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勒津刺繡

蒙古勒津刺繡,蒙古語叫“蒙古勒津哈塔嘎瑪拉”。入選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勒津刺繡
  • 蒙古名稱:蒙古勒津哈塔嘎瑪拉
  • 地區:蒙古
  • 地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簡介,特點,針法,布料,所在區域及地理情況,歷史溯源,分布情況,蒙古勒津刺繡的原材料和用具,蒙古勒津刺繡技法,蒙古勒津刺繡在生活中的地位,蒙古勒津刺繡的運用,蒙古勒津刺繡內容包羅萬象,新一代蒙古勒津刺繡作品,相關製品,代表作品,傳承譜系,代表性傳承人,

簡介

蒙古族刺繡同眾多傳統手工藝一樣,在中華民族悠遠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自古以來蒙古勒津的姑娘從小就學習刺繡藝術。主要師從於母親,刺繡將伴其一生。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誌》記載,蒙古勒津旗第一任旗主善巴於1637年定居於阜新地區,從遊牧生活逐步轉向半農半牧的生活,並於此地區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同開墾蒙古勒津地區,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蒙古勒津文化,蒙古勒津蒙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繡藝術,而且套用範圍廣泛。
心靈手巧的蒙古族婦女,僅憑一縷蠶絲線,幾片綢緞,巧妙地縫繡出一件件凝聚生活哲理,包含人間情趣的各種服飾以及生活日用品。如果你來到蒙古勒津,就會發現蒙古勒津人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刺繡世界裡。她們在漫長的遊牧到半農半牧直到農耕生活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紋樣粗獷、線條明快,色彩對比強烈,具有北方遊牧民族風格和農耕風格的蒙古勒津蒙古族刺繡工藝。

特點

蒙古勒津刺繡,主要運用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佛像、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繡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徵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寓情於藝術,是蒙古勒津人民手工技藝的精品傑作。蒙古勒津刺繡藝術,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蒙古勒津婦女精湛的技藝和蒙古勒津服飾的無窮魅力,那些充滿濃厚蒙古族文化內涵的藝術寶藏,吸引著後人不斷地去探知,去感受那凝聚著蒙古勒津蒙古人民精湛的藝術珍品。

針法

從刺繡的針法上看,蒙古勒津蒙古族婦女刺繡時所用的頂針與農耕民族勞動婦女所用的頂針不同、針法不同,主要以平繡、貼繡、盤繡、鎖邊繡、繞繡和堆繡為主,色彩鮮艷,立體感強。與著名的“蘇繡”、“湘繡”、“川繡”相比較,蒙古勒津的刺繡藝術不以纖細秀麗見長,而以凝重質樸取勝。其大面料的貼花方法,粗獷勻稱的針法、鮮明的對比色彩,給人以飽滿充實之感。圖案內涵豐富多樣、技藝細膩、民俗風格濃厚,使蒙古勒津刺繡幾百年經久不衰,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布料

蒙古勒津刺繡以棉布、綢緞、金絲絨等為襯底布料,以紅、黃、綠、蘭、白、粉、紫等各色的蠶絲線,用號碼不等的鋼針按照描繪的圖案上下穿針引線,繡出各種紋樣。主要繡品包括枕頭頂、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佛像、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繡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徵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寓情於藝術,是蒙古勒津人民手工技藝的精品傑作。蒙古勒津刺繡藝術,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蒙古勒津婦女精湛的技藝和蒙古勒津服飾的無窮魅力,那些充滿濃厚蒙古勒津文化內涵的藝術寶藏,吸引著後人不斷地去探知,去感受那凝聚著蒙古勒津人民精湛的藝術珍品。

