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雲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是2023年5月雲南省體育局、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四部門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 發布單位:雲南省體育局、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四部門
發布,內容解讀,

發布

2023年5月,雲南省體育局、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十四部門印發《雲南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畫》)。
《行動計畫》明確,到2023年,推出100條以上精品戶外線路導航軌跡,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360億元;到2024年,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480億元;到2025年,全省體育旅遊總人數約占旅遊總人數的5%,培育省級體育旅遊項目100個以上,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力爭突破600億元。圍繞發展環境、發展布局、產品供給等7個方面,《行動計畫》提出24項主要任務。

內容解讀

主要目標
緊扣省委制定的“3815”戰略,按照三年上台階、八年大發展、十五年大跨越的要求,到2023年,全域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戶外運動場地設施持續增加,產品和服務優質供給日益豐富,戶外運動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培育一批民眾參與型和競賽觀賞型戶外運動賽事活動,推出100條以上精品戶外線路導航軌跡,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360億元。到2024年,全域戶外運動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更加合理,戶外運動市場主體創新能力逐步增強,產品和服務品牌日益彰顯,體育消費場景不斷豐富,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480億元。到2025年,全域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業態與模式持續創新,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體育消費規模顯著提升,全省體育旅遊總人數約占旅遊總人數的5%,培育省級體育旅遊項目100個以上,戶外運動及相關產業總規模力爭突破600億元。
到2030年,全域戶外運動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全域體育+全域旅遊全面升級,成為雲南旅遊轉型升級的新名片,戶外運動的多元價值得到進一步釋放,在民族團結、鄉村振興、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地位進一步突顯,形成一批全國一流、世界著名的雲南全域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和服務品牌,雲南成為一流的戶外運動勝地。到2035年,全域戶外運動產業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動力更強、活力更足、發展更安全,成為促進人民民眾身心健康、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體育強省建設的重要支撐。
主要任務
(一)最佳化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環境
1.推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圍繞可利用的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資源,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管控要求和項目準入制度等前提下,在部分有條件的自然保護地劃定合理區域、規定時段開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試點。(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各州、市有關部門。以下均需各州、市涉及相關部門落實,不再列出)
2.推進戶外運動裝備器材製造和運輸便利化。引導企業積極研發體積小、可摺疊、攜帶型、易運輸的戶外運動裝備器材。鼓勵郵政快遞企業面向戶外運動俱樂部、目的地、參與者等不同主體,提供戶外運動裝備器材精準寄遞服務。研究探索在部分戶外運動目的地為騎行、滑雪愛好者試點提供便利化運載服務,為戶外運動參與者跨區域運動提供條件。(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
3.搭建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平台。提升戶外運動數位化、智慧化水平,發揮“雲南體育旅遊”等戶外運動信息服務平台與相關小程式的作用,匯集並發布戶外運動設施、線路、賽事活動及配套服務信息。建立雲南省戶外運動產業聯盟,整合優勢資源,促進市場主體交流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戶外運動產學研基地,加強理論與實踐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轉化。舉辦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做大雲南省戶外運動嘉年華,提高戶外運動影響力。(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4.打造內聯外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對內背靠周邊兄弟省份、輻射成渝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經濟帶,對外服務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鞏固對外開放新渠道、大通道的戰略節點和支撐作用,打造內聯外通的戶外運動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擴大戶外運動朋友圈,提高雲南戶外運動知名度、影響力。(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二)最佳化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布局
