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年

1304年

公元1304年,甲辰,大德八年。增置國子生二百人,選宿衛大臣子孫充當。敕:軍民逃奴,獲者即付其主。逃及誘匿者,分別治罪。李庭死。庭本金人蒲察氏。官至平章政事、商議樞密院事。是年,平陽繼續地震,已修民房復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304年
  • 農曆:甲辰
  • 年代:大德八年
  • 大事記:釋普度撰成《廬山蓮宗寶鑑》
文化紀事,雜譚逸事,人物出生,人物逝世,通鑑記載,

文化紀事

釋普度撰成《廬山蓮宗寶鑑》
釋普度,宋丹陽(今江蘇丹陽)人,俗姓蔣。宋末出家,創庵修白蓮教。宋亡,為妙果寺住持,號優曇和尚。成宗大德八年 (1304),修成《廬山蓮宗寶鑑》十卷,共七萬餘盲。據時人天峰老人志祐說,普度撰此書共花了約十年時間。《寶鑑》追溯了慧遠以來彌陀淨土信仰的歷史,闡發了茅子元創教原旨,指斥了白蓮教流傳中的各種乖教現象。普度自述作此書目的在於照明真偽,“欲其枉者直之,邪者正之,疑都決之,迷者悟之”。此書為白蓮教成立後的第一本重要著作,受到教中人的重視,瞢度也因此書被推為廬山東林寺白蓮宗善法堂主持。
王惲死(1227-1304)。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今屬河南)人。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 ,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雜譚逸事

李孟授仁宗堯舜之道
李孟,字道復,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父唐始徙居漢中(今陝西漢中)。生而敏悟,習儒學,曾開門授徒。世祖朝,太子真金召見之,不及擢用,真金即卒。成宗即位之初,因薦任皇侄海山(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師傅。大德元年 (1297),海山出鎮朔北,孟留京師獨輔愛育黎拔力八達。九年(1304),隨愛育黎拔力八達出居懷州(今河南沁陽)。愛育黎拔力八達在懷州凡四年,李孟皆隨侍左右,講論“古先帝王得失成敗”,授以堯、舜之道,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義。“言之不厭”,務使愛育黎拔力八達明白“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由於李孟的薰陶,愛育黎拔力八達儒風漸染,嘗握掌語群臣曰:“所重乎儒者,為其握持綱常,如此其固也。”

人物出生

伊本·白圖泰
伊本·白圖泰(ibn Battuta)(1304年2月24日-1377年),摩洛哥的穆斯林學者,大旅行家。1304年2月24日,白圖泰出生於摩洛哥丹吉爾的一個柏柏爾人家庭。[1]20歲左右時,他出發去麥加朝聖,從此開始,他踏上了一條長達117,000公里的旅途,經過了現在44個國家的國土。
元文宗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Tugh Temür,1304年-1332年)是元朝第八位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後復位,在位時間為1329年—1332年,在位時間總計4年),他是元武宗的次子。圖帖睦爾於1328年被知樞密院事燕帖木兒在大都(今北京)擁立為天子,並打敗天順帝朝廷,天下安定。
元文宗元文宗
元英宗
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Šudibala,1304年-1323年),元朝第五位皇帝(1321年-1323年在位),是元仁宗之子。延祐七年(1320年),仁宗去世,17歲的碩德八剌在皇太后答己及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為元英宗,改元“至治”。英宗自幼受儒學薰陶,登基後繼續推行“以儒治國”政策,頒布了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並在宰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圭等的幫助下實施了一些新政。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隨著清理的擴大化,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著英宗去上都避暑之機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地方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死時只有21歲。他死後廟號英宗、漢文諡號睿聖文孝皇帝、蒙古文諡號格堅皇帝(Gegeγen Qaγan)。
元英宗元英宗
陶凱
陶凱(1304年-1376年),字中立,臨海(今臨海市)人。洪武初期,陶凱隨侍於朱元璋左右,明太祖稱“一時詔令、封冊、歌頌、碑碣、多出其手”,又稱“措辭陳義,各當其體,沛然為一代之用。”,又修《洪武正韻》等。李贄說他“姿性過人,才高學博,識見卓遠,為文千言立就”。晚年自號“耐久道人”,朱元璋以為影射自己殺戮功臣,曰:“自去爵祿之名,怪稱曰‘耐久道人’,是其自賤也”,“坐在禮部時朝使往高麗主客曹誤用符驗”,被處死,生前朱元璋曾贈以“丹書鐵券”,仍不免一死。楚王朱楨悲痛其師之冤,投金水橋死。有《陶尚書集》,今不傳。
不賽因
不賽因(Abu Sa'id,1304年-1335年),蒙古人,完者都之兒子,伊兒汗國的第九任君主。不賽因死後無嗣,伊兒汗國陷於分裂局面,各方勢力爭相推出自己的傀儡,直到帖木兒波斯納入帖木兒帝國的版圖後才終結。
訥韋爾的)路易一世 Louis de Nevers(1304年-1346年8月26日)佛蘭德、訥韋爾和勒泰勒的伯爵(1322年-1346年在位)。路易一世為訥韋爾伯爵路易一世之子,佛蘭德伯爵羅布雷希特三世的孫子,母親為勒泰勒女伯爵勒泰勒的讓娜。他繼承了祖、父、母三方的領地。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後,路易一世採取自殺性的反英政策,於1336年下令禁止進口英國羊毛。這對於以紡織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的佛蘭德來說是不可容忍的。路易一世在法國支持腓力六世的立場,在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中陣亡。
彼得拉克
彼得拉克(1304-1374年),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詩人和學者,人文主義的奠基者,早期資產階級的藝術和道德觀的建立與他是分不開的。
彼得拉克彼得拉克

