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關於通海高台的源流與發展,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一)清代初期的通海“土高台”
《通海縣誌》載:“河西地方,先為生兒者搭一木架將其子供於門前,後又幾家匯攏到廟內酬神還願。遇世道清平,於各城門口搭燈樓慶賀,地會隨之踴躍。”記述的是清朝初期,當時的通海縣為了發展生產並鼓勵生育,凡生了男孩的人家,到小孩周歲時,主人家就用方桌將男孩擺在門前,設香案,供鄉鄰前來慶賀,並抬著男孩在城裡遊行。此時,縣令還要親自前去祝賀,並贈以“百家鎖”以表示官方的盛意。隨著時間的發展,生育男孩的人家多了起來,就幾家人將男孩供於一張桌上抬著遊行。再後來,就有人砍來彎腰樹將樹固定於木架上,幾個男孩捆坐在樹上,再由4人抬著遊行,稱為“土高台”。據說,這就是通海高台在當地興起的背景。
(二)清代中期的通海“高台會”
據《續修河西縣誌》載:“河西高台,始於明初,盛於清初及末。”通海高台大約在明代從江南傳入,清朝末年,村村寨寨都成立了各自的高台戲演出班子,逢年過節各戲班都走村串寨並做交流演出,從此高台戲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高台會碑》載:“一慮寂寞,又設一‘高台會’,以壯觀瞻。”通海高台在當時十分興盛,是為當地民眾翹首以待的民俗活動,它在清朝達到了盛行。
到了乾隆年間,通海縣七街的向宗昆、向宗豳兄弟入仕中舉後,分別出任廣東省陽春縣縣令和福建省建陽縣縣令。當時的廣東、福建一帶每年的春節都有類似“土高台”的展演活動,而且裝點別致並有故事情節。弟兄倆任期滿回鄉,並將所任地方的這一藝術帶回家鄉,還對原有的“土高台”進行了改進,在人物、服裝、道具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發展,集戲劇、小說、神話、傳奇、故事,雕塑、繪畫,篾扎、鐵木工藝、裝飾工藝等於一體,逐步形成了當下的高台藝術,可以稱其為巧奪天工的“戲劇盆景”或“立體故事盆景”。
嘉慶、道光年間,由於高台為民眾所喜愛,通海七街、縣城、河西縣城、四街、楊廣相繼成立了“高台會”,集資購置田地,每年收取租谷作裝迎高台之用。到了民國時期,已成了通海民間一種獨特的藝術。民國時期,通海縣分別有縣城、河西、七街、楊廣4個高台會。每年正月間,各高台會都要組織12台的高台迎展,每逢閏年則會額外舉行13台的高台戲,為民間增添歡樂氣氛。
(三)清代末年的高台戲
通海高台戲是花燈高台戲的一種,是在花燈、山歌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類戲劇表演形式而逐步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的戲劇民俗表演形式。當然更多的如前文提到的資料稱,通海高台戲移植於沿海地區。據《通海縣誌》載,通海高台戲是一種形象性、典型性、技術性強,可移動式的舞台藝術,是一個戲劇或故事的濃縮體。通海高台從充滿人文氣氛的雲南通海地區孕育而來,也吸收和借鑑了廣東沿海一帶的高台藝術。關於通海高台的起源,上述說法可能都有一定道理,也可能都是通海高台戲形成的某一方面因素,並最終促成現代高台戲的形成。據推算,通海高台的發展,從興盛到埋沒又再興盛,在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大約走過了400年的時間。
通海高台戲的形成發展分為不同時期,最後定型於清代末年。據《貴州銅仁地區民族志》記載,高台戲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花燈戲為基礎的鑼鼓燈、絲竹燈階段,二是矮台戲形成階段,三是高台戲形成階段。通海高台戲形成發展階段基本也是如此。
民俗內容
表演形式
通海高台以七街高台為代表,雖以當地花燈戲為主體,但在發展過程中,內容和形式上又大量吸收了當地儺戲和湘劇辰河戲、川戲的唱腔和表演因素。因此,可以說高台戲是將本地戲曲與外來戲曲融合、創新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戲劇民俗表演形式,它是當地文化藝術與外來文化藝術融合發展的產物,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體現出獨有的綜合性。
迎高台時,就把事先挑選並訓練過的6一8歲的小孩子綁在上面,加上動作、表情,整座高台就是一個流動的小舞台。迎展活動中,每台高台徐徐移動,高台上的小表演者按照自已扮演的角色,彈煙盒、甩水袖、划船、打馬鞭、舞扇子與高台異彩紛呈的畫面相映成趣,妙趣橫生。
劇情內容
高台表演選擇的故事情節大都與神仙、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人物等有關。高台的題材有古代故事,也有當代生活,還反映民族風情,如《張羽煮海》《柳毅傳書》《水漫金山》《許仙借傘》《十字坡》《三打白骨精》《西廂記》《梁祝》《將相和》《借東風》《西遊記》《水滸傳》《杞湖漁歌》等。
表演音樂
通海高台戲與中國各地的拾閣民俗表演藝術的較大不同是,它的每一齣戲均由念白和曲唱兩部分組成,念白與曲唱交替進行。一齣戲中曲唱部分由幾組到10多組構成,每組自成一個獨立的樂段,樂段的結構多呈現上下句,4樂句和多樂句構成的單樂段形式,其樂句之間,句首和結尾均用等長的伴奏樂句,樂句結構規整,一般由4小節組成,樂句之間對稱性強。上下句是高台戲常用的段落形式,每個樂段由戲中不同的人物演唱,樂段之間在曲調和唱詞的內容上往往形成對答呼應形式。其調式和旋律有創新發展,在調式上以五聲徵調式為主體,羽調式、宮調式、商調式次之,且五聲徵調式音階結構完整,而羽調式、宮調式、商調式音階則往往呈現不完整形態,商調式出現六聲音階。因此可以說,通海高台也是中國拾閣民俗表演中專業性較強的形式之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通海高台對於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增強社區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亦有民俗學、藝術學、歷史學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許多人尤其年輕人依然對這項藝術較為陌生,令人不得不擔憂高台的傳承問題。由於高台迎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通海縣城和楊廣高台會先後停止了活動,唯有河西、七街兩家高台會歷經風雨;頑強地堅持下來,並不斷推陳出新。
傳承人物
公孫馨,男,1949年月10齣生,漢族,雲南省通海縣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抬閣(通海高台),申報地區為雲南省通海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通海縣文化館獲得“抬閣(通海高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抬閣(通海高台)》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通海縣文化館(通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2月8日,雲南省通海縣城舉行的2016春節巡遊活動,活動上表演了通海高台。
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通海新春文體系列活動內容由春節體育系列競賽活動、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通海縣第十八屆迎春花街、民俗民間藝術展演、秀山公園系列活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組成,活動上表演了通海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