5.促進全域戶外運動產業布局協調發展
打造全域體育基地,打造“一圈兩區三帶四網”的戶外運動產業布局。
一圈:
把滇中城市群建設為核心戶外運動產業圈,整合滇中城市群現有資源,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氣候條件、眾多的山地湖泊、優美的生態環境等比較優勢,形成山地戶外運動、水上戶外運動、航空運動、汽車機車運動、體育賽事等主題特色,打造滇中綜合戶外運動產業圈。(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
兩區:
全域體育+全域旅遊示範區。立足雲南省的戶外運動發展條件與基礎,促進戶外運動與健康、旅遊、文化等產業實現融合協調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開展全域體育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試點培育、示範創建工作,全力促進全域體育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
城市1小時戶外運動圈示範區。以滇中昆明、曲靖、玉溪、紅河等州、市中心城鎮為“圓心”,以高速公路1小時裡程為半徑,構建100公里半徑的城市1小時戶外運動圈示範區。(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三帶:
山地戶外運動帶。在符合國土空間前提下,按照“深挖資源、壯大主體、打造品牌、安全管理”的推進思路,彰顯雲南山地戶外運動的內容豐富性、形式多樣性、挑戰刺激性、參與體驗性、休閒娛樂性等特點,以滇西北的“三江併流”區域和滇中北部的烏蒙山區為核心,加快建設一批登山道、徒步道、騎行道、露營地、滑雪場等山地戶外運動設施及相關服務設施,著力打造以徒步、登山、定向、越野跑、穿越、攀岩、騎行、滑雪等為重點的山地戶外運動產品體系,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和產業帶,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群、多樣化的戶外運動消費需求。(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
水上戶外運動帶。以遍布全省並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高原湖泊、大江大河、大型水電站、大中型非水源地水庫、高山瀑布等為主要依託,以滇中高原湖泊群和滇西及滇西南的水資源為核心,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滿足國土空間規劃及流域各專項規劃、環保、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要求並嚴格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水上項目中心)項目論證基礎上,按照市場化方式,布局建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水上運動場地設施,著力打造以漂流、皮划艇、野釣、帆船等為重點的水上運動產品,全面提升全省特色鮮明、參與性、體驗性強的水上運動產品的供給,既滿足當地居民健身休閒的需求,又為遊客體驗全省水上運動特色提供機會。(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
高原體育訓練帶。建立三個高原訓練環,鞏固四條海拔帶優勢。以昆明為中心,等距劃分三個高原訓練環,依託便捷多樣交通設施基礎,實現全省訓練基地的快速互達,為高原體育基地的訓練靈活性與全面性提供便利。發揮雲南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步降低優勢,整合省內體育資源,形成低海拔—亞高原—高原—高高原的梯級化訓練帶,建立“梯級化、立體化”的高原體育訓練服務體系提供優勢條件。(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四網:
步道網:完善步道體系建設,建設串聯成網的各級各類登山健身步道、健走道,規範建設標準和配套設施,形成覆蓋全省的步道網路。(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騎行網: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騎行綠道網建設,重點建設環中心城鎮、衛星城鎮和鄉村騎行三級騎行網。(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自駕網:發揮汽車機車運動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打造一批國家級、世界級精品自駕旅遊重點線路和沿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有計畫、有目的地進行規劃建設。(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水上網:構建三江併流、長江水系及二級以下水系網路,融入全省水網建設,對有條件的江河沿線進行規劃建設。(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6.最佳化重點項目空間布局。發展山地越野、定向、登山、攀岩、探洞、溯溪等具有區域特色的項目,推動冰雪、山地戶外、水上、汽車機車、航空等重點戶外運動項目差異化發展,助力雲南打造西南戶外運動集聚區。冰雪運動深入實施“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以麗江、迪慶為核心發展區域,大理、昆明、曲靖等地區為重點發展區域,南部各州、市為協同發展區域,形成東西南北交相呼應、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協調並進的發展格局。山地戶外運動以徒步、登山和騎行為重點的滇西北“三江併流”山地戶外運動區,以徒步和騎行為重點的滇越鐵路沿線山地戶外運動帶和以徒步為重點的滇東北山地戶外運動帶。大力發展登山、徒步、露營、山地腳踏車等大眾項目,穩步發展高海拔登山、攀岩等專業項目。