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名字由來,歷史概況,概念,歷史演變,十大州府,海康縣,遂溪縣,徐聞縣,雷州半島,雷州文化,先賢的影響,名勝古蹟,雷州西湖,蘇公亭,天寧寺,十賢祠,三元塔,貴生書院,
地理位置
雷州府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我國三大半島之一的廣東省雷州半島上,東臨南海西靠北部灣,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南北長約140公里,東西寬約60~70公里,面積超10000平方公里。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180公里,連海島海岸線總長達1450公里。
名字由來
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以“土著”而熟悉地方情況的海康縣人陳文玉被薦舉為本州刺史。貞觀八年,陳文玉便疏請改東合州為雷州,從此,“雷州”被歷代沿用,成為我國第三大半島的特有名字。
為什麼陳文玉要把東合州改為雷州呢?有人說雷州多雷,故名“雷州”。其實,據文史記載,當時的雷城南面有擎雷山和擎雷水,是雷州境內有名的山和水,陳文玉是根據這一特有的山川之名而定名雷州的。
歷史概況
雷州由於歷史的淵源地緣關係,成為歷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地,進而逐漸形成獨特的雷州文化。
雷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底蘊積澱厚重,是粵西地區唯一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據史載,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治,2000多年裡雷州城一直為縣、州、郡、軍、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稱“天南重地”。
考古材料證實,雷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清末民初,雷州概念已基本定型,這時雷州轄縣共3個:即
海康縣、
遂溪縣、
徐聞縣及(遂溪縣轄地)廣州灣埠(今為湛江市區)。
概念
民國至新中國建立後二次大的疆域調整,造成兩個“雷州”概念。
廣義“雷州”即歷史上所說的雷州,包括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湛江市區的(赤坎區、霞山區、
麻章區、開發區、
東海島)等。
狹義“雷州”即雷州(縣級)市,現管轄過去的“雷州城”及“海康縣”。“雷州城”也就是通常民間稱呼的“府城”。
歷史演變
雷州府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雷州路改置為雷州府。
雷州府簡:東南距省治千五百一十里。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九里。北極高二十度四十九分。京師偏西六度二十八分。領縣三(海康、遂溪、徐聞)。府境突出海中作半島形。東為雷州灣(清末法國入侵稱為:廣州灣),西為東京灣(今為北部灣),其南則瓊州海峽也。同知一,治海安所城,後廢。
十大州府
海康縣
海康縣。雷州首府縣也,歷來雷州治所置於此。倚。西:博袍山。南:擎雷山。東、西濱海。有北莉埠、新{艹了}埠諸島,在東海中。西北:南渡水,出博政村,東南流,屈北,西別出為東亭水,瀦為湖。屈東,過縣治南,又別出為大肚河,北至遂溪入海。又東南流為雙溪港,擎雷水自西南來注之,又東北入海。有清道巡司。雷陽廢驛。武郎廢鹽場。
遂溪縣
遂溪縣。府東北百八十里。東:石門嶺,其下曰石門港,東、西濱海。海中有東山島,一名湛川島,島北為分流港,其西則通明港也。西北有西溪水,出分界村,東南流,與東溪水合,屈東過縣治南,東北合石門港入海。又城月水,出西南螺岡嶺,南屈而東為庫竹港,入海。又牛鼻水亦出螺岡嶺,迤西流為樂民港,入海。縣丞治楊柑墟。有湛川廢司。城月廢驛。調樓、蠶村二廢鹽場。
註:今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海島等以前均屬遂溪縣管轄。
清末,“廣州灣租借”時期被法國人劃為租借地,解放後,今為湛江市區。
徐聞縣
徐聞縣。府西南百六十里。西:冠頭嶺。東、西、南三面濱海。北:遇賢水出石灣嶺,會青桐港水,又西合濂濱水,為流沙港,入海。又東,大水溪,出東北龍床嶺,西南與葫蘆溪合,西南流為海安港,入海。有寧海、東場二巡司。又有新興鹽場,後廢。雷州文化
雷州半島
主體
雷州半島,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南方第一大半島)。因古雷州而得名,歷史上屬於雷州府轄地。
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西南部,位於北緯21°15′~21°20′,東經109°22′~110°27′。
介於南海和北部灣之間。南隔瓊州海峽與祖國寶島海南相望。南北長約140公里,東西寬約60~70公里,面積8888平方公里。以
雷州換鼓、雷神雷祖、雷州儺舞、雷州陶瓷、雷州石狗、雷州音樂、雷州菜、雷歌、雷劇、人龍舞等諸多文化內容為載體,構建了獨特的人文地理範圍。
“雷州文化”作為區域文化,名列為廣東“四大文化”之一。與“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被確定為廣東的“四大文化”。
