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陶凱(?—1373),字中立,臨海縣(今
臨海市)人。元
至正間中鄉試,任
江西永豐縣教諭。文字交遊廣,頗負盛名。
朱元璋曾慕名拜訪,與論進取之策,陶凱建議先取元地,然後與群雄爭勝。
陶凱,是
括蒼鎮長潭村陶氏祖輩。朱元璋
蕩平天下,建立
大明帝國後,用人
不拘一格,當時的布衣寒士陶凱也在這個時期被選用,當上
禮部尚書。 陶凱,字中立,生於1304年
臨海的一個農民家裡,別無兄弟,惟有一妹,早卒。其父母極其重視陶凱的教育,請師教之。凱從小性情溫和,從不妄言,更不驕笑,尊敬師長,精心鑽研,用心讀書,老師對他極為關心,如“師也育其子女如己子”,在先生的教授下,進步很快,年青時就有“凱讀書文行”而著稱,在當時負有盛名。任禮部尚書時,著有《陶尚書集》。
熱愛教育,教授弟子,是陶凱的畢生心愿,他學有所成時,在鄉里辦教育,跟他讀書的弟子來自四面八方,教育越辦弟子越多。由於他認真傳教,注重教育,深受弟子擁護。至1341年,他的名聲更大,推薦他為永豐教諭,他幾經要求,辭而不乾,仍服務鄉里,教授弟子。
人物事跡
陶凱教授鄉里,他知識淵博,尤工於詩,時於同輩
張仲舉、朱昌齡等人,以詩文相往來,以詩畫相交友。明李贄說他“姿性過人,才高學博,識見卓遠,為文千言立就”。這個評價是很高的,的確陶凱也成為當時文壇之首,名聲越來越大。他的一生,只求學名,不求官名,亦非常難得的。當時,凱撰寫的《政績錄》、《四庫全書存目》,嘗主
杭州施氏家塾,明太祖聞名造訪,求籌進取策,曰“群雄所據地,未可與爭,元雖有地,政衰民怨,是空地耳,取之易也”,太祖奇之,謂凱曰:“會有重遇日。”時後,
洪武元年,明太祖遣官奉書,送陶凱之故里,勸他進京當官,他不願入仕,即離家遠走,遊學湖海,期限已到,仍不回來。激起明太祖大怒,再發諭旨,“陶凱不應詔,可取族人首級回”,得知諭旨下達的訊息,陶氏族人,人人大懼,派人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陶凱,陶凱經三思熟慮。他說,不遵諭旨,陶氏百姓必遭殃禍害,造成生靈塗炭,闖下天大的罪。為使全族免於滿門抄斬。他不得不下決心,應詔進京。
陶凱進京後,即令他修《
元史》,成書後,授以
翰林應奉,纂編《大明集禮》,後做了大本堂老師,教授王子楚王。洪武三年(1370),凱當了
禮部尚書後,先在
乾清宮左邊建奉先殿,制定軍禮及品官墳瑩之制,《明史》修編,又制鄉飲酒禮,採用
周官《
儀禮》及唐、宋之制,參定其儀。凱獨任,定科舉式,明年會試,凱允主考官,取
吳伯宗等百二十人,程文進御,凱序其首簡,遂為定例。太祖嘗諭凱曰:“事死如生。朕養已不逮,宜盡追遠之道。”洪武六年為湖廣參政,八年,起為國子祭酒,後改
晉王府左相,先後與張籌編集《昭鑒錄》,與詹同更撰九奏樂章,又修《
洪武正韻》等。“凡稽古禮文事,多公論定,又兼領
翰林學士,詔令封冊,歌頌碑碣,時時命公,文章逐盛傳於世。”從上看出,陶凱對於制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制度,用盡精力,付出心血,作出努力,做出貢獻。命詹同更撰的是凱首唱,諸臣俱和。明太祖稱“一時詔令、封冊、歌頌、碑碣、多出其手”,又稱“措辭
陳義,各當其體,沛然為一代之用。”
陶凱非常關心族人和家鄉的生產、生活,他在已修元史時,於洪武三年以禮部尚書十八世孫的名義,為族譜作序,記述長潭村從唐末以來的歷史和村莊的變化。並對長潭村附近,進行考察,作出了《長潭八景記》,即象鼻赤壁、鶚翥翠屏、岩門過月、石室棲雲、山亭陳跡、龍湫奇蹤、長湖坐釣、後嶺觀耕。景景有詩,如《長湖坐釣》,陶凱作有:“不用扁舟過遠方,祗將蓑笠釣湖旁。斜風動處心仍靜,細雨飄時趣亦長。渭水披綸稱
呂尚,
富春隱跡有嚴光。晚來折取垂絲柳,穿個鮮鱗入醉鄉”詩歌,為《長湖坐釣》增添詩意和景色。
陶凱之死,是明代典章制度而造成的,陶凱是一位博學多才,很有遠見,交友甚廣,見聞甚多的人。
