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修和
- 外文名:Chen Xiuhe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樂至縣復興場
- 出生日期:公元1897年9月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1913年考入成都的“四川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1925年在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畢業年曾任該校數理化教員;1927年年7月在上海兵工廠當技師。以後,又升任該廠政治指導員兼代主任。1927年底任蔣介石侍從室侍從副官,兼國民革命軍第三師政治指導員。
1932年由兵工署選派,去法國留學,學習兵工五年。 1936年學成歸來,歷任兵工署少將專員、兵工署兵工研究專門委員會委員兼兵工學校教官、軍政部兵工署駐越南、香港、昆明辦事處的少將處長、中美聯勤司令部軍械處少將處長、軍械保養幹部訓練班主任。
抗戰結束後,1945年8月作為滇緬聯軍的全權代表,曾去越南接受日軍投降,參加了侵越日軍的受降儀式;接著,又代表中國駐軍,出席了“法越協定”的簽字儀式。後任瀋陽第90兵工廠廠長兼工務處長,1949年初升為瀋陽兵工總廠中將廠長,後在瀋陽解放時率部起義。
1949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兵工總廠第一任廠長。新中國成立後,主持修建了成渝鐵路、在四川恢復和建成了若干座兵工廠;曾任全國政協第一屆特邀代表、中央財經委員會技術管理局副局長、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1956年,根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陳修和、廖華、李仲公、余遂辛、李奇中、林志鈞、胡公冕、舒宗鎏、萬保邦、徐行之、王卓然、張知行、范朴齋、李一平、張志和、安若定、左宗綸、章友江等18位國務院參事聯名向周恩來總理匯報工作,直言中共的統戰工作有偏差。這便是當時著名的“十八參事上書”。
1998年11月因病逝世,終年101歲。
陳修和一生以國家的統一、富強為己任,具有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生追求進步,積極樂觀,堅信中國必將步入現代化社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他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在工作過的領域裡,竭盡全力推進現代化事業的發展。
人物生平
陳修和,原名陳世爵,曾用名陳統。1897年9月2日(清光緒二十三年,農曆八月初六)出生於四川樂至縣復興鄉(今勞動鎮)藥師灣陳家大院;1998年逝於北京,享年101歲——修和先生出生於滿清末年,逝世於改革開放之後,目睹並親身參與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修和先生年青時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參加了北伐戰爭。而後致力於中國兵工事業的發展,抗戰時期奔走於大西南,越南,緬甸,力保援華軍用物質運輸的暢通。榮獲美國政府授予的桐棕自由勳章,國民政府的海陸空軍一等獎章,光華獎章和忠勤勳章。抗戰結束時,代表國民政府幫助越南胡志明主席爭取民族獨立。1948年作為原國民政府第九十兵工廠中將廠長,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脫離了國民黨陣營,保護了中國最大的兵工廠,為解放戰爭作出了突出貢獻。1949年9月陳修和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特邀代表。解放後,長期擔任國務院參事,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出謀劃策,提出了許多重大的方案建議,如迅速修建成渝鐵路,建設長江三峽以及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建議。一生中還利用業餘時間著書立說,撰寫了《越南古史及其民族文化之研究》等專著,並寫了大量的回憶錄。他的一生是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為尋求國富民強不斷奮鬥的寫照,是在歷史大變動中與時俱進的寫照。