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素稱“天南重地文化”,與雷州歷史的淵源存在深刻的地緣關係,是“楚越文化、土著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交匯地衍生的另一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積澱厚重的獨特文化的集合體(日不落語)”。
(一)、雷州文化,是歷史名城文化:
1.名列國務院頒布的99個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行列。
2.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有人類繁衍生息。
3.先秦-越楚範圍。史載:前355年,楚滅越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
4.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清末,幾乎為縣、州、郡、道、府治級行政設定。
(二)、雷州文化,是歷史遺蹟文化:
1.紅土地文化,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57處。
3.真武堂、韶山古戲台、東嶺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處為地市級。
4.雷州博物館收藏文物數量檔次,均居廣東省縣(市/區)級博物館之首。
5.改革以來,搶救了大批文化瑰寶。
(三)、雷州文化,是歷史名人文化:
1.名吏文化
a.“九耳呈祥”-唐
陳文玉(
雷祖),先後任東雷刺史,太宗詔:“養晦數十年惡事非君,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
b.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督的陳璸,為官清廉,被譽為明清嶺南三大清官之一,今台灣仍傳“陳璸放犯”。
c.乾隆年間進士、翰林編修--陳昌齊(字觀樓),其“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哲言。
d.明、清之秀,僅雷州府轄下海康,出22名進士。
2.賢臣名將文化
a.兩漢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銜命維護統一,師屯雷州庇護,雷人築“
伏波祠”。
b.唐名宦李邕、宋名臣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後被貶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帶來中原文化。
(四)、雷州文化,是物質遺產文化:
a.“舊雷陽八景”:西湖翠擁、雁塔題名、一龍煙繞、萬頃連雲等。
b.新景:天成台、高山寺、寶林禪寺等。
c.三元古塔:極目良田,莽蒼海濤,天水消塊壘,天地造神工。
d.文天祥譽雷民“敬賢如師”---建:十賢祠、蘇公亭、寇公亭、真武堂。
(五)、雷州文化,是民俗歌劇文化:
a.元宵佳節,城鄉飄色游。
b.陽春儺舞(走成倀)、散花舞(兩古舞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六)、雷州文化,是物產飲食文化:
香艷嶼米、鮮帝魚蝦、瑩雪白糖、圓渾
南珠、壯碩牛羊、奇斗花卉、美嶺南果,大塊朵頤、回味悠久、雷州小吃---葉搭餅子、嘉嶺白餅、烏石甜糟、英利燒豬、客路白切。
(七)、雷州文化,是名家文化:
陳喬森(1835-1905),男,晚清書畫家,“雷州才子”,人稱“嶺南才子”。原籍遂溪縣,同治初,遷居雷州府城。鹹豐十一年(1861)中舉人,任戶部主事,官至中憲大夫。能書擅畫,山水仿道濟,頗有粗頭亂服、蒼莽自喜之致。尤善作蘆蟹。至於花鳥人物,興之所至,也不乏佳作。陳喬森做官後,毅然回鄉,
雷陽書院掌教30年。桃李盈門,夙志難酬,詩畫自娛,留世有《海客詩文雜存》10卷。
先賢的影響
先賢其文化的影響
史載,“秦朝時期湛江轄地歸屬象郡。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雷州,統管廣東雷州半島三縣:遂溪、海康(今雷州市舊稱)、徐聞。”當時,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故有“南蠻之地”稱謂。這種地方,人跡罕至,地處中原文化圈的人士是不願意來的,不過這邊遠之地常被朝廷用來流放不聽話的臣子。書上說,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雷州府或在雷州府逗留的名人就不下20人。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秦觀、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大文豪們先後接踵而至。
