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
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1號陪冢。歷史上存在了705年的高句麗少數民族在這裡留下了大量的
歷史遺蹟。句麗王城外現存近7000座高句麗時代墓葬,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群之冠,古墓
壁畫中發現的八卦圖最近被確認為中國最早的八卦圖實圖。古墓群中以將軍墳、太王陵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麗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
基本資料
位於
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及
墓室壁畫,是已被歷史長河湮沒的高句麗所創造的輝煌文明的經典。高句麗王城由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
都城,包括國內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7000座高句麗時代的墓葬在高句麗王城外,位於群山環抱的洞溝
平原上。許多墓室里線條流暢、內容豐富並具有傳奇神話色彩的精美的壁畫是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雖然距今已有千餘年,仍然色彩鮮艷。洞溝古墓群中以將軍墳、
太王陵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麗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
其中,集安城東北4公里龍山腳下懸崖上的
將軍墳,據考為二十代王長壽王陵,造型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有“東方
金字塔”之稱。將軍墳墓基長31米,高12米,墓體呈方錐形,共有7級階梯,墓體建築雄偉,造型明快莊嚴,是高句麗建築技藝、藝術成就所達高度的一個縮影。
將軍墳的墓道朝向不遠處的
太王陵,太王陵的東側矗立著被稱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永樂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塊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環刻文字共1775個,字型介於隸書與楷書。
漢字鐫刻的碑文記述了好太王一生的功績和有關高句麗起源及建立政權的傳說,是高句麗保存至今最長的一篇實物文字資料。
歷史沿革
“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
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國
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扶餘人(包括沃沮人和東濊人),
靺鞨人及古朝鮮遺民。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韓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高句麗王族姓高氏,有多種說法。
《晉書》載“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後,姓高氏”;
《三國遺事》載“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為姓”;李朝李承休
《帝王韻記》載“朱蒙初誕,舉國高之,故姓高氏”。不過三條史料都不太可信。據
《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餘,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據
《舊唐書》記載,唐太宗認為高句麗有900年的歷史。
據公元前4世紀的好太王碑記載,高句麗的始建者朱蒙是扶餘國王與河神女兒的兒子。《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提供了
朱蒙母親的名字叫柳花,父親是扶餘國創始者天神解慕漱。朱蒙遭到帶素的謀殺後,逃離扶餘國(好太王碑說朱蒙是從北扶餘逃出,而《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說朱蒙是逃出東扶餘。),來到卒本扶餘。朱蒙與卒本扶餘國王的女兒結婚,後又成為卒本扶餘國國王,創建高句麗國。公元前36年,高句麗滅沸流國;公元前33年,滅荇人國;公元前28年,滅
北沃沮。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
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
丸都城。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
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隨著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313年,高句麗姜川王吞併原漢四郡的最後一郡,
樂浪郡。高句麗控制整個朝鮮半島北部。朝鮮半島從此進入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6世紀高句麗的擴張使高句麗和隋的關係緊張。598年,高句麗攻
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
隋的戰爭。不過隋不敵高句麗的大軍。在隨後的612年,613年和614年的戰爭中,隋都沒有勝高句麗。612年,隋對高句麗的戰爭是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攻打高句麗但遭到高句麗的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613年和614年隋再次攻打高句麗,但因楊玄感起義反
