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簡體:顏氏家族
繁體:顏氏家族
拼音:yán shì jiā zú
注音:ㄧㄢˊ ㄕㄧˋ ㄐㄧㄚ ㄗㄨˊ
榮耀:一門三世四節鉞(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
在當時,與武將世家賴家並稱“文顏武賴”。並以“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三十六字官箴受到後人的推崇和敬仰。顏氏三代以清正廉潔、親民愛民、忠貞愛國的精神惠澤後世。
一門三世四節鉞(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
解放前,連平縣城
顏檢故居“
宮保第”正廳兩旁圓柱上,掛著一副筆法十分清秀的對聯,其文曰:“一門三世四節鉞(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節鉞(yuè):指總攬地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節是指古代地方官授職時皇帝頒賜的旌節,鉞是指皇帝頒賜的一種青銅製形如板斧而較大名叫斧鉞的兵器,凡是不聽將令者皆可斬殺,二者都象徵著極大的權力。《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斧)鉞然後殺。”)
這副對聯看似平平,但要詳細解釋,也頗為不易。
對聯第一句“一門三世四節鉞”,意思是:這一家人,三代當中,出了四個做過巡撫、總督的封疆大吏。他們分別是:第一代的
顏希深,依次做過湖南巡撫、貴州巡撫、雲南巡撫;第二代的
顏希深之子
顏檢,做過河南巡撫、
直隸總督、貴州巡撫、浙江巡撫、
福建巡撫、漕運總督;第三代的
顏希深之孫
顏伯燾,做過陝西巡撫、雲南巡撫、雲貴總督、閩浙總督,及顏希深的另一個孫子
顏以燠,做過河東河道總督(東河總督)。
對聯第二句是“五部十省八花翎”。
先說“五部”。清代中央設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而連平顏氏一門分別有人在除吏部之外的禮部、戶部、工部、刑部和兵部等五個部擔任過官職。具體是:
顏檢先後做過禮部員外郎、戶部侍郎、工部侍郎;
顏培瑚做過刑部給事中;
顏希深、顏伯燾、
顏以燠分別做過兵部侍郎、尚書等職。
再說“十省”。清朝把全國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和實行盟、旗制度的內蒙古地區。清政府分別設立總督、將軍、辦事大臣等高級地方官管理這些省區。計有:
直隸總督(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兩江總督(轄江蘇、江西、安徽三省),陝甘總督(轄陝西、甘肅兩省),湖廣總督(轄湖南、湖北兩省),兩廣總督(轄廣東、廣西兩省),雲貴總督(轄雲南、貴州兩省),閩浙總督(轄福建、浙江兩省),四川總督(轄四川一省),盛京將軍(轄遼寧),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伊犁將軍,烏里雅蘇台將軍,西藏辦事大臣,
西寧辦事大臣。而顏氏一門曾有人在十八個省中的十個省做過封疆大吏。即:
顏希深在湖南、貴州、雲南三省做過巡撫;
顏檢在河南、貴州、浙江、福建四省做過巡撫,而他一次護理兩次實任的直隸總督(人稱“三次督直”)則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
顏伯燾在陝西、雲南做過巡撫,而他做過的雲貴總督又轄雲南、貴州二省,閩浙總督則轄福建、浙江二省,將他們祖孫三代重複任職的省合併記作一省,則剛好是湖南、雲南、貴州、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浙江、福建、陝西十省。
最後說說“八花翎”。清代時,朝廷用頒發花翎(也稱賞戴花翎)來嘉獎官員。花翎插在官帽邊緣,以示榮耀。花翎是用孔雀尾部的羽毛加工而成的。根據翎尾上似眼狀的彩色斑紋的多寡,花翎又分三眼花翎、雙眼花翎和花翎三種,沒有“眼”的稱為
藍翎。顏氏一門曾有八人得到過朝廷賞戴的花翎,總計八支。分別是:
顏希深在四川西北高原金川前線時,以轉運糧儲有功,乾隆皇帝賞戴花翎;
顏檢在嘉慶七年(1802年)以兵部尚書銜任直隸總督,嘉慶皇帝賞戴花翎賜
黃馬褂,後又加太子少保銜;
顏伯燾在道光七年(1827年)隨朝廷大軍征討回疆,因轉運糧草及兵馬輜重有功,道光皇帝賞賜了花翎;顏培壿,翰林院待詔,誥贈中憲大夫,花翎道銜;顏培文,安徽銅陵、
宣城、東流、懷寧、宿松等縣知縣,軍功保舉同知
直隸州,欽加道銜,寧國府知府,賞戴花翎;顏培高,督糧道,二品頂戴,欽加按察使銜,雲南候補道,賞戴花翎;
