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出生
1917年1月,陶漢章出生於江西省
進賢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他的祖父文學、理學造詣極高,清末曾任
直隸州知府,為官清廉剛正,深得百姓愛戴,後辭官返鄉大辦學堂,啟蒙民智,為鄉鄰所稱道。陶老的父親陶南山是清末新潮派文人,擅長詩詞、文賦、考古、水墨畫,還精通醫術,曾東渡扶桑學醫,與魯迅先生同窗。陶漢章就是在這種良好的家教氛圍中成長的。他13歲來到南昌,先後讀過匡廬中學和
洪都中學。就在小漢章在洪都中學求學時,父親不幸染病逝世,從此家道中落。陶漢章毅然作出了投筆從戎的選擇——考取
西北軍官學校從戎
1933年初,日本侵略者由東北南犯長城,
馮玉祥在張家口組建起
抗日同盟軍,並急電
西北軍官學校入察哈爾準備抗戰。陶漢章被分配到著名抗日將領
吉鴻昌手下做機要通訊員。然而,在日軍和
國民黨反動派的重兵打壓下,抗日同盟軍遭到重創,馮玉祥被迫下野,吉鴻昌也慘遭殺害。陶漢章輾轉回到南昌,奔向紅軍。
參加紅軍不久,因陶漢章讀過軍校,理論素質相對較高,
任弼時便把他分配到紅軍第四分校從事政治宣傳和教學工作,主要教授班、排、連戰術和單兵技術。
1934年秋,陶漢章被輸送到紅2軍團工作,擔任教導營副營長。
長征結束後,陶漢章受命來到
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任隊長兼
教員,並隨總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輾轉辦學。有一天,學校收到一封來自國統區的信函,信中希望八路軍能為抗日軍民提供一本關於開展敵後游擊戰的書,落款是“
三聯書店鄒韜奮”。隨營學校校長
韋國清把這封信交給陶漢章說:“正好你教這一課,就由你來寫吧。”陶漢章歷經3個月,寫成了17萬字的書稿。
辦學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根據形勢的需要,
晉察冀根據地建立了
抗大二分校。這時,陶漢章被抽調到二分校,先後任教育科長和訓練部副部長。抗大二分校的辦校條件非常艱苦,物資供應極端缺乏,困難並沒有阻止抗大二分校的成長壯大,學員人數從起初的1000多人猛增到4000多人,不僅培養了大批學員,還造就了一批有名的政治、軍事、文化
教員,如杜喻華、
田牧、油江等。
1943年春,陶老調離二分校,任
晉察冀軍區平北12軍分區參謀長,先後組織打了“反掃蕩”、“
麻雀戰”、“
地雷戰”等一系列惡仗。抗戰勝利後,他出任
晉察冀野戰軍三縱隊參謀長,先後參加指揮了平漢戰鬥、大同戰鬥、
正太戰役、保衛
張家口戰役、正定戰鬥、華北破擊戰、南北橋頭戰鬥、
新安戰鬥等。
在指揮作戰的同時,陶漢章還完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撰寫《參謀工作》一書。當時,任晉察冀軍區政委的
羅瑞卿決定要辦一個高級參謀班。
由於解放戰爭的發展,對幹部的需求擴大,中央決定成立
華北軍政大學,加快對幹部的培訓,並調陶老到軍大任教育長。陶老在軍大除親自授課外,為適應解放戰爭迅猛發展的需要,還撰寫了大量的軍事著作,諸如《攻堅戰的戰術問題》、《步兵操練法》、《兵棋論》、《戰役學是戰術學的過渡階段》、《哲學也是戰略學的一部分》、《詩人往往是戰略學的始祖》、《課外輔導問題》、《課堂講授法》等。這對提高學員和指揮員的軍事指揮藝術,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著書
建國後,在
劉伯承院長親自領導下,陶漢章參與了我國第一所正規化的最高軍事學府——
南京軍事學院的創辦,並任訓練部副部長。他們以三更燈火五更雞的精神,超負荷地工作,為我軍培養了一大批高級軍事人才。
陶老的《
孫子兵法概論》寫成後,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並有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5個國家的譯本,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出版發行。
蒙難
1973年,陶老在
廣州軍區任參謀長期間,“
四人幫”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他。“蒙難”後,軍委調他回北京工作,經
葉劍英批准任軍政大學副校長和其後的
軍事學院副院長。在
林彪、“四人幫”大搞“空頭政治”破壞軍隊建設,使軍事學術研究停滯不前,軍事院校名不副實的情況下,陶漢章始終力主恢復軍事教學。他先後撰寫了《院校要走在訓練改革的前列》、《關於現代戰爭特點的探討》、《亞熱帶山嶽叢林戰鬥要則》、《關於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的意見》等學術著作和論文。陶老不僅在軍事學術研究領域中充當了
尖兵,而且始終堅持講課,深入教學第一線。
晚年
