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車用驅動電機系統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人們的歡迎,許多企業紛紛投入到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研發和生產中。隨著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不斷深入,需要有相應的標準來進行規範和引導。因此,制定了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
編制進程
2009年7月31日,國家標準計畫《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20090044-T-339)下達,項目周期36個月,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由TC114(
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為了使該標準的制訂更科學、全面,吸收行業內有代表性的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包括檢測機構,電動汽車企業、電機企業),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技術委員會於2009年組織成立了“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標準研究工作組”,系統開展驅動電機系統標準制修訂工作。工作組最初由5家單位組成,後來根據工作需要,同時應國內相關的整車和電機企業要求,將工作組範圍擴大到20餘家。
2009年8月19日,在天津召開了工作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對驅動電機標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包括驅動電機可靠性試驗方法在內的5項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會議同時確定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聯合其他相關單位共同研究制定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會後由北京理工大學起草了標準草稿。
2009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開了工作組第二次會議。會議對該標準草稿進行了討論,對可靠性考核試驗的工況及等效方法進行了重點討論。
2010年1月19-20日,在長沙召開了工作組第三次會議。會議再次對該標準進行了討論,會議要求工作組成員單位會後分別提供乘用車和商用車驅動電機運行工況的數據,另外關於標準的名稱、各標準之間的協調問題進行了討論。
2010年4月14日,在天津召開了工作組第四次會議。會議對該標準中不同電壓下的試驗時間分配進行了討論,要求起草單位在編制說明中給出理論或統計依據,需要進一步明確可靠性考核過程中,檢查的時間間隔和檢查項目。
2010年7月5-6日,在北京召開了工作組第五次會議,這也是工作組擴大後的第一次會議,驅動電機及整車相關的27家單位42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對可靠性考核工況及時間分配進行了重點討論。會後起草單位針對標準存在的爭議制訂了調查問卷,在工作組範圍內進一步徵集了意見。根據這些意見,起草單位對標準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徵求意見稿。
2013年6月1日,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實施。
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電驅動有限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北京中紡銳力機電有限公司、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宋強、孫逢春、貢俊、郭偉、郭淑英、傅振興、蔡蔚、竇汝振、孟祥峰、賈愛萍、閆志平、畢榮華、周旭光、肖偉。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範圍 | |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術語和定義 | |
---|
4試驗條件 | |
---|
5試驗程式 | |
---|
6可靠性試驗規範 | |
---|
7檢查及維護 | |
---|
8試驗結果的整理 | |
---|
9可靠性評定 | |
---|
10試驗報告 | |
---|
附錄A(資料性附錄)可靠性試驗記錄表格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規定了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在台架上的一般可靠性試驗方法,其中包括可靠性試驗負荷規範及可靠性評定方法。《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適用於最終動力輸出為電動機單獨驅動或電動機和發動機聯合驅動的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
引用檔案
GB/T 2900.13電工術語—可信性與服務質量 | GB/T 18488(所有部分) 電動汽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 |
| QC/T 893-2011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故障分類和判斷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可靠性試驗方法》(GB/T 29307-2012)以中國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生產和套用情況為依據,以適應中國電動汽車的需求為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該標準,規範和引導企業的生產行為,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該標準的制訂要進行認真的成本效益分析,使標準限值的確定與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相關方的承受能力相適應,具有先進性和可操作性,促進科學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