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戰役為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1月平津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城市攻堅戰。遵照中央軍委及中共平津前線總前委命令,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指揮野戰軍主力5個縱隊22個師和特種兵司令部之炮兵、坦克、工兵等,共34萬人奪取天津。同時以1個縱隊(2個師)位於軍糧城地區監視塘沽,並準備截殲天津突圍的國民黨軍隊。此役,人民解放軍以傷亡2.3萬人的代價,取得殲滅國民黨軍13萬餘人與占領天津的勝利,為和平解決北平創造了有利條件。
基本介紹
- 名稱:天津戰役
- 地點:天津
- 時間:1949年1月
- 參戰方:東北野戰軍,國民黨天津防守區
- 結果: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天津
- 參戰方兵力:東北野戰軍:34萬人
國民黨天津防守區:13萬人 - 主要指揮官:中國共產黨:劉亞樓
簡介,蔣傅軍部署,總兵力,動機,戰略,部署,共軍部署,總兵力,部署,目標,戰鬥經過,外圍戰,總攻,戰後統計,傷亡損失,戰爭成果,
簡介
天津戰役是平津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放戰爭中最重要的攻堅戰,由時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指揮。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平津戰役最初的作戰計畫是,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在把50多萬國民黨軍隊分割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全、北平、天津和塘沽5個孤立點後,先打下塘沽,以阻止國民黨部隊海上外逃,迫使平津守敵放下武器,避免平津兩大城市遭戰火破壞。但是經過偵察發現,塘沽周圍不適於構築工事和展開兵力,平津守敵又企圖頑抗,於是中央軍委改變原定計畫,決定首先攻取天津。天津地形複雜,市內被河流切成若干地區,周圍又是沿海窪地,易守難攻,而守敵達13萬人,並且繞城構築了現代化防禦工事。根據這種情況,考慮到天津南北長、東西窄的特點,以及市內河流分布情況,制定了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割後圍,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按照這個方針,東北野戰軍遂以第 l、第2、第 7、第 8、第 9縱隊全部和第 12、第 6縱隊各一部共22個師 34萬人,配屬大口徑火炮 538門、坦克 30輛、裝甲車 16輛,由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指揮,發起攻城作戰。從1949年1月3日至12日,用了10天時間,掃清了天津外圍的18個據點,完成了攻城的準備工作。曾先後3次要求守敵放下武器,但都遭到拒絕。於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月14日上午10時發起總攻,500多門大炮經40分鐘火力急襲,在守軍防禦體系上打開缺口;工兵在護城河上架設浮橋,隨後,各步兵縱隊由天津最窄的東西兩側發起對攻,僅一個小時即突入市區,與守軍展開巷戰,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至當日 15時,戰鬥結束,殲敵13萬多人,活捉國民黨軍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勝利占領天津。整個戰役中,除中紡七廠因守敵頑抗而被毀外,全市工廠、學校、街道大都保持完好。
