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華
●其主編《梁氏通譜》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30年前賺10多萬元放棄蓋房全部用於修譜
●30年來自費花20多萬元購書其中很多是珍品
“修譜土專家”梁方華的文化堅守
30年多年來,他花20多萬元購書修譜,其主編《梁氏通譜》被國家圖書館收藏,他被譽為“修譜土專家”。
因為梁方華,《梁氏通譜》得以修繕,梁氏聯繫更緊密。我們也透過梁方華和他的《梁氏通譜》,認識了湛江梁氏的來龍去脈,傳奇故事。
湛江梁氏聚居地,湧現出很多革命村莊、文明村莊。而蘭石、調塾、甘霖是湛江梁氏最有代表性的村莊,他們為湛江革命事業和文化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國有史,縣州有志,族要有譜。族譜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我國三大文化(史、志、譜)遺產之一。譜可補志之不足,而志又可補史之不足,可見修譜工作既艱巨又光榮。”說起修譜,梁方華談興很濃。
梁方華祖輩三代均參加過修族譜工作,爺爺及父親也是村里村外知名的譜牒“土專家”,梁家可謂譜牒世家。過去在特殊年代裡,父親為了保護村房族譜,冒著生命危險,趁黑夜將它用布包裹著藏在罈子里,再挖土坑深埋於院子地下。父親的“大膽行動”,深深烙在梁方華的腦海深處,從此他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自覺繼承祖輩的事業中。
上個世紀60年代,梁方華從湛江市衛生學校進修後返回老家,在醫療站當起“赤腳醫生”,以行醫為主,半務農。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便又開始從事修編族譜工作。
“由於史、志、譜三者為一體,修譜知識要廣泛、全面,文言文、生僻字、歷史典故和淵源、民俗演變等都要精通,這樣才能達到規範與專業化。”梁方華日常生活樸素,將平時積攢的錢用來購買各類書籍“充電”。
1982年,梁方華與朋友在麻章合夥做藥材生意,一下子賺了10多萬元,原先計畫建樓房,但為了集中精力修族譜,他居然放棄了蓋房,甚至乾脆連生意也不做了,把來之不易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到修譜工作中。不僅如此,80年代中期時他還被村民推選為調塾村村長,但他也不願意當,“哪有時間啊,修譜就是我的全部啊!”家裡就靠自己妻子務農又要照料孩子起居讀書,生活很艱苦。
因此,至今“散盡家財忙修譜,不記名利不為官”的梁方華還住在上個世紀70年代建在村中的舊磚瓦平房裡,連自己兒子當年結婚,梁方華也沒錢支援其買新房。
但“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初走進去感覺“家徒四壁”的梁家,卻有個名副其實的“黃金書屋”。梁方華小心翼翼地打開他的幾個舊書櫃,裡面滿滿當當都是書!有《二十四史》、通史、各縣市志、府志,大部分是工具書,可以說是一個超級“資料庫”!
陪同記者一起到梁家的駱叔也是個“愛書之人”,他眼睛一下子放亮了——“哇,20世紀80年代中華書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你居然收藏齊了一整套!明、清時代的《雷州府志》、《瓊州府志》、《台灣府志》等影印本,你也有啊!……厲害,厲害,這些現在都是寶貝啊!”
梁方華憨厚地笑了笑,30年來,他自費總共花了20多萬元來購買和收藏近萬冊書籍,其中很多是珍品,現在總市值可能已經逼近百萬元。為了支持湛江文化建設,這些年梁方華還忍痛轉讓了不少珍品書給湛江市圖書館收藏。
“自改革開放以來,海外華人回國投資或探親尋宗,無不以家族譜為依據。近年來,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各村都盛行撰修家族譜,我算趕上好時候了!”
