾千年的農民負擔皇糧國稅被取消。
2012年安廟村幼稚園重新改擴建,為大金店鎮渠第二幼稚園。
2013年,遷建安廟村委辦公場所,建築面積560平米,占地約3畝。

民俗文化

獅子社:獅子皮具兩套,打京鑼6面、銅鑔16合、刀、槍、劍、三股叉等20餘件、操持棍50根。每逢年節出社,全村集結一百多人行社,浩浩蕩蕩。春節前後走遍四鄰鄉村,直到過元宵節後才結束。
秧歌隊:春節前和春節後自娛自樂走街串巷。
旱船: 春節前和春節後自娛自樂走街串巷。
七月七廟會: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日,是我村一年一度的古剎廟會,屆時村集體連演戲三天,有嗩吶助興,小商小販交易、牲畜交易、名優地方小吃、方圓十里八村鄉鄰趕廟會,好不熱鬧。

歷代名人

安世光:明永樂年間,舉人(監生)
安光山:清乾隆年間人,武秀才。
安雲峰:清乾隆年間人,文秀才。
安金槐:(1921.9—2001.7),河南省登封市人安廟村,安金槐先生在其50餘年的考古生涯中,以嚴謹、求實的學風和吃苦耐勞、勤勞鑽研的精神,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在田野考古調查、發掘和考古與歷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具有廣泛影響的成就,對我國文物考古事業的進步,對河南省文物考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曾先後主持發掘了泌陽板橋水庫、鄭州商城鄭韓故城、淅川下王崗、洛陽含嘉倉、登封雙廟溝、登封王城崗與陽城、密縣打虎亭漢墓、南陽楊官寺漢墓等數十處大型古遺址古墓葬。還主持參加了密縣和登封古瓷窯址、丹江庫區、潁河上游等許多地方的考古調查。安金槐先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與隞都說的提出、原始瓷器起源於商代說、登封王城崗的發掘與夏文化探索等作為代表。
安金槐先生是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出版於1992年的《登封王城崗與陽城》考古報告,被評為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學研究成果鼓勵獎,就是學術界對他的學術成就的最好褒獎。
安金斗:男,(1938----1994.7)曾任登封縣大金店公社革委會主任、副書記、登封縣常委。
安永慶 :男,(1948.2----2003.10)登封市經貿委主任、煤炭局局長、河南登封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
安金堂:男,(1946.911----2006.3.17)鄭州市人大代表、登封市代表、陳樓一三煤礦礦長兼黨支部書記。
安仁燦:男,上校軍銜。
安銅爐男:法號釋德嚴,1944年生,河南登封人。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受高冠華等專家指教,擅長人物花鳥。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嵩山少林達摩畫院院長。曾參於少林寺千佛殿壁畫臨摹複製工作,其繪畫手法新穎不拘墨繩,置達摩祖師於佛、武、禪、石、木為一體,創中國禪畫一代新貌。曾多次應邀赴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舉辦禪畫展示。
1984年《生財有道》參加河南省首屆青年畫展並獲一等獎。1996年《浴風圖》參加河南省美協首屆美術新人新作展獲一等獎。1996年10月《血韻》入選《河南省農村新貌中國畫展》一等獎,傳略被編入《中國民間名人錄》《中國書畫名人大辭典》等書。
安國霞:女,1964年生於河南省登封市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花鳥學會會員、登封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登封市女子書畫協會副主席,登封市書畫聯誼會副會長。
自幼酷愛藝術,習書法、學繪畫,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現專攻寫意牡丹。其作品章法嚴謹,筆墨酣暢,格潤高雅,清新靈秀。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1997年少林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99大禹杯迎門回歸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二等獎,河南省世紀情婦女書畫展獲優秀獎,信合杯全國書畫展優秀獎、避署山莊杯書畫大展金獎、愛我中華海峽書畫邀請展二等獎,第二屆民族騰斷杯書畫大展二等獎。作品入編《大陸,台兩岸蓬萊文化交流書畫集》、《新世紀中國書畫作品典集》、《中國書畫藝術博覽》、《世紀書香傳世書畫集成》、《世界書畫家大辭典》等多部畫集。
安銅爐 男,法號釋德嚴,1944年生,河南登封人。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受高冠華等專家指教,擅長人物花鳥。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嵩山少林達摩畫院院長。曾參於少林寺千佛殿壁畫臨摹複製工作,其繪畫手法新穎不拘墨繩,置達摩祖師於佛、武、禪、石、木為一體,創中國禪畫一代新貌。曾多次應邀赴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舉辦禪畫展示1984年《生財有道》參加河南省首屆青年畫展並獲一等獎。1996年《浴風圖》參加河南省美協首屆美術新人新作展獲一等獎。1996年10月《血韻》入選《河南省農村新貌中國畫展》一等獎,傳略被編入《中國民間名人錄》《中國書畫名人大辭典》等書。尤以畫雄雞擅長.最為著名。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安廟村委(207國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