人物逝世

教宗本篤十一世
教宗本篤十一世(1240年-1304年7月7日,原名Nicholas Boccasini,在位期間:1303年10月22日-1304年7月7日)。
後深草天皇
後深草天皇(1243年6月28日-1304年8月17日),日本第89代天皇,後嵯峨天皇之子。後嵯峨上皇因晚年耽於遊樂,1259年,迫使後深草天皇退位,讓寵妃所生的恆仁太子即位為龜山天皇。後深草上皇因此憤而出家。
王惲
王惲(1227-1304年),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是元朝的官員和文人。王惲出生於一個官員家庭,他的父親和祖父均是金朝的官員。王惲姚樞赴東平起家,當時元朝剛剛開始建立其管理機構,向地方徵收管理人員,王惲入征為中書省詳定官,後進入中央國史院。1269年王惲任監察御史,大膽彈劾劉晸貪污,居然使劉晸猶豫而死。後來又出任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等,到處罷免貪官污吏。官至朝列大夫、翰林大夫和嘉議大夫。著有《相鑒》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和《秋澗先生大全集》一百卷。《元史·列傳第五十四》中有王惲的傳記。
合贊
合贊(Ghazan,1271年11月5日-1304年5月11日),蒙古人,阿魯渾之子,伊兒汗國的第七任君主。合贊母親是基督徒,他本人在青年時改信佛教,後來又改信伊斯蘭教,在1295年推翻拜都奪位。他的繼位確立了伊爾汗國的伊斯蘭化。他最大成就是使蒙古人定居,以及委託拉施德丁編輯史集。
劉國傑
劉國傑(1233-1304)。國傑字國寶,益都人,女真族。

