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

韌性城市指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禦災害,減輕災害損失,併合理地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長遠的來講,城市能夠從過往的災害事故中學習,提升對災害的適應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韌性城市
  • 定義: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禦災害,減輕災害損失,併合理地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
  • 提出時間:2017年6月
  • 提出者:中國地震局
定義,性質,發展,

定義

“韌性”和“韌性城市”是國際社會在防災減災領域使用頻率很高的兩個概念。
韌性城市,也就是說,當災害發生的時候,韌性城市能承受衝擊,快速應對、恢復,保持城市功能正常運行,並通過適應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災害風險。
2017年6月中國地震局提出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包含四大計畫,“韌性城鄉”計畫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我國提出的第一個國家層面上的韌性城市建設。

性質

韌性城市的五大特性(R&A)
(1)魯棒性(Robustness):城市抵抗災害,減輕由災害導致的城市在經濟、社會、人員、物質等多方面的損失;
(2)可恢復性(Rapidity):災後快速恢復的能力,城市能在災後較短的時間恢復到一定的功能水平;
(3)冗餘性(Redundancy):城市中關鍵的功能設施應具有一定的備用模組,當災害突然發生造成部分設施功能受損時,備用的模組可以及時補充,整個系統仍能發揮一定水平的功能,而不至於徹底癱瘓;
(4)智慧性(Resourcefulness):有基本的救災資源儲備以及能夠合理調配資源的能力。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最佳化決策,最大化資源效益;
(5)適應性(Adaptability): 城市能夠從過往的災害事故中學習,提升對災害的適應能力
韌性城市的四個維度(TOSE)
(1)技術(Technical);減輕建築群落和基礎設施系統由災害造成的物理損傷。基礎設施系統損失指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等系統提供服務的中斷;
(2)組織(Organizational):包括政府災害應急辦公室、基礎設施系統相關部門、警察局、消防局等在內的機構或部門能在災後快速回響,包括開展房屋建築維修工作、控制基礎設施系統連線狀態等,從而減輕災後城市功能的中斷程度;
(3)社會(Social):減少災害人員傷亡,能夠在災後提供緊急醫療服務和臨時的避難場地,在長期恢復過程中可以滿足當地的就業和教育需求
(4)經濟(Economic):降低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減輕經濟活動所受的災害影響。經濟損失既包括房屋和基礎設施以及工農業產品、商儲物資、生活用品等因災破壞所形成的財產損失,也包括社會生產和其它經濟活動因災導致停工、停產或受阻等所形成的損失。

發展

2020年11月3日,新華社播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其中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