樂至陳氏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中,由湖南新寧遷入四川樂至。修和出世時,已是第九代,其祖父陳榮盛尚在,生有五子,五房兄弟生活在一個大院子裡,由其父陳昌仁主持家務,有田幾十畝,既雇用長工,自家人也都要參加勞動。修和是長房長孫,從小就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特別是樂至縣旱災頻繁,1902-1903四川大旱時,全家20幾口人離鄉背井到貴州逃荒,讓他深感水旱災害對家鄉農業生產的威脅,使他一生關注家鄉的水利建設,而後為中國的水利建設提出過很多建議。
1907年修和十歲時,其父決定將僅有的40畝田地當賣,遷至成都東郊望江樓對面的上河心,另租100畝土地繼續務農,其目的是讓陳家子弟離開農村到城市中接受現代教育。那時科舉制度剛剛被廢除,新學堂在大城市中開始興起,修和與陳毅等五弟兄進了成都東門外九眼橋的江西會館兩等國小堂(後稱錦官驛國小),開始學習新文化。這一非同尋常的舉措遭到了許多人的非議,但是正是這次的搬遷,讓他們在成都的首批現代國小校中接觸到現代的科學知識。當時國小的課程有修身,讀經,文學,歷史,地理,格致,算術,體操。修和很快就顯示出了他過人的理解與邏輯分析的能力,為繼續深造打下了基礎。在此同時家裡還聘請私塾老師,繼續古典文學的教育,受益最深的是一位桐城派老師的指點,使他能寫一手清通曉暢的文字,為而後的工作與著書立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3年修和考上了成都高等工業學校(後改為四川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學習機械工程。該校是四川首批高等工科學校,其堂弟陳毅考上了四川甲種工業學校,其志向都在實業救國。那時學校里已經開始聘用外國人,教他們機械原理的就是日本人,很嚴謹,為他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修和與其它一些同學們拒絕學習日文,因為甲午戰爭以後,中國人的反日情緒很強。特別是1915年反對袁世凱欲與日本人簽定的二十一條,不學日文就是一種選擇,以後他也不願意到日本留學。1917年修和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陳家第一個接收現代高等教育的人。
在成都上學期間,他們經歷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以及而後的軍閥混戰。讓他們痛感國家的貧弱、政治的黑暗。兄弟之間、同學之間經常討論國家的前途,從政治變革到“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工業救國”都是他們熱衷的話題,為此他改名為陳統,希望國家統一,儘快結束軍閥混戰的局面,同時立志要在自己的人生中為國家的統一、富強做出貢獻。
畢業後,修和力圖實踐自己的實業救國理想。開始在成都四川省立機械廠作技士併兼任技工學校教員,夜間補習法文,期望而後赴法繼續深造。那時留法勤工儉學已在四川風起雲湧,陳家的三個子弟,陳毅、陳孟熙、陳世澤都考上了勤工儉學的公費生,於1919年赴法。修和也於1920年到上海,準備自費赴法勤工儉學,繼續深造。因旅費不足,不能前行,隨即決定在上海和已從法國留學歸國的工校前期同學,為四川引進法國發明的水面划艇。他們說服四川軍閥劉湘出資在上海求新船廠訂購一艘新艇,誰知船在長江試航時,被盤踞在長江中下游的軍閥吳佩孚獲悉,誣陷為軍用快艇,不準經過宜昌上駛,引進的計畫失敗。而後又與工校同學開辦川江航運公司,在上海定船,修和負責在上海監造,船運回四川時,被混戰中的軍閥扣留,後又設法改懸外國國旗,又被洋人敲詐。實業救國的理想在實踐中處處碰壁,他逐漸意識到在軍閥與帝國主義的壓迫之下,學到的科學技術實無用武之地。