水上運動以滇中高原湖泊群和滇西南的水資源為核心,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滿足國土空間規劃、流域各專項規劃、各湖泊水質目標、各類自然資源及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要求基礎上,充分徵求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林業草原主管部門的意見,布局建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水上運動場地設施,著力打造以漂流、皮划艇、野釣、帆船等為重點的水上運動產品,全面提升全省特色鮮明、參與性、體驗性強的水上運動產品的供給,力爭把帆船、漂流、皮划艇、野釣等重點水上運動培育成為雲南省體育旅遊的亮點和品牌。汽車自駕運動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自駕游消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雲南省精品自駕旅遊重點線路建設方案》,打造32條精品自駕旅遊重點線路和沿線汽車自駕運動營地。航空運動依託雲南省的高山峽谷、高原湖泊等特色航空運動資源,綜合考慮雲南省通用機場布局以及各類航空運動項目的開展條件等因素,探索發展以滑翔傘、直升機觀光、三角翼、熱氣球等為重點的航空運動產品。力爭把滑翔傘、三角翼、熱氣球、直升機觀光等培育成為雲南省航空運動發展的重要支撐。(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
7.加強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利用風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騎行道等線狀道路,串聯山地戶外營地、航空飛行營地、湖濱度假營地、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運動船艇碼頭、腳踏車驛站、滑雪場等設施,形成全域覆蓋、配套完善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供給格局。加強戶外運動場地設施運營管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場地設施運營水平。推廣“政府建設、企業運營”、“政府和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建設運營”等公建民營模式,強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業市場化運營靈活度,提高戶外運動營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運營效率。加強健康旅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健康旅遊服務與設施等,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的戶外運動應配置高壓氧艙和高原病急救設施設備。(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
(三)豐富戶外運動產品供給
8.全力打造戶外運動賽事品牌。按照“頂級賽事引領、專業賽事推動、業餘賽事普及”的總體要求,擴大“一帶一路·七彩雲南”賽事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容品牌賽事,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推動一批具有廣泛參與性與普及性的區域性賽事,全面構建規範化、國際化、市場化運作的戶外運動賽事層次體系,形成“精品賽事”、“重點賽事”、“一縣一品賽事”和“潛力拓展賽事”協同推進的戶外運動賽事的發展局面。(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民族宗教委)
——打造一批國際級戶外運動賽事。承辦國家級、國際級頂級戶外賽會活動,向全球推介雲南戶外運動樂土。培育一批影響力大、知名度高、帶動性強的國際級戶外運動品牌賽事,引領全省戶外運動賽事做大、做強。(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培育一批國家級戶外運動賽事。以現有的國家級戶外運動品牌賽事為基礎,積極鼓勵地方政府、社會組織、戶外俱樂部等因地制宜舉辦不同級別、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國家影響力、國內知名度的戶外運動品牌賽事,構建“一地一品”、“一縣一品”的全省戶外運動品牌賽事發展格局。(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提升並推出一批區域級戶外運動賽事。全省各區域要依託自身戶外運動資源,著力策劃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戶外運動主題賽會活動和戶外運動主題論壇;要依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打造包括賽馬會、龍舟賽、舞龍賽及相關單項賽事等在內的一批區域性民族特色體育品牌賽事。(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民族宗教委)
9.著力培育戶外運動精品線路。結合全省大江大河、峽谷雪山、廊道遺產、森林田園等核心戶外運動資源的分布,以及交通路網的布局,著力培育一批以徒步、自駕、騎行為重點的,具有國內外較強影響力的精品戶外運動線路,並爭取納入國家的精品體育旅遊線路向國內外推介。(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
——提升改造一批精品徒步線路。積極借鑑國外知名徒步線路的開發模式和成功經驗,按照“主題醒目、設施完善、服務規範、產品特色”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放大全省現有的虎跳峽徒步、梅里雪山、高黎貢山、昆明十峰、滇越鐵路徒步等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經典徒步線路資源效應,依託雲南省的金沙江、怒江、千湖山、翻越三江併流、哈巴雪山、紅色線路、茶馬古道、獨龍江馬幫故道、徐霞客游道等特色戶外運動資源,實現其基礎設施、產品特色、服務品質、行銷手段、運營技巧和品牌價值的全面升級。(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
