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然(九三學社發起人)

王卓然(九三學社發起人)

王卓然是人名,同名的有九三學社發起人王卓然、上海天祥實業公司水泥廠工程師王卓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卓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省撫順市城區蓮島灣村
  • 出生日期:1893年5月24日
  • 逝世日期:1975年
  • 畢業院校奉天兩級師範,哥倫比亞大學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參事上書,

個人履歷

王卓然1893年5月24日出生在遼寧省撫順市城區蓮島灣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11年,他考入奉天兩級師範。其間他參加了青年基督教會,先後結識了張學良閻寶航杜重遠盧廣績等東北進步人士並成為摯友。1919年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師範大學,兩年後,畢業返回奉天任省教育廳視學。1923年秋,他獲官費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深造。

人物生平

王卓然為了使美國人民廣泛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狀,他準備了介紹中國歷史和日本侵華罪行的講稿於假期在美國講演,足跡遍及美國各地。1928年8月,王卓然回到奉天,剛主政的張學良聘他任東北大學教授、東三省保全總司令部咨議兼作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師。自此,王卓然逐漸成為張學良的得力助手。
九一八事變”時,王卓然陪伴張學良在北平治病。9月27日,他與流亡進關的東北愛國人士高崇民、閻寶航盧廣績等在北平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選為執行主任委員。救國會得到張學良的暗中支持,在東北民眾抗日鬥爭中起到了重要的組織領導作用。救國會派車向忱高鵬等人負責與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聯絡,有力地指導了義勇軍的對敵鬥爭。救國會成立不久,王卓然提議創辦《覆巢》報(該報後改為《東方快報》),他被任命為社長。該報以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抨擊國民黨當局不抵抗政策、反映東北人民的意願為主旨。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王卓然與東北抗日救亡總會的領導人相繼到了重慶,他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他站在抗日的立場上,呼籲國共合作,團結抗日,釋放張學良將軍。王卓然的提案得到了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共產黨參政員的支持。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欲發動內戰,王卓然參加了由在渝的東北名流寧武、閻寶航等人成立的“東北政治建設協會”,呼籲停止內戰、和平建設中國。他與閻寶航等人還常去曾家岩50號向周恩來請教。1946年5月4日,王卓然與許德珩等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了“九三學社”,為和平民主的實現作進一步的努力。
1946年夏,內戰終於爆發,王卓然見和平無望到日本從事貿易。新中國成立後,他捎信給周總理,請求回國工作。1951年5月,他歷經磨難,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王卓然回國後,用自己的大部分積蓄在京、津兩市創辦兩所少年兒童科學教育館和3所幼稚園,從事科普活動。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他到國務院參事室任參事,從事文字改革和科普工作。
王卓然於1975年去世。作家駱賓基在紀念他的書《王卓然史料集》中作了“愛國精神永存”的題詞。這是對王卓然一生的高度評價。

參事上書

1956年,根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王卓然、張知行范朴齋李一平陳修和張志和安若定左宗綸、章友江、廖華李仲公余遂辛李奇中林志鈞、胡公冕、舒宗鎏、萬保邦徐行之等18位國務院參事聯名向周恩來總理匯報工作,直言中共的統戰工作有偏差:“我們的意見是:切實檢查統戰工作的作風,糾正偏差;同非黨人士接觸應方式多樣,深入實際,個別訪問談心容易聽到盡情盡意的真話,而不是在檯面上的‘官腔’;多在行動及事實上予人以鼓舞以開新風;真正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多聽意見,有錯認錯。”報告希望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以消除有關人士的疑慮。這便是當時著名的“十八參事上書”。
根據國務院參事們的意見,黨中央和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檢查黨的內外關係,國務院也開始著手提高參事的政治、生活待遇。國務院全體會議開會時允許參事室派三位代表列席會議,允許國務院參事列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允許國務院參事輪流參加政府舉辦的一些大型招待宴會等等。當年國慶節,全體參事還應邀登上了天安門,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參加了國慶觀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