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村

天城村

天城村隸屬於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地處高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之外,天城石峽自古就有“世外桃源”,“人間天堂一天城”之稱。素有“天城鎖鑰,要道咽喉”之稱。它所處的位置,恰是張掖、酒泉和內蒙古額濟納旗交界的三角地帶,村莊三面銜山,一水環繞,地形險要,兵家必爭。 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文化古村。人口1700多人 面積約20平方公里,東經99.28、26、07’ 北緯39.47、36、93‘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安寧祥和的歷史文化古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城
  • 外文名稱:tiancheng
  • 別名:鎮夷(正義)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
  • 下轄地區:天城村,天城石峽(正義峽) 
  • 政府駐地:天城村
  • 電話區號:0936
  • 郵政區碼:734311
  •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高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 面積:20平方公里
  • 人口:1796人(2010年)
  • 氣候條件:北溫帶乾旱氣候
  • 著名景點:正義峽、天城八景、觀財坑、金龜探水、古胡楊、四月八山、後山廟
  • 車牌代碼:甘G
村情介紹
天城地處高台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之外,今天看來,好像非常偏僻,僅稱彈丸之地,但在古時,這裡恰如一把鎖鑰嵌在中原大地的西北咽喉上,素有“天城鎖鑰,要道咽喉”之稱。它所處的位置,恰是張掖、酒泉和內蒙古額濟納旗交界的三角地帶,村莊三面銜山,一水環繞,地形險要,兵家必爭。山上面高聳的烽火台及長城與嘉峪關一脈相連,當地民謠誇張地說“登上頂兒山,見嘉峪關。”黑河繞村而過,從石峽中直透居延澤,是古時通往西域匈奴的唯一通道,俗稱“龍城古道”。《肅州志》中這樣形勝:“祁連遠拱,合黎近峙,白成山顧於前,黑河水繞於後,可謂屯田、用武、控扼戎番之要地。黑山峙於東北,弱水經於西南,山嶺崔巍,石峽險隘,實屯守要地,泉水環繞,河山襟帶,為甘肅通驛要路,三秦鎖鑰,五郡咽喉。”
據《山海經》記載,上古時期,祁連和合黎二山之間,湖泊密布,千流縱橫,泛稱“西海”,而天城又是這個區域海拔最低的地方,完全是一片汪洋大海,“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山……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燃。有人戴勝,虎齒豹尾,名曰西王母,其山萬物盡有。”據文史學者考證,西王母大概是母系社會後期的一個首領,他所處的位置就在天城北面的黑山之上。上古神話演義也賦予這片土地神秘的色彩,傳說“西海”之上,有一“日中無影,呼而無響”的梯子,是天帝神兵上天下地的通道,共工和蚩尤兩個部落的好多戰事都發生在這裡。那么,這片汪洋大海又怎樣幹部涸的呢?《夏書.禹貢》載:“禹導弱水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當地百姓也傳說是大禹劈開了西山,泄出西海之積水,才顯出良田成萬頃。如今,天城鎮義峽的石壁上,還有斧鑿的痕跡,分不清是神工還是人為。旁近的山頭上有一座禹王廟,每逢天旱之年,百姓還有祭祀活動。