——打造一批精品騎行線路。立足雲南省面向西南開放的區位優勢、八條內聯外通的經濟走廊和一圈一群兩翼一帶的城鎮空間格局,以區域內部主要交通幹道為紐帶,以區域內部知名的景區景點為支撐,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吸引力強、溝通內外,能夠代表雲南省地域特色的精品騎行線路。(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打造一批精品自駕線路。順應自駕旅遊發展潮流,立足雲南省面向西南開放的區位優勢、八條內聯外通的經濟走廊和六大城鎮群的空間分布,以區域內部主要交通幹道為紐帶,以區域內部知名的景區景點為支撐,提高自駕、徒步、騎行等陸地戶外運動項目甚至與空域、水域戶外運動的組合、內涵的提升、設施的配置和行銷的力度,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吸引力強、溝通內外,能夠代表雲南省地域特色的精品自駕線路。(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10.大力建設戶外運動試點示範項目。突出對區域戶外運動的綜合性服務功能和產品供給服務,按照“區位條件好、綜合條件優、發展有基礎、開發有潛力”的原則,打造一批體育特徵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戶外運動試點示範項目。(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
——加快建設一批體育運動類特色小鎮。立足雲南省的戶外運動發展條件與基礎,按照“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發展思路,加快體育運動類特色小鎮開發與建設,促進體育與健康、旅遊、文化等產業實現融合協調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並為促進全省戶外運動的開發奠定基礎。(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衛生健康委)
——啟動創建一批全域體育旅遊融合發展試點城市。以戶外運動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突出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形象,立足區位、自然、人文、歷史、文化優勢,按照“國際一流、雲南特色、功能齊全、服務優質”的總體要求,啟動具備條件的縣區市建設全域體育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試點城市,爭創全域體育和全域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城市,以點帶面推動所在州、市體育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全省全域體育和全域旅遊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持續打造一批體育旅遊精品景區、線路、賽事、目的地。以“旅遊觀光+戶外運動+賽事體驗”為實現路徑,持續擴大體育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建設一批融合特色鮮明的體育旅遊景區和場所,打造一批戶外運動資源稟賦顯著的體育旅遊線路,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型體育旅遊賽事活動,創建一批產業集聚度高的體育旅遊目的地,打造特色體育旅遊品牌,以旅興體帶動全省戶外運動產業規模增長。(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11.最佳化露營產品供給。鼓勵開放郊野公園提供露營服務,在城市郊野、農村地區等建設更多露營基地,滿足民眾就近就便露營需求。推動露營基地完善配套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戶外運動項目,鼓勵在營地周邊配套登山、徒步、騎行、垂釣、冰雪、賽車、馬術、航空、水上、青少年教育等戶外運動設施及服務,提高露營消費粘性加快建設露營旅遊相關基礎設施,結合相關設施規劃,因地制宜引導城鎮水、電、氣、排污、垃圾收處等基礎設施管網向營地建設區延伸,支持在營地集聚區域配套建設露營服務中心、加油(充電)站、維修站、停車場、旅遊廁所、觀景平台等。規範露營市場,建立營地評級指標體系,開展戶外營地星級評定工作。(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
(四)最佳化戶外運動產業結構
12.培育戶外運動市場主體。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戶外運動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智造、外貿出口、跨境結算等領域加強協作,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中小微戶外運動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以單項冠軍企業為目標做強做優做大。推進各級戶外運動協會組織、俱樂部建設,完善戶外運動組織標準規範,充分發揮各級協會組織、俱樂部在營造氛圍、組織活動、服務消費者等方面的作用。(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13.加快戶外運動用品製造業轉型升級。做優體育用品製造,鼓勵國內體育製造業先進企業到雲南投資建廠,支持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加強家庭化、智慧型化運動裝備器材的研發與製造,打通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全產業鏈,打造滿足多元需求的個性化、定製化、專業化套用場景的“產品+服務”模式。(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戶外運動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14.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推進體育強省建設,鼓勵旅遊景區或旅遊目的地結合實際積極舉辦徒步、馬拉松、登山、汽車機車、露營、攀岩、漂流、滑翔傘等賽事活動;支持旅遊景區或旅遊目的地增設體驗類戶外運動項目,打造優質戶外旅遊目的地。(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15.與醫療健康融合發展。圍繞“健康雲南”建設,推動戶外運動與健康服務融合發展,發揮運動處方、中醫藥在運動康復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基於網際網路的全民健身大數據,指導民眾進行科學戶外運動。(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衛生健康委)
