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夾河鎮,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環境優美,歷史悠久,交通方便。鎮域總面積267.4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夾河鎮
- 外文名稱:Shangjiahe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上夾河村、古樓村、馬爾敦村
- 政府駐地:上夾河鎮
- 電話區號:024
- 面積:267.4平方公里
- 人口:1.8萬人
- 方言:東北官話吉沈片通溪小片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勝利石棚
- 車牌代碼:遼D
簡介,產業,歷史與古蹟,
簡介
上夾河鎮隸屬於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屬於長白山系龍崗山脈。坐落在縣境西北部,蘇子河沿岸。西距撫順67公里,東距新賓縣城62公里。上夾河轄境西接撫順縣,東接清原縣,北接南雜木鎮,南接木奇鎮。東南公路、下李線、上台線公路從鎮內通過,是西出新賓的交通要道。沈通高速公路經過,並設有上夾河出入口。人口1.8萬,11個行政村,滿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3%,城鎮化比例為85:10。
產業
農業主產各種糧食、蔬菜作物和一些山野菜,如玉米、大豆、花生、龍鬚菜、蕨菜、刺嫩芽、菸葉等。此外,上夾河還發展起根藝產業,在鎮北公路邊形成了大型根藝市場。
歷史與古蹟
上夾河鎮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西部,地處龍崗山的余脈、蘇子河的下游。龍崗山在境內聳起數座陡峻的大山,蘇子河在叢山峽谷中曲折穿行。由於山嶺水道縱橫交錯,所以形成諸多險要去處。上夾河鎮處在撫順市區與新賓縣鎮的中點,是由撫順去往永陵,繼而去往通化、桓仁的必經之路。複雜的地形、重要的位置,使得上夾河成為古往今來軍事家們必攻必守之地,在區區一鎮土地之上,疊生出非常豐富的歷史事件,成為在本縣內僅次於前清故里永陵的又一歷史名鎮。
上夾河是古代驛路上的重要一站,清帝東巡時多次在此駐蹕,因而得以記載入相關的隨行實錄中(有時寫作尚家河)。
上夾河地區比較有特色的古蹟之一是石棚。保存最為完好的石棚是勝利石棚,位於上夾河以西的勝利村。該處石棚是由三塊豎立的石板支撐一塊3.5米長的大石板,構成一個高0.7米的石室,其內發掘出鼎足器和陶器耳等,並有火燒土層,是一座青銅時期的火化墓葬,距今已有2500到3000年的歷史。這裡可能埋葬過古代貊族部落首領,後來成為宗教祭祀或氏族公共活動的場所。此外,在河西、南溝等村也發現有石棚遺蹟。
除了石棚,上夾河周邊還有古城遺址發現。公元前82年,玄菟郡從今朝鮮境內遷移到今永陵鎮,並形成一條“玄菟古道”。在玄菟郡府東西兩側修築了一長串烽台,橫穿上夾河全境,至今還能找到遺蹟。從西向東在河西嶺、古樓村砬子頭、天橋嶺、勝利村龍頭山、腰站村東砬臉、上夾河村東砬咀、得勝堡嶺、下崗子油庫嶺、馬爾墩北山、馬爾墩嶺,共遺存10個圓錐狀的烽台,烽台腳下山坡上見有大量的漢代筒瓦板瓦和夾砂陶器碎片,隱約表明了當年大興土木的場景。
公元342年,前燕政權大舉攻擊高句麗,在木底城大戰。據考古發現,木底城很可能就是今天木奇鎮河西村的古城遺址。戰後,高句麗在木底城以西15公里的上夾河鎮五龍溝修建了一座山城,據考古推定,可能是“南蘇城”。後來,包括前燕、唐朝在內,許多次針對高句麗的征伐,都在南蘇城留下了足跡。
明代,女真南遷,在蘇子河流域定居,當時在上夾河周邊修建了許多城寨,見諸史冊的有古勒城、黑機革城、沙濟城、嘉穆瑚寨、安圖瓜爾佳城、馬爾墩寨、兩個兆嘉城。努爾哈赤在統一部族內部的進程中,在上夾河境內大小激戰無數,其中奪取兆嘉城、馬爾墩寨的戰鬥都比較有名。在明軍對古勒城的圍攻中,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等多位親屬,事後卻對努爾哈赤敷衍了事。這引起了努爾哈赤的仇恨,也成為努爾哈赤日後舉兵反明的重要理由之一。
1686年,愛新覺羅·阿塔受命從北京回永陵任永陵副總管,行經腰站村時,將隨行的六個兒子安頓在腰站定居,只攜一子去永陵赴任。腰站六子繁衍成為人口眾多的六大支系,使得腰站村成為新賓滿族自治縣唯一的愛新覺羅皇族後裔肇氏聚居的村莊。因此,腰站村也作為典型的滿族村落,經常受到民俗歷史學者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