天城有確切記載的歷史是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驃騎將軍霍去病領兵萬騎,收復河西,一部擊潰的匈奴就從天城石峽逃走漠北,發展成右匈奴。後人在石峽的山頭上建起霍王廟。以示紀念。逃出中原之境的匈奴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又蓄積了一定的力量,再度犯境,公元前70年,漢宣帝拜趙通為宣武將軍,領兵再討匈奴。趙通是秦相趙高之後,精通武略,英勇善戰,他與烏孫人聯合,一舉挫敗匈奴。戰後,趙通受旨留守天城,並移民墾荒,這是始有漢族聚居。此後歷代都以此地為邊陲,設防駐兵。明朝洪武30年(公元1397年),這裡還建起了軍政合一的縣級機構--鎮夷守御千戶所,一直延續到清雍正3年,大將軍年羹堯平定青海羅布藏丹增叛亂後,才將鎮夷、高台二所合一。千戶所第一任掌印的軍政長官叫白剛,他在明初隨宋國公馮勝平定河西有功,被朝庭封為世襲正千戶,自此世居天城,後世子孫中很出了幾個人物,此為後話。
天城的風物傳奇還不少呢。天城村西南有個崆峒山,傳說黃帝曾在此向廣成子問經;天城石峽直通居延澤,傳說張騫出使西域、蘇武牧羊都從峽谷中經過;甚至連山頭上的那些烽火台都被當地百姓賦於了一層神話色彩。借用美國記者歐.華文的一句話來說:“每一塊腐蝕的石頭,都好像一本歷史讀物。”然而,天城這個彈丸之地,風物景觀之殊異,的確令人驚嘆。凡是到過天城的人,都感到這裡真是一片世外桃源。明朝翰林學士岳正客居天城,有感於無限風光,賦詩《鎮夷八景》,分別概之以“黑河古渡”、“紫塞平沙”、“蘇台雲杳”、“趙墓煙冥”、“石峽晚翠”、“紅崖早壁”、“西嶺生鹽”。今有天城文人侯繼周僅以石峽之景詠成《景綴石峽》,頗有意思,全詩是:“金龜探水第一景,摩雲亭上醉遊人。怖鴿仙洞羽流棲,提督古墓樹碑文。天然胡桐生異葉,世外桃源賽武陵。悠悠回聲盪峽谷,晚翠山房遺清音。神禹斧痕留山崖,太上靈岩氣凌雲。大腹彌勒慧眼識,二僧拜佛跪山頂。水中金月傳神話,亢家銀洞有遺蹤。霍王廟址在峽口,索道吊箱測水文。”此詩一句一景,在天城石峽里都可得到外印證。只要你走進天城,總會覺得這兒有一種不同於別處的東西,也許是處於偏僻閉塞之地的緣故,少了些外界的浸染,多了些傳統的保留。
天城自古出將相。自明代以來,天城有史記載的文人武將層出不窮。前文提到過鎮夷守御千戶所首任掌印白剛世居天城,他的孫子白兆慶考取武舉人,後官至北京九門得督,因剛直不阿,忤逆當朝奸臣魏忠賢,被誤陷而死,其事跡傳聞在當地老百姓中淬甚多,是小說家值得一寫的絕好題材。白兆慶之子白鶴翱、孫白粹世襲武風,都在西北為伍,先後被敕封為昭勇將軍。清雍正、乾隆年間,鎮夷人閻相師坐鎮邊垂,戰績赫赫,一路官至甘肅提督加增太子太保,老年受詔進京,圖形紫光閣,列入《國史》,病卒後,乾隆帝御賜祭碑,碑文贊曰:“從征戈壁,威行蔥嶺之後;躍馬崦嵫,勛策凌煙之上。”其子閻御璋、閻溥、閻澍都是武將。一本《天城志》中,有名有姓的武將不下百十人。正如高台縣舊志云:“鎮夷風土淳淳,氣息剛勇,好騎射,循禮讓。”
天城的文才俊秀也可圈可點。明、清兩代,天城設儒學,考取科舉的有27名,科貢有102人,在一個偏僻的鄉村來說,這個數字是令人驚訝的。明朝萬曆年間,第一個考取科舉的叫張國儒,後又考取進士,最後官至刑科給事中。清代,天城有四位詩人很值得一提。一位叫閻佩璋,別號梅溪,是閻相師的次子,與龔自珍同代。他自幼習文,能詩工書,後襲家世武風,入武庠,兩試不第,而後棄絕功名,隱居石峽,以讀書作詩為樂,著有《梅溪詩集》4卷,詩風頗近陶淵明。其子閻汶,亦以詩文名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字功力,五言律詩、散文、碑、銘具佳,著有《折柳集》一卷傳世,詩風偏重現實主義,天城村在清末的兵災匪禍、百姓苦難都在他的詩文中得到了記述。一位叫蔣佩蘭,善七言絕句,詩風明快豪放,詞澡華麗,想像奇特。另一位是賈生璉,著有《夢草山房集》傳世,詩風質樸自然,情真意切,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如果把這四位詩人的詩放進清詩選中看,無疑是一股活潑的田野新風。惜乎地處偏陋,時不待人,他們的詩文和英名只能留在地方志中了。
天城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個偏居邊陲的小小村莊,兩千多年的歷史,基本囊括了河西的滄桑巨變,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很值得後人好好咀嚼。最後,我想引天城詩人賈生璉的兩首詩作結:“波平石海虜塵空,盡變桑田墾塞中,五百年來兵革息,居民已是古幽風。”“山環水抱舊天城,毓秀鐘英歲月深。將相挺身文獻足,至今唯有數青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