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饢
- 外文名:naan
- 種類:白皮烤饢,小芝麻饢,夾心饢
- 分類:新疆傳統食品
- 定義:麵食 特產
- 總筆畫:25(繁)31
- 主要食材:麵粉
- 拼音:náng
- 筆順編號:3551251245251251112213534
- 口味:較淡
- 形狀:圓或橢圓
- 突厥語:亞哈饢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
烤饢是維吾爾族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饢是用饢炕(吐努爾)烤制而成,呈...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
新疆的男人出遠門,家裡的女人會在前一天晚上和面(新疆的面一年一季,勁道好,面香味濃),用家裡的大鍋烙上一張臉盆大的饢——不容易變壞,面搓得厚實,充飢最好...
新疆烤饢是新疆的傳統美食,運用獨特的醬料烘焙而成,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相似。...
肉饢,是在麵粉中和入切碎的羊肉丁,加上鹽、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烤制的,俗稱肉饢。“闊西”饢和“闊西格吉達”饢 這些饢都是肉饢,做法是把羊肉切碎...
饢是新疆各族民眾不可缺少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民眾日不可缺的麵食之一。在新疆,饢有五十多個品種,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胡蘿蔔饢、卷餅饢...
印度饢,是一種食品。製作時的常見配料有高粉300g、細砂糖2大匙、鹽5g、乾酵母4g、雞蛋1個、牛奶100ml、溫水50ml、橄欖油1大匙、無鹽黃油適量。...
新疆的饢是位於成都市的一家清真菜餐館,提供線上選單。...... 新疆的饢是位於成都市的一家清真菜餐館,提供線上選單。餐館名稱 新疆的饢 地區 成都市 人均價格...
新疆饢 作詞:婁英 作曲:石明 演唱:肖開提 每當看見東升的太陽 就想起了新疆的圓饢 圓圓的饢圓圓的饢 太陽一樣圓圓的饢 每當看見天邊的月亮 就想起了新疆的圓...
饢包肉,維吾爾語音譯為“塔瓦喀瓦甫”,意即鍋燒肉,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饢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
托卡西饢是一道的菜品,主料是新鮮的中粉、溫牛奶等,配料是酵母粉、雞蛋,調料是適量的食細砂糖、蜂蜜、玉米油等,通過烤制而成。...
維吾爾族的烤饢設備最主要的是饢坑。饢坑可設在庭院或家門口,其燃料大都用柴,現在也有用無煙煤的。饢坑也別具一格,由於地區的不同,饢坑的式樣和材料也不同。...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
一種烤制的麵餅,中國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當作主食。饢: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印度饢餅做法 1. 麵包機里依次放入乾酵母,優酪乳,麵粉,糖,鹽,開揉面檔,一開始可以不要加入全部的優酪乳,揉一會兒看看濕度再做調整,因為各地和不同季節麵粉吸水量...
油囊即為新疆饢的一種,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呈圓形。味道香酥...
阿布拉的饢(西北路店)是一間位於烏魯木齊市的餐廳。是阿布拉的饢的總店。...... 阿布拉的饢(西北路店)是一間位於烏魯木齊市的餐廳。是阿布拉的饢的總店。...
饢糠,讀音為nǎng kāng,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如畜生般吃糠。...... 饢糠編輯 鎖定 饢糠,讀音為nǎng kāng,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如畜生般吃糠。 [1] ...
打滷饢,因在2015央視春晚成為金句走紅、即披薩。打滷饢,即披薩的中國式稱呼,極具中國特色。有一些商家也頗有創意地搭上了春晚的便車;比如春晚爆出“打滷饢”...
烤肉和饢是一種食物。...... 饢是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麵食品,品種很多,主要有肉饢、油喀、窩窩饢、片饢和芝麻饢等。饢是在饢坑中烤制而成的,外乾內酥,香味獨特...
維族人烤饢 作者:韓樂然 創作年代:1946 規格:32.2×47.6cm1 作者簡介 韓樂然(1898—1947),中國畫家,原名韓光字,朝鮮族,吉林延邊市人。九歲喪父。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