朱元璋看中他的賢慧高智,淵博學識,問求於他天下太平之策,凱本於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向朱元璋奉計獻策,朱元璋閱了陶凱的不少書籍,為求天下太平,得益匪淺。後來,朱元璋心裡矛盾重重,覺得陶凱的存在,對自地位不利,沒有陶凱,於國不利。但他對陶凱嫉忌在心,常常做夢,夢見陶凱家鄉住宅有飛龍出現,處處紅光閃閃,加上陶凱自稱“耐久道人”,他越想,越覺得陶凱的存在,對皇帝寶座不利。朱元璋從夢想變成真,又嫉忌變怨恨,埋下殺心,以各種手段要處死陶凱。傳說有一天,朱元璋和文武百官看“吞舟之術”表演,沒有看出訣竅,唯獨陶凱一人看出真相所在。朱元璋暗想,皇帝是“真龍眼”看不出妖術,陶凱能看出,難道“真龍天子”不是我朱元璋,而是陶凱嗎?他的眼力這樣好,勢必家鄉有“名堂”。朱元璋約請陶凱,以商量國事為名,探問他,家鄉有何神秘的東西。陶凱已知,朱元璋心懷惡意,便順口答道:“臣家東有獅子(指當今的小海門
獅子山),南有大象(指
下洋顧村的
象鼻岩),大象鼻子下水潭有塊浮岩,此岩
變化多端,忽而浮出水面,忽而深沉水底,常伴溪水漲落,上下升降。浮岩上還刻有宋代進士張俞仲“曾入蒼舒萬斗舟,至今象準蘸清流;君王玉輅催行駕,安得身閒伴白鷗”的一首詩。陶凱說的浮岩刻詩一事,心裡也很緊張,因陶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要派人前去驗看,如發現浮岩無字,就要犯欺君大罪,就必斬之。陶凱,連夜差人,趕至家鄉,即請刻石師傅,儘快地刻上詩篇,說來也奇,這塊浮岩,昨天沉在水下,今天露出水面,待字刻好後,浮岩又沉下去了。
儘管陶凱
想方設法,避去朱元璋的懲罰。但朱元璋始終認為,陶凱存在,心中不安,皇帝寶座不穩,非殺不可,便借陶凱當禮部尚書時,部屬“誤用符驗"將其處死。朱元璋既殺陶凱,又推御責任。
朱元璋之子——楚王
朱楨亦痛其師之冤,自投於金水橋下。其實,陶凱在官位,朱元璋贈以“
丹書鐵卷”(即
免死牌),然而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免死牌”也成了
一紙空文。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召陶凱到
南京,與
宋濂同修《元史》。書成,授翰林應奉。又編纂《大明集禮》,並為楚王傅。三年,任禮部尚書,制軍禮,定科舉式,致力於規章制度和禮儀制訂,草擬對外關係往來的文書。四年,任會試主考官。五年,奏請仿漢、唐、宋輯《會要》,被朱元璋採納。又採集歷代宗藩事跡,彙編成書,由朱元璋定名《昭鑒》,頒發給藩王。六年後,歷任湖廣參政、
國子監祭酒、
晉王府左相。
工詩文,常隨侍朱元璋,凡朝廷詔令、封冊、歌頌等多出其手筆,並參與編修《洪武正韻》。著有《陶尚書集》。因自號“耐久道人”,朱元璋視為影射自己殺戮功臣,被羅織罪名處死。楚王因之悲痛萬分,自投金水橋死。
陶凱是一位
平易近人,
顧全大局,熱心教育,堅持正義,敢於承擔責任,在明代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其為國為民影響於各地。
史籍記載
《明史》——列傳第二十四
陶凱,字中立,臨海人。領至正鄉薦,除永豐教諭,不就。洪武初,以薦征入,同修《元史》。書成,授翰林應奉,教習大本堂,授楚王經。三年七月與
崔亮並為
禮部尚書,各有敷奏。軍禮及品官墳塋之制,凱議也。其年,亮卒。凱獨任,定科舉式。明年會試,以凱充主考官,取吳伯宗等百二十人程文進御,凱序其首簡,遂為定例。帝嘗諭凱曰:“事死如事生,朕養已不逮,宜盡追遠之道。”凱以太廟已有常祀,乃請於乾清宮左別建奉先殿,以奉神御。明奉先殿之制自此始。五年,凱言:“漢、唐、宋時皆有會要,紀載時政。今
起居注雖設,其諸司所領諭旨及奏事簿籍,宜依會要,編類為書,庶可以垂法後世。下台省府者,宜各置銅櫃藏之,以備稽考,俾無遺闕。”從之。明年二月,出為湖廣參政。致仕。八年起為國子祭酒。明年改
晉王府左相。
凱博學,工詩文。帝嘗厭前代樂章多諛辭,或未雅馴,命凱與詹同更撰,甚稱旨。長至侍齋宮,言:宜有篇什以紀慶成。遂命凱首唱,諸臣俱和,而