蔣傅軍部署
總兵力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軍隊即於九月三十日在塘沽登入,進駐天津、北平、唐山、秦皇島等地區,接著空運國軍第九十四軍到天津和唐山一帶。一九四六年九月,又海運第六十二軍到秦皇島登入,接替第九十四軍在天津和唐山的駐區。一九四七年春美軍撤走後,又於八月調第九十二軍接替第六十二軍在天津的駐區。以上國軍的活動,都是在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的指揮下進行的。到一九四七年年底,華北“剿總”成立以後,即由“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指揮。
一九四八年十月,遼瀋戰役開始以後,傅作義將駐在天津的第九十二軍一部調到葫蘆島,另一部調到唐山,增援錦西國軍,其駐地又由第九十四軍接替。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軍向平綏線的張家口和新保全進攻,傅作義又將駐天津的九十四軍兩個師西調平綏線,將第八十六軍由秦皇島調駐天津。當張家口和新保全相繼解放,傅作義的嫡系部隊被殲後,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迫近平津,傅作義又於十二月十日急將第六十二軍的兩個師從北平、豐臺凋到天津。
從此,天津戰役前夕守衛天津的國軍計有:第八十六軍三個師,第六十二軍兩個師,第九十四軍一個師,河北省兩個保全師,天津市警備旅一個旅;臨時增編的有第六十二軍第三一七師和第九十四軍第三0五師(人員武器不全),加上憲兵第四團、汽車兵團、警察等,共約十三萬餘人。
動機
1948年夏,經過易縣、淶水戰役的失敗後,時任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的傅作義鑒於解放軍的野戰威力,採取了集結部隊於平綏、北寧鐵道線區的措施;將張垣、北平、天津作為三個基點,連同平津張鐵路線上的重要城鎮,預行工事設施,以為依據,實現所謂“靈活機動、集中優勢”的“依城決戰”
方略。
然而9月下旬濟南解放,十月初東北完全解放,華北的國民黨軍更為孤立暴露。無論華東、中原解放軍的北進或東北解放軍的入關,聯合起華北解放軍,都要形成為絕對優勢。(當時傅所指揮的連雜編的護路旅、保全團以及後勤部隊,不逾五十萬。)對此形勢再不容排成一線,必須集結一頭,策定根本動向。計有三條路線:
(一)傅內部屬於察綏系,傾向西去,保察綏基地,但不能帶動蔣嫡系中央軍,尤其不能和馬鴻逵合作,沒有後路;
(二)蔣介石以徐(州)海(州)在危急中,想放棄平津,免蹈遼瀋復轍,給傅以華東全責,依青島為後路,以圖挽救淮海危局;
(三)美國以司徒雷登通過胡適等人的呼喊,要以軍火直接給傅,就須東靠,死踞津、沽海口,擾亂華北。
(一)傅內部屬於察綏系,傾向西去,保察綏基地,但不能帶動蔣嫡系中央軍,尤其不能和馬鴻逵合作,沒有後路;
(二)蔣介石以徐(州)海(州)在危急中,想放棄平津,免蹈遼瀋復轍,給傅以華東全責,依青島為後路,以圖挽救淮海危局;
(三)美國以司徒雷登通過胡適等人的呼喊,要以軍火直接給傅,就須東靠,死踞津、沽海口,擾亂華北。
十月後,蔣介石與傅作義不斷討論,最終傅傾向於“依託美援保持津沽”的向東靠,以觀望形勢。其認為有能力保住平津,支撐華北(防止東野直驅徐蚌),得到了蔣介石的支持。
依照此意圖,陳長捷在天津構築的大量工事,進行固守。
戰略
