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需求誘致型制度變遷方式
- 類型:管理創新
需求誘致型制度變遷方式是指人們為爭取獲利機會自發倡導和組織實施對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或替代,創造新的制度排,是人們在追求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獲利機會時所進行的自發性制度變遷。即個人或一群人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為確立預期能導致...
所謂“自下而上”的制度變遷,是指由個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獲利機會的引誘,自發倡導、組織和實現的制度變遷,又稱為誘致性制度變遷。所謂“自上而下”的制度變遷,是指由政府充當第一行動集團,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實行的制度...
7.3提升中國利用FDI制度對經濟發展績效的對策 7.3.1規範和引導地方政府利用FDI制度創新 7.3.2促進地方政府與跨國公司的良性互動 7.3.3逐步過渡到利用FDI的需求誘致型制度變遷 本章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尋舸,男,1972...
(1)以需求誘致為基礎的供給主導型變遷。新制度經濟學根據制度變遷中變遷主體的差異將制度變遷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前者是“由個人或一群(個)人,在回響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而後者則“由政府...
在中間擴散型變遷方式下,FDI的作用最大,供給主導型變遷方式下次之,誘致性變遷方式下其顯著有別於國內企業的作用將不復存在。由於產權制度是一個國家制度的核心,因此本文就FDI對產權制度的影響進行了專門研究。一方面,本文就產權對制度...
誘致性技術變遷(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定義 由日本農業發展經濟學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國農業發展經濟學家弗農·拉坦提出的用以說明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道路的概念。速水和拉坦認為,農業生產率的增長取決於現代...
第2章是對制度、制度變遷及其方式理論進行總結。新制度經濟學在“需求~供給”的框架內,把制度變遷方式劃分為基本的兩種: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演化經濟學強調經濟變遷動態演化過程。而進化博弈論的制度變遷理論,將靜態的均衡...
第4章 農業產業化經營變遷中的政府行為:變遷方式 4.1 誘致性制度變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的關係 4.2 誘致性制度變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的轉換 4.3 農業產業化經營變遷歷程中的政府行為 4.4 農業產業化經營變遷方式與政府行為 第5章 ...
制度變革的發生是由於存在著制度非均衡,但並不是任何制度非均衡都能夠立即引發制度變革。勞動力產權制度變遷按供求雙方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供給主導型變遷和需求誘致型變遷。由制度失衡到制度變遷進而實現制度均衡,促成了制度的相對穩定。當...
鄉村建設派和共產黨領導的合作社運動中的強制性制度供給和混合型制度供給的供給方式和供給績效,現實中我國農村合作社制度供給的內在根據、路徑選擇、實現條件和現實困難等,通過案例研究了我國誘致性制度變遷方式的合作社制度供給瓶頸如何突破,...
③家族企業只有實現制度創新,進行“帕累托改進”,才能跨越自身生命周期。制度變遷是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過程,是一種具有更高效益的制度的生產過程,其方式包括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兩種。制度創新是制度主體通過創建新的制度...
二、制定退役軍人職教資助制度,保障退役軍人二次專業化 三、採用誘致性制度變遷方式,提升職業教育法案實施成效 四、融入全民教育與終身教育思想,拓展職業教育服務功能 五、依據產業需求調整高職功能,促進高職與產業協同發展 第四章 蘇聯及...
第二節 制度變遷理論 一、諾思的制度變遷理論 二、制度變遷的兩種基本方式: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 三、制度變遷理論對長期護理保險的解釋 第三節 艾斯平-安德森福利模式理論 一、“福利模式理論”二、福利模式理論對長期護理保險...
二、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變遷 三、重新配置經濟機會的制度變遷 四、重新分配經濟優勢的制度變遷 第二節 制度變遷的方式及其搭配使用 一、漸進式制度變遷與突進式制度變遷 二、誘致性制度變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 三、制度變遷方式的相機組合...
是農村社區、鄉鎮企業、農村家庭或個人等民間力量發動的一種由市場誘導的自發的誘致型制度變遷模式。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農村社區、鄉鎮企業、農村家庭或個人等民間力量發動的一種由市場誘導的自發的誘致型制度變遷模式。
這裡所說的規範就是規章制度。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活動高效而有序運行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的重組或變遷有兩種形式: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誘致性制度變遷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從局部到整體...
第一節 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 第二節 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 第三節 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 第四節 從中間擴散型向需求誘致型制度變遷方式的漸進轉換 第四章 社會主義企業制度與國有...
政府應該健全法律,規範市場,為企業的制度變遷和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市場平台。儘管我國的家族企業制度變遷方式是以誘致性制度變遷為主,但政府部門並非完全無所作為,而應該為企業的制度變遷創造更加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1.金融體系創新表現為政府供給主導型。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制度變遷的模型可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前者是微觀經濟主體發現潛在的獲利機會產生創新需求後,自發地倡導、組織和實施的制度變遷,導源於微觀經濟主體的需求...
正因為中國採取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這就決定了較優惠的政策和制度創新行為只能給少數地方、少數產業或者少數人。制度試點的持續化 在需求誘致性制度變遷下,制度安排是先試點,後推廣。但是如果在試點的時間上如果把握不好,使試點地區的...
尋租與制度、體制、產權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時期,而轉型實際上是一個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的過程,為減少經濟轉型帶來的社會震盪,中國採取了誘致型的制度變遷方式,其最大的特徵是制度的“雙軌”運行。從會計的角度...
2.2 民間金融產生的制度環境 2.2.1 經濟制度變遷—民營經濟的崛起—金融服務需求多元化 2.2.2 強制性金融制度變遷—國有壟斷金融的不足 2.2.3 市場制度的自然演化—民間資金的聚集、民間金融的興盛 2.2.4 需求誘致型變遷的結果...
7.2.2特區模式“誘致極”構建因素 7.3特區“誘致極”的構建績效 7.3.1體制試驗績效 7.3.2經濟極化績效 7.3.3精神激勵績效 7.3.4發展的績效與有效性 7.4特區“誘致極”的“誘致”7.4.1誘致與誘致型制度變遷 7.4.2特區...
(2)分權型財政體制形成的特殊利益為地方自下而上的改革提供了動力。“諾斯悖論”表明,強制性制度變遷不可能完全實現分權型的經濟體制改革,但強制性的財政分權改革卻為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和誘致性制度變遷創造了初始條件。隨著“放權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