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最早的聖經漢語譯本出自馬士曼之手。馬士曼是英國浸禮會派往印度一帶向華僑傳教的傳教士,在拉沙協助下將聖經譯為漢語,1822年在印度塞蘭普爾出版。與此同時,馬禮遜在東印度公司支持下在廣州從事聖經翻譯工作。新約部分於1813年譯成,...
在此譯本中,麥都思主張將God翻譯為上帝,偏離了之前馬禮遜譯本和馬士曼譯本的譯名,即神,遂開啟了曠日持久的譯名之爭(Term Question),直到現今爭論也沒有解決。此譯本也首次將 Christian翻譯為基督徒,而之前的譯本應該是音譯。
1810年出版馬太福音、馬可福音,1811年出版新約,1822年在印度塞蘭坡(Serampore)出版《聖經》全書, 史稱“馬士曼譯本”,比馬禮遜譯本早了一年。馬士曼譯本(Marshman’s Version)和馬禮遜譯本(Morrison’s Version)統稱“二馬譯本”。
1810-1822年,馬士曼和拉撤爾翻譯的《新約》和《舊約》,史稱《馬士曼譯本》;1810-1823年,馬禮遜和米憐翻譯的《新約》和《舊約》,史稱《馬禮遜譯本》;1828年,馮亞生翻譯的《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1835-1838年,麥都思、郭士...
高德文理譯本,一說是高德修訂馬士曼譯本而成,一說是他重新翻譯,只是參考了之前的譯本,其中包括馬士曼譯本。高德是浸信會人士,由於自己的宗派信仰,他不太願意參與委辦譯本的翻譯,而願意翻譯一本獨立的、體現浸信會立場的譯本。早在...
聖經中文文言文譯本。由高德(Josiah Goddard)、羅爾悌( Edward Clemens Lord)和秦貞(Horace Jenkins)、憐為仁(William Dean)等譯出。1848年,美國浸信會退出委辦譯本委員會後,請當時在曼谷傳教的高德來華修譯《馬士曼譯本》。《...
馬士曼本人對這項工作堅持不懈,最終成功地完成第一部漢語《聖經》全譯本。1827年,凱里、沃德和馬士曼脫離浸禮會。1837年12月7日,馬士曼在塞蘭布爾逝世。馬士曼博士共育有12個子女,其中有6個夭折。長子曾做過多年的《印度友人報》(...
與馬禮遜幾乎同時,馬士曼於1822年在印度出版其與拉撒爾合譯的《馬士曼譯本》。二者合稱《二馬譯本》,為近代聖經中文翻譯奠定了基礎。此後,《馬禮遜譯本》由麥都思、郭士立、裨治文、和馬禮遜之子馬儒漢修譯成為《四人小組譯本》;《新約》...
馬禮遜牧師1807年踏入中國,開始進行翻譯工作,1814年出版新約的《馬禮遜》譯本,1823年出版了新舊約全書。接著還有其他譯本出現,像1822年的《馬士曼譯本》,1840年的《新遺詔書》,1854年的《委辨譯本》,1862年的《裨治文譯本》,1868...
馬士曼譯本...1822 馬禮遜譯本《神天聖書》...1823 四人小組譯本...1840 委辦譯本...1854 南京官話譯本...1857 裨治文譯本...1862 北京官話譯本...1866 高德譯本...1868 施約瑟官譯本...1875 楊格非官話譯本...1889 施約瑟淺...
馬禮遜將Baptism翻譯為洗,為大部分傳教士接受;馬士曼譯為蘸,則為浸禮會採用。浸禮會傳教士因不贊成將Baptism譯為洗,工作剛開始時就退出了翻譯委員會,長時間延用馬士曼譯本。1848年浸禮會從泰國曼谷請來了美國浸禮會真神堂傳教士高德(...
第一節 初步的文言譯本:馬禮遜與馬士曼譯本 第二節 麥都思與郭士立:對文言認識的深化 第三節 “委辦譯本”:影響“文化特權群體”的努力 一、鴉片戰爭所帶來的政治背景與傳教模式的變革 二、“標準譯本”翻譯計畫的提出 三、爭論的...
第六章 鴉片戰爭前的《聖經》漢譯本 第一節 《四史攸編耶穌基利斯督福音之合編》第二節 《古新聖經》第三節 馬士曼譯本 第四節 《神天聖書》第五節 郭士立譯本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徐若夢 女,碩士研究生,現為華中科技大學...
第一節 初步的文言譯本:馬禮遜與馬士曼譯本 第二節 麥都思與郭士立:對文言認識的深化 第三節 “委辦譯本”:影響“文化特權群體”的努力 一、鴉片戰爭所帶來的政治背景與傳教模式的變革 二、“標準譯本”翻譯計畫的提出 三、爭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