所在區域及地理情況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史稱蒙古勒津(原為部落名,現轉為地域名)。地處遼寧省西北部,東鄰彰武縣,北靠內蒙古庫倫旗、奈曼旗,南望北寧市、義縣,隸屬遼寧省阜新市。下轄35個鄉鎮,382個行政村,總人口74萬,其中蒙古族人口15萬,占全縣總人口的20.3%.縣境位於北緯41度44分,東經121度01分,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94公里,全縣總面積6246.2平方公里。地勢西北低山、丘陵,東部平窪,南部低山,北部丘陵,中部低丘、平原。境內山巒疊嶂,有大小山頭4483座,有大於150平方公里集水面積的河流15條,分屬於繞陽河、柳河、大凌河三大水系。這是蒙古勒津人民世世代代生息活動主要區域。國道101線、阜錦高速公路、承四高速公路從縣境穿過,大鄭線、新義線鐵路各有乘降所。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單位一處——海棠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查海遺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三個——蒙古族烏力格爾、阜新東蒙短調民歌、蒙醫藥(血衰症療法)。

歷史溯源

《元朝的手工業》一文指出,元朝政府機構中設有繡局、紋錦局、鞋帶斜皮局,鞍子局等機構,這些都與
刺繡藝術有關,可見對刺繡的重視。蒙古族古老的刺繡藝術不僅在民眾中廣為流行,就是統治階級也是十
分喜愛的。他們的衣帽和生活用品也要用刺繡藝術來美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就是一位手工縫紉能手,創
造性地發展了蒙古民族手工技術。
雲錦盛於明清,北元時期蒙漢族之間通過互市貿易和互相贈送禮品,蒙古人不斷地接觸漢族的雲錦、
織繡的高度藝術,使蒙古族的刺繡不斷地得到豐富、發展。這些雲錦織繡使蒙古族牧民開闊了自己的藝術
視野,提供了向其它民族學習的極好機會。
明清時由於統治階級的提倡,喇嘛教盛行於蒙古勒津地區,婦女中刺繡水平較高者,花費很多時間刺
繡佛像,供奉到蒙古勒津地區最大的寺廟“瑞應寺”,有的送入西藏,獻給達賴喇嘛,或送召廟中作“唐
卡”掛起來。這種勞動鍛鍊了婦女們的刺繡技巧,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刺繡的水平。
1637年蒙古勒津旗第一任旗主善巴帥部眾定居於阜新地區,蒙古勒津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
藝術、手工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蒙古勒津刺繡尤為突出,繡出了很多刺繡精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
歷史。在蒙古勒津人民的衣、食、住、行中刺繡的使用很普遍,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蒙古民族居住的一種
帳幕,蒙古包的頂部和邊緣裝飾以及門帘都要用貼花刺繡方法裝飾,地下鋪的密縫氈子也要繡出各種圖案
,成為一種富有裝飾性的藝術品,使牧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舒適。蒙古袍和生活中的長坎肩的“前襟花”
、“衣側花”以構圖嚴謹多變,題材豐富多彩為特色,恰當的疏密安排,小花小鳥點綴的妥貼,淺黃、粉
綠色的鑲邊,顯得非常悅目。從色彩上我們一目了然地知道那些色彩繽紛是婚禮服或節日盛裝,那些渾厚
古樸的是老人服,富有裝飾色彩的是摔跤服,姑娘們的穿著富有青春氣息,中年婦女的穿著則比較雅致,
男人一般則喜歡穿樸素的衣服。蒙古勒津勞動人民的這些刺繡自然而不造作,樸實而無虛飾,在刺繡中質
朴自然的歌頌了美好生活,使人從藝術享受中得到審美教育。蒙古勒津刺繡在各部落的手工技藝中顯現出
精美的功底,體現蒙古勒津人民智慧的結晶。

分布情況

1、蒙古勒津婦女是蒙古勒津刺繡的主要群體。
2、專業從事蒙古勒津刺繡的手工藝藝人。
3、愛好蒙古勒津刺繡事業並能熟練掌握蒙古勒津刺繡藝術,從事蒙古勒津刺繡設計、傳承、發展的專家、學者。
4、主要分布在佛寺鎮、王府鎮、紅帽子鎮等8個民族鄉鎮和村屯。

