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革 英治時期 在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年至1841年)中,由於清朝被
英國 打敗,於是被逼在1841年簽訂《
穿鼻草約 》,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1842年,
清朝 與英國再簽訂《
南京條約 》,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之一。1841年1月20日,
英國 的駐中國商務代表(未獲清廷承認)暨
英國 皇家海軍 軍官
查理·義律 (Charles Elliot)最先占領香港島,並於水坑口(英文為Possession Point,意思是占領點,故又譯“波些臣”)登入,並稱香港島為“barren rock”(意即貧瘠的小島)。
1841年香港開埠前各方言大致分布 後來,英國人在香港的中環一帶駐腳,先建成香港第一條街道──好萊塢道,並把中環一帶發展成行政和商業中心。19世紀至20世紀初,香港主要是以商業貿易為經濟主軸,幾乎所有公司都在
中環 一帶進駐,中環成為當時香港島的商業中心區。此外,香港島還有很多高級住宅區,像
中環 山上的半山區、
太平山頂 和
淺水灣 都是當時開始發展的。
日軍侵領 1930年代初期,英軍意識到日軍可能會攻占香港,加上黃泥涌峽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所以興建了大規模的防禦工事,包括皇家炮兵第5AA高射炮陣地、榴彈炮炮台以及多個機槍堡等。1941年12月8日
香港保衛戰 爆發,而日軍於12月18日成功搶灘香港島銅鑼灣,12月19日已抵達黃泥涌峽。當時英軍第3義勇軍步兵連第7、8、9排,少量
蘇格蘭 營及加拿大
溫尼伯 榴彈兵部隊D連,為扼守這個通往香港島南部的要道以及黃泥涌水塘,與日軍爆發激戰。雖然英軍的頑強防守使日軍有600多人傷亡使義勇軍第3連成為抗戰英雄,但日軍於12月23日終於成功占領黃泥涌峽。由於英軍已經無險可守,加上香港另一主要山峽
灣仔峽 於12月24日亦失守,惟有選擇投降,結束了香港保衛戰,並開始了香港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自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香港島人口急增,由於中環一帶的土地不敷套用,香港島不少地方都開始發展,如北角、筲箕灣、香港仔和黃竹坑。這些新開發地區為昔日的工廠區,自製造業式微後,由於香港島的地價租金一直遠比九龍對岸的高,所以慢慢地香港島的商業中心除了在中環外,還有灣仔和銅鑼灣一帶。
淺水灣夜景 區域劃分 中西區 (當中的大小
青洲 並沒有和香港島相連)
香港行政區劃 灣仔區 東區 南區(當中的
鴨脷洲 和鴨脷排等島嶼並沒有和香港島相連)
注 :香港島不屬於香港的
離島區 。 而立法會選舉同屬一個選區。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亦曾使用“港島中”、“港島東”、“港島南”及“港島西”等分法。 香港島-自然地理 香港島位於中國香港的南部,北緯22.2度,東經114.2度。香港島面積約78.40平方公里,占全香港面積大概7%,是香港第二大島嶼,排於
大嶼山 之後。香港島地形山多地少,最高點為海拔554米的扯旗山(即太平山)。平地方面則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部的一列狹長的海旁土地,由
堅尼地城 一直伸展至小西灣,而香港島的主要經濟發展也集中於北部沿岸地區,故此香港島北面的土地從香港開埠以來多年一直依賴填海工程而增加。
鄰近地理:香港島的北面與
九龍半島 相隔著維多利亞港,現時共有3條過海行車隧道及3條過海鐵路接駁港、九兩岸,中間亦有港內線渡輪行走。本來位於
奇力島 銅鑼灣對出海域,在1955年興建新的
銅鑼灣避風塘 時與香港島連線,當時奇力島由
波斯富街 尾一直築海堤得以接連。1969——1972年,為興建紅隧入口,
灣仔 及銅鑼灣北進行了另一次填海工程,遂發展成現時的地貌。而灣仔對出海域的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新翼部分為
人工島 。
香港島的東面為
東龍洲 ,中間以
藍塘海峽 相峙。 香港島的南面主要為南丫島、鴨脷洲及
蒲台群島 等島嶼,而當中的鴨脷洲與
香港仔 隔著香港仔海峽對望,中間以
鴨脷洲大橋 連線。南丫島的發電廠則為整個香港島供應電力。
香港的西北面有二個小島,分別為青洲及小青洲,合稱大小青洲,與香港島中間隔著
硫磺海峽 。政府原計畫將青洲以填海方式連線香港島,並發展成為一個全新住宅區,同時建議作為以青洲作發展10號幹線中連線大嶼山的
海底隧道 的起點。然而,在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下,有關計畫已擱置。現兩個島上均並沒有任何居民居住。
環境 香港島主要
遠足 徑為
港島徑 ,全長共50公里,分為8段。起點位於
山頂 爐峰峽 ,而終點則為
大浪灣 。跨越港九新界的
衛奕信徑 的第一和第二段亦途經大潭郊野公園和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
人口 2011年,香港島人口有1,270,876人,約占全中國香港人口的1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000,高於整體密度(7,000/k㎡)。
交通 陸上交通 由於香港島的發展集中於北岸,故此島的交通也以北部較為發達。香港捷運港島線與
香港電車 的路線均於島的北部沿岸地區來回行駛,貫通東、西各區成一橫線。電車東行只到
筲箕灣 ,西行卻至堅尼地城一帶,另有路線南至
跑馬地 ;捷運東行至
柴灣 ,西行只至
上環 (2014年底隨著西港島線開通已延伸到堅尼地城)。兩種公共運輸工具互補不足,