16.與教育融合發展。圍繞體教融合,推動適合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需要和廣大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航空運動等項目進校園,廣泛開展推廣,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加戶外運動項目,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技能。依託戶外運動協會和戶外運動俱樂部等建設戶外運動實習實訓基地。(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教育廳)
17.與鄉村振興、民族團結融合發展。深入挖掘、培育、傳承雲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農村基層體育項目,結合農令時節、民族節慶開展形式多樣的符合鄉村振興需要的民族體育賽事活動,塑造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特色文化,拓寬鄉村致富道路,辦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助力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民族宗教委)
(六)釋放戶外運動消費潛力
18.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科技賦能戶外運動場景,開發智慧型騎行、智慧型划船、線上跑、模擬飛行等線上產品和服務,打造戶外運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消費新模式。創新戶外運動用品柔性製造與個性化設計,開拓戶外運動個性化、智慧型化、時尚化消費新業態,引導高端消費回流。推進戶外運動消費場景與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融合,轉化綠水青山生態價值。支持和引導滑雪場等戶外運動場所創新四季運營產品。鼓勵有條件的戶外運動場所延時經營,挖掘夜間戶外運動消費潛力。探索為兒童、女性、老人等重點人群,培育友好型戶外運動產品,進一步釋放戶外運動消費潛力。(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遊廳)
19.完善戶外運動消費政策。鼓勵各州、市積極申報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支持昆明市開展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工作,開展雲南省體育消費試點工作,以先行先試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成果,以示範試點帶動全省體育消費規模增長。提升體育用品、體育健身等傳統體育消費,培育冰雪運動、電子競技等新興體育消費,不斷激發潛在體育消費。引導和支持各地開展融合文體旅多業態的消費季、消費月活動,營造戶外運動消費氛圍。鼓勵各類健身活動向戶外運動傾斜,激發民眾參與戶外運動的積極性。(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
20.加強戶外運動技能培訓。鼓勵和支持各級戶外運動協會、俱樂部開展戶外運動技能培訓與指導,推廣社會體育指導員與戶外項目領隊資格認證。支持校企合作開發覆蓋全年齡段的戶外運動技能培訓課程,發揮戶外運動達人、戶外運動明星等名人效應,利用各類媒體平台,創新戶外運動技能普及推廣手段,培育、擴大戶外運動參與人群。大力開展各級各類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完善戶外運動等級標準,不斷提高戶外運動愛好者技能水平,增強消費粘性。(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七)強化戶外運動服務支持
21.加強戶外運動安全防控。開展戶外運動安全知識教育,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及相關措施。戶外運動項目實行屬地安全監管,建立戶外運動安全分級管控體系,引導戶外運動項目健康發展。建立健全賽事活動安全工作機制和分級監管體系,對賽事活動舉辦中易發生危及公共安全和參賽者人身安全的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制定包括醫療、救援、消防等在內的安全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預案,建立完善賽事活動“熔斷”機制,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堅持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主辦方為賽事活動購買公眾責任保險,為參賽者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衛生健康委)
22.健全戶外運動救援體系。構建戶外運動救援隊伍體系,發展社會應急力量。強化應急培訓、預警控制、救援演練等工作,完善救援標識,最佳化救援流程,套用科技提高救援效能,完善救援、運輸一體化的戶外運動應急救援服務體系。(責任單位:省體育局)
23.推進戶外運動人才培養。鼓勵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戶外運動產業相關課程,創新戶外運動產業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產業發展需求側與學校人才培養供給側緊密對接。鼓勵相關企業聯合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戶外運動教學、科研和培訓基地,培養戶外運動研究型、技能型、套用型人才。加強與國際戶外運動行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的交流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和支持退役運動員從事戶外運動產業,擴大專業人才隊伍。(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教育廳)
24.建立戶外運動產業統計制度與標準體系。探索開展戶外運動產業統計工作,建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統計指標,逐步形成全面、準確、及時的戶外運動產業統計與數據發布機制。加強戶外運動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引領戶外運動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責任單位:省體育局、省統計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