通鑑記載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
春,正月,己未,以災異故,詔天下恤民隱,省刑罰。平陽、太原免差稅三年;江南佃戶租太重,以十分為率減二分,永為定例;仍弛出場、河泊之禁,聽民采捕。
庚申,以雲南順元同知宣撫事宋阿重,生獲其叔隆濟來獻,升其官,賜衣一襲。
癸亥,禁錮朱清、張?宣族屬。
丙寅,以御史中丞太僕卿塔斯布哈為中書右丞,江南行台中丞趙仁榮為中書參知政事
陳天祥自被召還京,至是且一歲,未嘗得見帝,輸忠無地,常鬱郁不自釋,遂移疾謝去。至通州,中書遣使追留,不還。帝聞之,賜鈔給傳,天祥辭所賜鈔而行。
升教坊司三品。
辛巳,詔諸王、駙馬往遼東捕海東鶻者,毋給驛。
滎澤至睢州,築河防十有八所,給其夫鈔人十貫。
是月,平陽地震不止,已修民屋復壞。皇后召平章政事阿錫葉問曰:“災異如此,殆下民所致耶?”阿錫葉曰:“天地示警,民何與焉!”
御史中丞何瑋疏言地震咎在大臣,於是右丞洪君祥等俱罷。
命大都留守鄭制宜赴平陽存恤。制宜懼緩不及事,晝夜兼行,至則親人里巷,撫瘡痍,給粟帛,存者賴之。
二月,丙戌,增置國子生二百員,遴宿衛大臣子孫充之。
甲午,詔父子兄弟有才者,許並居風憲。
徙江東建康道廉訪司治於寧國,其建康路簿書,命監察御史鉤考。
甲辰,翰林學士承旨薩里曼進金書《世祖實錄節文》、《漢字實錄》。
減宿衛繁冗者。
丙午,帝如上都。
敕:“軍人奸盜詐偽,悉歸有司。”
平章政事、商議樞密院事李庭薨,追封益國公,謚武毅。
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劉國傑久行邊,患瘴,自入覲還鎮,疾篤。僚屬問之,國傑曰:“交賊不臣,若病幸小愈,得滅此賊,死無憾矣。”問以家事,不言。卒年七十二。
國傑善推誠,得士心,故所至立功。性雄猛,視死如歸,嘗語人曰:“吾為國宣力,雖身棄草野不恨,何必馬革裹屍還葬哉!”訃聞,贈齊國公,謚武宣。
三月,丁巳,詔:“軍民官已除,以地遠官卑不赴者,奪其官不敘;軍官擅離所部者,悉遣還翼,違者論如律;軍人不告所部私歸者,杖而還之。”
乙丑,彗星滅。自去歲十二月庚戌始見,約盈尺,在室十一度,入紫微垣,至是滅,凡七十四日。
戊辰,中書左丞尚文以疾辭,不允。
詔:“諸王、駙馬所分郡邑,達嚕噶齊惟用蒙古人,三年依例遷代;其漢人、女真、契丹名為蒙古者,皆罷之。”
敕:“軍民逃奴,有獲者即付其主;主在它所者,赴所在官司給之,仍追逃奴鈔充獲者賞;逃及誘匿者,論罪有差。”
詔:“諸路牧羊及百,至三十者官取其一,不及數者勿取。”
中書省言:“自內降旨除官者,果為近侍宿衛,踐履年深,依已除敘;嘗宿衛未官者,視散官敘。始歷一考,準為初階;無資濫進,降官二級。官高者,量降各位下;再任者,從所隸用;三任之上,聽入常調。蒙古人不在此限。”從之。
庚辰,命凡為衙兵者,皆半隸屯田,仍諭各衛屯官及屯田者以勤惰為賞罰。
灤城、濟陽等縣隕霜殺桑。
夏,四月,丙戌,置千戶所戍定海,以防歲至倭船。
命僧、道為商者輸稅。
甲午,詔:“諸王、駙馬進捕鷹鷂,皆有定戶,自今非鷹師而乘傳冒進者,罪之。”
丁未,以國子生分教於上都。
集賢學士兼國子祭酒耶律有尚,以葬父還鄉,已而朝廷思用老儒,以安車召之。累辭,不允,復起為昭文館大學士兼國子祭酒。有尚前後五居國學,其教法一遵許衡之舊,而勤謹有加。諸生知趨正學,尊經術,尚躬行;宗仰有尚,猶舊時之宗仰許衡也。
五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壬申,中書省言:“吳江、松江,實海口故道,潮水久淤,凡湮塞良田百有餘里,況海運亦由是而出,宜於租戶役萬五千人浚治,歲免租人十五石,仍設行都水監以董其程。”從之。