顏培瑚,翰林院檢討,山西、陝西道監察御史,刑部給事中,
淮安府知府,淮徐揚海
兵備道,欽加按察使銜,賞戴花翎;顏鐘俊,三品銜,浙江補用知府,署湖州、
台州、定海廳同知,賞戴花翎。
來源
連平顏氏家族的來源,應當追溯到三百五十多年前的明季崇禎年間。那時連平尚未建城,是“滑冠盤據,久梗
王化,崇禎間削平建州辟萊的地方”(《連平州志》卷一序一)。統治者為了“拓疆、
任土、作貢”(《連平州志》卷一),便在這鳳山下、鶴水濱的荊棘地首創起“連平新州”(即現今的連平縣城)。因為“新”,便吸引了四方有識之士紛紛聚攏到這塊未
被開墾的處女地來,大振宏圖,成家立業。 原住福建
漳州府龍巖州緣嶺河口村的顏氏振耀公,也和其他開拓者一樣,不遠千里而來,1634年攜兩個子正式在
連平定居,從此便為連平人,顏振耀便是連平顏氏的開基始祖(連平顏氏除顏振耀一支外,還有別系的兄弟來連平定居,但人數極少。)。
顏氏振耀父子三人經過艱苦奮鬥、
克勤克儉,到第三代生活上已達到了小康之家的水平,人口也開始繁衍了。俗語說:“衣食足,禮義興,”於是他們便以“荊樹開花兄弟樂,書田無稅子孫耕”這兩句格言來要求後輩們發奮讀書,以求上進。不久,第三代的顏子仁、顏子純就開始進入了封建官場,顏子純連續十四科考舉未中,六十四歲才以貢生資歷首任長寧縣訓導。訓導的官職雖然微小,但也使當時“州人士濫以為榮”。顏子純的出仕,標誌著顏氏這個新發戶在連平新區漸露頭角了。到第五代,顏希聖於1723年一舉考中了雍正朝的翰林(未任職),
顏希深又由貢生做到貴州巡撫、侍郎等職。後來
顏希深之子檢,孫伯燾、以燠先後出仕,均官至總督。這就把顏氏從“州人士濫以為榮”進一步推向幾乎是全國聞名的“一門三世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鼎盛時期,成為清代二十八世家之一的官僚家族。
顏氏從清代康熙朝起至光緒末年止的二百多年中,在人口不滿一千(男性)的小小家族裡,卻有二甲進士(即翰林)三人,三甲進士一人,舉人二十一人,拔貢近五十人(不含秀才和監生)。其中有揭露封建科場舞弊案而譽滿全國的顏希聖(雍正時期與
金聖歎同案);有兄弟同榜考中舉人的顏模、顏樾(書法家,與練庭璜同時齊名);有在鴉片戰爭中積極抗英的愛國志士
顏伯燾;有忠於職守、護理黃河十幾年不出事故的
顏以燠;也有著作家顏爾軾(著有《四書典考》和《思復堂文集》)、顏筱園(著《眼科約編》);還有名噪一時的文人豪士
顏培瑚、顏鐘徠、顏大花等。此外,還有七品以上的官員六十多人。當時確是興旺發達,人傑地靈。
可是,鹹豐朝以後,連平顏氏雖仍有人做布政使、道、府縣官兒,但對照雍、乾、嘉、道時期,其顯赫趨勢開始遜色,乃至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而逐漸衰落了。清王朝覆滅後至解放前(即民國時期)的三十多年中,連平顏氏家族已開始分化;一部分人因為破產,早已轉向從事其他職業了;一部分人仍坐享祖輩餘蔭,吸菸(鴉片)賭博,拈花鬥草,直至把家產花光,仍不悔悟,一直穿空心袍,拖燕尾屐,苦苦支撐著“
書香世家”的空架子;另一部分人如顏恭叔、顏菊泉、顏仲華、顏重光、顏甘棠、顏澤滋、顏建華、顏偉青和顏保華等雖然先後做過簡、薦任的官員,但比起上代,簡直是
小巫見大巫。解放後,顏氏家族大部分成員又起了質的變化:大部分人接受了共產黨的政策,經過改造,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特別是粉碎“四人幫”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方針、政策得以貫徹,顏氏家族絕大多數人,在政治、經濟、
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提高。相當一部分人的生活已達到了小康之家的水平。不乏勞動致富的萬元戶,讀大學的人數,逐年也有所增加。難怪有人說:連平顏氏在
清一代是做官的人多,民國時期是吸菸賭博的人多,解放初期是地主多,粉碎“四人幫”以後是建築工人多,一九九零年後大學生多,連平顏氏子孫又開始走上了“以詩書為興業資本”的道路,這種說法與歷史事實基本吻合。
有人認為:連平顏氏之發跡,在於有二十四個山頭的好風水(即葬有好墳墓),顏氏之衰落,也是由於龍氣
過峽,牛形、幢幡形(牛形、幢幡形,均是顏氏祖墳,按照封建迷信的說法,一是主富,二是主貴。)等不管事成了所謂“風水尾”了。這實在是
無稽之談。因為每一個家族有興盛也必有衰落,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曹雪芹筆下的賈氏家族的成員們不就因
養尊處優,昏昏沉沉,導致一敗塗地么!由此看來,一個家族的興盛和衰落,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同時也離不開人為的因素,而“風水”是不足信的。
