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山式
- 外文名:切妻造
- 種類: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
- 特點:檁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內
基本信息,基本構成,特點作用,
基本信息
懸山建築稍間的檁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內,而是挑出山牆之外,挑出的部分稱為“出梢”,這是它區別於硬山的主要之點。
以建築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懸山建築可分為大屋脊懸山和卷棚懸山兩種。大屋脊懸山前後屋面相交處有一條正脊,將屋面截然分為兩坡。常見者有五檁懸山、七檁懸山以及五檁中柱式、七檁中柱式懸山(後兩種多用作門廡)。卷棚懸山脊部置雙檁,屋面無正脊,前後兩坡屋面在脊部形成過隴脊。常見者有四檁卷棚、六檁卷棚、八檁卷棚等。還有一種將兩種懸山結合起來,勾連搭接,稱為一殿一卷,這種形式常用於垂花門。
基本構成
懸山頂是兩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成,但也有無正脊的卷棚懸山式。和硬山頂不同,懸山頂建築兩側的山牆凹進屋頂,屋頂的檁伸出牆外,加博風板保護。由於此類建築的屋頂懸伸外挑于山牆之外,故名懸山頂或挑山頂。
特點作用
懸山頂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樣式,但在唐朝以前並未用於重要建築。和硬山頂相比,懸山頂有利於防雨,而硬山頂有利於防風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懸山,北方則多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