隋煬帝和高句麗詐降交還叛逃的隋將斛斯政使得隋對高句麗的這兩次戰役取消。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攻高句麗的計畫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加上國內起義和內亂。618年,隋朝滅亡。不過隋與高句麗的戰爭也消弱了高句麗的國力。
660年,高句麗西南的盟友百濟被唐和
新羅所滅。唐與新羅的聯軍在隨後的8年裡持續攻打高句麗。666年,淵蓋蘇文去世後,淵蓋蘇文長子淵男生到前方視察軍情備戰。讓兩個弟弟淵男建和淵男產留守平壤。淵男建和淵男產趁大哥不在誣陷他叛逃到唐,並逼高句麗寶藏王通緝淵男生。淵男生走頭無路,只好投靠唐朝並被唐重用。淵男生率領唐軍攻打高句麗,以期望能奪回大權。668年淵男生率領唐軍最終滅了高句麗。
高句麗與高麗的區別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
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
新羅,翌年又滅亡了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
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
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一、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
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二、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
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三、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
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1.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
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李氏朝鮮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朝鮮滅亡。李氏朝鮮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朝鮮,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遺址分類
朝鮮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句麗墓葬群包括:
平壤湖南里四神冢
平安南道德花里1、2、3號墳
南浦江西三墓
南浦藥水裡古墳
南浦水山里古墳
南浦龍岡大冢
南浦雙楹冢
黃海南道安岳1號墳
黃海南道安岳2號墳
黃海南道安岳3號墳
中國
中國遼寧省、吉林省的高句麗族城址、
墓葬等遺蹟。高句麗族很早就生活在東北渾江、
富爾江、鴨綠江一帶。公元前108年,
漢武帝置玄菟郡,以高句驪地為縣。前1世紀朱蒙在遼寧省桓仁縣一帶建立了高句麗政權。公元3年琉璃明王移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
魏晉時期高句麗與中原地區保持密切聯繫。427年遷都平壤。清朝末年,集安的好太王碑已引起學術界的重視。20世紀40年代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曾對集安地區的城址和墓葬進行調查和挖掘。1949年以後,吉林省
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曾對各地的遺蹟進行了調查和發掘。
城址
有平原城和山城之分,早期多山城,其後常是下面有平原城,旁側山上設山城,例如
集安縣平原的國內城和丸都山城。山城中以五女山城年代較早,可能是早期都城──
紇升骨城。遺址位於
桓仁縣東北7公里的五女山上,下臨渾江。山城西憑峭壁,南、北、東依山勢於凹伏處以板狀石塊壘築城牆,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300米,南有城門,城內有建築台基址和
水泉(見桓仁高句麗遺蹟)。平原城以國內城為代表。平面呈長方形,城牆用石砌築,設有瓮城、
角樓和垛台。西有洞溝河,另外三面設有壕溝。城內外都有建築基址。為了防禦,在國內城西北2.5公里處築丸都山城,並在通往國內城的南道築霸王朝山城和望坡嶺關隘;在北道築關馬牆山城,以拱衛都城(見集安高句麗城址)。4世紀以後,高句麗的力量日益擴大,相繼在形勢險要的水陸通衢處構築大量山城。現存城址有金縣大和尚山山城、蓋縣高麗城山城(建安城)、遼陽燕州城山城(白岩城)、撫順高爾山山城(新城)、西豐城子山山城、鳳城
鳳凰山山城(烏骨城)、柳河羅通山城、吉林市龍潭山山城等,都是因山勢疊石成牆,或設有角樓、垛台、女牆,有的還築有外城,城內有池塘、水泉和建築。5世紀時高句麗占有遼東郡治襄平(遼陽),改稱遼東城。形成了高句麗由
都城、平原城、山城組成的城郭體系。
墓葬
有
石墓和土墓兩類,多分布在富爾江、渾江、
鴨綠江一帶,以桓仁集安最集中。積石墓流行於3~5世紀,桓仁墓群時代較早,均為積石墓。集安墓群時代較晚,先為積石墓,後為封土墓。積石墓以碎石、礫石、石條為封,大體發展序列和形制為:積石墓→方壇積石墓→方壇階梯積石墓→方壇階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見集安高句麗積石墓)。大體是順山谷或
河流走向排列成行。封土墓與積石墓並行交叉出現,盛行於6世紀。大體的發展序列和形制為:有壇封土石室墓→階壇封土石室墓→封土洞室墓→封土石室墓。王室、貴族的封土墓構制宏敞,
墳壟高大,其中有不少精美的壁畫。集安的壁畫墓中,除一座為積石墓外,均為封土墓,時間從4世紀中期至7世紀初,可分為3期:①前期為4世紀中期迄5世紀上半葉,壁畫以墓主人生活畫為主,繪於白堊土石壁上,如角牴墓;②中期為5世紀上半葉迄6世紀上半葉,除墓主人生活畫外,出現了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及反映佛教內容的
蓮花、佛像、飛天、菩薩,如三室墓、長川1號墓;③後期為6世紀中葉迄7世紀初,壁畫直接繪於石壁上,以四神為主。從壁畫可以了解高句麗歷史文化,又能看到中原文化對高句麗的影響(見集安高句麗壁畫墓)。
