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窟寺的創建年代迄無定論。據《
晉書·郭瑀傳》載,東晉人
郭瑀曾“東遊
張掖……,隱於
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
甘州府志》則有“
石洞鑿者郭瑀及其弟子、後人擴而大之加以佛像”之說。從
洞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判斷:
金塔寺和北寺和
千佛洞的部分洞窟大約創建於5~6世紀。其中一些洞窟可能在5世紀初或更早。所以,一般認為馬蹄寺石窟可能和北涼
沮渠蒙遜創建“涼州南山石窟”這一記載有關。此外,大量洞窟為北魏至明清歷代營建或者重修。
各處石窟以金塔寺保存最完整。洞窟坐北朝南,開鑿在
馬蹄寺西北15公里山谷中高約60米的崖壁上,現存2箇中心塔柱式窟。東窟高7米,寬12.4米,殘深10.5米。中心柱座基之上分3層造像。
下層四面各開1個圓券形龕,龕內塑一坐佛,龕外兩側脅侍除北麵塑二弟子外餘三面均為二菩薩,龕楣上方各懸塑飛天6~8身。
中層每面開3個小龕, 除東西兩面中間龕內塑交腳佛外,每龕內各塑一坐佛;西面南側龕內為釋迦
苦修像,其龕外南側脅侍為一天王,此外各龕外兩側均為菩薩立像。
上層北東南三面均塑10坐佛10菩薩,西面為元代補塑5坐佛。四面壁間以影塑坐佛、供養菩薩填補。西窟高4.3米,寬10米,殘深4米,形制與東窟相仿。中心柱四面僅下層各開1個大龕,東、南面龕外兩側塑一菩薩一天王,余皆為二菩薩。中層東、南、 西、北面居中分別塑倚坐佛、坐佛、半跏菩薩和交腳佛,其兩側除北麵塑4菩薩4弟子外均為8菩薩。上層塑5佛、供養菩薩等。
北朝石窟較多地集中在
千佛洞。位於
馬蹄寺東北約3公里的崖壁上,共10餘窟。第2、8窟為中心塔柱式,塔柱四面分 4層造像,現存部分北魏、北周的造像和
壁畫。第1、4窟類似新疆
克孜爾石窟的
龜茲式窟形,現存造像塑於北魏或西魏,經後代重修。第6窟內初唐石雕一立佛二弟子二菩薩,高約3米。
位於馬蹄山東崖的馬蹄寺北寺,計有大小窟龕30多個,多為北朝和西夏、元、明以來的殘窟。第8窟名藏佛殿,規模最大,深33.5米,寬26.3米,開龕40餘個,大約建於西夏至元代。此外僅第1窟藥王洞、第4窟北坐佛洞殘留一些元代造像和壁畫。南寺和上、中、下
觀音洞各有4~6窟不等,開鑿時期雖早,但均僅剩殘窟。
造像藝術上最富於特點的當推
金塔寺造像,雖經後代裝修,仍多保持原作風貌。人物臉型豐圓高鼻樑嘴小唇薄肩寬體壯造型飽滿剛健。佛像莊重安詳菩薩裸上身裝飾華麗形容俊美。懸塑飛天,裝束與菩薩相同,身軀扭曲作V字形、略顯古樸稚拙、雖不如北魏以來飛天輕盈自如、靈動多變、卻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結構嚴整、統一和諧、富麗堂皇、以圓雕和
高浮雕、
影塑和彩繪相結合手法,層次分明地塑造眾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顯示出5世紀前後中國早期
石窟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詳細內容
馬蹄寺石窟最早建於晉代,是敦煌人
郭瑀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後人擴而大之,增塑佛像,鼎盛時期在僧從三百多人。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為
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
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以御物。
馬蹄寺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馬蹄山東面入口處的懸崖間,鑿有許多龕洞,這就是
千佛洞。洞窟的始鑿於北涼時期。現存窟龕依山崖走勢自然分為南、中、北三段;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北段是浮雕石
