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吹

陳伯吹

陳伯吹(1906年-1997年),原名陳汝塤,曾用筆名夏雷。上海市寶山區(原江蘇省寶山縣)人。中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兒童文學事業,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對中國兒童文學事業做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翻譯和理論研究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寶貴遺產。著有童話集《一隻想飛的貓》,評論集《兒童文學簡論》等。1981年創立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鼓勵國內作家參與兒童文學創作,1988年此獎改名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至2007年已是第27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伯吹
  • 別名:陳汝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寶山
  • 出生日期:1906年8月13日
  • 逝世日期:1997年11月6日
  • 職業: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文藝理論家
  • 主要成就: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
    創立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 代表作品:《一隻想飛的貓》、《飛虎隊和野豬隊》等
人物年表,人物經歷,故園風雨,初到上海,紅藍鉛筆,培育幼苗,家教風範,社會貢獻,童話創作,設立文學獎,捐書兒童圖書館,社會影響,主要著作,著作,翻譯書目,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年表

1906年8月13日出生。原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今屬上海市)人。國小畢業後輟學,
曾當過學徒。 20世紀20年代,從事鄉村國小教師,同時,業餘創作兒童文學。
陳伯吹陳伯吹
192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學校生活記》。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
1929年“四·一二”事變後,流亡到上海,一邊教書一邊寫作。攻讀於大夏大學高等師範科,同時兼任上海幼稚師範學校教師(直到1938年)。
1930年起至抗戰,在北新書局、兒童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了多種兒童小說、童話、理論著作及翻譯作品。主編《小學生》半月刊。同時編輯《小朋友叢書》、《北新國小活頁文選》。
“九·一八”事變,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先後寫了諷刺國民黨不抵抗主義的童話《愛麗思小姐》和諷刺剝削者腐朽生活的童話《波爾喬少爺》,小說《華家的兒子》和《火線上的孩子》等。
1934-1937年,任兒童書局編輯部主任,負責編輯《兒童雜誌》、《常識畫報》和《小小畫報》。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立報》、《譯報》、《文匯報》先後寫了《新流亡圖》、《纏黑布的人》等二十多篇揭露和控訴日寇侵華罪行,反映國難中兒童生活的散文、詩歌和小說,並致力於翻譯歐美兒童文學,先後出版了《伏象神童》、《出賣心的人》、《綠野仙蹤》、《空屋子》等十多種外
國兒童文學作品。 1942年離開上海赴四川,在國立編譯館工作,並在復旦大學任教,業餘從事創作和兒童文學研究。
陳伯吹陳伯吹
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繼續從事兒童文學理論研究和作者隊伍組織工作。
1943年,在重慶任中華書局編審。
1945年4月1日,《小朋友》雜誌在重慶復刊,任主編。中華書局遷回上海後,繼續任該書局編審。
1946年5月,與教育家李楚材發起組織“上海兒童文學工作者聯誼會”。
1947年任《大公報》副刊《現代兒童》主編。同年,加入上海國小教師聯合進修會,熱情投入中國小教師“反飢餓,爭生存”的民主活動。
1948年,在《大公報》兼任兒童副刊《現代兒童》主編。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陳伯吹擔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把全副精力投入兒童文學創作和研究工作中。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兒童文學課程。
1949-1959年,是他創作最旺盛的時期,連續不斷為孩子們寫了近百篇作品,出版
了《一隻想飛的貓》《中國鐵木兒》《幻想張著彩色的翅膀》《從山岡上跑下來的小女孩》等童話、小說、散文集。1950年至1954年,分別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任兼職教授,講授兒童文學。
陳伯吹陳伯吹
1952年12月,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立,任副社長。1952年起,被選為歷屆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副主席、顧問。
1954年11月,奉調至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
1957年6月起至1960年11月,成為中國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20世紀50年代,在中華書局、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東風文藝出版社等出版了多種創作和翻譯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及理論著作。
1960年11月回上海,繼續擔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他被迫停筆。
粉碎“四人幫”後,又連續創作數十篇新作。出版了小說集《飛虎隊和野豬隊》
陳伯吹陳伯吹
、《一場比賽》、《直上三千八百坎》等作品。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出版了多種創作和翻譯的兒童文學作品。
1979年起,被選為歷屆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
1980年,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大會上,小說選《飛虎隊和野豬隊》獲榮譽獎。
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81年,捐款5.5萬元設立“上海兒童文學園丁獎”(後改名“陳伯吹兒童文學
獎”),每年評選一次。因兒童文學創作的成就,分別於1980年接受團中央、文化部等八部委聯合主辦的“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的榮譽獎、1985年接受中國福利會頒發的樟樹獎、1988年接受全國婦聯、文化部等頒發的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1989年、1992年、1997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分別出版了《陳伯吹文集》1~3卷(童話、小說、詩歌散文)。75年來,著、譯兒童文學作品及理論近300萬字,出版了近百本書籍。
陳伯吹陳伯吹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特殊津貼證書。
1997年11月6日,一代兒童文學宗師陳伯吹,在上海華東醫院仙逝,享年91歲。去世前他將自己一生積攢的全部藏書捐贈給了浦東新區籌建中的一座兒童圖書館。後這座圖書館被命名為“陳伯吹兒童圖書館”。
2006年8月是陳伯吹誕辰100周年。