1925年秋,修和與從法國留學回國的堂弟孟熙一起到廣東投考黃埔軍官學校,參加孫中山創建的國民革命軍,他們認識到只有打倒了列強,剷除了軍閥,才有建設國家的機會。經吳玉章介紹,考試,他們雙雙被錄取。修和被編在第五期入伍生隊,後升入炮兵隊,孟熙升入政治隊。當時的炮兵隊是黃埔軍校的第一個炮兵隊,因為剛剛接受了蘇聯送來了七六三山炮。那時軍校缺少教授基礎科學的教員,在學員中選取兼職教員。修和已有高工的學歷,經推薦考試,成為第五期的學員中錄取的十名教員之一。他擔當了普通科的教學任務,講授算術、代數、三角、物理等功課,為軍校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考入軍校後,修和加入了國民黨。在軍校里學習了共產主義的ABC, 社會發展史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實業計畫等課程,聆聽過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等人的演講,也聽過俄國政治顧問鮑羅廷、軍事總顧問加倫將軍的報告,初步了解到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也被中國未來的富國強民計畫所深深吸引。在同學們討論政治理論問題時,左右派別的爭論十分激烈。修和則選擇站在中間路線,試圖調解同學們的爭論,認為趕走帝國主義,消滅軍閥割據,統一國家,建設工業,提高生產和人民的文化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工作,這一想法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為此在進入黃埔軍校時,改名為“修和”。
1927年夏,修和隨軍校第五期參加北伐戰爭,由廣州一直打到了武漢。七月,國共正式分裂,大革命宣告失敗。在武漢時,他曾經與陳毅探討中國的前途與個人的選擇。陳毅當時已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而修和贊同在中國搞社會主義,但認為當前的任務首先是國家統一,發展經濟。因此決定乘船回到上海,繼續搞工程技術工作。
當船路經南京時,被黃埔同學留下,修和要求到上海兵工廠做技術工作,得到批准。1928年初蔣介石命令黃埔同學會推薦一、二、三、四、五期的學生,每期一人做他的侍從副官,建立密切的工作關係,為今後選拔人才做準備,修和作為五期學員被選中。在這段任職期間,隨蔣介石到徐州、開封、鄭州等處與馮玉祥會晤,繼續北伐,爭取儘快推翻盤踞在北京的北洋政府,統一中國。
在前線作政治工作時,官兵反映上海兵工廠製造的武器如機關槍、子彈等質量很差,建議修和回上海兵工廠改進武器的製造。回南京後,他向蔣匯報了武器亟待改進的狀況,要求回上海兵工廠致力於這項工作,蔣同意了。修和回廠後,決心從基層技術工作做起,任職技術員,一乾就是五年,深入了解了中國兵工界的發展狀況,考察了太原、漢陽、鞏縣等處兵工廠的情況,併到瀋陽兵工廠實習三個月,之後向蔣提交了系統改進中國兵器製造及兵工教育的意見書,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
1929年夏,適當修和在上海兵工廠任職期間,陳毅代表江西蘇區紅四軍到上海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當時,共產黨的地下組織遭到了嚴重破壞,修和與堂弟孟熙擔當起了庇護陳毅的任務。他們精心安排,讓陳毅得以安全會見周恩來及其他中共領導人,帶回了著名的“九月來信”,而後在福建上杭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得以重新樹立了毛澤東在紅四軍中的領導地位。
抗戰初期,日本人突然侵入,東南沿海被封鎖,中越國際交通運輸線成為中國軍火、武器進口的主要通道。修和臨危受命,輾轉於越南,香港以及雲貴川地區,與西南運輸處緊密合作,竭盡全力打通交通線,力保軍火運輸的暢通。他首先對於當時的公路、鐵路、水路交通線提出戰時強化的措施,提議修建50公里長的同龍線(越南同登-中國龍州)以最快速度聯接現有的交通線路,得到蔣介石、何應欽的支持。而後工作在滇越交通的第一線上,與當地軍民想盡各種辦法,力排法國殖民政府的干擾,搶運了數千噸蘇聯援華的軍火,戰車、火炮及彈藥等,搶運了戰前從德國進口的大批機器設備材料。在日本人占領河內之後,仍然留在越南,不顧個人安危,改易姓名護照,往來於西貢、河內、高平等處,尋找可能搶運的機會。最有成效的一次是在越北義安的邊水港,轉運了大批重要軍用原材料,如釩鐵、鉻鐵、鉬鐵、鉬錠等。據統計,抗戰前期兩年九個月中,即從1937年9月到1940年6月,我國經越南運入的物質約在40萬噸左右,這些軍火與軍事物資有效地支持了抗戰初期的軍火供應及生產,中越國際交通線為中國軍民在抗戰初期最艱苦的階段做出了重大貢獻。
