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漢語常用字,讀作wǔ,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為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構成要素,代表天地間萬物構成元素的極限數,大於四,小於六,後引申為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工尺譜中的音名之一等。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部首:二
- 結構:單一結構(獨體字)
- 總筆畫:4
- 筆順:一丨フ一
- 字碼:倉頡MDM;鄭碼BIX;統一碼U+4E94
- 異體字:伍𠄡㐅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七麌
字源演變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wǔ | 形容詞 | 交午,縱橫交錯。 | cross | 葛屨五兩。——《詩·齊風·南山》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詩·召南·羔羊》 | |
數詞 | 四加一的和。 | five | 五路總口、五車腹笥 | ||
表示序數,第五。 | Fifth | 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孟子·告子下》 | |||
謂五倍。 | quintupling |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孫子·謀攻》 | |||
名詞 | 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五人為伍。 | five | 入行間之治連以五。——《商君書》 | ||
偶,相類。 | pair | 妻與後子死者,五皆喪之三年。——《墨子》 | |||
工尺譜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階上的一級。 | |||||
五行。 | the five elements | 五,五行也。——《說文》。段玉裁註:水火木金土,相剋相生,陰陽交午也。 | |||
通“伍”,古軍隊編制,行列。 | troops | 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書·畫策》 孟賁過於河,先其五。——《呂氏春秋·必己》 | |||
指五帝。 | five emperors | 五帝三王 | |||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 star's name | 五佐、五括 | |||
姓。 | 漢代有五逢。見《漢書·陳勝傳》。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聲符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擬音 | 聲調 | |
---|---|---|---|---|---|---|---|---|---|---|
上古音系 | 五 | 五 | 五 | 魚 | ŋaːʔ | |||||
廣韻 | 五 | 五 | 疑古 | 疑 | 模 | 姥 | 上聲 | |||
蒙古字韻 | 五 | u | 上聲 | |||||||
中原音韻 | 五 | 五 | 影 | 魚模合 | 魚模 | 上聲 | ||||
洪武正韻 | 五 | 五 | 阮古 | 五姥 | 模 | 上聲 | ||||
分韻撮要 | 五 | 五 | 我 | 吾 | 第三十三吾五悟 | 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