人物經歷

故園風雨

1906年,陳伯吹出生在上海市寶山區寶山縣羅店鎮上。他的國小時代是在寶山縣立羅店國小(今羅陽國小)度過的。之後又在寶山縣甲種師範講習所(相當於國中)念了3年
書,畢業後分配到楊行鄉朱家宅第六國民學校(今朱宅國小)當教員。1923年,他開始了兒童文學寫作,寫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說《模範學生》(後來改名為《學校生活記》)。兩年之後,1925年2月,這位十分用功和敬業的國小教員,又被調到縣立淞陽國小(今寶山實驗國小)任國語和算術教員,同時擔任初級部主任,兼任三、四年級班主任。
陳伯吹結婚照陳伯吹結婚照
1926年10月,北伐軍已經從廣州北上,攻克了武漢。不久,北伐軍又順著長江東下,進入南京和上海一帶。愛國的人們都在心中幻想著,軍閥割據的時代就要結束,新的希望到來了。一個十分寒冷的夜晚,在設在寶山文廟內的城中國小,陳伯吹神色莊重地參加了一個秘密的入黨宣誓儀式,加入了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黨地下組織。
1927年4月,蔣介石突然叛變了革命,把屠刀揮向了猝不及防的革命者。腥風血雨和白色恐怖,籠罩了全國。在此後的那些日子裡,淞陽國小的校園,看上去雖然像往常一樣平靜,但是在陳
伯吹的心中,卻翻卷著洶湧的巨浪。沒過多久,陳伯吹就被安排在這一帶的學生和民眾中間散發和張貼傳單,揭露蔣介石的罪惡行徑。 1928年2月的一天,上海出版的《申報》、《新聞報》等報章的“吳淞地方新聞”欄里,都刊載了這么一條新聞:共產黨員黃憶農,年十九歲,致力赤色鼓動,妄圖顛覆政府,著即執行槍決……。不幸的訊息使陳伯吹和他的三位同事既震驚又憤怒,此時他們才恍然大悟,那個被處決的黃憶農正是那個國小校園裡的革命青年。
陳伯吹童話陳伯吹童話
1928年6月里的一天早上,陳伯吹正在教室里給學生講課,突然,幾個憲兵衝進了教室,逮捕了他。這幾個憲兵是吳淞憲兵司令部派來的。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同事徐學文。
這件事平息之後,陳伯吹和徐學文都十分清楚地意識到,繼續在寶山待下去,恐怕會遭遇什麼不測。這年年底,他們一同辭去了在寶山縣立淞陽國小的教職,然後一起離開故鄉,來到了上海。