陶老離休後的生活很規律。除了撰寫書稿外,他十分關注國內外大事,每天都要看《人民日報》、《參考訊息》,還喜歡看《
作家文摘》、《
炎黃春秋》等雜誌。據陶老的夫
人湯景秀老人介紹,陶老對文字有種特殊的感情,哪怕是張小紙片他也會看上半天。記者採訪陶老時,送給他幾本《老友》雜誌,他頓時愛不釋手,
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陶老年事高后患有耳疾,平時不太愛說話,但他有一大愛好,那就是逛超市。湯老說,陶老一逛超市,就特別興奮,好像回到了年輕時代,充滿了活力。他過去戰爭年代養成的老習慣依然沒有變,逛超市時喜歡買臘肉、鹹魚吃。湯老介紹說,非典時期,陶老一直密切關注著非典形勢的發展,他也按照要求儘量少外出。
著書經歷
半個世紀後的“饋贈”
1994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陶漢章將軍在北京參加
黃埔軍校70周年紀念會,邂逅一位從台灣來的國民黨老軍人,談起當年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情景,老軍人說:“1938年我們在湖南衡山集中一批從抗日前線各戰區調來的軍官,學習
八路軍的游擊戰術,其中有一本教材叫《游擊戰術綱要》……”陶漢章的眼睛突然一亮!忙問道:“哎,那書的作者是誰?”“叫‘陶劍青’。”“喔,鄙人是也。”老軍人瞪眼傻看了陶漢章好一會兒,突然起身一個立正,向陶將軍敬了一個標準軍禮後拱手道:“喔,在下有眼不識泰山!陶先生,原來你就是我的老師?”“不敢不敢。”國共兩位老軍人熱情握手。
原來,1936年,19歲的陶漢章任八路軍隨營學校支隊長兼軍事
教員時,
八路軍政治部主任
鄧小平交給隨營學校校長
韋國清一封信。信是重慶
三聯書店負責人
鄒韜奮寫來的,希望八路軍寫一本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書,韋國清便將這一任務交給了陶漢章。由於戰鬥頻繁,陶漢章輾轉了許多地方,艱苦奮鬥了幾個月,才完成了這本17萬字的軍事論著。
書稿寄到重慶後,不久,就從重慶寄來一筆十分奇特的稿費——一捆郵票。當時國共各自轄區貨幣不通,唯有郵票可以通行。由於游擊作戰住址不定,陶漢章也無暇詢問書稿之事,故幾十年中,從未見到過書稿的一個鉛字……
現在,陶將軍得知書稿確已成書,立即托朋友在重慶查尋。阿彌陀佛,友人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在重慶圖書館查到一冊孤本,立即作為“饋贈”寄給他,他這才看到了自己多年前的著作。
1970年的一天,我和幾位戰友在閱覽室看雜誌,無意中看到一幅標有“陶漢章”照片的文章,覺得有些面熟。朋友說世上相似的人多著呢,他是將軍,軍科院副院長,你能見過?
將軍?副院長?我慢慢回憶。啊,終於想起來了:1954年秋,我部剛從朝鮮回國不久,那時,我在師部無線電報務訓練隊當班長,被抽調到
南京軍事學院配合司令部搞演習,教三位首長使用電台。首長們不按規定,拿著話筒亂呼亂叫:“小羊、小羊,我是老虎,我想吃你!聽到沒有?請回答。”我提醒說:“首長,無線電台有紀律,按規定是不許亂呼叫的。”但他們還是開著玩笑亂呼亂叫。這時,一位幹部陪著一名蘇聯顧問走進來嚴肅地說:“哎,你們怎么不聽小同志的話?他現在就是你們的老師!”幾位首長當即起立回答道:“是!陶教官,我們馬上改!”
無疑,“陶教官”就是這位陶漢章將軍。
陶漢章是位江西老表。上世紀30年代初才十七八歲,他就利用早年在
馮玉祥將軍創辦的“
西北軍官學校”學到的軍事知識,為中共江西蘇區工農紅軍編著了一本訓練大綱——《軍事問答一百題》,這是他軍事理論的“處女作”。沒想到80年代後期,他竟然當了美軍
海灣戰爭的“軍師”。
那是上世紀80年代末,美軍遠征海灣戰爭第一次打
伊拉克。戰爭正打得熱火朝天,未決勝負。這時,中國有關方面得到一個訊息——說海灣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將領中流傳著一本中國的《
孫子兵法》。中國的《
孫子兵法》怎么跑到美國去的呢?一時成了一個“謎”。有關方面頗費了一番周折,才從大洋彼岸搞來一本英文版的《
孫子兵法》。原來,這並不是2000多年前的那份“文物”《
孫子兵法》,而是後人寫的《
孫子兵法概論》。重視智慧財產權的美國人,在書的封面上清楚地印著一個中國人的名字——陶漢章。
這本《概論》,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陶漢章在
南京軍事學院當教官時,在院長
劉伯承元帥授意下寫成的。多年中數易其稿,1985年才出版。不久就被中國駐聯合國一位武官譯成英文,在美國紐約史特林公司出版,開始並沒引起人們的注意。
海灣戰爭爆發後,有人向
美國國防部推薦該書,但只買了100本發給參戰的高級將領。緊接著,美國軍事書籍俱樂部和星條旗出版社又買了一批,推薦給美國參戰的
海軍陸戰隊。
陶漢章將軍的名字,從此便在美國軍界名聲大震。美國國會高級顧問布爾津斯基給陶漢章將軍寫信說:“我讀了你的書,不僅我個人受益,我相信所有讀了這本書的人都受益。”不久,美國