罷福建都轉運鹽使司,以其歲課並隸宣慰司。
庚辰,以去歲平陽、太原地震,宮觀攤圮者千四百餘區,道士死傷者千餘人,命賑恤之。
是月,蔚州之靈仙,太原之陽曲,隆興之天城、懷安,大同之白登大風,雨雹;開封之祥符、太康、陽武,衛輝之獲嘉,河溢。
涇水暴漲,毀堰塞渠,陝西行省命屯田府總管瓜勒佳巴延特穆爾及涇陽尹王琚疏導之。
六月,丁酉,汝寧妖人李曹驢等妄言得天書惑眾,事覺,伏誅。
是月,翰林學士致仕王惲卒。惲有材幹,操履端方,好學,善屬文,居官數進讜言。贈翰林學士承旨,追封太原郡公,諡文定。
秋,七月,辛酉,罷江淮等處財賦總管府
癸酉,以順德、恩州去歲霖雨,免其民租。
八月,太原之交城、陽曲、管州、嵐州,大同之懷仁,雨雹、隕霜殺禾;杭州火,發粟賑之。以大名、高唐去歲霖雨,免其田稅。
九月,癸丑,帝至自上都。
庚申,巴延、梁德珪並復為中書平章政事,巴特瑪琳沁復為中書右丞,密勒和卓復為中書參知政事;以江浙行省平章阿爾為中書平章政事。庚午,御史杜肯構等言:“巴延等樹黨受賕,謫戍遠方,道路相慶。方經數月,遽聞召復相位,又與原鞫之人列坐朝堂。天下之人,目巴延、梁德珪、巴特瑪琳沁為三凶,三凶不誅,無以謝天下;又況密勒和卓、阿爾等,與之同惡相濟,濁亂朝綱,是以此年災異屢見。雖朝廷存恤之詔屢頒,而禍亂之源未塞,上失其政,民受其殃。請將群凶或斥或誅,明正其罪。”御史中丞何瑋亦以為言。前後章數十上,皆不報。
梁德珪自湖廣復入見,帝問:“卿安在?”德珪涕泣不能語。賜酒饌,使往拜其母。因以氣疾乞骸骨,旋卒。
癸酉,潮州颶風起,海溢,漂民廬舍,溺死者眾,給被災戶糧兩月。
冬,十月,辛卯,有事於太廟。
辛巳,以宣徽使、大都護長壽為中書右丞,陝西行省右丞托歡為中書參知政事。
丁亥,安南遣使人貢。
詔諸王、駙馬毋乘驛以獵。
庚寅,封皇侄哈尚為懷寧王,賜金印,仍割瑞州戶六萬五千隸之。
十一月,壬子,詔:“內郡、江南人凡為盜黥三次者,謫戍遼陽;諸色人及高麗二次,免黥,謫戍湖廣。盜禁御馬者,初犯謫戍,再犯者死。”
詔問弭災之道,商議中書省事張孔孫條對八事,其略曰:“蠻夷諸國,不可窮兵遠討;濫官放譴,不可復加任用;賞善罰惡,不可數賜赦宥,獻鬻寶貨,不可不為禁絕;供佛無益,不可虛費財用;上下豪侈,不可不從儉約;官冗吏繁,不可不為裁減;太廟神主,不可不備祭饗。”帝嘉納之,賜以鈔。
丁卯,復免僧人租。
壬申,詔:“凡僧奸盜殺人者,聽有司專決。”
十二月,庚子,復立益都淘金總管府
始定國子生,蒙古、色目、漢人三歲各貢一人。
程文海為翰林學士、商議中書省事。
雲南行省平章政事伊蘇岱爾上言:“所領雲南,地居徼外,歷世所不能臣。世祖皇帝天戈一麾,無思不服,今其民衣被皇庥,同於方夏,點蒼山舊嘗駐蹕,請紀聖功,刻石其上,使臣民瞻仰。”帝命程文海撰文,勒碑雲南”。
中書右司郎中伊赫特雅爾鼎嘗與同列共議獄,有異其說者,伊赫特雅爾鼎曰;“公等讀律,苟不變通以知事宜,譬之醫者,雖熟於方論,而不能切脈用藥,於疾痛奚益哉!”是歲肆赦,廷議,官吏因事受賕者不預。伊赫特雅爾鼎曰:“不可。恩如雨露,萬物均被,贓吏固可疾,比之盜賊則有間矣。宥盜而不宥吏,何耶?”刑部嘗有獄事上讞,既論決,已而丞相知其失,以譴右司主者。伊赫特雅爾鼎初未嘗署其案,因取成案閱之,竊置其名於下。或謂之曰:“茲獄之失,公實不與,丞相方譴怒,而公反追署其案,何也?”伊赫特雅爾鼎曰:“吾偶不署此案耳,豈有與諸君同事而獨倖免哉!”丞相聞而賢之,同列因以獲免。伊赫特雅爾鼎,回回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