山頂纜車 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運輸服務,來往太平山頂、半山區及中環,亦是吸引不少遊客乘搭。此外,香港島交通還依賴著巴士、小巴等通交服務,尤其是南區和半山等沒有大型運輸工具的地區,港鐵興建的
南港島線 於2016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
大潭郊野公園內 跨海交通 由於香港島四面環海,對外交通方面非常重要,香港島主要依靠海底隧道穿過維多利亞港連線九龍半島,再往各區。現時共有3條行車過海隧道,分別為
香港海底隧道 、
東區海底隧道 和
西區海底隧道 ,以及3條捷運路線
東涌線 、
荃灣線 和
將軍澳線 和
機場快線 。第四條過海行車隧道及第四條過海鐵路當前正在計畫中,以疏導現今擠塞的交通。而連線香港島和鴨脷洲的鴨脷洲大橋於1980年落成,使
鴨脷洲 與港島南區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海上交通 海上運輸方面,香港島設有多個渡輪碼頭,主要集中於中環、灣仔和北角,設有頻密的渡輪航班來往九龍及離島,在上環亦同時設有往的離境碼頭。維多利亞港內亦設有一些公眾碼頭,如知名的
皇后碼頭 ,主要供小型駁船、遊艇、觀光船等作上下客服務。亦有小量的補給和貨物轉運。
往九龍 前往九龍的渡輪服務,一般稱為“港內線”,即以維多利亞港內的航線。有一段長時間大部分航線由
油麻地小輪 提供服務,主要路線有北角至
觀塘 、九龍城及
紅磡 及中環至
佐敦道碼頭 、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
港島東區 至中環的交通十分擠塞時更曾開辦由
太古城 至中環的非過海渡輪服務,至捷運港島線通車後取消。早期渡海小輪的服務時間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過海巴士前現前,停航後市民只能等待第2天早上過海,又或者乘搭收費較昂貴且危險的“嘩啦嘩啦”電船。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現時僅剩下7條航線: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中環至紅磡、及
尖沙咀 ,以及灣仔至紅磡及尖沙咀航線,分別由。小型航線則有海祐小輪經營的中環至尖東飛翔船服務及
珊瑚海 船務經營的西灣河至三家村及觀塘航線。
往離島 往離島的航線經常稱為“港外線”。幾乎均集中在中環渡輪
碼頭 ,前往的地區包括
馬灣 、
愉景灣 、
梅窩 、
坪洲 、
長洲 及
南丫島 ,由多家公司分別經營。有部分市民選擇遷入離島,每天都乘搭渡輪前往中環一帶上班。香港仔亦設有渡輪航線前往鴨脷洲及南丫島分別由香港仔小輪及港九小輪經營。
此外,一些地區亦設有街渡,以小型渡輪接載乘客前往一些客量不高的地方,以作輔助一般渡輪服務,彈性較大。
往境外 位於上環的港澳碼頭為前往珠三角的澳門以及
中山 、珠海、廣州番禺、深圳蛇口等多箇中國內地地區的海上交通樞紐,設有多條高速客輪航線服務。碼頭天台亦設定直升機停機坪,提供來往港澳的直升機航班,來往香港及澳門只需十五分鐘。
未來發展 當前南港島線西段尚未有定案。
榮譽 景區景點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 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園之一,占地170
英畝 。公園建築分布於
南朗山 上及
黃竹坑 谷地。山上以海洋館、海洋劇場、海濤館、機動遊戲為主。山下則有
水上樂園 、花園劇場、金魚館及仿照歷代文物所建的集
古村 ,仿中國
宮廷建築 ,村內有
亭台樓閣 、廟宇街景,反映中國歷史風貌,使中國古代街景重現,並有民間藝術表演。由
中央政府 贈送的大熊貓安安和佳佳,於1999年首次公開免費讓市民參觀。往來於園內各地,可乘架空吊車或電動扶梯。
銅鑼灣 香港島上的著名景點恐怕就是銅鑼灣了,
銅鑼灣 是中國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中國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後,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隻燈火通明,穿
唐裝 衫褲的見船隻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遊客往來於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之間。遊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遊避風塘是遊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築物乃
香港大球場 ,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4萬人。位於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於
馬場 內快活看台二樓的
香港賽馬博物館 。
香港中央圖書館 也在此處。
維多利亞公園 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
維多利亞公園 ,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裡練太極拳;每逢
春節 、
中秋節 、
聖誕節 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於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裡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裡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