初到上海

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上海,已經是一座散發著現代氣息,放射著Light(光)、Heat(熱)和Power(力)的國際大都會,號稱“世界第五大城市”,並被譽為“東方巴黎”。它是當時許
多嚮往現代文明的青年文學家所傾慕的地方。1929年2月,23歲的陳伯吹來到大上海。他先是在上海私立幼稚師範學校當了一名地理課教師。像法國《昆蟲記》作者法布爾一樣,他並不滿足自己僅有的那點學歷,於是又報名參加大夏大學高等師範專修班的考試,最終被錄取。這樣,他在上海總算有了一點立足之地。上午他在幼師學校給學生上課,月薪只有14元;下午就到大夏大學當學生聽課;到了晚上,就躲在幼師所在地檳榔路(今安遠路)潘園的一間只有5平方米的宿舍里,徹夜筆耕。
陳伯吹文集陳伯吹文集
為了掙錢養家,一開始時他什麼題材都寫。他根據自己失戀的經歷寫過一個中篇小說《畸形的愛》,接著又把這段經歷寫成了長詩《誓言》。他給當時有名的文學雜誌《小說月報》投稿,卻得到了該刊主編、著名作家鄭振鐸的一個忠告。鄭振鐸做過《兒童世界》主編,熟悉陳伯吹的“強項”在哪裡。他從陳伯吹的職業優勢和創作專長考慮,勸他揚長避短,專攻兒童文學,那樣前途會更廣闊。這是一個決定了陳伯吹此後人生方向的忠告。陳伯吹欣然接受了。或許這其中早就有某種因果聯繫,正所謂“莖里有的,種子裡早就有了”。也如詩人弗羅斯特筆下的“林中的道路”:“當我選擇了
陳伯吹《兒童文學簡論》陳伯吹《兒童文學簡論》
“人跡稀少的那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從此以後,陳伯吹就心無旁騖,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全部的命運,與兒童和兒童文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紅藍鉛筆

“欲把名聲充宇內,先將膏澤布人間。”陳伯吹用一支紅藍鉛筆作為參與社會、改造社會、創造生命價值的工具和武器,從1929年2月起,他在上海幼稚師範學校擔任教職長達10年。1930年起,他為北新書局主編《小學生》半月刊,同時還為小學生編寫了《小朋友叢書》等兒童讀物。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在吳淞口發動戰爭,對上海進行了瘋狂轟炸,致使這座大都會的經濟、文化、民生設施都遭到大規模的破壞。上海的書刊出版業也沒有倖免。當時,雄霸上海灘書業的商務印書館損失最為慘重,不僅收藏繁富的中西文圖書館毀於炮火,印書館的印刷設備也幾乎癱瘓。
那一段日子裡,陳伯吹把手裡的紅藍鉛筆握得緊緊的,奮筆創作了中篇小說《華家的兒子》、《火線下的孩子》等作品。《華家的兒子》是一部“戰鬥性”很強的作品,小說里的“華兒”是
在屈辱中奮起的中國人民的形象,他想通過這樣一個形象,喚醒全國的少年兒童,堅強起來、團結起來,不做亡國奴,而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這部小說在當時的《小學生》雜誌連載後,又出版了單行本。它不僅是陳伯吹創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上的一部名著。後來,在新四軍領導的抗日地區的一些學校里,這本書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補充教材。除了《華家的兒子》,陳伯吹在1932年和1934年又先後寫出了他的另外兩本童話名篇《阿麗思小姐》和《波羅喬少爺》。淞滬停戰協定簽署後,戰事暫告結束,社會秩序逐漸恢復,書刊出版也百廢待興。從1934年起,陳伯吹擔任兒童書局編輯部主任,主編《兒童雜誌》、《兒童常識畫報》、《小小畫報》三種雜誌,同時還和兒童書局的同事一起,編輯了一套有兩百本之多的《兒童半角叢書》,120本《我們的中心活動叢書》等。童話大師安徒生在自傳里說到過,他青年時代為了童話而付出的努力,“就像一個山民在堅硬的花崗岩上開鑿石階一樣”。陳伯吹也是如此。在忙碌而沉重的編輯工作的同時,他又在1940年至1941年間攻讀了大夏大學教育學院的課業,獲得了教育學學士學位。
陳伯吹《黑箭》陳伯吹《黑箭》
日本人在太平洋發動了珍珠港事件,上海這座最後的“孤島”也隨之沉沒了。1942年10月,陳伯吹化裝成商人,悄悄離開了上海,輾轉到達四川北碚,擔任北碚國立編譯館教科書部編審,負責國小國語教科書的編寫。當時,中華書局也搬遷到那裡。中華書局創辦的《小朋友》雜誌,從1922年4月6日創刊到1937年“八·一三”事變被迫停刊,每期都發行5萬多份,一直居全國刊物發行量之首。不久,陳伯吹受聘籌備《小朋友》雜誌的復刊工作。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這本在中國兒童期刊史上資歷最久、影響最大的雜誌,終於在1945年4月1日又跟廣大小讀者見面了。陳伯吹擔任了《小朋友》主編,把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刊物的編輯工作之中,編稿、寫稿、審稿,一支小小的紅藍鉛筆,描畫著他生命的全部色彩。抗戰勝利後,他返回上海,仍然主編《小朋友》雜誌。1947年又兼任《大公報》副刊《現代兒童》主編。