積石墓中出土有戰國西漢時期的銅錢,有
鼎、釜、甑、斗等銅器,鏵、鐮、斧等鐵器,均與漢魏時中原地區的形制相同。出土的鎏金器製作精巧、紋飾華美;金銀器樸拙中見纖巧;黃釉陶器造型渾厚大方。在集安墓群中,矗立著著名的好太王碑,是長壽王於414年為其父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樹立的墓碑。
墓群遺產類型
墓室壁畫
高句麗王室及貴族墓。分布在中國吉林集安一帶。多為封土石室墓。4世紀後期~5世紀前期的壁畫,主要為反映高句麗上流社會生活的家居、出行、
狩獵、娛樂等寫實畫面。5世紀中葉~6世紀前期,除描繪貴族生活外,還出現四神圖,一些墓中並有禮佛、
菩薩等佛教美術內容。6世紀中期以後流行四神、仙人乘鶴騎龍、神怪圖等。在繪畫技法上,6世紀中期以前,墓壁上先塗抹一層白堊土,然後作畫;6世紀中期以後,在磨光的石壁上直接作畫。這些壁畫墓多已被盜,出土遺物較少,但墓中壁畫具有高度的藝術及史料價值。
已發現的壁畫墓近20座,重要的有角牴墓、通溝12號墓、長川1號墓、舞蹈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墳4號和5號墓等。墓用石材砌築,封以黃土,也有的封以礫石。墓室有單室、多室之分。墓多早年被盜,墓內遺物多已無存。墓內壁畫反映了高句麗的貴族生活和社會風俗,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可分3期:前期壁畫多繪於白堊壁面上,以描繪貴族生活為主,如角牴墓由前室、
甬道、後室組成。墓室方形,頂部為抹角迭澀構成穹窿式藻井,其上繪日月星宿。墓室四壁繪主人踞杌上,妻妾侍宴,二壯士於大樹下奮力角牴,白髮老翁依杖觀看,車馬待駕。壁畫運筆樸拙奔放,單線平塗,設色單純。中期壁畫在描繪貴族生活的同時,出現了四神圖,如三室墓呈曲尺狀,有3室,以甬道相連,墓室方形,抹角疊澀藻井。一室四壁繪宴飲、狩獵、攻城、出行。二室四壁繪力士、武士,藻井繪日月星辰、仙人奇獸、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三室四壁繪托梁力士,藻井繪飛禽、走獸、蓮花等。內容豐富,線條豪放。室內出土黃釉陶器等遺物。在長川1號墓中,還繪有
佛像和菩薩像。晚期壁畫直接繪於平整的石面上,如五盔墳5號墓為方形單室,抹角迭澀藻井。四壁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襯以蓮花火焰網狀圖案。四隅繪人身怪獸。藻井繪伏羲、
女媧、牛首人、鍛鐵治輪羽人、伎樂天、仙人、日月星辰、龍虎纏鬥等。畫麵點綴鎏****飾,龍虎鳥獸眼珠均以綠松石鑲嵌。壁畫色彩濃重絢麗,線條遒勁而又富有變化,裝飾富麗堂皇,布局嚴謹,代表了高句麗壁畫藝術的水平,從壁畫內容和形式,都能看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
王城遺址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地理
坐標東經126°07′59″至126°20′33″,北緯41°05′20″至41°15′00″。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在東北亞地區中世紀時代城址中,國內城與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築的傑作。國內城是為數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築城牆的平原城類型都城址,保存下來的城牆依然堅實牢固而又不失美觀莊嚴,都城風範尤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勢而巧妙構思、合理規劃,完美地實現了自然風貌與人類創造的渾然一體。通過考古發掘揭露的
宮殿址遺蹟,仍可顯示原有建築的恢弘氣勢。國內城與丸都山城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透過它們,可以見證已經被歷史長河湮沒了的高句麗所創造的輝煌文明。
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環抱的通溝平原上,現存近7000座高句麗時代墓葬的洞溝古墓群,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群之冠。它不僅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寶庫。古墓群中以將軍墳、太王陵為代表的十幾座大型高句麗王陵及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是高句麗建築技藝、藝術成就所達高度的一個縮影。矗立於太王陵東側的好太王碑,其漢字鐫刻的碑文是高句麗保存至今最長的一篇實物文字資料。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的獨特魅力早已聞名於世,是高句麗文化昭示後人的經典之作。
丸都山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集安城北2公里處。建於公元3年,初名尉那嚴城。丸都山城是高句麗時代最為典型的山城,建在群山之中,憑藉山峰的自然走向,在山脊上建築牆垣,即所謂"築斷為城"。東、北、西三面山勢較高,城垣外臨絕壁,絕壁臨河,內抱較平緩的坡地,整個山城形如簸箕。城垣周長6951米。每面牆垣都是用打鑿的花崗石條壘砌,石條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外壁自下而上逐層內收。各牆垣內均有女牆,一般高0.78~1.3米,寬0.71~1米。牆垣以東牆之南段、西牆之北段和北牆保存較好,一般高5米以上。丸都山城共有5座城門,東、北兩面各有2座城門,南牆有1座城門。其中南門有瓮城,正當通溝河谷地,是高句麗南北道交會之要衝。城內有2處泉水,保存建築遺址3處(宮殿遺址、望台遺址、戍卒住地遺址),飲馬池1座,墓葬37座。遺址表面分布著成排的礎石和殘瓦礫、瓦當等。在高句麗時代,曾兩次以丸都山城作為都城,一次是山上王,一次是故國原王。後來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遷,於427年
長壽王遷都平壤,丸都山城不再是高句麗的王都。隨著駐守軍隊的減少、高句麗國家的衰敗,丸都山城終於荒廢。?