三十六字官箴
連綿巍峨的九連山下的連平縣城裡,有一幢古老而普通的屋宇,謂之“
宮保第”,她在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之間,顯得有點寒酸。然而,門庭上依稀可辨的對聯“一門三世四節鉞,五部十省八花翎。”這默默地昭告了這個家族曾經有過的何其顯赫的地位。的確,這個家族曾出現過
顏希深、
顏檢、
顏伯燾一世三代。他們不僅光家耀祖,而且能為官一任,積德一生,造福一方。
封建社會的不少做官為宦之人,為了坐穩寶座,乞求“保官符”,那么顏氏三代能三代相襲靠的是什麼呢?這就是三十六字“
官箴”和顏氏三代為“官箴”作的跋,可說這是顏氏三代從政為官的座右銘。
三十六字的箴文,是
顏希深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間任山東
泰安府知府時,在舊科房的殘壁中發現的。箴言原是明孝宗弘治年間,為了整頓吏治,提倡廉政,時尚流傳的做官格言,故曰“
官箴”。當時,貞庵主人任泰安知州,曾將箴文刻石自警。箴文共三十六個字。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顏希深讀了這
碑文後,受到很大啟示,將它移到署內西邊走廊,並在碑文後面寫了跋文,當作自己和後繼做官人的座右銘,以鞭策自己和教
戒屬僚及
子孫後代。
顏希深(1729-1780)是落居連平顏氏的五世祖,他是連平顏家進入仕途的第一代。為官清廉,從貢生直至雲南巡撫,
深孚眾望。嫻習吏治,所至有聲,民間還流傳著
顏希深母子“開倉濟民”的故事:
顏希深在山東濟南州任上,時逢特大水災,難民前往衙署請求救濟,
顏希深對災民深表同情,但又畏懼王法,不敢擅自開倉賑饑。老母何氏見狀後,教誨兒子道:“此乃人命關天之大事,還是從速施賑才是,縱使為此朝廷責罪下來,以我家數口,拯得千萬災民,這也值得。”顏希深遂開倉賑濟,並親自監發。適時,大清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沿運河順風順水而下,提前來到
濟寧州,知州顏希深下鄉賑糧去了,誤了迎聖駕之大事。大臣
和珅和山東巡撫要拿
顏希深是問。此時,何母被山東撫台的役從拘來,乾隆帝命將她帶至船上,責問其兒為何目無皇上,擅發倉糧,不來迎駕。何氏跪著稟告說:“此地慘遭水災,災民慘切,各地紳士急乎賑濟,臣妾命兒希深開倉發糧賑饑。希深未經上諭,不敢擅行。臣妾素仰聖母仁慈,聖上寬惠,對一方災民切無
坐視不理。但若待得上諭下來,那又是遠水難救近火。為此,臣妾便斗膽將倉糧開發,命希深下鄉施賑,不料未回,將供差接駕大事延誤。臣妾自知萬死。伏乞慈鑒。”皇太后見是白髮老婦且能對答有理,不禁
喜形於色,贊她是一片婆心,並勉勵她須時常教兒女愛國愛民,做個賢母。
顏希深在皇太后和乾隆帝的恩赦下回署。後來
顏希深在其母的教誨下,果敢有為,沿級而上,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調任泰安知府,1760年後歷任
濟南府知府,山東督糧道,四川、江西按察使,江西、福建布政使,賞戴花翎,兵部侍郎,河南巡撫,兵部左、右侍郎,欽差山東審辦事件,授理貴州巡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調任雲南巡撫,實授兵部侍郎。同月,遷任貴州巡撫,加節制通省兵馬銜,加二級。七月,卒於任上,享年51歲,因子
顏檢官居要職,誥贈光祿大夫,其母何氏得誥贈一品夫人。
顏希深題跋時,其兒子
顏檢才兩歲,年幼無知,不知道有這回事。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檢以儀部隨從,跟聖駕到山東時,又因公事繁忙,雖離泰安很近都抽不出時間去游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顏檢到吉安做知府,取道山東時,因泰安郡守徐大榕,是老相識,所以有機會進署內一見出生之所。憶起幼年在此游嬉之事,不禁無限感慨。索然返回家中,故又沒有到西廂房將碑文抄下來。
顏檢真正得到箴文,是在嘉慶十九年(1814年)七月做山東鹽政時,由
泰安令汪汝弼將石刻拓本寄送。
顏檢知道父親能在外地做官數十年,“以誠事君,以德及民,以廉馭屬,民懷吏畏,猶津津然稱道不衰,所以整躬待物操持原有本也。”
顏檢立志繼承父親的遺志,以廉政來勉勵自己。故令人重新將它刻在署內辦公的廳堂,奉為座右銘。
顏檢(1756-1832年)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乾隆丁酉(1777年)科,
顏檢考取拔貢,開始步入仕途,初任禮部七品小京官,先後出任江西吉安知府、雲南鹽法道,江西按察使,河南、直隸布政使,河南巡撫,嘉慶五年(1800年)代理直隸總督。
