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陳劍虹教授、曹睿教授的專著《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metals》(《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已於2014年10月由國際著名的美國ELSEVIER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世界上首部專注於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研究的學術著作,是中國學者在此領域所展現的學術研究水平的一個標誌。
《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綜合了陳劍虹教授30多年的研究工作、70餘篇國際論文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原創型的科學專著,也是世界上首部專注於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研究的學術著作。本書系統描述了解理斷裂的微觀過程、臨界事件、斷裂準則,闡述了組織和韌性的關係,特別是焊縫和熱影響區晶粒尺寸和韌性關係,以及鈦鋁合金的斷裂行為。通過本書可以全面、系統地理解金屬解理斷裂的機理。《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metals》
2016年11月17日,應美國焊接學會(AWS)邀請,中國焊接學會前理事長、蘭州理工大學陳劍虹教授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在AWS 2016年年會上,作了題為“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weld metals”《焊接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的大會報告,成為在美國焊接學會上作報告的首位中國學者。陳劍虹教授作報告
在蘭州理工大學工作期間,陳劍虹潛心焊接冶金技術研究,專心人才培養,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實驗室和三尺講台。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蘭州理工大學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實驗室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於1998年獲得博士授權點,成為當時西安以西該領域唯一一個博士學位授予學科,為學校優勢學科發展奠定了學術基礎。他本人分別獲得國家科學大會成果獎和機械部三等獎等殊榮,先後在國內外雜誌和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近百篇。有十篇相關論文發表在《Welding Journal》和《Materials Science》上,有43篇論文發表在知名國際雜誌《Acta Materialia》和《Transactians of Metallugy and Materials》上。材料焊接計算中模擬及工藝最佳化的子課題獲國家“七五”攻關重大成果獎。陳劍虹教授登上哈佛講壇
早在1982年,陳劍虹就開始從事金屬脆性斷裂機理的研究。十年磨一劍,1992年,他提出解理斷裂新的模型並形成論文集。2014年10月,陳劍虹教授和材料學院曹睿教授合編的專著《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metals》(《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由國際著名的美國ELSEVIER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世界上首部專注於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研究的學術著作,是中國學者在此領域所展現的學術研究水平的一個標誌。榮獲中國焊接終身成就獎
2016年11月17日,應美國焊接學會(AWS)邀請,中國焊接學會前理事長、蘭州理工大學陳劍虹教授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在AWS 2016年年會上,作了題為“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weld metals”《焊接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的大會報告,成為在美國焊接學會上作報告的首位中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