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飽當知人飢
- 拼音:bǎo dāng zhī rén jī
- 釋義:自己吃飽了知道還有人餓肚子。
- 類型:成語
【詞語】:飽當知人飢 【注音】:bǎo dāng zhī rén jī 【釋義】:自己吃飽了,應該知道還有人餓肚子。 ...
飽而知人之飢出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相傳是後人為晏嬰所撰,現在一般...
“飽飫烹宰,飢饜糟糠”,諺語,意思是飽腹時魚肉等美食也吃不下,飢餓時糟糠等粗食也很滿足。中文名 飽飫烹宰,飢饜糟糠 類別 諺語 ...
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孔子聞之曰...
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飢,溫而知人寒,逸而知人勞。今君不如也。”(語言描寫,巧妙的運用委婉的言辭,以古之賢君的做法來暗示景公,使景公頓悟。)...
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飢,溫而知人寒,逸而知人勞。今君不如也。”(語言描寫,巧妙的運用委婉的言辭,以古之賢君的做法來暗示景公,使景公頓悟。)...
公笑。晏子曰:“嬰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⑥矣。”乃命出裘發粟,與饑寒。今所睹...
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
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5.“雨雪三日”,景公為什麼認為“天不寒”?6.晏子巧妙運用什麼方法使景公聞命,“出裘發粟與饑寒”的?...
公笑。晏子曰:“嬰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令所睹於...
公笑。宴子曰:“嬰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⑤矣。”乃命出裘發粟⑥,與饑寒。今所...
公笑。晏子曰:“晏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⑧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⑨矣。”乃命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今...
文中晏子以“古之賢君”作當世之君的楷模,“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希望景公做一個關心百姓的賢君。...
1990年 飽,知人飢;溫,知人寒 1989年 來日某天再相見 1988年 怪你過分美麗 1987年 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1986年 當年情,再度添上新鮮 1985年 舞台為你敞開 19...
以疑決疑,決必不當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 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 聖人千...
公笑。晏子曰:“嬰聞之古之賢君,飽而知(8)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9)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10)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
飽而知人之飢 罪不知謂之虐 崇年儉以答天意 將亡之國不思賢 岑文本官高而憂 苟無民,何以有君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趙宣子...
【同韻詞】綠暗紅稀、白費心機、跌宕不覊、灰不喇唧、百不得一、皮弁素績、不失時機、飽當知人飢、呆如木雞、批亢抵巇[1] 凝脂點漆成語出處 編輯 ...
1990年 飽,知人飢;溫,知人寒 1989年 來日某天再相見 1988年 怪你過分美麗 1987年 夜闌靜,問有誰共鳴 1986年 當年情,再度添上新鮮 1985年 舞台為你...
沒的說,飯飽弄箸,是死摧的。’”又九四:“誰知這監生得福不知,飯飽弄箸...今日這樣看來,可知古人說的“飽飫烹宰,飢饜糟糠”,又道是“飯飽弄粥”,...
飽而知人之飢 罪不知謂之虐 崇節儉以答天意 將亡之國不思賢 岑文本官高而憂 苟無民,何以有君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趙宣子...
故古之明君,飽而知人飢,溫而知人寒,每以天下為憂,不以四海為樂。今關、...會車駕東巡,縣當供帳,時山東州縣皆懼不辦,務於鞭撲,恆獨不杖罰而事皆濟...
例(1)的內容在《晏子春秋》中用分述式表達:“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民之寒。”“溫飽”與“能知民之飢寒”是條件關係。例(2)“君臣有道則忠惠”亦屬條件...
”嬰對曰:“古之賢君,飽知人飢,溫知人寒。”三晉武帝問侍中裴楷曰:“朕應天順民,與海內更始,天下風聲,何得何失?”楷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風,所以未以...
飽而知人之飢 第五周畫山繡水 課外積累閱讀 豐樂亭記(節選) 放鶴亭記(節選) 課外迎考閱讀 閱江樓記 新城游北山記 第六周滴水之恩 課外積累閱讀...
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人行善者天賞之,行...蓋嬰雖略在墨翟前,而史角止魯,實在惠公之時,見《呂氏春秋·仲春記·當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