宋濂為之序。其後扈行陪祀,有所獻,帝輒稱善。一時詔令、封冊、歌頌、碑誌多出其手雲。凱嘗自號“耐久道人”。帝聞而惡之。坐在
禮部時朝使往
高麗主客曹誤用符驗,論死。
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暗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體、人才,制度沿革,無不能言者。以文學聞於時。元至正中,魯帥里中豪,集少壯保鄉曲。數具牛酒,為開陳順逆。眾皆遵約束,無敢為非義者。人號其里曰“君子鄉”。
洪武初,修《元史》,召魯為總裁官。史成,賜金帛,以魯居首。乞還山,會編類禮書,復留之。時議禮者蜂起。魯眾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說則是,從某說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尋授禮部主事。
開平王常遇春薨,
高麗遣使來祭。魯索其文視之,外襲金龍黃帕,文不署洪武年號。魯讓曰:“龍帕誤耳,納貢稱籓而不奉正朔,於義何居?”使者謝過,即令易去。安南陳叔明篡立,懼討,遣使入貢以覘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魯取副封視之,白尚書詰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驟更名?”使者不敢諱,具言其實。帝曰:“
島夷乃狡獪如此耶!”卻其貢。由是器重魯。
五年二月,帝問丞相:“魯何官?對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階,拜中順大夫、
禮部侍郎。魯以“順”字犯其父諱,辭,就朝請下階。吏部持典制,不之許。戍將捕獲倭人,帝命歸之。儒臣草詔,上閱魯稿大悅,曰:“頃陶凱文已起人意,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未幾,命主京畿鄉試。甘露降鐘山,群臣以詩賦獻,帝獨褒魯。是年十二月引疾歸,道卒。淳安徐尊生嘗曰:“南京有博學士二人,以筆為舌者宋景濂,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魯屬文不留藁,其徒間有所輯錄,亦未成書雲。
人物生平
關於陶凱任永豐教諭的考證
徐敬恩
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7年),浙江天台縣出了一位學識超群、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陶凱。他出身寒微,自幼聰明好學,熟讀經史,博古通今,在當時文壇上很有名氣。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陶凱參加本省鄉試,取得功名,後來被朝廷任命為江西永豐(今廣豐)縣教諭。雖然是小小的八品官,也是朝廷命官。教諭是古代的學官,負責文廟的祭祀典禮、訓誨縣學生員(即秀才),主管全縣文化教育工作,相當於現在的宣傳、文化、教育部門的領導。凡是擔任教諭一職者,都是飽學之士,陶凱任此職可謂當之無愧。今廣豐區霞峰鎮芳源村陶家一族,即陶凱的後裔。
元朝滅亡後,陶凱回老家隱居。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廣泛搜求人才,陶凱被地方推薦、朝廷徵召,任用他纂修《元史》。成書後,授予他“翰林應奉”的官職。陶凱的才學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賞識,不斷被重用,當過會試主考官、國子祭酒。國子即國子監,是全國最高學府,“祭酒”是國子監的長官,相當於現在清華、北大的校長。陶凱仕途一帆風順,官至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宣傳、文化、教育部長。陶凱由一名正科級教諭,做到正部級的尚書,可見他的學識與才能非同尋常!