培育幼苗

新中國成立後,陳伯吹感到,中國兒童文學的春天來到了!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新生的共和國的教育和文學事業中。這時候,他仍然擔任著中華書局的《小朋友》雜誌主編,同時還被大夏大學、聖約翰大學、震旦女子文學院等聘為兼職教授。他在這些大學裡開設了“教材教學法”、“兒童文學”等課程。
1952年12月28日,新中國第一個少年兒童出版社宣告成立,陳伯吹被任命為副社長。《小朋友》雜誌併入少年兒童出版社繼續出版。1954午10月,陳伯吹調到了北京,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兼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57年5月,他又調到中國作家協會成為一名專業作家。
這個時期,他不僅為新中國的孩子們寫出了許多美麗的童話、詩歌和小說,如短篇小說集《中國鐵木兒》、童話集《幻想張著彩色的翅膀》、散文集《從山岡上跑下來的小孩兒》、論文集《兒童文學簡論》等等,還經常到中國小校、青少年宮與孩子們座談、交朋友,參加少先隊員們的夏令營和冬令營,與國內外許多少年兒童建立起了真摯的友誼,經常通信往來。
陳伯吹《他山漫步》陳伯吹《他山漫步》

家教風範

陳伯老的兒子陳佳洱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195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20世紀60年代曾在牛津大學就讀,回國後從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工作,並任北京大學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又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並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父愛之心和以身作則的人格力量,不僅對自己的兒子發生著巨大的影響力,陳伯吹先生作為一位誠懇和辛苦的兄長,也像慈父一樣,言傳身教地把自己最小的弟弟陳汝惠,培養成了廈門大學的教授和學者。良好的教育風範使陳汝惠先生的一個兒子陳佐洱,也如堂兄陳佳洱一樣,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材,擔任過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等職務,在香港回歸祖國與英國的談判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陳伯老的另一個侄子陳佐湟,則是一位譽滿東西方的著名音樂指揮家。

社會貢獻

童話創作

陳伯吹,1919年考入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畢業後任國小教師,業餘時間開始創作。1927年創作了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學校生活記》,反映鄉村國小的師生生活。1929年在上海工讀
時創作了書信體小說《畸形的愛》,次年底受聘於北新書局,開始主編《小學生》半月刊,並編輯《小朋友叢書》。九一八後懷著愛國熱忱,寫了《阿麗思小姐》等抗日反侵略的小說、童話。1934年在兒童書局擔任編輯部主任,負責編輯《兒童雜誌》。抗戰期間曾任職於國立編譯館。抗戰勝利後在上海與教育家幾楚材共同發起組織兒童文學工作者聯誼會,進行創作和理論研究。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華書局編審,主編《小朋友》與兒童文學叢書。解放後,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繼續從事兒童文學的創作、編輯、翻譯和理論研究工作,寫出了《摘顆星星下來》、《桔燈的故事》等數十種童話、小說散文作品。他的作品文筆流暢,親切自然,鼓勵孩子們學習,讚美勤勞勇敢。近年又寫出了《三隻小喜鵲說的》、《訪問高士其》等在少年兒童中產生一定影響的作品,為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陳伯吹童話陳伯吹童話

設立文學獎

設立“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陳伯吹先生在1982年將自己因平反所得家產賠償5.5萬元全部拿了出來,
設立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基金。“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是中國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的文學獎項之一,對鼓勵和促進兒童文學的創作、培養兒童文學作家起到了極大作用。“陳伯吹兒童文學獎”自1981年舉辦第1屆評獎到2007年已經舉辦了27屆。幾乎每年都會出版一本獲獎作品集。 作家高洪波曾因一組兒童詩獲第8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金波任大霖任溶溶曹文軒秦文君鄭春華秦牧韓靜霆王安憶趙麗宏沙葉新葉永烈陳丹燕程乃珊林煥彰桂文亞何紫、嚴吳嬋霞都曾獲此獎項。
陳伯吹童話陳伯吹童話
經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陳伯吹兒童文學基金會已宣布成立。基金會的成立將對開展兒童文學各項活動、活躍兒童文學創作、維護“陳伯吹兒童文學獎”這個品牌,促進兒童文學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捐書兒童圖書館