顏檢以其才幹,勤於吏事,政績頗豐,得到嘉慶皇帝的重視和信任。嘉慶七年(1802年)以兵部侍郎授予居全國督撫之首的直隸總督,賜黃馬褂,加太子少保銜。嘉慶帝給
顏檢的一道詔諭中說:“方中外吏治,貪墨者少,疲玩者多,因循觀望,大臣不肯實心,惟恐朕斥其專擅。小官從而效尤,僅知自保身家。此實國家之隱憂,不可不加整頓,卿系朕腹心之臣,其勉之”。從諭中可看出嘉慶對
顏檢的賞識。
顏檢為官的一生,以三十六字箴文作為做官的格言,用來鞭策和約束自己。其表現為:
(一)明於吏治,辦案寬嚴得當。以兩案為例:
一案是嘉慶五年(1800年)從直隸布政使到代理直隸總督期間,東明縣民李車,因姦情砍傷7歲幼童,從重擬以
絞刑處決。
另一案是永年縣梁自新勒死繼妻和媳婦一案,
顏檢了解案情是梁自新的繼妻虐待前妻之子梁有幅,縱容媳婦與人通姦,並同謀毒死有幅。梁自新憤怒之下,將妻媳勒死。罪出有因,從輕擬杖,定為兩年流放的處罰。此事為嘉慶皇帝嘉許,特下旨依議梁自新,加恩再減杖徙。
(二)體察民情,對民寬厚,為民清命。
清初,部分旗民徙至京師附近落居,墾荒耕作,繳納租稅。至嘉慶初年,直隸旗民徭賦加額,負擔繁重。民眾生活困苦,無法交租賦,積欠至13萬兩。前任總督
胡季堂和
汪承霈,屢議調劑,未有善策。
顏檢代任後,洞察民眾疾苦,深為同情,則疏請恢復旗租
原額,以紓民力,獲嘉慶皇帝的恩準,積欠得全減免。
嘉慶二十五年和道光元年(1820-1821年)
顏檢任福建巡撫期間,看到閩地民眾,歲進荔枝樹,素心蘭採運艱難。上疏力陳,懇切之言詞為道光帝所動,下詔永遠停貢,並嘉獎
顏檢忠直,道光二年(1822年)復擢直隸總督,時年已66歲。在他的居宅,連平“
宮保第”有楹聯寫道:“清白存心,精勤任事,勉為良吏,力挽頹風”。一生為官四十餘年,有升有降,褒貶自有論斷。“
顏檢明於吏事,治尚安靜,而屢以
寬縱獲譴焉。”“上素稱檢操守才幹而病其不能猛以濟寬累加訓戒。”(《清史稿》三五八頁)
嘉慶十九年(1814年),伯燾考取翰林,利用假期省親的機會,到了浙江(當時
顏檢任浙江巡撫)。
顏檢拿出先祖的箴詞給伯燾看,並對伯燾說:“你已進入官場,應該懂得做官的道理。此是先人的格言,實也是
祖訓。”伯燾接過來把它收藏好,道光二年(1822年)伯燾授延榆綏道,
顏檢又教導說:“你今到外面做官,要隨時以箴詞勉勵自己,不能鬆懈。”伯燾遵命,帶著箴詞去赴任。後來,在一起做官的同事,知道伯燾有一本“
官箴”,都爭相來索取手本。但陝西五原一帶又缺乏雕刻的匠工,於是寫信請長安令張愛陶重刻石碑,放到碑林去,以便廣泛傳播。
顏伯燾(1792-1855年)字魯輿,號載帆,又號小岱,自幼聰慧,嘉慶十六年(1812年),20歲中舉人,嘉慶十九年(1815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年(1822年)出任延榆綏道,督糧道,歷任陝西、甘肅、直隸布政使,統領軍隊征回疆,以征籌軍糧有功,賜賞戴花翎,道光十年(1830年)任陝西巡撫。道光十七年(1837年)授雲南巡撫兼雲貴總督,二十年(1840年)九月至二十一年十二月(1814年)為閩浙總督,因廈門失事,降三品頂戴留任。
顏伯燾在任上,確實遵守祖訓,做了一些有益於民眾,有益於國家的事。主要有以下幾件:
(一)為民眾辦實事
在任雲南巡撫時,改建滇池石閘,興修農田水利。“伯燾累世膺疆寄,嫻習吏治,所至有聲。”(《清史稿》三七一頁)
(二)在政治活動方面,反對投降派,支持林則徐抗英。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繼
鄧廷楨任閩浙總督。時值鴉片戰爭爆發,赴任伊始,目睹英國侵略者的種種行徑,眼看琦善、
奕山等投降賣國,非常氣憤。上疏力劾琦善、
奕山等的妥協行為,斥之“
開門揖盜”。對
林則徐在廣東的禁菸,表示支持,對他組織民眾打擊侵略者的愛國行動,備加讚賞。在奏疏中向道光皇帝條陳:“伏今逆勢方張,資之庫藏,何不以養士卒……於誓師之治,申效死之義與之同守。”(《清史稿》三七一
顏伯燾傳)又云:“粵民非不可用,前有蕭關、三元里等鄉數千人圍困
義律乃
余保純出城彈壓始散去”,並建議:“斯時,惟有特簡親信重臣,督造船炮,以本省之人作本省之兵,懸以重賞,未有不堪一用者……”(《清史稿》三七一頁)事實證明,顏伯燾民心可用的觀點是非常有遠見的。1841年5月英軍侵犯廣州時,市郊三元里等一○三鄉的民眾起來,用粗糙的武器狠狠打擊侵略者的史實,便是佐證。
(三)廈門抗戰。
道光二十年,
顏伯燾任閩浙總督以來,為了迎擊英軍,作了周密而充分的準備。“奏請餉銀二百萬造船,募新兵及
水勇八千,以備出洋禦敵。”(《清史稿》三七一頁)由於道光皇帝下令“撤兵省費”,將
顏伯燾募集的兵勇遣散,炮台和戰船亦中輟停建。
顏伯燾不惜冒抗旨巨險,仍保留相當兵勇,加強巡防。1841年8月26日,英使
璞鼎查率艦三十餘艘進犯廈門,