陶凱功成名就,被載入史冊,《明史》專門為他立傳,彪炳千秋。《明史》列傳第二十四《陶凱傳》記載如下:
陶凱,字中立,臨海人。領至正鄉薦,除(即任命)永豐教諭,不就。洪武初,以薦征入,同修《元史》。書成,授翰林應奉,教習大本堂,授楚王經。三年七月,與崔亮並為禮部尚書,各有敷奏。軍禮及品官墳塋之制,凱議也。其年,亮卒。凱獨任,定科舉式。明年會試,以凱充主考官,取吳伯宗等百二十人程文進御,凱序其首簡,遂為定例。明年二月,出為湖廣參政。致仕。八年,起為國子祭酒。
從《明史》的記述來看,陶凱堪稱一位標準的文官,他一生的功名事業,成就輝煌,光耀史冊,值得陶氏後人尊崇與景仰。《明史》乃一代國史,所載人物,影響巨大。但是,《陶凱傳》的記載,卻有一處與事實不符的重大失誤,那就是“除永豐教諭,不就”這句話中的“不就”二字。“不就”是說他不曾就任永豐教諭。現在網路上介紹陶凱的文章也說:“推薦他為永豐教諭,他幾經要求,辭而不乾,仍服務鄉里,教授弟子。”這顯然是步《明史》的後塵,以訛轉訛。這種誤導,混淆了史實。試問,陶凱未到永豐任職,今霞峰鎮芳源村聚居的陶家一族作何解釋?因而,對此問題予以糾正和澄清,很有必要。
事實上,陶凱之任永豐教諭,千真萬確,鐵板釘丁,毫無疑問,這可以從縣誌記載、劉基文章和陶凱本人的作品三方面的史料得到證實。現分別敘述如下:
縣誌記載
明嘉靖《永豐縣誌》卷四“宦績”載:陶凱、字中立,天台人,由鄉貢任教諭。永豐舊教官僦民室以居,凱至嘆曰:“教官為士師表,居民室非禮也。”捐俸作廳事,由是師表之政始正。邦人悅曰:“陶君良教官也。”
清康熙《廣永豐縣誌》卷十八“名師傳”載:陶凱,字中立,天台人,由鄉貢諭永豐。豐舊無學,署至者僦居民閭。凱至嘆曰:“此官為士師表,而與民雜處,何以彰教?”乃出俸錢作廳事,彰明教條。自是邑人肅然起敬。
這兩部縣誌和清同治十一年《廣豐縣誌》的記載大同小異,肯定了陶凱任永豐教諭。
劉基的文章
劉基即劉伯溫,浙江青田縣人,與陶凱是好友,元末曾任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相當於縣長助理,應陶凱之約,寫了《建儒學教諭廳記》一文,其中一段說:
廳者,聽政之所,凡有職事必有廳,而況於師儒之官乎?其不可以因陋就簡也明矣!信在江東為中郡,永豐為信屬邑,在山谷間,士產禾麥之外無他物。其縣之學宮,歲入租粟不滿百斛,僅給奉祀,有營繕必藉縣為之圖,故教官僦民室以居,廟宇有壞,亦不克即理。至正戊子(1348年),豫章辜中以進士來為尹,儒士葉性孫請以已資新廟學。又明年庚寅(1350年)天台陶君凱以鄉貢為教諭,謂教官僦民室非禮。明年(1351年)乃以其俸錢作廳事三間,未就。壬辰(1352年),東平宋候詳代尹是縣,以興學為首務。明年(1353年),陶凱以計事詣行省,宋候又命葉性孫踵成之。由是累世曠墜,一旦振起,而師表之席始正,威儀立而褻漫遠矣。邦人曰:“陶君良教官也,能以己俸治官舍。”余與陶君交有素,今年二月,會於浙河之西,乃以其事請記。余知陶君信人,其言不欺,遂為之記。
這篇文章對陶凱任永豐教諭一事,說得一清二楚。尤為可貴的是,文中點明了陶凱來任永豐教諭的具體時間是元至正庚寅年(1350年)。
陶凱的作品
陶凱在廣豐任教諭四年,由於他既是教官,又很有文才,本縣的大姓修譜時,往往喜歡請他寫文章,為宗譜增輝添色。以陶凱的文才,寫篇文章是小菜一碟。當然也不是白寫的,請託者會給以豐厚的報酬。近幾年來,筆者在收集廣豐歷史文化資料時,發現了陶凱在廣豐做官時留下的四篇文章:
1、《題贈俞有源》,作於元至正辛卯年(1351年),也就是他到廣豐任職的第二年。落款是“永豐儒學教諭天台陶凱書”,約160字,載於《杉江俞氏宗譜》文集一。
2、《仁壽庵塋田記》,作於元至正壬辰年(1352年),落款為“教諭·天台陶凱撰”,全文約1030字,載於《排山周氏宗譜》。
3、《望雲軒記》,未署寫作時間,落款是“天台陶凱書”,約810字,載於《排山周氏宗譜》。
4、《教諭南埜公贊》,四言韻文十句,無寫作時間,落款“天台陶凱題”,亦載於《排山周氏宗譜》。
這些文章,辭藻古雅,文筆老練,真不愧是文章高手之作。既是珍貴的文學遺產,又是陶凱任職永豐教諭的鐵證。廣豐其他大姓的宗譜還可能有陶凱的文章,只是沒有機會去蒐集與發現。
最後,對陶凱的籍貫作點簡要的說明:
《明史》的記載,說陶凱是“臨海人”,網上文章也沿用此說。而縣誌記載、劉基文章和陶凱本人作品,都說是“天台”人。這是怎么回事呢?筆者查閱了《古今地名大辭典》,原來是:唐宋時代本有臨海、天台二縣,在陶凱生活的元代,臨海縣被撤銷,併入天台縣,所以陶凱自稱“天台”人。到了明朝,又恢復了臨海縣,陶凱家鄉屬臨海縣管轄,故《明史》說陶凱是“臨海人”。
2015年10月27日 (修訂少數錯字)
作者徐敬恩系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檔案館退休幹部
《廣豐縣誌》主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