蒙古勒津刺繡的原材料和用具

1、材料:(1)線:蒙古勒津刺繡使用的線為蠶絲線,蠶絲線顏色鮮艷、光澤度好,繡出的花紋圖案精緻,具有立體感的視覺衝擊力。(2)布料:常用的有棉布、綢緞、平紋布等。毛織類有金絲絨、呢子料、花大呢等。
2、用具:(1)針:常用的蒙古勒津刺繡針是5、6、7、8、9號針,以圖案的不同運用不同的針進行刺繡,達到刺繡的最佳境界。(2)花繃:有圓形、方形、長方形三種,根據圖案的大小形狀來選擇。(3)剪刀:用來剪布料和繡花線。(4)繡錐:用於繡花線順利穿過布料進行刺繡。

蒙古勒津刺繡技法

1、圖案設計:(1)設計內涵寓意祈福吉祥、富貴長壽。蒙古勒津刺繡彰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避災避難、富貴吉祥的美好願望。(2)表達民族的歷史,民俗信仰的崇拜,民族的遷徙。刺繡從駿馬、駱駝到荷花、牡丹等。(3)圖案色彩的搭配,體現蒙古勒津刺繡樸素、生動、秀美、熱烈的藝術魅力。
2、準備材料和工具:根據設計的圖案挑選最有表現力的布料、蠶絲線、剪刀等做好刺繡前期工作。
3、設計花樣:把設計好的花樣繪製到選好的布料上,繪描要準確,線條清晰,布面要清潔平整。
4、上棚:把描繪好圖案的布料上棚固定,鬆緊度要適中,達到正常刺繡。
5、整理成品:(1)把刺繡品從花棚上取下,進行修剪並進行整熨定型。(2)把刺繡作品於各種服飾、靴鞋、頭飾、荷包等進行縫製,縫製出完整的作品。

蒙古勒津刺繡在生活中的地位

蒙古勒津刺繡的運用

主要運用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繡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徵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誇張的手法寓情於藝術。其在面料上的貼繡方法,粗獷勻稱的針法、鮮明的對比色彩,給人以飽滿充實之感。在逐草而棲的遊牧生活中,蒙古族勞動人民創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刺繡工藝,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繡藝術。蒙古勒津蒙古族人民在漫長的遊牧到農耕的歷史進程中,吸納各民族刺繡技藝,所創造的刺繡文化藝術是絢麗多彩。從蒙古勒津服飾刺繡圖案,能了解蒙古勒津人民濃厚的生活氣息。蒙古勒津刺繡藝術,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蒙古族婦女精湛的刺繡技藝,充滿濃厚蒙古族文化內涵的藝術珍品。
蒙古勒津蒙古族服飾刺繡,明快響亮與質樸無華的色彩,強調顏色由淡到深進行色彩推移。圖案在形式上也具有濃厚的裝飾性,體現了圖案與顏色協調、統一,同時融匯著本部落蒙古人民對自由、和諧、幸福的無限渴望,形成裝飾與實用完美結合的藝術形態。

蒙古勒津刺繡內容包羅萬象

依附於本土文化,涵蓋了蒙古勒津人民美好的願望,也記載著本部落的歷史、信念、理想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各個階層的文化修養和精神面貌。從刺繡圖案,能了解蒙古勒津人民濃厚的生活氣息,選用各種花卉、龍鳳、魚紋等圖案進行裝飾刺繡,如變化多樣的盤長圖案,在與卷草紋等不同圖案的結合,象徵吉祥、團結祝福,。他們以辛勤勞動創造了蒙古勒津服飾刺繡文化,在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記載,繡花工藝以精美著稱。
蒙古勒津刺繡中,繡線浮凸於布帛及各類皮革之上,姿態各異的針法在繡面上形成豐富多變的觸覺肌理,有的粗獷、有的細膩,以明快響亮與質樸無華的色彩,強調顏色由淡到深進行色彩推移,並且以明快的紋樣形象凸現出來,產生一種浮雕的視覺效果。炫奇奪巧的各種針法,各種肌理變化是刺繡藝術的重要審美。