阿拉巴馬州的州務卿派員專程前來中國,把“阿拉巴馬州榮譽州務卿”的稱號,授予正在廣州療養的陶漢章將軍。
聶帥頒獎,朱總要喝“狀元紅”
軍人常常自謙“一介武夫”。當過幹事、寫過文章、編過劇本、演過戲的陶漢章,卻一直沒有忘掉想當軍事指揮官的夢。1947年,解放戰爭的戰略反攻即將開始,陶漢章在
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任參謀長,正謀劃著名大展軍事宏圖之夢呢,誰料,一張奇特的“借條”破壞了他的美“夢”。正是這張“借條”,使他向一名軍事理論戰略家邁進了一大步。
一天,軍區副政委
羅瑞卿找到他說:“現在解放戰爭發展很快,我們急需高級參謀人才,因此想搞一個高級參謀訓練班,準備讓你去幹這個事。”
陶漢章本不情願,但又不好違命,便使了一個“緩兵之計”說:“羅副政委,那請你和
楊成武同志講一下,如果他同意,我就去。”羅瑞卿找到楊成武,楊成武原本也不願意放,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也不好明“頂”,便有意設了個難題:“羅副政委,你能不能寫個條子,說明暫借陶漢章半年。”“那好,半年就半年。”羅瑞卿當即就掏出筆來真的寫了張借條。這下,楊成武才後悔地暗暗叫苦:唉,真是“作繭自縛”,反被自己“將死”了。就這樣,陶漢章開始了他的軍事教官生涯。
陶漢章廣泛深入地研究了中外戰史理論,結合我軍幾十年的實戰經驗,寫成了一部重要軍事學術論著——《參謀工作》。於是,被調到
華北軍政大學任副教育長。
學術界對《參謀工作》評價很高,華北軍區司令員
聶榮臻給陶漢章頒發了嘉獎令,並發給他獎金300元。這筆好似“天文數字”的獎金,可超過他6年多的津貼吶!(當時他每月的津貼只有4元)。教育長
譚家述開玩笑說要吃他的“大戶”。有人要求喝茅台酒,朱老總則說:“陶漢章中了狀元,我們要喝他的狀元紅。”
如今,年已92歲高齡的陶漢章將軍,已從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位置上退下來,但仍擔任著“中國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和“中國
孫子兵法研究會名譽會長”,他依然筆耕不輟。他的論著從理論與實戰的結合上,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
軍事戰略理論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個人榮譽
個人著作
陶漢章將軍一生著述頗豐,約100餘萬字。最為其得意者有五本:
書之一——《軍事問答100題》。此書以問答形式組織,共有100題。如:什麼叫進攻?什麼叫防禦?什麼叫追擊?皆一一答之,通俗,易懂,好記。1934年陶漢章將軍於湘贛軍區紅軍學校任戰術
教員時所編。遙想當年布衣草鞋之紅軍,捧讀此書,必如飲甘露也。其書乃油印本,據云於紅軍連隊流傳甚廣。
書之二———《游擊戰述綱要》。此書為
三聯書店出版於1939年,
鄒韜奮先生約寫,陶漢章將軍主筆,署名陶劍青。1992年某日,陶漢章將軍參加
黃埔軍校同學會。一國民黨將軍言及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時,感慨曰:“其時沒有經驗,幸虧得到
八路軍一本《游擊戰述綱要》,幫了大忙。”陶漢章將軍問:“可記得此書作者?”答曰:“陶劍青先生!”陶漢章曰:“鄙人是也。”國民黨將軍起身拱手:“久仰!久仰!”經其介紹,陶漢章將軍始睹《游擊戰述綱要》一書真容,距該書出版已54年矣。
書之三———《參謀工作守則》。此書源於1948年夏
晉察冀邊區軍政幹部學校的成立。其時,陶漢章將軍任教育長兼高參班主任。首期高參班從
晉察冀各部隊抽調了80多名幹部參加。陶漢章將軍邊授課,邊整理教材,約半年時間,遂成30萬字書稿,始題名為《八路軍的參謀工作》,後改為《參謀工作守則》。該書出版後,風行解放軍各部隊,華野、二野、
三野、四野均有不同版本。華北軍區司令員
聶榮臻向陶漢章將軍頒發一等獎章和300元稿酬。陶漢章將軍告余:“其時,一名士兵一個月津貼只1元,幹部5元。300元相當於現在的3000元啊!”
書之四———《熱帶叢林作戰》。此書軍隊內部發行。陶漢章將軍於1977年,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由《解放軍報》連載,並下發到所有參戰部隊。其時將軍任解放軍軍政大學副校長。
書之五———《
孫子兵法概論》。有報導雲,
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人手一冊《
孫子兵法》。故美國人深諳:“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兵歸勝,不貴久。”此《
孫子兵法》即陶漢章將軍所著《孫子兵法概論》,1985年10月出版,有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新家坡等五個國家譯本,於世界數十個國家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