梁方華不單為本地村莊編寫族譜,也為不同姓氏甚至外地的村莊編撰族譜,如遂溪縣冷水村、大嶺村、高樓村,麻章區湖光鎮那柳村、麻章鎮李家村、郭家村、甘霖村、調塾村、厚禮村、西廳村,東海莆僚村、調屋村及硇洲、廉江、化州、吳川各地村莊。
梁方華介紹,修族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既要忠實於現狀,又要照顧各兄弟氏族村的口味。梁方華深入到各村及其他姓氏村調查了解,從中也化解各兄弟村的糾紛,使他們以和為貴化矛盾為友好。在族譜編寫過程中,要實地調查考證,花很多錢收購各地村譜及雷州府志、湛江志、化州志、高州志、玉林志等作為參考學習的工具書。修譜過程中遇到資料不足,證據不完全,便不辭勞苦花費乘車到外地取證調研。梁方華為編撰族譜工作,幾乎跑遍雷州半島及粵西很多村莊。有時為了查資料找檔案,頂著炎炎的烈日冒著狂風暴雨,穿越田間小道,可謂穿山過嶺,如今他已擴展到廣東珠三角及其他地方調查資料。
“總之,修族譜是民眾的需要,是世系傳承的需要,我會一直堅持幹下去!”梁方華說。
湛江梁氏
:多為梁克家裔孫族群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於東夷少昊部,伯益之後。伯益三十五世大駱生非子。再五傳秦仲,西周時,因秦仲父子征討西戎有功,周宣王封秦仲次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附近),建立梁國,立為國君,稱梁康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滅梁國,梁伯的後代遂以國為氏,稱梁姓,康伯也就成為中國梁姓的得姓始祖。
經過幾千年的遷徙繁衍,如今,梁氏已經分布到全國各地,且以廣東為多,約占全省人口的4.7%,占全國梁姓人口的35%。湛江梁氏聚居比較多的幾條村莊是幾萬人的吳川蘭石村、7000多人的霞山寶滿村以及6000多人的開發區龍潮村和6000多人的調塾村。
調塾村梁氏的祖先是宋代鹹順年間的梁興宗,那時他從廣州調來湛江當雷州通判。梁興宗的子孫便紮根於此,如今繁衍至吳川。
和調塾村的梁氏祖先為叔伯關係的有霞山寶滿村和吳川蘭石村的梁氏祖先。蘭石村人的祖先是宋代赫赫有名的狀元梁克家。湛江的梁氏幾乎有一半是屬於梁克家裔孫族群,各支派基本也有家譜載,世系清晰,可上溯到始祖康伯公。
如今,湛江梁氏已有二三十萬人,分布在吳川市、霞山區、開發區、雷州市等地,占湛江的人口比例約6%。
蘭石
:文化氛圍濃厚的大村莊
湛江吳川蘭石鎮蘭石村是少有的村鎮同名的村落,已有800多年歷史,現有幾萬村民,講雷州話,九成人都是梁氏。蘭石村梁氏的祖先,就是梁克家。
梁克家是福建晉江人,被封為儀國公,其裔孟堅率眾入粵開基繁衍。梁克家的次子梁信,又名訥言,歲進士,於淳熙年間由閩入粵任茂名縣縣丞,任滿卜後居梅菉東樓堡,古高涼郡屬地的茂名縣有安定梁氏訥言一族,訥言公是始祖,克家公為太祖。至四世尚高公遷居現吳川市蘭石鎮蘭石村,形成了蘭石為主體的梁氏訥言一族。
其後從蘭石發祥向外繁衍的人越來越多,聚居而成村落者遍及三省(粵、桂、瓊),而子孫外出者遍及全國各地,旅居世界10多個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現全族有數十萬人,因而高涼蘭石樑氏聲名遠播,至今已有八百多年了。
蘭石村是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村莊,2007年被評為湛江市特色文化村。蘭石村的老人們成立了蘭石詩社、蘭石曲藝社等文藝團體,社員上百人。
在蘭石文化公園不遠的東面,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及第巷”,巷內有四大府第:侍衛府(科甲第)、亞元府(亞元第)、進士府(進士府)和時敏府(拔元第)。其中時敏府還出了三位貢生、三位烈士、一位國民黨中央監察員,有“雙三一員”之美譽。
除四大府第外,該村古時還有享譽四鄰的三大書房:強善齋、生春池館和憲犀學館,皆由貢生執教。因它所招的學生均是具一定古典文學基礎而來“淬火”的士子,可以與“書院”相提並論,屬封建時代較高等的學府。
調塾
:革命老村風雨800多年
