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

敦是中國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在春秋時期,後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
  • 拼音:dui 
  • 客家話:doi1或duì
  • 粵音:同“堆”
  • 地區:中國
漢字,漢字演變,青銅器,地方,制度,形狀,典故,詳細字義,詞義解釋形,詞義解釋動,常用詞組,英文翻譯,敦姓的起源,敦姓遷徙,敦姓歷史名人,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盤古王表,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第八個淵源,第九個淵源,第十個淵源,第十一個淵源,第十二個淵源,

漢字

【繁體】惇,如夏侯惇。
【釋義】①厚,厚道;誠懇:敦厚|敦請。
②勉勵
③姓。

漢字演變

敦

青銅器

在考古學中念做duì
①青銅器名,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禮·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說明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圖為戰國敦。
②通“憝”,憎恨。
例:《荀子·議兵》:“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

地方

(屯tún)
通“屯”,屯駐。
例: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

制度

(屯tún)
①治理。《詩經·魯頌》:“敦商之旅,克鹹厥功。”鄭玄箋:“敦,治;…”
②孤獨之貌。《詩經·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③迫,逼迫。見於《詩經·邶風·北門》。

形狀

(屯tuá)
①聚攏。見於《詩經·大雅·行葦》。
②圓形。《詩經·豳風·東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典故

(屯diāo)
通“雕”。亦見於《詩經·大雅·行葦》。

詳細字義

詞義解釋形

〈形〉
1. (形聲。從“攴”,表示與以手持械的動作有關。本義:投擲)
2. 厚道。誠樸寬厚;厚重;篤實 [honest;sincere]
說禮樂而敦詩書。——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從求善言,可以為政者,敦使受之。——《詩·行葦·序》鄭箋
盡力莫如敦篤。——《左傳·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韓非子·難言》
樂者敦和。——《禮記·樂記》
乃夫敦樂而無憂。——《禮記·樂記》
敦外親。——《漢書·鮑宣傳》
3.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鞏固);敦篤(敦厚篤實);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篤實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4. 厚實 [thick]
使虞敦匠。——《孟子·公孫丑下》。註:“敦匠,厚作棺也。”
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爾雅·釋丘》
5. 又如:敦實的身材;敦丘(一層的小山丘);敦崇(結實高大);敦然(粗厚結實);敦密(厚實密緻);敦敦實實(身體壯實)
6. 勤勉,專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務 [diligent]
軥錄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荀子·榮辱》
7. 又如:敦習(敦學。勤勉學習);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
8. 友誼深厚 [intimate]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9. 又如:敦故(敦舊。親厚故舊);敦序(親睦和順);敦倫(夫妻間的性生活)
10. 豐富,豐厚 [rich]
敦龎純固於是乎成。——《國語·周語上》
民生敦龎。——《左傳·成公十六年》
11. 又如:敦物(豐富的物產);敦龐(豐厚富足;同“敦龎”)

詞義解釋動

〈動〉
1. 督促;管理 [urge;manage]
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孫丑下》
2.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辦理);敦世厲俗(促使世俗風尚純樸起來)
3. 勸導並勉勵 [advise and encourage]
敦眾神使式道兮。——《漢書·揚雄傳》
4. 又如:敦曉(勸勉開導);敦誘(勸勉誘導);敦教(勉勵教誨)
5. 注重 [attach importance to]。如:敦教(注重禮教);敦友(重視友情)
6. 推崇,崇尚 [attach great weight to]。如:敦樂(崇尚音樂);敦獎(推崇褒揚);敦禮(尊崇禮教);敦本務實(崇尚根本,注重實際)
7. 另見 duì

常用詞組

1. 敦本 dūnběn
[attach importance the fundament,such as agriculture,etc.] 注重根本,古時多指注重農事
2. 敦促 dūncù
[urge;press] 以誠懇或迫切的態度催促或提請注意
敦促某人做某事
3. 敦厚 dūnhòu
[honest and sincere] 脾氣和性情憨厚,忠厚
她為人溫柔敦厚
4. 敦煌石窟 Dūnhuáng Shíkū
[the Dunhuang Grottes] 在甘肅省是中國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隸屬敦煌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峽口小千佛洞四窟。現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國北涼開鑿的,以後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繼開鑿,現存有 492 個窟
5. 敦睦 dūnmù
(1) [amity;concord;harmony]∶親善和睦
古者諸侯朝聘,所以敦睦親親,協和萬國也。——《三國志·明帝紀》
(2)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使和睦。亦作“敦穆”
敦穆于于九族。——夏侯湛《昆弟誥》
6. 敦聘 dūnpìn
[cordially appoint;earnestly employ] 懇切而真誠的聘請
7. 敦樸 dūnpǔ
[honest and sincere] 敦厚樸實;忠厚樸實
方正敦樸
8. 敦請 dūnqǐng
[extend a cordial invitation to;cordially invite;earnestly request] 懇切地邀請
敦請按時赴會
9. 敦勸 dūnquàn
[advise cordially] 懇切地勸說;敦促勸說
10. 敦實 dūnshi
(1) [stocky;solid]∶結實;粗壯
(2) [honest] 敦厚誠實
敦 duì

