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初步形成於17世紀,21世紀初,據不完全統計,留存有350餘首。據《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駐地,以遊牧為生。1637年,第一任
土默特右翼旗旗主
善巴率眾到阜新地區定居,同原有各部落一起,開墾這塊土地。由於結束了長期不息的部落紛爭和戰亂,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各兄弟民族的聯繫和交往非常密切,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文化也得到長足發展,形成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彼此融會的民間文化。從此,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由過去對草原蒙古包的讚頌變為對草房、檁子、土牆的描述。由於生產生活的改變,以及和周圍其他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生活習俗、文化形態都有所變化,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逐步形成了具有農耕文化特點的文藝形式。此外,17世紀中葉,
喇嘛教傳入
阜新縣,與“博”(薩滿)教並立,形成了民間文化、宗教文化、貴族文化互相交流和互為補充的文化形態。這種特定的環境和歷史條件,奠定了阜蒙大地產生蒙古族短調民歌的基礎。
清朝中、晚期起,民間湧現的大批職業和半職業說唱藝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進行演唱。如19世紀初的旦森尼瑪、烏日土吉樂圖;20世紀初的佟德林、圖古樂;21世紀初活躍於民間的
馬國寶、
楊鐵龍、
吳海峰等。據調查,流傳於中國東部各蒙古族地區的許多短調民歌都發祥於蒙古勒津(即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在很多民歌的歌詞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經濟、宗教、風俗等。從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譽。
傳承人物
解放初期,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約有300多個蒙古族村、屯,每個屯子都有十多位民歌手。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能演唱短調民歌者寥寥,這一藝術形式面臨失傳的危險,主要傳承人有: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大板鎮衙門村的排小老人。曾是阜新地區著名的短調民歌“歌星”。解放後,她除演唱傳統的短調民歌外,還編譯演唱《
劉胡蘭》、《送哥哥當兵》等歌曲,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歌聲傳遍了阜新地區。一直在用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授著阜新東蒙短調民歌。
阜新縣佛寺鎮北河攔村人達古拉。曾是
佛寺鎮業餘劇團演員,拜蒙古勒津著名短調民歌手圖古樂為師,系統學習了演唱方法和民歌的表演形式。她演唱短調民歌“冬粉”眾多,是蒙古勒津地區著名的短調民歌手。
家住阜新縣大板鎮衙門村、36歲的吳海峰最為活躍。他曾拜著名短調民歌手
馬國寶為師,多次參加遼寧省、市、縣級的大型演出活動並獲獎。2005年5月,
吳海峰參加
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四盟民歌演唱大賽,榮獲特別獎。2005年,吳海峰開始出任阜新縣民歌協會大板分會演出公司經理,帶領演職員將蒙古族民間藝術呈現給喜愛它的人和它喜愛的人,讓人們了解蒙古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主要內容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經過一代代藝人的繼承、發展和創造,具有完美而獨特的藝術形式,在題材、體裁上都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藝術性。既保留了蒙古族固有的高闊、遼遠、粗獷、豪放的風俗,又有了質樸、歡快、節奏鮮明的農耕色彩,同時又吸收、借鑑了清醇、肅穆、莊重的宗教韻味。
比如
酒歌,據《
蒙古秘史》記載,蒙古民族從成吉思汗始,就有打勝仗慶祝,喝酒、唱酒歌的習俗,這種習俗延續下來,使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酒歌久唱不衰,在開業慶典、婚禮、接待貴賓、朋友聚會、親人團聚,都有敬酒、唱酒歌的習俗,酒歌成為蒙古勒津酒文化的主體,為遠道而來的賓朋,獻上潔白的哈達,敬上醇香的美酒,唱酒歌把美好的祝願獻給親人,表達蒙古民族熱情、奔放的豪爽性格。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
婚禮歌,用於蒙古族婚禮儀式的各個程式之中。如送親時的《送親歌》,辭親時唱的《交待閨女》,婚宴上唱的《
祝酒歌》等。婚禮歌曲的內容根據程式的不同而各有區別。《
送親歌》是女兒即將離開娘家、父母兄長演唱(或歌手代替)的歌曲,內容多是表達父母兄長與嫁女之間的眷戀之情,講述男婚女嫁的道理,囑託到婆家注意的事宜;
