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井水,為古東阿縣阿井之水,有利膈化痰止吐的功效。根據史書《淮南子》記載“伯益作井”,由此此推算有四千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阿井水
- 別名:聖井水 聖泉水
- 外文名稱:Holy water Holy springwater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治噁心嘔吐,胸脘痞悶 消渴反胃 熱痢熱淋
- 用法用量:內服:煮飲 冷飲 適量
- 不良反應:無毒
- 主要用藥禁忌:暫無不良反應
- 劑型:水劑
- 運動員慎用:非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未納入
- 批准文號:國字號 文物
- 藥品類型:聖藥
- 拼音:EJINGSHUI
- 性味歸經:甘,鹹,平。無毒。入心、脾二經
來源
功效
藥用歷史
- 《太平御覽》云:“黃帝作井”,具有悠久的歷史。此井被稱為古阿井,是中藥阿膠的發源地。
-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東阿亦濟水所經,取井水熬膠,謂之阿膠”。
- 《本草圖經》中載“以東阿縣城北井水作煮者為真,其井官禁……阿膠,今鄆州皆能作之,以阿縣城北井水作煮為真。”
- 在明《本草綱目》李時珍說“阿井,在今山東·兗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即古之東阿縣也。有官舍禁之。其井乃濟水之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淤濁及逆上之痰也”。他認為,東阿之水“乃濟水所注,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因為“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淤濁及逆上之痰也”。
- 清代學者陳修園曾沿運河南下來到東阿縣,詳細考察了阿井水及阿膠的關係。陳修園道稱:“此清濟之處,伏行地中,歷千里而發於此井中,其水較其旁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脈宜伏而不宜見,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膠,正為血脈宜也。陳修園的結論是,東阿之水是“濟水之伏流,伏見不常,泉雖流而不上泛,猶如伏脈中之靜而沉者,過此則其水皆上泛為川,且與他水亂而不純矣。故阿水較其旁重之一二不等”。東阿之水的這種品質,在陳修園看來,與“人之血脈,宜伏而不宜見,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膠,正與血脈相宜也。”關於阿膠的另一個原材料驢皮,陳修園很學術地寫到,“所以妙者,驢屬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髒而藏血,取水火相濟之意也。”如此製作出來的阿膠,則可以“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風火熄而陰血生。”
- 清代著名考古學家孫星衍感其年代久遠,嘆曰:“海內古蹟,莫先於此”。名貴藥品阿膠,最早記載於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真膠產於古齊國之阿地,又以阿井水煮之最佳”,“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
- 《藥性辭典》說:“阿膠祛風補虛、和血養陰推為要藥,然重在阿井之水也。”
- 舊《東阿縣誌》中張志秋載:“阿井在古阿城中,其水不盈數尺,色綠而重。
- 《禹貢傳》曰:“濟水所經清冽而甘,汲出日久不變,煮黑驢皮為阿膠,可療風疏痰”.
- 舊《東阿縣誌》卷之四七項)。寰宇記》云:東阿舊有大井,若車輪,深七、八丈,汲以煮膠,每歲入貢即也。
科學分析
- 阿井水水礦物質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其中鍶的含量達到0.5-0.8毫克/升,經鑑定為“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水比重為1.0038。每立方米比標準水重3.8公斤。其中鍶的含量達到0.5-0.8毫克/升,硝酸根含量只有5毫克/升,經國家地質礦產部鑑定,為“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常飲此水可以改善心血功能,抑制腎內酸鈣結石,調節中樞神經,促進骨骼生成,對多種疾病具有特殊的輔助療效。
歷史記載
- 關於阿井的歸屬,由於歷史上行政區劃變遷的原因,因而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描述古阿井的位置歸屬在歷史上會有所不同,古阿井就在古東阿縣這一點不變。
- 對照春秋時期地圖,在北衛和魯的交界處,古東阿縣城叫柯,在今陽穀縣阿城鎮(西北3公里 “東阿古城遺址”殘垣尚存),柯西北有阿澤,柯東邊有谷,即今之平陰縣東阿鎮。春秋時期,平陰在今平陰縣城與今長清縣城中間,陽穀在今東平湖東,谷南邊。這裡古濟水與黃河並行東流入海,河曲形成大陵,古代曰柯。到戰國時期,柯稱阿,或阿邑,西北阿澤消失。今陽穀西北有陽狐,谷仍稱谷,東平湖東陽穀已無,平陰仍在原處。秦滅六國之後,改阿邑為東阿,乃立東阿縣(因有西阿,古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今山西葛城),屬東郡,見東阿舊縣誌:東阿名縣始於秦。據《續山東考古錄》載:“自漢迄唐,東阿未徙治”。由以上資料說明:
- ①古阿井仔古東阿縣城;
- ②古東阿縣城由戰國至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約250年間稱阿或阿邑;
- ③阿地創造加工阿膠的方法應在戰國至秦之間,此時稱阿或阿邑,因而到西漢、東漢時對阿膠性味、功能、主治已有詳細的研究而入了本經;
- 秦時在東阿東邊有穀城縣,同屬東郡,縣城在今平陰縣東阿鎮。
- 劉宋時期東阿一度併入谷城,北魏時又分立,北齊時將谷城併入東阿
- 唐天寶元年又將穀城縣恢復,6年後,又廢併入東阿,谷城此次撤銷再沒恢復。
- 明朝1375年,為避水患,又遷原穀城縣城舊址,重新修建(谷城鎮由此改為東阿鎮)。直至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建立了抗日縣政府。1947年黃河西政治安定,縣政府又遷銅城,即今東阿縣城所在地。
- 所以——古阿井就在岳家莊西北約1.5公里。東阿古城遺址中西北部。春秋時期,阿井周圍是阿澤,一個大湖,戰國時大湖(阿澤)消失。據陽穀舊縣誌記載,公元229年,三國時,曹植曾奉旨重修阿井,並創建了六角亭,這是阿井建亭的最早記載,也說明已為官家專用,即官禁。
- 北魏《水經注》:“河水又東北,與鄧里渠合水上承大河,於東阿縣西,東經東阿縣故城北,古衛邑也,應仲瑗曰,有西故稱東,魏封曹植為王國,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嘗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說明阿井是在古之阿澤之中(魏時沼澤)。阿井與阿膠相關,與古阿地相連,也當在戰國至秦之間始稱名於阿井。
- 因此,古阿井在古東阿縣城,即今陽穀阿城鎮
古阿井今何在
- 古阿井的地理位置一直就黃河北的阿城鎮,阿城鎮歷史上曾為老東阿縣縣城,當時,老東阿縣城因黃河多次泛濫改道,多次遷城,並於明·洪武八年遷城到東阿鎮。俗話說,遷城不遷井,事實上也無法遷井。但是,由於許多本草對阿井記載及傳說,給阿井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
- 老東阿縣用山換井後,由於黃河多次泛濫改道,致使阿井多次淤塞。據載,
- 宋《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中阿井上已有四角亭,典型唐朝風格,4根方立柱,有基座,井口與座上面平,南向有階。史料記載唐朝尉遲恭曾為欽差大臣重修阿井,亭中有石碑。1463年(明天順七年)陽穀知縣王昌裔重修阿井、井亭,並建官廳數間。
- 1702年(清康熙41年)陽穀知縣蘇明傑重修阿井亭,1796年(清嘉慶元年)陽穀、東阿知縣共同修井,留下了《重修古阿井和阿井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