天津市的碉堡工事始於日本侵占天津的時期。日軍曾在天津市郊的主要交通要道構築紅磚碉堡,有的高及一丈多,有的低及數尺,大大小小總共有幾十個,並在碉堡周圍架設一層鐵絲網。在一九四五年間,美軍接替日軍,加築一些鐵絲網。國軍接替美軍後,更積極修築碉堡工事。一九四六年間,第九十四軍在高碉堡駐有部隊,又加築一些鹿砦的障礙物。而後於1947年,進一步完善了天津環城碉堡工事線。此時,天津城防工事長達八十四華里。有一道寬五米、深三米的護城河。內牆頂到河底高達七米,牆內每隔三十米有一座碉堡。環城圍繞一道鐵絲網和電網,沿著護城河有大型碉堡三百八十多個,連同市內縱深的碉堡先後完成共約一千多個。環繞天津市護城河放進運河河水和海河潮水,經常水深保持兩三米左右。沿著環城碉堡工事線只留了八個門為出入交通,其餘都圍繞了鐵絲網。每個大型碉堡部安裝了電話,足夠一班兵力的駐用。而且在護城河內牆各大型碉堡之間還構築散兵坑掩蔽部和交通壕及馬路,連貫一起,便於使用汽車運送人員、彈藥、糧食的補給。原來天津市周圍是廣闊平坦的水網地帶,可以四通八達的,自從構築環市碉堡工事線以後,形成了天津城防形勢。在戰事尚未迫近天津市郊的時期,只有在八個門來往交通,每個門都駐有警察和憲兵,檢查行人和車輛,入夜閉門。其餘地段築有鐵絲網和護城河,不易通行。
但國民黨方面對解放戰爭的發展情勢判斷不足,認為將來主力作戰會在天津外圍一百里或幾十里的地區,天津市為後方而不是前線,以一個師或兩個師必要時一個軍防守天津就足夠了,故而當時環城碉堡工事過於靠近天津市區。1948年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再向天津市商民籌款幾十億元法幣,加築水泥鋼筋碉堡幾十個,分布在天津市郊的主要地區在戰前又倉促修建了一些以紅磚牆構成的工事。其將外圍防禦陣地前1000米以內的樹林、房屋清除以利於射擊視野,並布了4萬顆地雷。同時還在市內各主要馬路、胡同巷口等地築了380多座大碉堡,此外,還將運河水引入護城河,使護城河的水深達3米。國軍在天津連年構築碉堡工事,是企圖憑藉堅強工事而作頑強抵抗。
部署
十二月十一日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在平津交通被切斷、北平形成孤立據點的情況下,依據北平、天津和塘沽的現存殘餘部隊,最後對華北地區作出“防守”計畫,將天津和塘沽為一個防守區,以第十七兵團司令官侯鏡如兼任司令,陳長捷兼任副司令,陳長捷兼任天津警備司令、天津防守司令,第六十二軍軍長林偉濤和第九十四軍軍長鄭挺鋒兼任副司令。
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陳長捷根據傅作義對平、津、塘的整個部署,認為應固守天津,將強城防,又判斷敵人主攻方向為天津北面宜興埠、丁寧沽方向而來,那裡沒有河流,容易使用大兵團接近。其將天津市分為三個防守區,他並指定西北區以第六十二軍擔任,由林偉濤指揮;東北區以第八十六軍擔任,由劉雲瀚指揮;南地區以第九十四軍第四十三師擔任,由陳長捷兼任指揮;其餘部隊為總預備隊在耀華中學附近。
共軍部署
總兵力
東北野戰軍集中第三十八軍(一縱)、第三十九軍(二縱)、第四十四軍(七縱)、第四十五軍(八縱)、第四十六軍(九縱)五個陸軍軍、第四十三軍(六縱)第一二八師(十七師)、第四十九軍(十二縱)第一四五師(三十四師)共二十二個步兵師及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大部(野炮四個營、十榴四個營、重炮五個營、重迫擊炮三個營、高射炮五個連、坦克二十九輛、裝甲車三十輛、工兵四個營)約三十四萬人組成東西兩個突擊集團對天津國民黨守軍發起總攻。西突擊集團由第三十八軍(一縱)、第三十九軍(二縱)組成,自和平門南北兩側突破,向市區金鋼橋、金湯橋及其以南地區(今解放橋以北)挺進;東突擊集團由第四十四軍(七縱)、第四十五軍(八縱)組成,自民族門、民權門突破,也向市區金鋼橋、金湯橋、勝利橋(今北安橋)及其以南地區(今解放橋以北)挺進;南集團由第四十六軍(九縱)和第四十九軍(十二縱)第一四五師(三十四師)組成,在前後尖山、黑牛城、紀家莊和灰堆地段進行輔助攻擊。第四十三軍(六縱)第一二八師(十七師)為總預備隊。
部署
天津戰役前,中央軍委最初部署先殲塘沽之敵,控制出海口,從而防止傅作義逃跑。但劉亞樓通過觀察地圖發現先攻塘沽有諸多不利:塘沽以東、以北地形開闊,鹽田連綿,冬季不結冰,不能構築工事,不便大部隊運動與迎敵,更不能對敵形成四面包圍;敵17兵團司令部及防守司令部均設在軍艦上,很容易逃脫……為了進一步確認自己的想法,劉亞樓進行了實地勘查,並聽取各縱隊的意見,最終決定不打塘沽轉而奪取天津。中央軍委同意改打天津的決定,並任命劉亞樓擔任天津前線司令員。