塔林。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塔身,須彌座,相輪,剎盤和塔頂構成。這是本地
石窟藝術的一大突出特點。
6號窟(西方
三聖殿)位於
千佛崖中部,開鑿於
盛唐時期。現窟前建造了飛檐翅角的窟檐。這些造像就岩體雕刻,雖有殘損,但仍保持著盛唐時期面型豐滿,身段勻稱,姿態生動的造型特點。
8號窟開鑿於北涼時期 ,窟深6米,寬6、25米,高4、7米。中心柱東南兩壁分為五層開龕造像,下層龕內塑佛、龕外塑二脅侍菩薩、上四層各塑五佛像,中心柱南面剝落出早期壁畫為釋迦,多寶並坐說法圖、為北魏作品、二佛左右繪
普賢、文殊菩薩,龕上方繪是交腳彌勒菩薩。
由
千佛洞西南行大約一公里許,就到南北
馬蹄寺石窟群,山林郁秀處長滿蒼松和灌木山花山崗,將
馬蹄寺分隔為南北兩寺。北寺規模宏大,建築宏偉,香菸最盛,是整個馬蹄寺石窟的中心和主體。馬蹄北寺又名
普光寺,明朝永樂,十四年皇帝賜名為普光寺。據史書記載,石窟開鑿於晉代。普光寺石窟群由眾多石窟組成,有三十三天石窟,藏佛殿,馬蹄殿,馬王殿,藥師佛殿等人文景觀,距今約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普光寺在明朝永樂十七年,通過欽差大臣啟奏皇上,請求賜扁額之際,恰巧改到了南方軍事取得勝利的報告,皇上甚為喜悅,於是賜名為普光寺。
古往今來,歷史上不少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在
馬蹄寺都留下了許多蹤跡和詩章。如今,留在普光寺的天馬神跡,薤谷石室,八功德水井,高王古墓,單于王古城,自然形成的孔雀石
綠度母石像
裝藏綠度母塑像,自然形成的馬頭明王瑪瑙石裝藏的馬王塑像,斬斷孽龍的七星智慧利劍裝藏的佛塔,以及觀世音菩薩,二郎神和
格薩爾王的美妙傳說,都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遐像。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信教民眾和從事佛教教業者,稱馬蹄寺為"卓瑪讓像",即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若一生沒來馬蹄寺朝拜,會感到終身遺憾。
明人有《詠馬蹄寺》七律一首
古剎層層出上方,雲梯石蹬步回長。金神寶相蓮開座,玉梵清音月近床。
茶沸煙騰禪出空,花飛泉落水流香。逢僧共說無生活,回首音塵意自忙。
從
馬蹄寺溯
馬蹄河西去、一路山谷雜樹叢生、野花滿地,到山谷盡頭,懸崖峭壁中昌出一股細流,沿崖直下。詩中所寫花飛泉落水流香即此。懸崖飛泉,為祁連山雪水沿山石縫隙滲聚而成,天睛時遠遠望去,能清楚的看見這一奇景。在高山上有一大石矗立,從下看去活像一位高高在上俯視下界巨人,稱之為石佛,又是一大奇景。觀音洞是佛教中重要洞窟,都是喇嘛修行處,每一洞窟周圍鑿有岩龕、岩龕中鑿有石塔。
馬蹄寺石窟群中的
金塔寺,位於大堵麻河西岸,在一條叫刺溝的山谷深處,從刺溝口向里走便有一片高溝100米以上褐紅色絕崖,金塔寺石窟就開鑿於距地表60米的崖壁中部,向上有一條211級的陡峭石梯可達;兩個洞窟均座北向南。中部棧道連通。從洞窟的形狀,塑像,
壁畫的風格看,都屬魏時期。其中東窟的規模較大,藝術價值也很高。
馬蹄寺石窟群,從東晉郭某和他的弟子在那裡開鑿以來,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們甘肅悠久歷史和無數能工巧匠的心血和聰明才智的歷史見證。
石窟組成
石窟群由勝果寺,
普光寺,
千佛洞,
金塔寺,上、中、下
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馬蹄寺石窟的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多個摩崖佛塔窟龕,規模龐大;金塔寺中大型肉雕飛天,古樸稚雅,為國內所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個天洞,上下5層21窟,寶塔形排列,內有佛殿,外有迴廊,共開內外窟龕達49孔之多,造型奇特。
馬蹄寺環境奇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
地理位置