國內城
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鴨綠江中游右岸通溝平原之中樞。後倚禹山,前臨鴨綠江,雄踞通溝河畔,當其入江之處,是高句麗王朝在
集安境內的第二個都城。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後,為高句麗的別都,建都時間長達425年。城略呈長方形,東牆長664.6米,南牆長751.5米,西牆長664.6米,北牆長715.2米。周長為2686米。內外兩壁全部以長方形石條壘砌,是一座堅固的石城。由於年代久遠,幾經修葺,城牆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南城牆的西段保護完好,牆高3~4米,東段破壞較重,殘高2~3米。東城牆大部分破壞,只存部分牆基。北城牆僅存牆基,殘高1~2米。西城牆北段保護較好,殘高2~3米,南段破壞嚴重,城牆已基本毀掉,現存殘垣寬7~10米。國內城原有城門6座,南北各1座,東西各2座,均有瓮城。民國年間,曾重修3座門,東曰"輯文門",西曰"安武門",南曰"襟江門"。其餘3座門被堵死。城牆每隔一定的距離築有突出城牆的方形架台"馬面",北牆8個,西、南、東牆各2個,共14個。城西北角和西城牆東、北兩面外側原有護城河寬約10米,城南外側有一天然水壕,城西外側有通溝河流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現在古城只有北部留有部分舊基。?
好太王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集安市城東4公里處太王鄉太王村。好太王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卒於東晉義熙八年(412)。死後被謚為"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長壽王為紀念他父親的功績,銘記守墓煙戶,於義熙十年(414)豎立這座巨大的石碑。好太王碑是由一整塊天然的角礫凝灰岩石柱稍加修琢而成,略成方柱形。碑高6.39米,底部寬1.34~1.97米,頂部寬1~1.6米,第三面最寬處達2米。碑文四面環刻,每面文字橫豎成行呈規則的長方形,行間距12.5~13.8厘米,每行最末一字距碑基0.25米,碑文鐫刻方正,筆畫工整,字型端正,在
隸楷之間,頗具章法。行距間豎刻界格,布局嚴謹。第一面碑文11行,每行41字,第六行下部原文空缺2字,此面文字共449字。第二面碑文10行,第九、十兩行上部因碑石自然缺損,原刻時分別空過7字、16字,余皆每行41字,碑文為387字。第三面碑文14行,每行41字,碑文為574字。第四面碑文9行,第一行起首處碑石自然缺損空過4字始刻,余皆每行41字,碑文為365字。四面碑文共44行,1775字。除去裂隙、剝落損壞者外,目前尚存可辨識者1590字左右。好太王碑是研究高句麗
政權形成和發展歷史的極為重要的資料,是中華民族碑刻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為保護此碑,1927年輯安縣工商界曾集資修建了一座碑亭,1976年
碑亭破敗被拆除,1982年重建了新的碑亭。
將軍墳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世紀初的高句麗王陵。位於城東北4.5公里處龍山腳下,北依龍山,南是一片開闊向陽的坡地,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將軍墳屬石墳類,是方壇階梯石室墓的典型,用精琢的花崗岩砌築。墓高12.4米,墓底邊長31.58米,底面積約960平方米。頂面積約270平方米,共有1100餘塊精細加工的巨型石條壘砌邊緣,內以河卵石充填,共用石材6000立方米。墓底部用大石條鋪墊的基礎與地表一平。其上有級階壇。第一級為4層石條堆砌。其中最大石條長5.7米、寬1.12米、厚1.1米。以上六級每級由3層石條砌築。
陵墓的四面各置3塊倚護的巨石,現有11塊,其中最小的重15噸。在第三級上起築墓室,墓道口設在五級中央,墓室呈正方形,每邊長5米,高5.5米,四壁各有6層石條砌築,其上用一整塊巨石板覆蓋,石板平面有60餘平方米,重50餘噸。墓室內有兩座東西排列的棺床,墓葬頂石的石條上有20多個圓孔,等距離排列,墓上原建有享堂。將軍墳原有5座陪墳,今僅存1座。形制與將軍墳有異,規模較小。將軍墳構築嚴謹,技藝精良,雄偉壯觀,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昔有《別金相登將軍墳》一詩,曰:“將軍墳墓幾千秋,墳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漿傷往事,荒煙蔓草賦閒遊。三輔霸業今何在,百濟名邦早已休。獨有英雄埋骨處,峨峨高峙龍山頭。”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