調塾村梁氏大宗分居幾十條村莊幾萬人,調塾村鄰村江門坡村、古河村、古河村仔和坡塘圩也是調塾村梁氏大宗分居成村莊,調塾村800多年歷史,解放前的大富村,周圍地主和土地最多第一村莊,調塾村現有6000多人,麻章鎮人口第一大村,抗日革命老區村莊之一,是湛江三大梁姓村之一。村中有1200畝西洋塘全部是稀有的黑土可以打造湛江地熱田旅遊,村前東洋也有幾十口塘,村中有5個神廟(玄壇廟、華光宮、南天宮、天后宮、二帝廟),一個梁氏宗祠,一個文化樓,村前有兩口塘懷抱村前,有一個村牌門樓(正面寫著“調塾村”三字,反面寫著“古塾新風”),有一條調塾新村近鄰坡塘圩,村前有顆750多年古刺桐樹,村後有一座700餘年梁氏石棺墓,在霞山區岑擎村村前也有調塾梁氏祖墓石棺墓近800餘年,村有15個小隊,有7個境(中和、中興、資生、西安、育賢、福安、眾樂境),調塾村年例元宵節是正月十八日。調塾村村莊座北向南水流東,村前村後兩水相匯村前有風水塔倒塌遺蹟,村似”鳳地”故兩鳳朝陽,村後有雙龍入脈跡象,“古時代第一廬山村第二平石村第三調塾村第四黃略村”,古時代人才輩出官仕近兩百餘名。調塾村面積9平方公里,近湛江市區海灣大橋,離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7公里,離麻章鎮6公里,村後是湛江海灣大橋連線線“湖光快線”,調塾村西部是湛江商貿物流城,調塾村距湛江西站約1公里多,調塾村東邊7公里是湛江市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調塾村在湛江西城新區範圍之內。
麻章調塾村位於麻章區西南方向約6公里,是抗日革命老區村莊之一,是湛江三大梁姓村之一,現有60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梁姓。調塾村是一條擁有800多年歷史,號稱麻章鎮人口第一大村的古樸村莊。村路口屹立一座古色古香的路碑,正反面清楚寫著“調塾”、“古塾新風”字樣,格外醒目。
調塾村有一座玄壇廟,廟裡供奉一位玄壇仙。相傳以前調熟一帶環境惡劣,後來在神仙的幫助下,變為美麗仙境。過了不知多少萬年,從北方來了梁族始祖。初來乍到,看到眼前是魚米之鄉的沃地,趕緊安營紮寨,就地開基立業至今。
湛江市第一部村志就是出自此地的《調塾村志》。這部村志歷時八年艱辛編寫終於在2008年問世。《調塾村志》一書的出版,填補了湛江地區農村文史的空白,也為創建特色文化村創造了有利條件。
調塾村屬下有養殖場、沙場、甘蔗站等企業,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幾十萬元,村民主要以種植甘蔗、水稻、番薯、香蕉、蔬菜等為主,以運輸業和養殖業為輔,2007年人均純收入約2500元。調塾村成為村風淳樸、村容整潔、道路寬敞、生活富裕、民主和諧、文明禮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走進調塾,嶄新的樓房一排排拔地而起,水泥路四處延伸,直至把整個村莊覆蓋,新時代的農村氣息非常濃郁。在這些新建築中,夾雜著一些歷史遺留的零散古建築,造型大都很奇異。調塾還建有敬老院、衛生院、國小、菜市場等。村辦有2所國小,在校學生800多人。
甘霖
:全國第一批革命老區
麻章區甘霖村也是梁氏聚居的村莊,是解放後第一批被評為革命老區的村莊之一,是具有革命鬥爭傳統的村莊。它不但是粵桂邊區聞名的紅色抗日根據地,也是東區的革命中心,享有“小延安”美稱。
早在1898年法國殖民者入侵廣州灣、侵犯麻章時,甘霖村民與黃略村民一道,高舉抗法大旗。1925年,麻章領導人、末代秀才梁墨齋支持抗法運動,發動紳民捐款建石橋,後改名“寸金橋”,寓意“寸土寸金”之意,第一個“寸金橋”三個大字就是他題上去的。他還修建了遂溪橋(即現在的新橋大橋)、赤水橋、大路前橋以及麻章漁亭和遂溪七小(麻章一小)。抗戰解放大革命時期,同盟會員梁德修、梁德彰等革命先驅回村傳播革命火種。
1938年,在梁墨齋之子梁子端的協助下,一批優秀的共產黨人到甘霖利用梁氏祠堂開辦農民夜校,開展宣傳抗日革命活動,先後成立了抗日宣傳隊、“青抗會”、“婦抗會”等,次年還成立了中共甘霖黨支部。1943年甘霖成立自衛隊,在這基礎上先後建立了兩支游擊隊,襲擊馮家塘日偽軍據點、智取黃略日偽鄉公所、甘霖阻擊戰、三次反擊國民黨反動派“清鄉掃蕩”。每一次戰鬥都有甘霖人英勇的身影,他們當中湧現出聞名粵桂邊區的“農民大王”梁汝新、“六朵英花”(梁玉英、梁月英、梁梅英、梁培英、梁蘭英、梁才英)以及革命烈士梁有、梁彪等大量英雄豪傑。
2005年在全國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甘霖的梁培英、梁寧、梁蘭英、梁安等老同志還獲得了胡錦濤總書記簽發的金質紀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