1949年1月2日,解放軍天津前線指揮部根據天津地形特點和敵軍布防情況,擬定了天津戰役作戰方針,即:“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啃骨頭。”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開會議,決定首先打下天津,儘早促成北平和平解放。
目標
在天津戰役前,東北野戰軍總部在戰役的部署中,東北野戰軍天津前線指揮部將主要攻擊方向定在天津中部。
具體部署是:西線,由一縱、二縱配屬特種兵縱隊三分之二炮兵組成西集團,為第一主攻方向。從西向東攻擊,由天津西南和平門(小西營門)南北地段突破,即從和平門兩側(在和平門、西營門、勝利門間),以金湯橋為第一目標,迅速與東集團會合,然後會同南集團,殲滅南半城之敵,爾後視情況向北半城發展。
東線,由七縱、八縱配屬特種兵縱隊三分之一炮兵,組成東集團,為第二主攻方向。從東向西攻擊,由天津城東之王串場(民權門)、民族門地段,從民權門(在民權門、民族門、中正門間)兩側由東向西實施主要突擊,第一步到達金湯橋與西集團會合,然後七縱向南半城發展,以八縱向北半城攻擊。
戰鬥經過
外圍戰
天津國軍在環城碉堡工事線長達八十四華里的周圍,分為三個防守區。工商業市區,則由警備旅、憲兵、警察等施行交通管制和燈火管制,日夜檢查行人和住戶,嚴密監視人民的活動。同時將天津各部隊的炮兵集中起來,歸天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秋宗鼎統一指揮,一律用汽車牽引,企圖集中火力支援作戰。預先做好了各地區的炮兵陣地和預備陣地,測好了市郊的目標距離,利用天津市區最高建築物為觀測所地點。在各軍進入了防守區以後,隨即施行封鎖交通,非經防守司令部的許可,不準人馬車輛船隻出入市區。
十二月二十日,外圍的激戰開始。灰堆據點在一個夜間就經解放軍襲占,保全團團長以下全部被俘。布設的許多地雷,效用不大。在楊柳青的兩個護路旅,經一日夜激戰後,僅有一團撤回市內。在北倉的一個旅經解放軍一夜猛襲,潰亂得零散不堪,收容起來還不足一團。靜海保全團尚在減河地區對解放軍炮兵的占領陣地作了很大的妨害,終於被驅回來。另有個寶坻的“還鄉團”,也隨護路旅退入市內。對這些地方團隊,既要利用它作戰,又顧慮它起內變,都把它收槍而重新改編在收容回來的護路旅內(護路旅的幹部是傅總部教導團選編的),作臨時新編師,置於第三線工事上。在西南區第九十四軍那一個師方面,由於灰堆的失落和前方靜海保全團不能立腳,也受威脅,不能以重點支持西營門方面即將發生的劇戰,就強迫關外流入市內的游勇(多選雲南籍的)再急編為一個新師。軍械庫存尚有餘,因而能夠急就,不少滇籍軍官也受到利用,暫時作為總預備部隊。西營門一接火,又把這個師加到它的西翼來縮短第六十二軍的陣線,加深它的縱深。
第六十二軍軍長林偉儔鑒於北倉、灰堆外圍據點的孤立,輕易就被解放軍摧毀,他為宜興埠據點之團擔心。又以他的基本第一五七師留北平不得歸還建制,感到主陣地兵力不夠用,以為北站和西營門雙方都要受攻,再無能顧到宜興埠據點,就撤回那個第一五一師派出的加強團,作軍的預備部隊。他怕原來陣地為解放軍所利用,作為進攻北站的根據,令該團撤出時加以破壞。原指的是工事而言,哪知該團長竟然是縱火焚村,給千數家人民造成嚴重災難。我尚無所知,杜建時來告,同為驚愕,電話問了第六十二軍,才明究竟。雖然嚴斥了林偉儔,而未將那個罪惡團長置諸軍法以平民憤,我亦負有嚴重責任。趁解放軍尚未進占宜興埠時,責成第六十二軍迅即搶救,市消防隊全數出動,收效也不甚多,造成一筆莫大罪債。我曾對杜說:“這不同於長沙大火嗎?還防守什麼!”杜當時還強慰我以“軍務為重,急籌善後!”那也就是按照傅作義所宣布的“布設城防陣地拆除民房賠償辦法”,會同杜出了布告,由市府撥款“賠償救濟”。結果軍事日日緊張,災民也同林偉儔的處理相反,第八十六軍軍長劉雲瀚認為東局子營房據點的重要而又堅固,遮蔽著接近主陣地的要害,能堅持該點,全線就都可保全全。他特別加強該點的配備,並從主線增加炮火,作強力的支援。這還是他所見特到之處。但這樣的設陣配置思想,對砉特具攻堅威力的解放軍的英勇強戰,又屬枉然。第八十六軍舉其精萃力量用在東局子支點上,只經解放軍一日夜的猛攻強襲,即被突陷,炮火的日夜支援,也沒起作用,一個大團乾淨滅亡。這使得原來軟弱的第八十六軍就全部喪膽了。