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敦 dun
1.sincere; honest
敦 dui
1.a sort of container

敦姓的起源

1、傳說黃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東),其後人以其封地為氏,是為敦氏。
2、春秋時,秦文公有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後人以其字為氏,是為敦氏。
3、南北朝時,北魏南遷,代北少數民族敦邱氏,後改為敦氏。
敦氏始祖為史敦。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敦我始祖為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至清末其後裔分布:河南、山東、河北、北京、陝西、甘肅、安徽、江蘇、山西等地。
敦姓的記載最早見於南朝 宋《姓苑》。其姓源主要有二:1、源自姬姓。據《陳留風俗傳》記載,姬姓之後裔有敦姓。2、源自史敦之後。據《姓氏急就篇注》記載,春秋時秦國史敦之後裔有敦姓。敦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樹祭祖堂八號供櫥。歡迎前來祭拜!

敦姓遷徙

南、山東、河北、北京、陝西、甘肅、安徽、江蘇、山西等地。

敦姓歷史名人

敦樹森
敦樹森:1951年9月生,河北鹿泉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河北省檔案局(館〕現行處副處長,副研究館員,中國檔案學會、省檔案學會、省黨史學會,省紅十字會會員。主要成就;參編《河北革命歷史大事記》、《河北省志·檔案志》、《河北省檔案館指南》,主編《中共順直省委》;撰寫《社會科學情報工作概論》輔導文章萬字以上;擺有《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劉少奇在順直省委》、《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等科研專題、論文。此外,還在國家和省級報刊發表各類文章多篇。《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是中央交給河北並要完成的18個黨史科研專題之一;《劉少奇在順直省委》論文在1988年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召開的"劉少奇研究學術討論會"上提交井交流;《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一文是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等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時入選《中共中央北方局叢書》,《檔案檔案中人名考證方法初探》論文獲省檔案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載於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課題成果集-《探索集》第一輯。《中共順直省委概述院》榮獲河北省第四屆檔案學成果三等獎。《依法向社會開放檔案》一文被評為1998年度全省檔案宣傳"五個一工程"提名獎。其個人辭條先後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
敦振國
敦振國:高級工程師。1938年12月出生,遼寧瀋陽人。1961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系。現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學會部主任(正處級)。是河南省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主要業績:畢業後至1971年在地礦部從事地球物理方法技術研究,1971年後至今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從事地震觀測技術研究。主要研製儀器成果有:超音波岩石探測儀、WTC-75型地震儀器系列等。在中國地震測深儀器中最早套用MOS技術。1981年赴美進行地震測深技術考察,負責聯合國項目的總體計畫,推動和實現中國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的數位化。1989年獲WESTERN PACIFIC COLLEGE HONG KONG外向型企業經濟管理系畢業證書,任技術經理5年,主要研究項目有:地下人防工程與抗震防災,研究並推廣了諧振法勘探技術和振動效應觀測技術。曾參加8項較大科研項目,獨立編寫成果及學術文章20餘篇,多次獲科技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主要發表文章有:《地震測深儀器總體方案設計與研究》、《振動效應的觀測與計算》、《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綜合論評》、《中國地震研究中人工地震測深工作概況》、《美國地震測深技術述評》、《語音技術在物探儀器中的套用》等。1993年主編了《河南地球物理科學論文集》一書。由於科技開發服務工作成績顯著,曾獲"河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及"鄭州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盤古氏,出自上古第一帝渾敦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
據史籍《三五歷記》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在史籍《五運歷年記》中亦記載:“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髡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玉,精髓為珠石,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盤古氏,又稱渾敦氏,為上古第一帝,在史籍《莊子》中記載:“南海之帝為脩,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脩、忽乃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脩與忽欲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莊子》中的渾沌,即渾敦,又曰混沌,字雖有異,但字音相同,這是古漢語中常見的字音相同,字可以互假通用的原理。
渾敦氏在歷史上又稱“帝江”和“帝鴻氏”。在史籍《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畢沅釋曰:“江讀如鴻”。在史籍《春秋傳》中也記載: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匿,天下謂之渾敦是此”。顯然,《莊子》的寓言來源於上述歷史文化背景,而並非其虛構,因此渾敦氏所建的中央之國亦應存在。
盤古氏所建的中央之國,簡稱為“中國”,立於天山湯谷,即今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藏語譯為“高原上的山”。隨著盤古氏族的遷徙腳步,天山一名亦移植於各地。中國古代時期的唐古拉山、崑崙山、祁連山、仲山、中山、鐘山、湯山、唐山、景山、常山、恆山、齊山、我山、殷山、陰山、白山、長白山、嵩山、商山、太山、泰山、華山等山皆稱“天山”,因此,這些山皆有中央之意,而以上述山名為國名的王國和王朝皆為中央王國或中央王朝。
渾敦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渾敦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省文簡化為混氏、混氏、敦氏等。