蹄山簡介
古名臨松山,又名丹嶺山,青松山。位於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北距張掖市65公里,是集
石窟藝術、
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區。遠在西漢初年,是匈奴阿育單于的避暑勝地。
馬蹄寺石窟是一規模宏大
石窟群體,它包括7個小石窟群,《甘鎮志》講神驥足跡。民間傳說:天馬下凡時一蹄落在這裡的一塊岩石上,踩下一隻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時下這塊蹄印石被保存在馬王殿內。
馬蹄寺石窟群,包括
千佛洞和南北
馬蹄寺、上中下
觀音洞和
金塔寺7個小石窟群。每個小窟群,多的有30餘窟,少的有2窟,總共有七十多窟。馬蹄石窟因為歷史悠久,同敦煌的
莫高窟和安西的
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建築歷史及地位
建築歷史
石窟寺的創建年代迄無定論。據《晉書·郭瑀傳》載,東晉人郭瑀曾“東遊
張掖……,隱於
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
《甘州府志》則有“石洞鑿者郭瑀及其弟子,後人擴而大之加以佛像”之說。從洞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判斷,
金塔寺和北寺、
千佛洞的部分洞窟大約創建於5~6世紀。其中一些
洞窟可能在5世紀初或更早。
所以,一般認為馬蹄寺石窟可能與
北涼沮渠蒙遜創建“涼州南山石窟”這一記載有關。此外,大量洞窟為北魏至明清歷代營建或重修。
歷史地位
馬蹄寺石窟是一規模宏大的石窟群體,它包括七個小石窟群,《甘鎮志》講“神驥足跡”。民間傳說:天馬下凡時一蹄落在了這裡的一塊岩石上,踩下了一隻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如今這塊蹄印石被保存在馬王殿內。
馬蹄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與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藝術特色
造像藝術上最富於特點的當推
金塔寺造像,雖經後代裝修,仍多保持原作風貌。人物臉型豐圓,高鼻樑,嘴小唇薄,肩寬體壯,造型飽滿剛健。佛像莊重安詳。菩薩裸上身,裝飾華麗,形容俊美。懸塑的飛天,裝束與菩薩相同,身軀扭曲作V字形,略顯古樸稚拙,雖不如北魏以來的飛天輕盈自如,靈動多變,卻也真切感人。
整窟造像結構嚴整,統一和諧,富麗堂皇,以圓雕、
高浮雕、影塑和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層次分明地塑造了眾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顯示出5世紀前後中國早期石窟
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石窟佛像
據佛經記載,
阿難為
釋迦牟尼叔父斛飯王之子,是釋迦牟尼的堂弟,後隨釋迦牟尼出家並為其侍從二十餘年。阿難長於記憶,被稱為"
多聞第一"。在石窟造像中,往往以翩翩少年的形象出現。弟子
迦葉高3米,據佛經記載,迦葉是
古代印度摩揭陀王國舍城人,為
婆羅門種姓,後來出家為僧,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之一,因他
少欲知足,常行
頭陀行,故quot;頭陀行第一"。這兩尊石雕,形神兼備。從那有神的眼睛、富有表情的臉型上刻畫出了兩者不同性格與年齡。恰到好處的衣紋線條,充分展現了衣料的質感和人體的體型美特徵,專家們稱他們為"具有雄偉健實氣魄的唐代傑作。"8號窟開鑿於北涼時期,窟深6米,寬6.25米,高4.7米,中心柱東南兩壁分五層開龕造像,下層龕內塑佛,龕外塑二脅侍菩薩,上四層各塑五佛像,中心柱南面剝落出的早期壁畫為釋迦、多寶並坐說法圖,為北魏作品,二佛左右繪
普賢、
文殊菩薩,龕上方繪的是交腳
彌勒菩薩。釋迦、