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鐘靈毓秀”。據史書記載,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雷州府或在雷州府留下足跡的名人就有22人,包括寇準、李綱、蘇軾、蘇轍、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文豪。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明和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在雷州半島的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唐宋之前,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先賢們逗留雷州半島期間,開辦書院,倡導教化,傳播中原先進的文化、思想及生產技術,並寫下了無數詩詞文賦。他們為官做人的浩然正氣,也給當地帶來了清新的風氣。及至清代,雷州湧現了以陳璸、陳昌齊、陳喬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為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歷史名城。
史家公認,唐宋以前,雷州半島還是蠻荒之地,當地居民多為古越國人,他們鴻蒙未開,文化生態主要是落後的俚僚文化。唐宋以降,雷州半島卻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唐宋以來,一批中原名士被貶謫到此。正是他們,從廟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遠後,沉潛意念,奮發精神,關心民瘼,用成熟先進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行教化,興水利,勤政不息,筆耕不輟,幾百年薪火相傳,才使這片洪荒之地,成了鐘靈毓秀的沃土——蔚藍色的海洋與南下的“北風”混合碰撞,春風化雨,沖刷澆灌著紅土地,洗卻蒙昧,不但最終孕育出了以清朝“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顯示著迷人的魅力,滋養著後人。“十賢祠”里供奉著的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等十賢雕像以及西湖的“蘇堤”碑:“貴生書院”里依然閃爍著睿智目光的湯顯祖塑像以及門口的“夢泉”井;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李綱墨寶和“蘇二村”的故事;雷州人念茲在茲的“寇竹渡”……這些,無不記載著先賢的足跡。他們,或謫居一二年不等,或來去匆匆,“縹緲孤鴻影”;但“雪泥鴻爪”,“驚鴻一瞥”,都為這片乾涸的紅土地灑下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寇準初來,發現當地人操著一口佶屈聱牙的古越方言,不利溝通,便不顧從宰相到司戶參軍的巨大落差,教育本地人學習當時的“國語”中州音;還興修水利,傳授農業技術;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修建真武堂,教書育人。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
蘇軾南貶途經雷州,留下許多文書墨寶,其文風氣節對當地影響至深。蘇轍在雷州讀書著述,留下不少佳作。“二蘇”的流風遺韻,那種“大海浩瀚”的氣度,常為時人念頌,成為人們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 湯顯祖被貶徐聞,發現這裡民風剽悍,輕生好鬥,便創辦貴生書院,教化百姓珍惜生命。
他更大膽拷問:“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這種拷問,已經不同於屈原的《天問》,那是一個沒落王朝的孤臣孽子對效忠於帝王而不得見的委屈的發問;而湯顯祖之問,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反思,更具備人文主義色彩。 先賢后學,一脈相承,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鐘靈毓秀,從此,這裡舉人、進士輩出,並孕育出了以清代雷州“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人才。其中,有以清廉能幹著稱的政治家陳璸,有學問淵博、剛直不阿的官員陳昌齊,有將書、畫、詩、印融於一體的“嶺南才子”陳喬森……
名勝古蹟
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蘇軾被貶海南途經雷州時,與謫居當地的胞弟蘇轍邂逅。為消除謫居悲苦,他們常到羅湖遊玩,徜徉於綠水翠荷之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雷人為志賢蹤,遂易名為“西湖”。西湖公園內的古蹟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建國以前,因湖亭失修,祠宇頹廢,牛眠荒草,遊人鮮至。建國初年,蘇亭雖修,而未及其餘。從20世紀80年代起,地方政府特撥專款,大事修葺。一年之後,館榭亭台,煥然一新,公園面積達百畝。為宣揚先賢的事跡,公園專門配備了一批專業文化導遊,負責向遊客講解園內古蹟的由來以及先賢的傳說。
蘇公亭
蘇公亭就在雷州西湖公園內,是雷州人為了懷念蘇軾抱忠懷潔、九死不悔的品德專門修建的。亭前有一蘇軾石像,昂首挺立,雙眸眺望北方,表現了他翹首中原,不忘故國的高風亮節。
天寧寺
被貶謫期間,蘇軾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構,以及寶貴的墨跡。被譽為唐代嶺南三大古剎之一的天寧寺的牌坊“萬山第一”就是蘇軾所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寬厚剛直的處世態度,更是影響了當地的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眾思想的作用。