顏伯燾急調兵士分三路迎擊。一路是對岸的嶼仔尾,另一路為鼓浪嶼,再一路由他親自率領。自白頭汛正面迎戰,戰鬥相當激烈,清軍“毀敵輪船一,兵艇伍,敵遂聚攻炮台,總兵
江繼芸,游擊凌志,都司
張然,守備王世俊皆死亡。” (《清史稿》三七一頁)廈門陷落後,
顏伯燾率部退守同安縣,繼續招募新兵、訓練鄉勇,屢擾英軍。英軍占領廈門大肆劫掠,激起廈門人民奮起抵抗,英軍只好退去,轉攻浙江,唯留部分兵船泊鼓浪嶼。
顏伯燾率兵收復廈門,道光偏信投降派的讒言:“詔斥不能預防,倉卒失事,以廈門收復,免其治罪。議革職從寬降三品頂戴留任。”(《清史稿》三七一
顏伯燾傳)接著,派侍郎
端華到福建調查戰況,彈劾顏伯燾在英軍退卻時,沒有及時進剿,以及福建水師損失慘重,被革職,遣返故里。
顏伯燾回連平後,在西門崗建有別墅,閒居十二年。“鹹豐三年召來京將起用,道梗不得至。” (《清史稿》三七一)後受命江南軍務事。1855年(鹹豐五年)卒於任上,時年六十有三。
物換星移,世道滄桑,曾為風流人物的顏氏三代均已作古,然其為官清廉,仍為今人敬重。據悉連平縣打算把
拓本重刻碑文,樹在連平公園內,使更多人了解顏氏三代的家風。
朱鎔基引用《官箴》
1993年9月21日,當時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朱鎔基總理,在全國分行行長反腐敗工作會議上說:“我在上海工作時講過,‘人不畏吾嚴而畏吾廉;人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周谷城先生聽到後,說這段話很好。這段古代名言,我從小就會背誦,就是不知道是誰說的,你們大家有興趣,就幫著查一查,查到出處後能把它完整地背熟就更好了。”《金融時報》總編輯揚其廣先生歷經數年,查找這段名言的出處,最後他不僅找到了而且把它精心裝裱,懸掛於自己的辦公桌的正上方,用作為官和做人的座右銘,而且寫信轉寄給朱總理。如今,在中央國家機關一些領導及秘書的辦公桌玻璃板下,也壓著這段名言的微複印件。
這段名言的全文是:“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這段僅有三十六字的古代
官箴,言簡意賅,深藏哲理,字字鏗鏘。曾成為歷史上一些官吏身體力行的座右銘。現我們見到的西安碑林博物館的
官箴石刻
拓本,是廣東連平籍劉偉強同志(現任河源市建設局長)於1990年11月在西安考察時,在西安碑林偶然發現一塊斑駁脫落的碑石上刻著這則古代為官名言和清代名宦
顏希深、
顏檢、
顏伯燾祖孫三代分別撰寫的“
跋文”,始得知官箴石刻乃是家鄉先賢
顏伯燾所為,倍感興趣,且把拓本帶回家鄉,引起眾多有識之士的傳播和研究。
據考證,這段古代
官箴是明代山東巡撫年恭定(
名富)所撰並勒石立碑;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農曆八月,山東泰安知州貞庵主人顧景祥題跋重刊立碑;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下旬,時任泰安知府的
顏希深(廣東連平
元善鎮人),再刊並跋,碑立府衙西廂房內;嘉慶二十年(1815年)仲秋,時任浙江巡撫的顏希深之子
顏檢,按照其父泰安官箴碑刻拓本又刊並跋,碑置杭州治所大廳牆壁上;道光二年(1822年)顏檢之子
顏伯燾攜其父官箴石刻拓本履任陝西延榆綏道台。兩年後的立秋,
顏伯燾寫好跋文,連同父傳《官箴碑文》拓本寄給長安知府張愛陶(名聰賢),請其按老碑拓本刻石立碑,以傳後世;道光四年(1824年)農曆十月,
張聰賢應顏伯燾之託,遵囑刻石立碑並跋其後。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這塊三十六字為官格言及五篇跋文的
官箴石刻的來歷。
顏希深、顏檢、
顏伯燾祖孫三代,是
官箴忠實的繼承人和踐行者。從顏氏三代在
官箴碑刻的“
跋文”中,也清晰可見。顏希深在
題跋中說:右邊的箴言,語言簡潔,
意義深長,是做官的要領。於是我把它移到州府的西廂房,作為座右銘,使後來接任的知州見到它也能有所感觸。顏檢在
題跋中表示要繼承父志,弘揚
官箴的決心:先父在各地做了幾十年的官,都是以忠誠替皇上辦事,以德澤去關心百姓,以
廉明去管理屬下。直到老百姓懷念,僚屬敬畏。我奉命來浙江任巡撫,因而再抄以上碑文刻成石碑,鑲嵌於大廳牆壁上,使任職的人都可作為居官的座右銘,並記載前人的文明訓誨,使它永遠不會被遺忘。顏伯燾在其“
跋文”中也表達了他對先輩遺訓的忠誠承諾:家父拿出祖父親自抄錄的
官箴教育我:“你進入官場,應當審慎地領悟做官的真諦。這是前賢做官的格言,同時也是祖父的遺訓啊!”我慚愧自己無突出的功績,不值得稱頌。但不敢不以“公”和“廉”來鞭策自己。同僚們都知道我有《官箴碑文》,都爭著向我索取。這裡沒有雕刻工匠,於是我寫信請長安知府張愛陶前輩,按照老碑的原文刻製成碑,使大家都熟悉這碑文,更廣泛地流傳。
顏希深、顏檢、
顏伯燾祖孫三代都把