1997年11月6日,一代兒童文學宗師陳伯吹,在上海華東醫院仙逝,享年91歲。去世前他將自己一生積攢的全部藏書捐贈給了浦東新區籌建中的一座兒童圖書館。後這座圖書館被命名為“陳伯吹兒童圖書館”。

社會影響

2006年8月是陳伯吹誕辰100周年。在陳伯吹的家鄉上海寶山區,舉
行了“紀念陳伯吹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捐贈儀式。陳伯吹之子陳佳洱夫婦向寶山區政府捐贈了其父的作品手稿、文史資料等。捐贈的陳伯吹先生文史資料265件,實物130件,照片200餘張,都收藏在2006年8月11日正式開放的“陳伯吹紀念館”。
陳伯吹《阿麗斯小姐》陳伯吹《阿麗斯小姐》

主要著作

著作

《學校生活記》(文學故事)1927,商務印書館
《畸形的愛》(小說)1929,芳草書店
《誓言》(詩集)1930,芳草書店
《阿麗思小姐》(童話)1932,北新
《兒童故事研究》(文藝理論)1932,北新
《火線上的孩子們》(小說)1933,少年書局
陳伯吹童話陳伯吹童話
《波羅喬少爺》(童話)1934,北新
《華家的兒子》(小說)1934,北新
《永久的情書》(長篇小說)1934,北新
《兒童文學研究》(文藝理論)1935,北新
《老虎的尾巴》(故事)1947,上海華之書店
《愛國姑娘》(故事)1951,中華書局
《小黑人笑了》(故事)1952,中華
《友愛的同學們》(故事)1952,中華
《吹口哨的孩子》(故事)1953,中華
《紅面小公雞》(童話)1953,少兒
《射擊英雄魏來國》(故事)1953,少兒
《坐火車》(兒童故事)1953,少兒
《聽媽媽的話》(兒童故事)1953,少兒
《兒童文學簡論》(文藝理論)1957,長江
《師範學校兒童文學講授提綱》1956,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隻想飛的貓》(童話)1956,少兒
《毛主席派人來了》(兒童故事)1956,少兒
《作家與兒童文學》(文藝理論)1957,天津人民
宋景詩》(劇本)1957,少兒
《漫談兒童電影戲劇與教育》(文藝理論)1958,少兒
《摘顆星星下來》(兒童故事集)1957,長江
《一個秘密》(童話)1957,天津人民
《小火車頭上學校》(中篇童話)1957,東海文藝
《在學習蘇聯兒童文學的道路上》(文藝理論)1958,少兒
《從山崗上跑下來的小女孩》(散文集)1958,作家
《哈巴狗和紅天鵝的故事》(童話)1958,天津人民
《十個奇怪的人》(科學童話)1958,長江
《中國鐵木兒》(短篇小說集)1959,作家
《三門峽工地上兩少年》(散文集)1959,少兒
《小朋友大躍進》(兒歌集)1959,長江
《飛虎隊和野豬隊》(兒童小說集)1959,少兒;1979,人文
《最好的一課》(兒童故事集)1959,長江
《幻想著張著彩色的翅膀》(童話集)1959,東風文藝出版社
《禮花》(詩集)1962,百花
《一場比賽》(兒童故事集)1979,湖南人民
《幻想著張者彩色的翅膀》(童話集)1980,陝西人民
《作家的童年》(5)1981,新蕾
《抓陽光》 1982,山西人民
《摘顆星星下來》(少年兒童故事集)1982,人文
《直上三千八百坎》 1983,陝西人民
《陳伯吹作品選》 1983,四川少兒
《魔鬼吞下了炸彈——上海》 1983,福建人民
《他山漫步——陳伯吹序文集》1984,廣東人民
《海堤上遇見一群水孩子》(少年兒童故事集)1986,安徽少兒出版社
《天涯芳草——陳伯吹序文集》1987,海燕
《陳伯吹作品選》1987,少兒
《陳伯吹文集》(童話、小說等合集)1988,上海少兒出版社

