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梅(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曲目)

龍梅(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曲目)

《龍梅》是吉林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產生於1936年。屬於蒙古族短調民歌或稱之敘事民歌、科爾沁民歌;同類蒙古族短調民歌起源並盛行於蒙古族科爾沁部東蒙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梅
  • 民族歌:吉林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
  • 年代:1936年
  • 特點:蒙古族短調民歌
歌詞,歷史背景,

歌詞

穿上鳳冠霞帔喲,
許配皇宮的太子,
啊哈嗬——
若是彼此不中意,
就是受罪的根。
圍著破敗的牆院,
揮汗耕作黑土地
啊哈嗬——
只要兩人意相投,
福分比皇帝差哪般?
山珍海味吃在口,
錦衣麗服穿在身,
啊,媽媽呀——
夫妻兩個要是不投緣,
就會成為悲愁的根。
既或遊蕩在曠野上,
四處奔走牧牛羊,
只要兩人心相系,
亦覺幸福無比心歡暢。
看別人女兒嫁的夫婿,
像畫中的羅成一樣英俊,
啊,媽媽呀——
再看你給自己女兒選的夫婿,
如同把葫蘆瓢翻過來,
豁開的一張嘴。
看別人女兒嫁的夫婿,
像北邊湖水一樣潔淨,
再看你給自己女兒選的夫婿,
就像把凍蘿蔔的根切掉
畫上了眉和眼。
……

歷史背景

蒙古族的短調民歌題材廣泛,旋律輕快,朗朗上口。舊時以四胡伴奏,多為真人真事為背景的敘事形式,自彈自唱,兼併抒情與旁白,極具藝術表現力。清朝中、晚期,民間湧現的大批職業和半職業的說唱藝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戶,到處演唱,把短調民歌帶到各個角落,還隨時把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編成新的短調民歌。這些藝人在蒙語中被稱為“胡爾沁”,蒙語短調民歌藝術興起的社會背景主要是黃河文化北移。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因河北連年荒旱,在清廷“招徠流民”開墾荒田的旨意下,漢民開始不斷大量湧入東蒙地區,蒙漢文化在這個地區開始融合,當地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由原來的遊牧形式逐漸向農耕或半耕半牧的定居形式轉變。與之輝映的文藝形式隨之產生。短調民歌,在題材、體裁上都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更高的藝術性。它反映的社會面更加廣闊,內容更加豐富,幾乎包羅了東蒙地區的全部生活內容。其中有許多反映男女戀情的歌曲,尤其反映舊社會父母包辦而造成婚姻悲劇的歌更多。《龍梅》便是其中一首,有多個版本流行於世。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相繼離世,能演唱短調民歌者寥寥,這一藝術形式面臨失傳的危險,保護和傳承迫在眉捷。好在這一古老的藝術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正在努力挽救和傳承。2005年,阜新東蒙短調民歌被確定為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歌中的主人公與成歌淵源
像絕大多數科爾沁短調民歌一樣,歌曲《龍梅》的背後也同樣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也就是說,歌曲中描述的主人公“龍梅”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其真人原型的,據蘇赫巴魯老師介紹,龍梅於1917年(另一說法是1919年)出生在郭爾羅斯達布蘇努圖克花淖爾屯,姓羅。龍梅在15歲的時候已經長得非常漂亮了,人們形容她為“花淖爾湖的蓮花迎春就開了”。
1936年,龍梅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同村的米吉僧格,可她的母親卻執意要把她許配給雙保(文藝作品中為“佟寶”)。花淖爾湖附近黑帝廟的艾力烏貴用“烏力格爾”《贊風水》的曲調給龍梅編了一首歌,後來這首歌便被傳唱開了。1938年,一個叫努拉的民間藝人來到花淖爾屯說書,後來經努拉翻新後就形成了《龍梅》。據說,《龍梅》與著名的《嘎達梅林》齊名。
1943年,龍梅二十五歲,因婚姻的不如意,苦悶郁心,悲憂成疾,憂傷地離開了人世。
馬是翅膀。
歌是語言。
民歌是感情的升華,生活的提煉,取生活釀酒,就有了民歌。
龍梅走了,可是這個想要追求婚姻自主卻無力擺脫束縛的蒙古族姑娘,名字卻像長了飛翔的翅膀,隨著民間藝人的傳唱,幾年間就飛遍了內蒙古所有盟旗,飛遍全國,飛向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