日本人占領了越南之後,中越國際交通線停止使用。修和回到昆明,代表國民政府軍政部和兵工署參加中美合作的後勤工作,任中美聯合勤務司令部軍械處長,併兼中美合辦的軍械保養幹部訓練班主任。繼續負責軍火運輸、檢驗,軍事器材的保管、維修,以及幹部的訓練。積極參與經由滇緬公路、滇印公路運輸的大批軍火。1945年,抗戰勝利後,鑒於陳修和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突出貢獻,美國政府授予陳修和桐棕自由勳章,國民政府也頒發於他海陸空軍一等獎章,光華獎章和忠勤勳章。
1945年日本人投降之後,修和調任陸軍總司令部昆明辦事處主任,負責總司令部的對外工作。日軍在越南投降後,作為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全權代表到越南協助盧漢接受日本人的受降工作。在此期間,他堅持民族獨立的信念,幫助胡志明主席領導的越盟(即越南共產黨)調解越南民族內部鬥爭,並促成法國同越南簽訂法越協定。為此,胡志明主席曾親筆寫信致謝陳修和將軍,信中還詳細闡述了越盟的建國方略。1946年3月,修和代表中國駐軍參加胡志明主席和法國代表聖德尼在河內簽訂法越協定,為越南人民的獨立作出了貢獻。
在越南的長期工作期間,修和注意考察越南的民風民俗,調查研究越南的歷史,戎馬倥傯之際撰寫了一部《越南古史及其民族文化之研究》的專著,深入剖析了中越源遠流長的關係, 1943年12月由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他將該書贈送給胡志明及其戰友,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評價。1957年又寫了《中越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一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修和是近代中國人研究越南歷史的知名學者,曾被周一良教授邀請到北京大學開設中越關係和文化史講座,為中越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但是在政治上,修和始終反對打內戰,希望國共繼續合作。遼瀋戰役開始以後,曾經向蔣介石及國民黨高層多次表達他停戰議和的意見。瀋陽解放前夕,蔣介石要求修和回南京擔任兵工署署長,並配合聯勤總司令部破壞工廠,搬遷員工和機器,遭到陳的嚴詞拒絕,“我的工作是建廠,不是破壞。”為穩定職工情緒,在大會上他表示決定留下,與全廠職工同甘苦,並先後兩次拒絕登上接他前往台灣的飛機,致使蔣介石破壞工廠的計畫失敗,保留下了中國最大的兵工廠。瀋陽解放之後,朱德總司令委任修和繼續擔任廠長,參加供應解放戰爭的武器工作。其中經瀋陽兵工廠修復好的155重炮,素有“戰爭之神”之稱,在天津戰役、太原戰役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55山炮至今陳列在北京軍事博物館。鄧小平曾對修和說,“你保護了瀋陽兵工廠,使全廠完好無損回到人民手中,這是了不起的貢獻。”
1949年6月,朱德總司令派修和赴上海協助陳毅接受和安排國民黨政權留下的科技人員,特別是兵工界人士,為迅速接收即將解放的西南工業企業打下基礎。他努力工作,很快就聯絡了幾百人,為此朱總司令親筆寫信“先生在滬為團結兵工技術界而努力已收成效,甚為快慰。”
1949年7月在上海,修和向即將擔任西南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提出了儘快建成成渝鐵路的意見,這是四川幾代人的心愿。並告訴鄧小平修建成渝鐵路的鋼材可以自力更生,由抗戰期間從武漢搬遷到重慶的漢陽鋼鐵廠軋制。鄧小平當即表示,“一定要把成渝鐵路很快修建起來。”就這樣,成渝鐵路於1950年6月開工,1952年7月建成,成為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應鄧小平的要求,修和撰寫了《建設華西初步計畫概要》,指出大西南發展的潛力很大,農產多樣,礦產無盡,水利資源豐富,抗戰中工廠內遷,造就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建議以四川為中心,將重工業中心遷到大渡河附近,重慶發展為輕工業中心。並認為發展西南最大的障礙是交通,提出在五年內完成修建5000公里鐵路、5000公里公路,疏通河道的構想,其中包括繼續擴建寶成、敘昆、川黔鐵路,為建設大西南打下基礎。這一建議得到了鄧小平的重視。