十賢祠
“十賢祠”位於廣東雷州西湖北側,始建於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是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大名相賢臣修建的。他們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祠內還留有文天祥寫的《雷州十賢堂記》,命名為“十賢”,就是為了表達如文天祥所說的雷州人民“敬賢如師、疾惡如仇”的心志。
據祠內展品記載,寇準在雷州呆的時間較長,約有18個月,且在雷州辭世。他為人剛直足智、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只是低級官員,但依然勤政愛民,“寇公祠”內幾幅圖畫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據說寇準辭世後,寇夫人得朝廷恩準,扶靈柩回洛陽下殮。離去當天,雷州百姓傾城出動護送靈柩。靈車隊伍到一渡口時,風雨大作,鄉民怕水浸了靈柩,紛紛以手中所執竹杖插地護柩。次日,卻見這些竹杖已生根發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稱“寇竹渡”。
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他的一身正氣,更為當地人敬仰……
“十賢”雖已作古,但他們留下的墨香正氣卻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之後更加濃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惡如仇,敬賢如師”的品格。
三元塔
三元塔"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源於人[1]們盼人才,祈求狀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願望,登塔寓意狀元高中、步步高升。
三元塔坐落在德城鎮東3公里風景秀麗的白沙山上。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州人祈求在各級科舉考試上頭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為外九層內分十七層的閣式磚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幾何圖形均稱美觀。穿壁繞平座結構。基礎用紅砂岩和花崗岩建造。檐梁、角柱、門幫顏色紅白相間。須彌座各面刻有浮雕圖案,轉角處均雕飾神態各異的托塔力士。塔表批盪用料和工藝十分講究,傳說批盪塔身的時候,工匠按照“許新不許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漿,而是名貴的銀硃灰漿,因此,雖經歷了400年的風雨雷電襲擊,但至今仍鮮艷如昔,有“只新不舊”之美譽。
貴生書院
貴生書院坐落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城,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書院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前廳、中堂、亭閣、後廳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東西學齋各一座6間,分別為“博學”、“審問”、“慎思”等12間學齋。1 985年,廣東省文管會和徐聞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並加築院內石道;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湯顯祖被貶徐聞,任添注典史,只相當於主管戶籍的派出所副所長。看到徐聞沒有學校,讀書人少;特別是看到當地人“輕生,不知禮儀”,不禁發出了“天地之性人為貴”、“知生則知自貴,又知天下之生皆當貴也”的呼聲;並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與知縣熊敏一起創辦了“貴生書院”,招收學生讀書,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思想。此後,當地中舉的讀書人逐漸增多,尊師重教也蔚成風氣。特別是他的“貴生”說,因充滿了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引起了後人極大的興趣。當地官員說,其時歐洲文藝復興如火如荼,中國也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湯顯祖萌生人文主義思想也正當其時。
書院門前大樹參天,枝葉茂密;院中花草凝翠,屋宇生輝。當地人說,湯顯祖倡導教育,這象徵著他的思想開枝散葉,一直影響著後人。大門右手的那口夢泉井,是湯顯祖剛來徐聞時,焦渴難耐,暢飲過的井水。傳說,是夜他文思泉湧,創作出了《牡丹亭記》;從這裡回到中原後,他一發不可收拾,創作出了另外3部作品,合稱“臨川四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