一九四八年底,外圍各據點已經解放軍掃蕩乾淨,全陣線處在圍困中,如同瞎子般看不出解放軍的調度。但從楊柳青、東局子的受猛攻和解放軍炮兵重點針對這兩方,認出西營門和民族門將受猛攻,而以對西營門的顧慮更大,但還沒想到會一下子就被突破。
一九四九年一月上旬,陣線各處都有不斷的接觸,河北和西營門地區起了激戰。在解放軍的一虛一實的迷惑作用下,第六十二軍竟將控置的有力一團推進於河北地區,恢復第一五一師建制,置於無用之地,而籲請縮緊西營門陣地線的配置。
西營門戰鬥日緊一日,國民黨空軍曾有兩次,每次兩架轟炸機乘夜從青島飛來,在西營門、減河間找出目標進行轟炸,擲彈即去,不敢參與地上作戰。
西營門初戰,曾有解放軍一個突擊隊插入第六十二軍陣地網,大約是偵察隊的過分勇猛深入以致被擊滅,第六十二軍那一師防守的部隊繳獲了解放軍“尖刀隊”的旗幟,視為“珍重”的戰利品,從事宣揚。一時虛驕之氣大作,而不知滅亡即在眼前。
十日解放軍的攻圍部署已經完畢,炮戰更趨激烈。解放軍戰士從一點一點的地堡,逐步靈活地迫近陣前。守軍日夜發射雨一般的機關槍火傾倒陣前,以壯孤膽。其實是虛耗彈藥,要想制止解放軍已不可能。由於西營門的不停地激戰,東局子的被猛攻陷落,已看出受攻的重點,將是在西營門和民族門的東西兩方面。 解放軍的重炮火更多傾注於西營門的西頭一帶,並有戰車活動於運河自來水廠附近地區。當這緊急時期,請求青島的飛機來助戰不見答應(正為應付淮海的危殆,而不遑顧天津),就將護路旅所改編的新師,推進於西頭方面,支援西營門。當西營門激戰中,林偉儔恃著新師的準備援應,仍憂慮到河北的孤立突出,將所控制之團(第一五一師有力之團)交給該方師長使用。民族門方面,除了炮戰,只見解放軍的小部迫近,逐步奪取第八十六軍陣前的小支點,在構成地堡作攻擊準備。
總攻
1月14日10時,總攻開始,經過40分鐘炮火準備後,11時,第2縱隊第4師突擊隊首先突破成功。擔任“東西對進”的主攻部隊如潮水般湧進突破口,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天津守敵攔腰殺去。從14日夜至15日凌晨,西集團先頭部隊先後攻克中部守敵各個支撐點,並相繼占領海河上游中游各個橋樑。其中,第1縱隊第1師第2團、第2師第5團先頭部隊於15日凌晨攻占金湯橋,第2師第5團第7連於15日晨8時許攻占勝利橋(今北安橋),第3師第7團第5連也於15日拂曉攻占中正橋(今解放橋);第2縱隊第5師第14團攻擊部隊在連克大豐橋、金華橋、金鐘橋、金鋼橋後,也在15日凌晨進至金湯橋;東集團第8縱隊第23師第70團突擊部隊於15日拂曉與西集團在金鋼橋、金湯橋等地會合,使之南北不能相接。敵人整個防禦體系被打亂,陷入極度慌亂之中。
第1縱隊第1師從15日5時開始向敵核心工事天津警備司令部發起攻擊,激戰5個小時,第1團的戰士們敏捷地衝進敵司令部大門,活捉陳長捷等7名國民黨將領。15時,據守天津城北部、敵軍戰鬥力最強的第151師,在我軍重重包圍之下,宣布投降。至此,天津戰役勝利結束,歷時29個小時。守敵13萬人全部被殲。
戰後統計
傷亡損失
天津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共傷亡二萬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其中傷師級一人、團級十一
