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藝術是北朝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石窟寺是一種佛教的建築形式,起初是以洞窟為主,後來發展到露天摩崖造像。中國古代石窟的開鑿是隨著佛教的傳播方向,由西而東,由南而北的。中原地區最為著名的石窟是山西大同雲崗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西北則有敦煌石窟。
石窟藝術是北朝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石窟寺是一種佛教的建築形式,起初是以洞窟為主,後來發展到露天摩崖造像。中國古代石窟的開鑿是隨著佛教的傳播方向,由西而東,由南而北的。中原地區最為著名的石窟是山西大同雲崗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西北則有敦煌石窟。
石窟藝術是北朝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石窟寺是一種佛教的建築形式,起初是以洞窟為主,後來發展到露天摩崖造像。中國古代石窟的開鑿是隨著佛教的傳播方向,由西而東,由...
北朝(386年—581年),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於北方五個朝代的總稱。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繼承北周疆域的隋由於滅亡南朝陳,完成了統一大業,所以...
北朝石窟伎樂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樂伎的寫照,樂伎的社會地位低下,實際是供統治者縱情享樂的音樂奴隸。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在北朝,佛教石窟藝術勃興,聞名於世的...
敦煌石窟北朝塑像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所塑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有二夾侍...
南北朝時期的建築實物,除個別磚石佛塔外,全都不存,目前只能依據北朝石窟壁畫、雕刻中所表現的建築形象,結合文獻記錄並參考受南北朝末期影響的日本飛鳥時代建築推知其...
馬蹄寺石窟,是中國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它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餘公里的臨松山中,計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觀音洞等處。各處...
陝北石窟,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陝西省北部,包括銅川、延安、榆林地區的石窟。肇自北魏,歷經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朝代,以至中華民國...
敦煌石窟北朝壁畫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本生故事有屍毗王割肉貿鴿、薩埵那捨身飼虎、月光王施頭、...
“東魏石窟位於五岩山南麓的崖壁上。石窟依山勢由東向西分五區開鑿,共有佛龕41個、造像154尊、護法獅子24對。作為非帝王皇家營建的民間石窟群,五岩山石窟體現了...
鞏縣石窟背倚邙嶺,面對洛水,古稱“溪霧岩雲”之“幽棲勝地”。現存五個洞窟、一個千佛龕、三尊摩崖大佛、7700餘尊佛像、180餘篇造像題記,與雲岡、龍門合稱“...
吐蕃時期開鑿的佛教石窟。又稱帕拉魯布。位於拉薩市藥王山東麓山腰,距地面22米。始建於7世紀40年代,由松贊乾布時期的茹雍妃(潔莫遵)主持開鑿,歷經13年完成。...
石窟是營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於印度。由於印度所處的南亞次大陸氣候濕熱,雨季漫長,這些因素都不利於修行;故此在很早期,印度人就選擇了在冬暖夏涼的天然岩洞...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屬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以後,隋、唐、...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
《鞏縣石窟北朝造像題記六品》主要講述的是:北碑的代表作品集中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群,現存碑碣和造像題記多達三千六百,其中北魏造像題記約有二千。鞏縣石窟寺群造像...
萬佛堂石窟,坐落在遼寧省義縣縣城西北9公里的大凌河北岸,至2015年為止,是中國東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國北朝石窟中緯度最北,位置最東的窟群,萬...
歇山頂的出現晚於廡殿頂,其樣式最早可見於漢闕石刻,在漢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畫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頂。現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築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禪寺大殿。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