多寶佛端莊慈祥,交腳彌勒儀態大方,二菩薩頭束高髻、寶冠、蛾眉風眼,上身裸露,肩披紅巾,腰裹長裙,雙腿直立,腰部扭妮,展示出人體線條美,此畫有北魏典型?quot;秀骨清像"特色,為千佛洞壁畫精品。1號、2號洞窟位於南段,開鑿於北涼時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號窟內塑一站佛,是北魏時期的原作。2號窟平面長方形,深4.5米、寬5.6米,高4.2米,中心方柱細長秀拔直通窟頂,壇基以上每面分四層開龕造像,下層四面中央各開一圓龕,龕內各塑一坐佛,龕外兩側各塑一
脅侍菩薩,龕楣外兩側塑高浮雕飛天,專家們說:這種表現形式為
莫高窟所未見,是本地區造像的一大特色。上三層每面各設一長龕,塑佛3尊,均
結跏跌坐,龕兩端用
高浮雕蓮花生童子做裝飾,使方柱顯得格外華麗,柱頂左、右兩側各繪十尊佛,考古考家們說,這些造像雖經後代重妝,有所殘損,但仍不失早期造像的光彩與魅力。窟內三面壁上遺存歷代的壁畫達6層之多,最外層為明代所繪,正壁繪
五佛並坐像,南北兩
壁畫四菩薩,下方繪
十八羅漢,為密宗風格,採用
鐵線描的手法,線條剛勁有力,比例適度,造型完美,是明代壁畫的珍品。
石窟群
歷史
馬蹄寺石窟群,從東晉郭某和他的弟子在那裡開鑿以來,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國到時下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們甘肅歷史悠久的藝術價值很高的文物古蹟之一。
溯源
北寺規模較大,建築宏偉,香菸最盛,是整個馬蹄寺石窟的中心和主體。又名馬蹄北寺,
普光寺。是馬蹄寺石窟群的主體部分。明朝永樂十四年皇帝賜名為普光寺。據史書記載,石窟開鑿於晉代,郭禹鑿石窟隱居,著書講學,後人擴大石窟,成為名寺。
普光寺石窟群由眾多石窟組成,有
三十三天石窟、藏佛殿、馬蹄殿、馬王殿、
藥師佛殿等人文景觀,距今約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原來系漢傳佛寺,自元代演變為藏傳佛教。寺院在信奉藏傳佛教的地區享有一定聲譽,是河西走廊的佛教勝地,在宗教藝術上專家學者們認為敦煌莫高窟、
安西榆林窟三位一體,開了全國
佛教藝術的先聲。
普光寺在明朝永樂十七年,通過欽差大臣啟奏皇上,請求賜匾額之際,恰收到了南方軍事取得勝利的報告,皇上甚為喜悅,於是賜名為普光寺
金塔寺
馬蹄寺石窟群中的
金塔寺,位於大堵麻河西岸,在一條名叫刺溝的山谷深處,從刺溝口向里走便有一片高約100米以上褐紅色絕崖,金塔寺石窟就開鑿在距地表約60米的崖壁中部。向上有一條211級的陡峭石梯可達;兩個洞窟均座北向南。中有棧道連通。從洞窟的形狀、塑像、壁畫的風格看,都屬北魏時期。
其中東窟的規模較大,藝術價值也高。洞窟深廣都在六米左右,中央方形塔柱,直通窟頂,幾乎占據了窟頂大部分容積,四周只有可容兩人並行的通道。這座方形塔柱,四面開龕供佛,在龕和群像之間,滿飾飛天和供養菩薩,都是彩塑,立體感很強,而且表現出軀體結實豐滿,表情生動自然,形態優美多姿。特別彩塑飛天,前身、兩腿飛舞的飄帶,離開了龕壁,別具一格,栩栩如生,國內獨一無二。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只有彩繪和影壁,沒有這樣立體
彩塑的,這種彩塑飛天進一步表現了極大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文化特色
馬蹄寺石窟群包括
千佛洞、南北
馬蹄寺、上中下
觀音洞和
金塔寺七個小石窟群。每個小窟群,多的有三十餘窟,少的有兩窟,總共有七十多窟。據鑑定,其中北朝9窟、隋朝1窟、西夏3窟、元朝19窟、明朝2窟,其餘為清朝遺窟。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於晉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鑿,先為郭的隱居講學處,後人擴而大之,增塑像佛,鼎盛時期曾有僧眾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改名普光寺,寺內原存的金鞍、
龍袍,系清代乾隆賜給的御物。馬蹄石窟由於歷史悠久,同敦煌的
莫高窟、安西的