祭祀歌是阜新蒙古族舉行祭祀活動時唱的歌曲,21世紀初蒐集到的有結婚或春節團拜祭火時演唱的《祭火歌》,內容主要是祝福、讚美火神的功績,並求神賜福安康;還有民間宗教習俗活動時演唱的《關公頌》,內容是歌唱關公的生平事跡與功績。
情歌是阜新蒙古族短調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無論從文學上還是音樂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帶有故事情節的愛情民歌,每一首都是優美的長詩,給人以很強的感染力。在內容上愛情民歌有對姑娘讚美的,有傾訴男女相親相愛的,有表白愛情忠貞的等。
還有諷刺歌、訓諭歌、瑪尼(念經)歌、兒歌等。
演唱形式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演唱時歌手不分男女都穿長袍、穿長短坎肩,均系腰帶。男的帶禮帽,女的帶頭飾,男女足蹬皮靴子。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用四胡、馬頭琴、揚琴、竹笛、笙和九音鑼等樂器來伴奏,演奏形式有獨唱、對唱、重唱、角色對唱、眾人合唱等。歌詞多以四行為一節,在章節上採用了兩節一單元的“章節重疊復沓”形式,是一種敘事體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韻安排上,歌詞也像漢文詩歌一樣押韻,在一節詩行中,每行的第一個音節要求主音相同,輔音也相同,所以唱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音韻迴環之美。其曲調平和流暢,調式多樣,節奏平穩均勻,節拍鮮明整齊,旋律起伏跌宕,樂句承上啟下,情趣橫生,具有蒙古勒津地方特色。
代表作品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有讚頌歌,主要讚頌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
海龍》、《
那木斯萊》等;情歌是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雲良》、《打雅波爾》、《霍英花》、《海棠白棠》等;禮儀歌是蒙古族舉行祭祀活動時唱的歌曲,有《呼和廟》、《祭火歌》、《關公頌》等;酒歌有《
四季歌》、《天上的風》、《四海》等。
傳承價值
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產生並流行於阜新地區,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調基礎上產生的短調民歌是蒙古族歌曲的一次飛躍。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記錄了部落的發展歷史,反映了部落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阜新東蒙短調民歌對現代文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如在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基礎上,產生髮展的地方戲曲劇種阜新蒙古劇,填補了蒙古民族沒有戲曲的空白。
傳承保護
隨著阜新東蒙短調民歌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民間產生了大批職業和半職業的說唱藝人,他們對蒙古族短調民歌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人身背
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並在演唱中不斷增加、補充。蒙古勒津喇嘛文人和王爺書房文人除擔負各自職責外,還經常根據民間奇聞軼事編寫出新的故事供民間藝人演唱,這也促進了短調民歌的發展和流傳,以至蒙古勒津成為短調民歌的發源地。
到21世紀初,老藝人年事已高,接班人很少,青少年丟失母語的現象相當嚴重,許多青少年已經逐漸沒有“民歌”這一概念。雖然當地政府採取了很多搶救措施,培養了一些歌手,但是唱得不全,只會唱一兩段,傳承方面迫在眉睫,如不及時搶救,“阜新東蒙短調民歌”面臨失傳、滅絕的危險。
2005年,阜新東蒙短調民歌被確定為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經過努力,阜新縣文化部門已整理出版了四部蒙文版《蒙古勒津民歌集》、漢文版民歌《烏銀珊丹》,配合完成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集成·遼寧卷阜新民歌》,完成了文學三套集成卷。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制定了《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文化工作條例》,依法保護了東蒙短調民歌。此外,從20世紀80年代始,阜新市、縣文化部門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共舉辦了12屆民歌培訓班和演唱會;舉辦了12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
非遺信息
批准序號:604
遺產編號:Ⅱ-105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