人、營級九十二人、連級四百(400)人、排級八百三十八(838)人、班以下一萬七千八百七十二(17,872)人,合計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四(19,214)人。犧牲團級七人、營級二十八人、連級一百一十七(117)人、排級二百一十六(216)人、班級以下三千七百三十八(3,738)人,合計四千一百零六(4,106)人。其他四百七十九(479)人,總計二萬三千七百九十九(23,799)人。天津戰役消耗炮彈八萬八千九百七十二(88,972)發、子彈二百四十九萬九千三百四十二(2,499,342)發、手榴彈四萬三千七百八十三(43,783)枚、炸藥二萬零九百二十五(20,925)公斤、爆破筒一千二百六十八(1,268)顆,遺失重機槍五挺、輕機槍三十一挺、六零炮八門、擲彈筒十四具、其他一千零八十六(1,086),損壞重機槍四十三挺、輕機槍七十八挺、迫擊炮九門、六零炮二十二門、戰防炮四門、步兵炮四門、山炮十門、平射炮七門、榴彈炮一門、坦克八輛、裝甲車六輛、汽車一百八十九(189)輛。
戰爭成果
天津戰役共斃傷國民黨守軍正規軍九千九百三十三(9,933)人、地方軍一千三百三十七(1,337)人,合計一萬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虜正規軍九萬二千三百九十九(92,399)人、地方軍二萬四千五百三十六(24,536)人,合計十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五(116,935)人。投降正規軍八百零二(802)人、地方軍一千九百七十(1,970)人,總計十三萬零九百七十七(130,977)人,其中斃傷一萬一千二百七十(11,270)人俘虜十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三(116,933)人,投降二千七百七十二(2,772)人其中將級軍官三十人(其中天津市政府市長兼北寧線護路軍司令中將杜建時自首,天津市公安局局長李漢元是否少將)、校級軍官四百四十一人。將級軍官名單如下: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中將陳長捷、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少將秋宗鼎、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部秘書長少將李葉靖、第八十六軍軍長中將劉雲瀚、第八十六軍軍長副軍長范玉書、第二十六師師長少將張越群、第二十六師副師長何卓、第二八四師副師長少將羅先、第二九三師師長陳廖華、第二九三師副師長陳昆、第六十二軍軍長中將林偉儔、第一五一師師長少將陳直、少將教育長李上達、第六十七師師長少將李學正、第六十七師副師長少將劉順楚、第六十七師副參謀長曾會奇、第九十四軍副軍長少將王治熙、第四十三師師長少將饒啟堯、第四十三師參謀長少將徐奇春、第四十三師少將副師長余和、第三零五師師長少將姚葛民、第三零五師副師長少將程德煌、第三二六師師長少將柴玉峰、第三二六師副師長少將吳繼先、憲兵第二十團團長少將曾加林、國防部軍紀檢查組少將楊威。津南第一支隊支隊長少將白英傑、補訓總隊總隊長少將宋捷、還有天津市公安局局長李漢元。天津戰役繳獲火炮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門(其中榴彈炮九門、山炮二十五門、野炮二十八門,其他一千六百四十八(1,648)門。槍五萬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重機槍五百一十五(515)挺、輕機槍三千零三十八(3,038)挺、其他五萬四千六百八十二(54,682)支)、坦克十一輛(十二輛)、裝甲車九輛、汽車八百七十九(879)輛、大車一百五十三(153)兩、炮彈六萬八千九百二十一(68,921)發、手榴彈八萬九千五百二十四(89,524)枚、子彈七十一萬三千七百一十三發(713,713))。騾馬一千二百八十一(1,281)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