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和被周恩來總理任命為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所屬的中央技術管理局副局長,馬上投入了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工作中。當時技術局擔當了行業技術標準化,技術發明改造審定,新技術推廣及發明創造等多項工作,工作任務繁雜,涉及各行各業、國內國外。修和竭盡全力,努力工作,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1952年8月該局撤銷,修和被調任政務院參事(後改為國務院參事),直到他過世。在任職國務院參事的46年中,參加了幾十次的調研工作,每次均向國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1952年9月在政務院提出《解決全國水利上幾個重大問題的初步意見》,提出南水北調、建立長江三峽工程等意見。認為華北華中大平原的嚴重缺水是中國最大的水利問題,歷史上幾千年來就沒有解決過,現在可以建築三峽水電站高壩,引長江水灌溉華北華中大平原,溝通長江與黃河,全面解決動力、灌溉、航行、改良氣候等工作。該意見書曾呈交毛澤東主席、周總理、鄧小平副總理等審閱,得到他們的高度重視,而後設立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1952年10月又寫了《建設華北水利基本工程的初步意見》,1953年11月20日提出了“根治淮河的幾點意見”。1956年在視察東北之後,對於北大荒的建設,大連港的利用,新建企業效能的發揮,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都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受到了中央的重視。80年代,針對當時對修建三峽水庫的爭議,又寫了《關於建設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意見》,力促水庫儘快上馬修建。晚年他看到三峽工程上馬時,歡欣鼓舞、激動不已。80歲之前,每年堅持外出調查研究。1991年以94歲的高齡,仍向國家提出修建西南四條鐵路的建議。直至去世之前,他始終堅持參加參事室的參政諮詢活動,以畢生之力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出謀劃策。
1960年修和成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對文史資料委員會的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自己亦撰寫了多篇回憶錄,對其經歷的兵工事業、抗戰史實做了詳盡的回憶並追溯其歷史淵源,成為珍貴的歷史史料。其中發表在文史資料選輯中的五篇文章是: 《奉張時期和日偽時期的東北兵工廠》, 《有關上海兵工廠的回憶》, 《抗日戰爭中的中越國際交通運輸線》,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入越受降紀略》, 《入越受降的片斷回憶》。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等把前兵工署留下的人員視為潛伏特務,大加迫害,修和在周恩來總理的保護下,幸運逃過一劫。在此期間,他堅持實事求是,為各地前來調查的專案人員提供切實證言,竭盡全力減少他們所受到的迫害。
修和熱愛自己的家鄉樂至,並十分關注它的發展。解放後數次返鄉,1958年樂至縣大興水利建設,在短短一個月的考察時間裡,走遍了大大小小水庫幾十座,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並將樂至縣的要求轉交給了當時的陳毅副總理。1984年10月,樂至縣報國寺的住持釋離欲(侯喻君)寫信給修和,要用自己的50萬元資金,修復樂至縣報國寺,射洪縣東山寺和左佛寺,希望當地林業廳解決寺廟被占為私房的問題。他請求把信轉交給趙朴初會長,修和馬上多方聯繫,很快轉交了信件,告知長老“尊囑辦了”。如今報國寺已恢復成為四川著名的寺廟。1984年修和為《樂至縣誌通訊》寫了一篇“黃埔軍校前後經歷和重回革命陣營的片斷”的自傳體文章,回顧他出生於樂至老家,而後到外面闖天下的漫長人生。他一生寫過許多回憶錄,但這是第一次撰寫個人傳記,並要求把它登在樂至的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