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既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促進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依法治教、建設和諧陝西的迫切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
  • 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
  • 時間: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檔案發布,檔案全文,

檔案發布

陝政辦發 〔2009〕126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經省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現就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檔案全文

一、牢固樹立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理念
近年來,在全省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我省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辦學條件大為改善,中國小管理逐步加強,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素質教育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但是,一些地方和學校還存在著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節假日長時間違規補課、不落實國家規定的課程方案等不規範辦學行為的現象,直接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人民民眾對此反映強烈。
全省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中國小一定要從實踐科學發展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高度,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正確的教育政績觀,採取有效措施,促進中國小辦學行為走上規範化、法制化、科學化的軌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基本的教育公平,不斷提高人民民眾對基礎教育的滿意度。
二、切實落實全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管理責任
(一)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中國小管理工作的統籌領導。
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均衡配置縣域內義務教育公共資源,加大對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支持力度,努力縮小校際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堅決糾正截留、擠占、挪用教育經費和學校資源的違法違規行為。
堅持以科學的標準和機制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發展。嚴禁向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下達升學指標,嚴禁單純用升學率指標評價教育工作,嚴禁隨意對學校進行可能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檢查。
最佳化中國小辦學環境。明確教育、糾風、監察、宣傳、物價等部門在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工作中的責任;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依法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創造良好輿論氛圍;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組織學生參加慶典等各類商業性活動,參加公益性活動須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負起指導學校規範辦學行為的主要責任。
強化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機制。倡導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建立健全學業水平考試和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加強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指導和保障學校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指導中國小合理編制經費預算。
認真分析當地中國小辦學行為、學生課業負擔及體質健康狀況,研究制訂符合當地實際的管理辦法;完善和強化鄉鎮中心學校的管理功能,健全和完善覆蓋所有學校和教學點的管理體系。
建立督學責任區制度,經常性開展轄區中國小管理督導檢查;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維護校園及周邊秩序,指導學校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確保師生安全。
(三)中國小要把規範辦學、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於每項工作環節中。
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堅持把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作為辦學興校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促進學校按照教育規律科學發展。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按照減負增效的要求,深化校本教研,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堅持“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為每一個學生負責,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加強學校財務和資產管理。科學編制學校預算,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堅持收支公開,主動接受審計,嚴格規範各種收費。
三、徹底解決好當前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
(一)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中國小必須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積極開發和建設校本課程。嚴禁隨意增減科目和課時,切實保證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和相應課時;嚴禁隨意加深課程難度、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嚴禁任何部門、團體和個人濫編、濫發教輔資料,或向學生攤派習題集、考試卷及課外讀物。
(二)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對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學生的在校學習(包括自習)時間、體育鍛鍊時間、活動時間、休息時間和課外作業時間,作出合理安排和嚴格規定;對社會上的文化補習班(校)要進行全面整頓,堅決取締各種“黑班”、“黑校”。各學校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和社區文化、體育、科技等活動,引導學生更為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生活,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嚴禁隨意侵占學生休息時間,嚴禁周末和節假日組織非畢業年級學生大面積補課,嚴禁學校通過校外文化補習班吸引生源。
(三)逐步完善教育評價制度。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探索以完成本學段國家規定教育目標為基本標準、以學業水平測試和學生綜合素質等為主要指標的綜合評價體系,加強對中國小考試工作的管理,科學規範考試科目和考試次數。嚴禁隨意組織學校參加各種統考、聯考;嚴禁隨意增加考試頻度和考試次數;嚴禁隨意提升考試難度,超課標命題。
(四)嚴格規範招生秩序。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規範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行為,堅持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每學年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合理調整學校招生範圍,並向社會公布招生時間、招生計畫及有關要求。跨學區的招生,必須符合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規定。切實保證轄區內農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的義務教育,切實保障義務教育完成率。要制訂有效措施,積極引導擇校。除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體育、藝術等特長生招生外,嚴禁義務教育學校擅自組織任何形式的入學考試;嚴禁拒絕有一定學習能力的殘疾適齡少年兒童隨班就讀;嚴禁以任何理由開除或勸退學生;嚴禁以任何形式剝奪學生參加中考的權利。
普通高中招生要堅持全面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堅持將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逐步實行將省級示範性高中和標準化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國中的政策。嚴禁高中段任何學校招收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入學。
(五)嚴格保護學生考試信息的隱私權。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國家保密局關於印發〈教育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範圍的規定〉的通知》(教密〔2001〕2號)精神,加強對考生成績、錄取結果等考試信息的保密管理,加強對學籍、考籍信息的統一管理,嚴格執行考生回生源地參加高考的規定。除考生本人外,嚴禁向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考生報名信息、考試成績以及錄取信息;嚴禁任何單位、組織和學校以任何形式統計、公布學生高考、中考信息;嚴禁用高考、中考成績對市、縣、區及學校、教師、學生進行排名與獎懲。
(六)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行為。全省各級政府及糾風、物價、教育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收費管理,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強化對中國小收費的監管、切實加大查處力度。普通高中招生要嚴格執行“三限”政策,各地要向社會公布所屬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的最低分數控制線、擇校生比例和最高收費限額。嚴禁中國小巧立名目向學生和家長收取贊助費、建校費、借讀費、轉學費或捐資助學費等費用;嚴禁中國小、教師違反規定舉辦收費輔導班、補習班;嚴禁以舉辦提高班、快慢班、實驗班、特色班等為由向學生收取費用。
四、嚴厲查處中國小不規範辦學行為
(一)明確處罰措施。全省各級政府要疏堵並舉,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和處罰措施。對違反規定的市、縣、區政府,省政府將予以通報批評;對違反規定的教育行政部門,由同級政府或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年度工作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等次;對違反規定的學校,根據情節輕重,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責令整改、撤銷先進稱號、取消評優資格、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於多次出現違規辦學行為的市、縣、區,上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已經頒發的各種榮譽稱號,已經被評估認定為省教育強縣(市、區)的,撤銷其稱號。在對違規辦學行為進行查處時,還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二)開展集中整治。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有關方面,採取明查暗訪相結合的方式,今明兩年集中開展幾次檢查整治活動。要公布舉報電話,落實機構和人員,受理、查處民眾對於違規辦學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三)加強日常督查。全省各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把規範辦學行為列為督導工作重點內容,積極組織開展經常性的隨機檢查督導。督促全省各市、縣、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督促中國小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教育法規,落實中國小規範辦學的各項要求。督導檢查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告,作為各級政府表彰獎勵、行風評議、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五、廣泛深入開展政策宣傳
全省各級政府要利用報刊、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不斷加大對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工作的宣傳力度,及時把教育的方針政策傳達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學生及社會各界。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教育網站和校園網開闢“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專欄”,及時報導當地的典型經驗。全省各級婦聯、關工委等組織要指導和支持中國小通過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幫助學生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正確的成才觀,積極爭取廣大家長對規範辦學行為工作的理解與配合。
各新聞媒體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宣傳。多宣傳和報導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宣傳和報導各地開展整治不規範辦學行為的舉措、做法以及進展和成效;堅決不炒作中考、高考成績,不以任何形式宣傳和報導應試教育的做法和典型;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努力營造中國小規範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