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張家口進行的戰役。此戰對於進軍東北創造了條件。
1945年8月上旬,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中國戰場的抗戰形勢空前有利。9日和10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先後發出號召和命令,要求解放區武裝部隊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對拒降的日偽軍堅決予以消滅。正在延安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也於11日致電軍區領導人,要求全區部隊立即向北平、張家口等城市進軍,接受日本投降。同時特別指示冀察軍區:蘇蒙聯軍"可能趨進張家口,望郭天民率部配合蘇蒙軍首先占領張家口,並令平北騎兵沿張(家口)庫(倫)大道,與蒙軍聯絡。" 冀察軍區司令員郭天民、政治委員劉道生接到晉察冀軍區關於配合蘇軍進攻張家口的命令後,立即作了部署:令第12軍分區察蒙騎兵1支隊北上接應南下蘇軍;令第12軍分區第10、第40團及第13軍分區第20團、蔚涿支隊向張家口市區進攻;令第12軍分區新編第6團、龍宣懷支隊破壞懷來至沙城間鐵路,阻止張家口之敵東竄。整個作戰由冀察軍區參謀長易耀彩及冀察區黨委宣傳部長楊春甫共赴前線指揮。同時令第12軍分區主力停止圍攻赤城,向張家口前進,參加奪取張家口之戰。
基本介紹
- 名稱:張家口戰役
- 地點:張家口
- 時間:1945年8月
- 參戰方:八路軍、新四軍、國民黨軍
- 結果:成功解放張家口
- 傷亡情況:殲滅日偽軍20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楊成武、傅作義
張家口戰役
張家口曾是晉察冀解放區的首府。它西接綏遠,東臨平津,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946年10月被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所部占領。華北軍區第三兵團於1948年12月上旬將國民黨軍孫蘭峰部包圍在張家口。17日,我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奉命西進,增加包圍張家口的兵力,使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第35軍在新保全被殲滅後,守軍的士氣日益低落,士兵們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23日凌晨,張家口守軍在一片驚恐中,倉惶突圍。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司令員楊成武、副政治委員李天佑,指揮所部和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及北嶽軍區、晉綏第八縱隊等部共10萬餘人展開圍殲堵截。至24日晨,將敵人壓縮在張家口以北西甸子至烏拉哈達不足1公里寬、10公里長的山溝內。時值嚴寒大雪,逃敵人馬擁擠、混亂不堪。我軍乘勢猛烈攻擊。各部插入敵群猛打猛衝,敵人狼狽不堪,紛紛舉手投降。激戰至15時,除孫蘭峰率少數騎兵逃脫外,余敵5.4萬人全部被殲。
張家口突圍之敵的覆滅,使傅作義嫡系主力已基本喪失。戰略要地張家口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張家口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