官箴作為座右銘,策勵自己,儆勉後人,治吏治民。他們在各自的任上為國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顏希深出仕後,“法尚清平,政績卓著”。在山東督糧道任上,為拯救德州水災災民,敢於接受其母何太夫人的倡議,在來不及申報朝廷的情況下,果斷地開倉放賑,救活了十幾萬災民。事後,有人上表參奏何太夫人擅開公倉,要求依法嚴懲。乾隆皇帝閱奏表後,
拍案而起,怒曰:“有如此賢母,拯救災民,不知保薦,反上奏參劾,實不足示激勵也。”翌年,乾隆皇帝召見何太夫人母子,嘉勉其開倉賑災之舉,並封何太夫人為一品太夫人,擢升
顏希深為貴州巡撫、加節制通省兵馬銜。後任兵部右侍郎。其事跡載入《漢族名宦列傳》。顏希深之子
顏檢“清白存心,精勤任事”。在任直隸總督時,對前任遺留下的關於提高地租及追繳13萬兩欠銀的懸案,曾“疏清復旗租
原額以紓民力,積欠得全部減免”。在浙江巡撫任上,大力興修
杭州西湖水利,任福建巡撫時,體恤民情,奏請廢除進貢荔枝樹和素心蘭的慣例。復任直隸總督時,制止了每畝地增收銀一分的做法,減輕了該省農民的負擔。顏希深之孫顏伯燾“嫻習吏治,所至有聲”。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雲貴總督任上,力排眾議,設址建造雲南滇池石牌(即水閘),使大片農田得以保全。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顏伯燾調任閩浙總督,上任伊始,他堅決
主戰,立即組織軍民加固海防設施,積極練兵備戰。他還上奏道光帝,參劾水師提督
陳階平告病逃避戰事,力陳廣東抗英形勢嚴峻,要求立即撤換
奕山、
隆文、楊芳等投降派官僚,提出起用林則徐和挑選得力將領共同禦敵的主張。在廈門抗英鬥爭中,他身臨前線,英勇督戰,雖敵我力量懸殊,仍“屢敗屢戰”……
連平在歷史上曾有過“科甲蟬聯仕宦赫,聲名文物冠珠江”的記載。清代中葉,連平顏氏家族出現“一門三代四節鋮,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顯赫世家,是當朝舉國聞名的“二十八世家”之一,
聲名遠播,
耀祖光宗。特別是顏氏祖孫三代,承傳和踐行《官箴》,居官澤民,為政公廉,忠貞愛國,受到當朝皇帝的嘉獎,更為後人所敬仰。從
顏希深1729年降生到
顏伯燾1853年辭世的一百餘年間,曾為清朝重臣名宦的顏希深、顏檢、顏伯燾祖孫三代,身經雍正至鹹豐五朝,歷侍乾隆、嘉慶、道光三代君主,目睹統治階級爾虞我詐、賄賂盛行的朝廷內幕和
荒淫無恥、
醉生夢死的宮廷生活。面對清朝腐敗黑暗的現實,顏氏三代能承前啟後將
官箴攜帶身邊,輾轉履任,把這段箴言當作為官的宗旨和座右銘。祖孫三代還先後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分別在山東、浙江、陝西任上三次將
官箴勒石立碑,自勵勉人。使這段旨在廉政勤政的為官名言能廣為流傳,澤及後世,實為難能可貴。
這段官箴在漫長的歲月滄桑中,曾成為歷史先賢的為官準則。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朱鎔基總理在反腐敗工作會議上引用,自
儆儆人,成為當今廉政教育的格言警句,可見重溫和研究這段古代官箴,是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文物
建築體座北向南,進深三棟34.3米,面闊29.4米,占地面積1088.4平方米。採用磚、石、木、瓦、石條等材料建成。瓦項
懸山式。舉架為抬梁式木構架。內面大廳、住房與廊相連。天池較大。屋內共豎石礎木柱20條。正門的兩側置有用青石料雕成的石鼓兩面。鼓呈圓形,直徑68厘米,厚26厘米。鼓下安有石雕墊座,呈長方形,長88厘米,寬46厘米,高50厘米,石鼓與墊座之間雕飾有一
小獅。屋的外牆均用鵝卵石、石灰混和夯築,厚50厘米,堅固異常。
此屋的門額原掛一木匾,上書“
宮保第”三字。屋門兩旁掛木質楹聯一副,刻文“一門三世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屋內原存皇賜之“福”匾及楹聯、書、畫、
裝飾品等甚多,因歷時多年,均已失散。
現原建築已拆建為體育館,只剩後棟一堵殘牆尚存。
顏伯燾別墅位於
連平縣城西約1公里處的西門崗,是
顏伯燾因廈門失守被革職後,於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歸籍所建。
建築體座北向南,平面呈橢圓形,面闊80米,進深120米,占地面積9600平方米。四周築高3米、厚0.5米的石砌圍牆。圍牆南面開設一門,寬2米。入門2米處有一半月形月塘,面積約400平方米,塘中砌寬1.5米的石砌路通入內建築。內面的建築,採用火磚、河石、木、瓦等材料建成。整個別墅樹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甚為幽靜。
