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建築

宮廷建築

宮廷建築,為漢族建築之精華。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

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古代宮殿建築物自身也被分為兩部分,即“前朝後寢”:“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後寢”是皇帝與后妃們居住生活的所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廷建築
  • 歷史追溯:秦始皇
  • 隸屬:中國建築
  • 現存:紫禁城
版本一,版本二,

版本一

封建帝王是“天子”,皇天上帝之子,皇天上帝居住在天界“三垣”(太極紫微天市)中央的紫微宮,因而,帝王之所居也應是人界的紫微宮,它又是皇家禁地,紫禁城由此得名。
作為明、清兩代的宮殿,紫禁城先後有24個皇帝在此秉政,直到1924年溥儀被逐離宮,作為皇宮的歷史長達500餘年。

版本二

宮廷建築中,柱式構圖比較嚴謹。最重要的是楓月白露宮、魯佛爾宮和丟勒里宮。是巴黎的市中心,一個四合院。擬建的丟勒里宮在它的西側,南北長267米,東西寬165米,橫分為三個院落,中央院落長113米,寬89米。左右兩個稍窄一點,縱橫二條軸線十分明確。 丟勒里宮大部是一層的,有閣樓。南北立面作五段劃分,東西立面作九段劃分。凸出部分是個豎長方形,裝飾集中在凸出部分。這些凸出部分,是由中世紀的碉堡塔樓演變而來,後來成為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重要特點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