第二個淵源

源於大敦氏,出自上古帝王大敦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
據史籍《三五歷記》記載:盤古氏時代距今已有一萬八千年。但中華民族的文字歷史亦不過六千餘年而已,如何證明盤古氏並非虛構的歷史人物,只有從祭拜梁父的天子帝王人數入手。
在史籍《歷代小史》中,收錄了自天皇氏統攝天下以來的歷代帝王名錄,到周武王共有六十三位帝王,依順序而有天下,其中第十八位為大敦氏。
大敦氏,始見於著名的“盤古王表”。
據四川省鹽亭縣天垣地區遠古傳說,那裡不但是古西陵氏的發祥地,出了黃帝元妃嫘祖,而且還是盤古王的故鄉。
公元前2090年,大禹受帝堯之命領導治水,來到北川他出生地附近的西陵氏發祥地之一的梓潼縣,指揮民工間伐西陵氏第一代國君文昌封地內梓潼山上的高大樟梓林,準備造舟,借便運送他曾在家鄉發現的治水需要的天然類水泥“息壤”。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緊急任務,但伐木隊伍遭到文昌後人中頑童主的百般阻攔,在萬般無奈之下,大禹只得下令誅殺了梓潼頑主。
治水成功之後的公元前2070年,大禹接替舜帝登上帝王之位,但他十分思念家鄉西陵氏人民曾經作出過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因此在公元前2045年,大禹親自來到盤古王的誕生之地天垣盤埡村,在盤母石旁立下一方經他多年考證的王表龜碑,記下了從盤古到他自己四千多年間中華帝王的更代情況,即後人稱的“盤古王表”。
大敦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大敦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省文簡化為大氏、敦氏等。

盤古王表

附_從天垣流傳的“盤古王表”帝王世系:
1.五方區系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6390年):
東、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布的原始社會。
2.法天法地時期(約公元前6390~前6210年):
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五龍紀→攝提紀→合雒紀→連通紀→敘命紀。
3.叩向自身時期(約公元前6210~前5770年):
巨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隗氏→鬼隗氏→掩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雲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
4.重鑄煙火時期(約公元前5770~前4070年):
辰放氏(共四代)→蜀山氏(共六代)→虺傀氏(共六代)→兒遽氏→希韋氏(共四代)→有巢氏(共兩代)→燧人氏(共四代)→庸成氏(共八代)。
5.立足山海時期(約公元前5070~前4170年):
渾沌氏(共有七代)→葛天氏(共有四代)→女媧氏→伏羲氏→赫胥氏→東戶氏(共有十七代)→皇覃氏(共有七代)→啟統氏(共有三代)→吉夷氏(共有四代)。
6.城邦之美時期(約公元前4170~前3150年):
倉帝史皇氏→柏皇氏(共有二十代)→中皇氏(共有四代)→大庭炎帝氏(共有五代)→粟陸氏(共有五代)→崑崙氏(共有十一代)→西陵氏(共有五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7.躍起中原時期(約公元前3150~2230年):
軒轅氏(共有三代)→祝融氏(共有兩代)→昊英氏(共有九代)→古皇有巢氏(共有七代)→朱襄氏(共有三代)→陰康氏(共有三代)→無懷氏(共有六代)→神農氏(共有八代)。
8.大同王土時期(約公元前2230~前2070年):
黃帝有熊氏(共有三代)→顓頊→帝嚳→堯→舜。
9.夏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癸。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姞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傳說,黃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其後人以其封地為姓氏,稱敦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史敦,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秦文公(公元前?~前716年)執政時,廷下有個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後人以其字為姓氏,稱敦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拓跋部丘敦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獻文帝時期七分國人,以次弟豆真析為丘敦氏,領所屬國人。丘敦氏,在史籍《庾子山集》中稱為丘乃敦氏,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時期推行漢化政策,多改為丘氏,亦有取漢字單姓“敦”為姓氏者,稱敦氏。
另外,在史籍《宋書·索虜傳》中記載有北平公拔敦,即《魏書》中記載的長孫敦,其後裔子孫中有改為長孫氏、孫氏、敦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古匈奴族附鮮卑族拓跋部賀若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賀若氏,亦稱賀岳氏,在史籍《姓纂》中所敘述的鮮卑族世系中之統氏、敦氏、誼氏、弼氏等,皆出自賀若氏,這在史籍《周書》、《隋書》等諸文獻中皆有記載。
其敦氏出自南北逾時期的北周司馬賀若敦,《魏書·孝靜紀·代人》中記載,賀若敦之父賀若統原為東魏潁州長史,大統二年(公元536年)執刺史田迅以州降,後至長安,魏文帝拓跋宏拜為右衛將軍兗州釗史,其子賀若敦後投靠北周武帝宇文邕,官封司馬,其後世子孫居河南洛陽,其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