顏伯燾在此閒居了十二年。
現原建築尚存月塘、圍牆和一株銀杏樹。其餘皆為惠化中學拆建。
三、河帥第
河帥第坐落在
元善鎮前進六街,建於清代。是東河總督
顏以燠所立。
建築體座北向南,面闊47米,進深三棟34米,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石砌牆基,泥磚砌牆,瓦頂
懸山式。前棟跌水高度3.2米,後棟跌水高度3.8米。
現建築主體基本完好。但由於已成為民居,府第內牆體已受破壞。
四、顏檢墓
坐落在現東源縣
錫場鎮河洞村芳洞自然村半山腰處。始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歷時兩年多竣工,建成後又擱置了七、八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
顏檢去世。第二年,即道光十三年(1833年),時任陝西巡撫的
顏伯燾將
顏檢棺柩運到該墓安葬,並立碑。
墓碑從右向左豎刻三行碑文,右邊一行記時間為“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中一行記墓主大字為“皇清誥授榮祿大夫
顯考惺甫府君冢藏”,左邊一行落款為“男伯燾敬識”。墓室用九塊高級青石打制鑲嵌而成,暗榫連線,整座墓沒有半點石灰沙漿。
距墓穴50米的山下平台上,是一座大型龍頭龜身墓志銘,上刻:“誥授榮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隸總督,歷任兵部侍郎兼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運總督、署浙閩總督,福建、浙江、貴州、河南巡撫,
倉場侍郎,戶部右侍郎”,之後一行楷書大字:“賞戴花翎穿
黃馬褂,皇清顏公墓”。落款為“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兵部尚書、國史館正總裁、前皇戎科會試副總裁、
通家(
世交;姻親)世侄
王宗誠敬題”。墓志銘頂端還有一塊弧蓋,正面上下有雙龍雲紋浮雕,中間篆刻“皇清”兩個大字。
距墓志銘4米的山下方向陡坡兩側,是逐級而設的五層平台神道。神道上成直線分台階兩兩相對擺設大型石像生群。其中一級台階設石人一對,清服打扮,頭戴冠,寬袖長袍,補服胸前方補上雕刻有白鶴,長袍下有波卷紋,神態灑脫,昂首挺立。二級台階設石馬一對,背上有鞍,鞍上褥墊,造型生動,雕刻精緻。三級台階設母石獅一對,四級台階設石羊一對。這些石像生群均比真的人、馬、獅、羊略大。五級台階設桅桿兩副。
沿墓場往山下左行一公里的山坑處,有一大型跑馬場。跑馬場占地5000平方米,山坑上端有一座60平方米的石砌觀禮台,下端築有一道長300米、高2米的圍牆。
跑馬場再向左平行一公里,設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接官廳”。接官廳座北向南,沿縱軸分為前門、大門、
孔橋、中門、後殿等。前門原有石牌坊,兩邊各有三根方柱。大門內有一道長20米、寬2米、高1.8米的石砌直道,距中門前有
孔橋,溪水東流。沿直道上兩級台階至中門,兩邊也各有三根石柱,原設有中門牌坊,兩邊仍存一對大
石獅。中門內分前、中後三廳,前廳深9米、寬18米。直上四級台階至中廳,中廳深10米,寬18米。再上六級台階為後殿,後殿深9米,寬18米。四周設有圍牆,其中後殿為半圓形圍牆。廳內建築物已被拆毀,遺存有一些石柱、
石墩、幾隻
石獅。其中在後殿散落幾塊用十多厘米厚的上好青石刻成的碑刻碎片,是道光皇帝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賞賜給顏檢墓(生居)的祭文。祭文曰: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樞府崇班,鎖鑰(關隘要地)重河山之寄;中台出鎮,封疆資節○之○。○屬重臣,式彪勞績。爾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直隸等處,兼管河道,總督軍務糧餉,守紫荊密雲等關隘,管巡撫事,今署戶部右侍郎
顏檢:器資瑰偉,風采嚴明;覃威惠以,宣猷允矣;政行款洽,兼統文武。猗與欠休哉!吏習民安,聿資樽俎;知謀懋著,○○○○。逢斯慶澤,爰賚徽章。茲以
覃恩,特授爾為榮祿大夫,賜之
誥命。於戲(嗚呼)!百城稟范,益思表率之方:○命爾式,○○○○○○。
道光三年七月
據考,顏檢墓早在解放前已被盜,傳說被偷文物中,有一把皇帝封贈的“七星寶劍”。“文革”期間,此墓又經多次損毀,致使棺木丟在墓外,墓志銘及石像生群全部被推倒在地。直至1985年12月間,為配合廣東電視台攝製組拍攝,才由當時的河源縣博物館協助有關部門修復原狀。現除一個石羊頭部斷開,兩副桅桿截斷外,其他均保存完好。