翻譯書目

《神童伏象記》(童話)英國吉卜林,1944,中華
《藍花園》(童話)英國柏涅特夫人著,1944,中華
《普希金童話詩》俄國普希金著,1944,中華
《一家人都飛去了》(童話)英國Alie Derlgh著,1944,中華
《出賣心的人》(童話)英國尼司蓓蒂改寫,1944,中華
《象童》(童話)英國羅·吉百齡著,1946,三民
《獸醫歷險記》(童話)英國戴維·洛勃司著,1950,中華
《小金雞》(童話詩)俄國普希金著,1950,中華
《沙皇撤爾丹》(童話詩)俄國普希金著,1950,中華
《牧師和工人》巴爾達(童話詩)俄國普希金著,1951,中華
《紅面小公雞》(故事、詩歌合集)法國F·勒菲甫爾著,1951,中華
《魚夫和金魚》(童話詩)俄國普希金著,1951,中華
《一文奇怪的錢》(童話)俄國達哥門諾夫著,1953,中華
《改過的小老鼠》(兒童故事)美國佛拉克著,1953,中華
《象伯之的喜劇》(兒童故事)美國羅伯脫·蒲特著,1953,中華
《綠野仙蹤》(長篇童話)美國鮑姆著,1953,少兒
《小夏蒂》(長篇小說)瑞士斯比亞著,1954,兒童讀物
《出賣心的人》(童話)德國威·梅德節寫,1956,天津人民
《吉訶德先生的冒險故事》西班牙塞外提斯原著,英國威·隆克萊節寫,1956,少兒
《野東西》(童話)以色列露絲·芙爾著,1956,天津人民
《黑箭》(長篇小說)英國羅·路·斯蒂文生著,1958,中青

獲獎記錄

1980年,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大會上,小說選《飛虎隊和野豬隊》獲榮譽獎。
1980年接受團中央、文化部等八部委聯合主辦的“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的榮譽獎。
1985年接受中國福利會頒發的樟樹獎。
1988年接受全國婦聯、文化部等頒發的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人物評價

陳伯吹先生是跨越了中國現代和當代兩個歷史時期的兒童文學家、翻譯家、編輯出版家和教育家,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代宗師和巨擘。在他91年的生命履歷中,有75年是在兒童教育、兒童文學創作、翻譯、編輯、出版和研究中度過。他的一生是為兒童的一生。他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為幼芽和小苗灑上泉水。春蠶吐絲,落英成泥。他善良和純淨的靈魂,將伴隨著他留下的無數篇童話、小說、詩歌、散文和翻譯作品,在人間飛翔,在一代代小讀者的記憶里存活和流傳,直至永恆。
陳伯吹,他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與奠基人”,被譽為“東方安徒生”。他的執著和激情“在無數個人的童年期點燃了美麗的良知之燈”。
王一方認為:陳伯吹置身於20世紀上海這個新教育、新文學、新出版的“高地”,他奉獻出了全部熱情、敏銳、忠誠與智慧,成為大時代的求索者、建設者,繼而成為組織者、領頭人,他是一位走在時代前列的大寫的人。他的奮鬥、他的思考、他的道路,是近現代中國文化生活蛻變、精神世界演進的路標。
陳伯吹的獨子、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校長陳佳洱說:自己五六歲時就開始閱讀父親寫的《火線上的孩子們》等充滿愛國熱情的作品,儘管懵懂,但“種子”已在心中萌發。“我記得,我小時候父親根本沒有閒空,不是在家埋頭寫作,就是到小朋友中座談。無論何時何地,他的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兒童’。”陳佳洱說:“在父親心目中,兒童就是天使,他視兒童為自己的生命。我以有這樣的父親,一生自豪。”
作家梅子涵曾在獲獎作品集裡由衷寫下:“我對他老人家只說謝謝怎么夠!在中國的兒童文學中,陳伯老是個偉大的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樊發稼說:第一次到上海瑞金路陳老家,見到他的早餐只是一碗薄薄的大米稀飯、半個鹹鴨蛋和幾根鹹菜絲;1993年陳老從北京兒子家返滬的前一天,問他是否買到軟臥車票,他卻說家人要給他買軟臥,他沒同意。周基亭說:“陳伯老平時都只喝白開水。而且,他雖是出版社的領導,但從來不沾公家一點便宜,投稿或是為作者回信,一直都是自己買郵票貼。”
寶山區委副書記康大華說:“陳伯吹是家鄉寶山的一張文化‘名片’。紀念他不僅是為了懷念,更是為了繼承和發展;我們不僅要追隨他的道路,更要學習他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