第七個淵源

源於中亞安國,出自唐朝時期昭武九姓之安國國王別頓之王后可敦,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安國,在今布哈拉地區,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南部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獻中所稱的粟特境內,當時其地區還有東安國、西安國、畢國、史國、石國等。
唐高宗李治顯慶時期,安國之地為大唐附屬,唐高宗設定安息州,任命安國國王為刺史。安國國王別頓逝世後,
其王后可敦在公元七世紀下半葉多次率領國內軍民抗擊大食國的入侵。
唐中宗李顯景龍三~四年(公元709~710年),可敦之子、安國國王篤薩波提曾一度被篡位,後由大食國哈里發(國王)埃米爾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篤薩波提為國王。但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篤薩波提試圖反抗大食國的控制,曾向唐朝上表乞師以抗大食,結果被大食國人所殺,其子屈底波即位。屈底波即位後,亦圖反抗大食國,曾遣使來唐朝,結果在唐天寶九年(公元751年)亦被大食人所殺,其子阿悉蘭在位七年,也大食國哈里發下令殺死,然後其兄弟在位七年,於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一說公元783年)又被殺死,安國遂滅亡。
安國王后可敦家族在國王篤薩波被大食國人所殺後,遷逃至中原地區,為唐玄宗安置在唐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地區,後取漢姓為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察哈爾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察哈爾部落有哈斯額爾敦氏,漢義為“寶玉”,其族人中有以氏族名稱取諧音漢字單姓者,稱敦氏。
②蒙古族鄂爾敦氏,世居敖漢地區(今內蒙古敖漢旗)。後滿族中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dun Hala,漢義為“風”。後有冠漢字姓為敦氏、鳳氏、杜氏者。
③蒙古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世居扎魯特、歸化城、土默特。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等。

第九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鄂通氏,亦稱鄂屯氏,源出金國時期的奧敦氏部落,或稱奧屯氏,滿語為Etung Hala,漢義“強盛”,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鄂通(今黑龍江鶴崗東梧桐河流域),隸屬滿洲正白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曹氏、鄂氏、杜氏等。其敦氏出自著名的金國禮部尚書奧敦良弼的後裔子孫。
②滿族索齊哷氏,亦稱索齊禮氏、索齊勒氏,滿語為Soceri Hala,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吉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索氏、齊氏等。
③滿族圖爾敦氏,滿語為Turdun Hala,世居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等。
④滿族溫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溫敦氏部落,金國時期亦為溫敦氏,滿語為Wentun Hala,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烏拉(今吉林長春)。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溫氏、空氏、孔氏等。
⑤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dun Hala,漢義“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鄧氏等。
⑥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 Hala,是蒙古族、錫伯族共有的姓氏。滿族、錫伯族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車氏、英氏、寧氏等。其敦氏出自章佳·阿克敦,滿洲正藍旗人,清康熙四十年進士,累官至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兼署步軍統領、左都御史,充國史館總裁,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

第十個淵源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錫伯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錫伯語亦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章氏、英氏、寧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鄂溫克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kdun Hala,漢義為“在禿山腳下住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克氏等。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達斡爾語為“住在山腳下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柯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