由
墓穴、龍頭龜身墓志銘、神道兩側石人石馬石獅石羊等石像生群、跑馬場、接官廳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的顏檢墓,是近代廣東的大型墓葬之一。現被列為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位於
連平縣城北約3公里的惠化區
新龍鄉黃小洞灌仔窯,又名“享堂”。此墓築於清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年),座北向南,由
墓室、墓堂組成。墓室長7米,寬5米,火磚砌結,拱頂;墓堂呈雙半圓形,最大直徑15米。墓門置青石淺刻墓碑一塊,碑長200厘米,寬75厘米,厚5厘米。上刻“○○七年歲次戊辰仲冬月穀旦奉安皇清賜進士出身誥授榮祿大夫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閩浙總督管監政事賞戴花翎前翰林院編修魯輿顏府君誥封一品夫人顏母汪夫人冢藏”及立碑子孫名字。墓的左側30米處,建有一靈堂,占地面積760平方米。靈堂前有一大坪地,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放置有大、
小石獅各一對。大石獅為一雄一雌,身長1.52米,殘高88厘米,每條重1400餘斤。坐身、昂首、眼凸、鼻大、嘴張、長耳,鬣毛自頸至尾舒展,尾呈蒲狀。雄獅口含圓球,雌獅前右腳撫一
小獅。每條石獅的後腿連一獅座,呈正方體,邊長41.5厘米,厚10厘米,均用青石料雕刻。造型雄健,雕刻精細,線條明朗,具有清代的雕刻藝術特色。現大石獅前肢均被毀壞,雄獅口內的圓球及雌獅前腳下的
小獅亦被盜走。
此墓於一九六七年被掘。據調查,當時出土的
顏伯燾棺柩完好無損,長2.42米,寬0.8米。全棺均塗有全紅厚漆及防腐材料,柩蓋描金書“賜進士出身兵部尚書閩浙總督
顏伯燾之柩”。柩內採用棉被裹屍,下置燈芯草、木炭等防腐材料。雖歷時一百多年,尚是身著官服的乾屍一具。出土的隨葬品有金、銀、珠寶、玉器、翡翠、鼻煙壺、眼鏡、絲綢緞服等。同時出土的還有
顏伯燾之妻汪氏的棺柩,柩蓋描金書“誥封一品夫人顏母汪氏之柩”,已化屍存骨,隨葬品有鳳冠一件及少量首飾。現墓堂尚存。靈堂僅存殘垣。大石獅、
墓碑、
顏伯燾棺木底板、汪夫人棺木一側板藏縣博物館,其餘隨葬品均已失散。
不詳。
繪於清代。縱91厘米,橫52.5厘米。絹本工筆畫,礦石顏料繪成。畫像中的
顏檢,頭戴
紅頂花翎帽,頸佩
朝珠,身穿朝服,安坐虎椅,神態安詳。
繪於清道光年間。絹質工筆彩畫,縱122厘米,橫75厘米。礦石顏料繪成。畫中的
顏伯燾,頭戴
紅頂花翎官帽,頸佩
朝珠,身穿官袍,安坐虎椅之上,神態威嚴。現藏於縣博物館。
刻於清道光年間。長230厘米,寬28厘米。木板凹刻,楷書豎讀。上聯刻文“堂構華豐勝塏修等雅重詩書執禮”,題款“用寬二兄鑒”;下聯刻文“室家州豫龐○來艾嘉征
壽富多男”,落款“魯輿
顏伯燾”,並篆刻鈐印二方“伯燾印章”、“魯輿”。
寫於清道光年間。縱80厘米,橫20厘米。紙質墨書,楷書豎讀,上聯“動念即應思改過”,下聯“得閒何不再看書”,落款“魯輿
顏伯燾”,並鈐篆體印章一方,書寫流利,飽滿有力。此對聯現藏於縣博物館。
十一、集雲懷鏡
制於清道光年間,長方形,高60厘米,寬45厘米,厚4厘米。大理石板,外鑲木框。鏡的一面刻文“集雲懷鏡”、“魯輿”,另一面刻文“浮石”、“魯輿”。
十二、福匾
雕於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0年)。橫匾雕刻,長方形,長195厘米,寬81厘米。匾中凹刻行書描金“福”字,長寬45厘米,書寫流利瀟灑,蒼勁飽滿,匾右刻文“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匾左刻文“賜兵部侍郎東河總督臣
顏以燠”,刻文豎讀。匾的邊沿均浮雕龍鳳圖案。
十三、胡里山長列炮台
胡里山,突出於
廈門島南部海邊,地勢險要,與對岸的嶼仔尾、龍角尾形成封鎖廈門港的絕妙
犄角,從明代起就設有炮台,派兵駐守。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帝國主義發動鴉片戰爭,派遠征軍入侵我國沿海。英軍侵入廈門港,我海岸炮台的守軍與英艦展開了激烈的炮戰,打得英艦狼狽不堪,倉惶敗退,領教了我海岸炮的威力。此戰結束後,閩浙總督顏伯燾在
白石頭至沙波尾一線海灘增築石壁500丈,安炮100門,叫做“石壁炮台”,英國人則稱它為“長列炮台”。1841年,英艦再次入侵,主力進攻石壁炮台,經四小時轟擊仍然完整,英國人驚嘆“這是一座不怕炮彈的炮台”。但石壁炮台的大炮有個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