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教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從馬蹄寺溯
馬蹄河西去,一路山谷雜樹叢生,野花滿地,到了山谷盡頭,懸崖峭壁上冒出一股細流,沿崖直下。古人詩中所寫“花飛泉落水流香”即此。懸崖飛泉,是
祁連山雪水沿山石縫隙滲聚而成,天睛時,遠遠望去,可以清楚的看見這一奇景。
在高山上,有一大石矗立,從下看去,活像一位高高在上俯視下界的巨人,稱為
石佛,又是一大奇景。
馬蹄寺環境秀麗,山青、水秀、峰奇、洞異,堪稱四絕。遊客在這裡還可以飽覽裕固族風情——住裕固族帳逢,喝
青稞酒,吃
手抓肉,體驗草原遊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大規模維修
新華網蘭州11月17日電(記者朱國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馬蹄寺石窟群
岩體加固維修工程日前完工。這是馬蹄寺石窟群近年來進行的最大一次維修。馬蹄寺石窟群文物保護管理所
李曉斌介紹,
馬蹄寺加固維修工程總投資460餘萬元,由國家文物局投資。工程主要對馬蹄寺北寺3號石窟“三十三天”石窟的岩體進行了加固,同時對一些裂隙、塌陷處進行了填補和修繕。
馬蹄寺石窟群位於甘肅省
張掖市南,由
千佛寺、馬蹄寺南寺、馬蹄寺
北寺、上中下三處
觀音洞、
金塔寺等共七大部分組成。這一石窟群創建於十六國時期,經歷代開鑿擴建,現保存有北魏、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塑像、
壁畫等珍貴文物,是我國
石窟寺建設發展史上的一處典型代表。
馬蹄寺北寺“三十三天”石窟分布在高2米-40米的崖體上,共7層21龕窟,洞窟開鑿規模宏大,是馬蹄寺石窟群中的標誌性建築,在我國石窟營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馬蹄寺石窟群北寺
岩體加固工程,傾注了建築職工和文物保護研究人員的心血和辛勤勞動。施工期間,主管部門和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嚴格遵守《
文物保護法》和《
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各負其責,不僅對每道工序都繪圖、照相,強化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而且在塑像、壁畫外圍採取了防砸、防碰、防污染等有效措施,使加固修繕工程2006年9月12日竣工後,沒有發生一起塑像、壁畫受損和被污染的現象。為了修繕聞名遐邇的“三十三天”
洞窟甬道,聘請民間石匠鑿建了防滑台階,用東北
紅松更換了原來的扶手,確保了文物和遊客的安全。
張掖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的負責同志認為,
馬蹄寺石窟群北寺
岩體加固修繕工程的竣工,不僅僅是危險“病症”的治理消除,更重要的是內部功能的恢復和還原。
2006年
國慶節期間,當封閉了近5年的文物石窟群重新開放後,贏得了遊客的肯定和讚揚,對加固修繕工程的共同評價是修舊復舊、原汁原味,使歷史文物石窟的風貌光照千秋!
藝術特色
造像藝術上最富於特點的當推
金塔寺造像,雖經後代裝修,仍多保持原作風貌。人物臉型豐圓,高鼻樑,嘴小唇薄,肩寬體壯,造型飽滿剛健。佛像莊重安詳。菩薩裸上身,裝飾華麗,形容俊美。懸塑的飛天,裝束與菩薩相同,身軀扭曲作V字形,略顯古樸稚拙,雖不如北魏以來的飛天輕盈自如,靈動多變,卻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結構嚴整,統一和諧,富麗堂皇,以圓雕、
高浮雕、
影塑和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層次分明地塑造了眾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顯示出5世紀前後中國早期石窟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