新一代蒙古勒津刺繡作品

近幾年來 ,蒙古勒津青年一代刺繡作品,對蒙古勒津刺繡工藝有了新的繼承和發展,成為蒙古勒津刺繡藝術的優秀傳承人,如朱秀英、韓星等,她們的刺繡作品已經大膽的借鑑並融進了蘇繡、湘繡等刺繡工藝,圖案設計氣勢磅礴、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創造性的豐富了蒙古勒津刺繡的表現性,為蒙古勒津刺繡藝術增添了新的內涵。

相關製品

1、用具:繡花針、棉布、綢緞、絲線、花繃、頂針、錐子、圖案等。
2、繡品:蒙古袍、枕頭頂、帽子、頭飾、腰帶、荷包、褡褳、靴子、馬鞍等。、
3、喜慶繡品:嫁妝服飾、禮服、門帘等。

代表作品

1、 存在於蒙古勒津民間的刺繡作品。(如:枕頭頂、服飾、工藝品等。)
2、 主要傳承人正月、青菜瑪、朱秀英、韓星的繡品,枕頭頂、蒙古袍、頭飾、荷包、靴鞋、菸袋、耳帽、腰帶等。
蒙古勒津刺繡主要是女兒跟母親學做針線活和刺繡,從母親熟練的針線、刺繡中得到啟發和培養,十來歲就開始學習刺繡,到十五六歲就掌握了一定的刺繡方法開始繡各種荷包、花鞋、馬海靴等,有的不滿足於從母親那裡學到的刺繡技巧,就去求教於本村的刺繡能手,從她們那裡學到高超的刺繡技巧,隨著社會發展,逐步改變為師徒傳承,一直延續到現在。

傳承譜系

代別
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
文化
傳承
學藝時間
居住地
第一代
滿都花

蒙古族
不詳

家族傳承
不詳
已故
第二代
額爾敦花

蒙古族
1927年

家族傳承
20世紀30年代
阜蒙縣佛寺鎮
第三代
正月

蒙古族
1935年
國小
家族傳承
20世紀40年代
阜蒙縣佛寺鎮
第三代
青菜瑪

蒙古族
1963年
國小
師徒傳承
20世紀40年代
阜蒙縣佛寺鎮
第四代
朱秀英

蒙古族
1965年
高中
師徒傳承
20世紀80年代
阜蒙縣佛寺鎮
第五代
韓星

蒙古族
1981年
高中
師徒傳承
20世紀90年代
阜蒙縣縣城

代表性傳承人

正月:女,蒙古族,出生(1935年——),國小文化,家族傳承,跟母親額爾敦花學習蒙古勒津刺繡,學藝時間(20世紀40年代)。居住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解放村。受母親的影響,9歲開始學蒙古勒津刺繡,成為蒙古勒津地區著名的刺繡藝人,擅長枕頭頂刺繡、靴鞋刺繡、荷包刺繡等。
青菜瑪:女,蒙古族,出生(1936年----)國小文化,師徒傳承,小時候曾拜滿都花和額爾敦花刺繡藝人為師,系統學習了蒙古勒津刺繡技藝,學習時間(20世紀40年代)。居住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北河村。從小酷愛蒙古勒津刺繡,從9歲就開始學習蒙古勒津刺繡,成為蒙古勒津地區著名的刺繡藝人。擅長刺繡枕頭頂、荷包等。
朱秀英:女,蒙古族,出生(1965年——),高中文化,師徒傳承,拜正月為師學習傳統蒙古勒津刺繡工藝,學藝時間(20時紀70年代)。居住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解放村。25歲師從於正月為師,擅長蒙古勒津服飾刺繡、枕頭頂刺繡等,是遠近有名的刺繡藝人。是阜新特一特服裝設計製作有限公司專職蒙古勒津刺繡師,全面掌握了蒙古勒津刺繡技藝。
韓星:女,蒙古族,出生(1981年——),高中文化,師徒傳承,拜正月為師學習傳統蒙古勒津刺繡工藝,學藝時間(20世紀90年代)。居住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城。19歲拜正月為師學習蒙古勒津刺繡藝術,後又拜青菜瑪為師學習她的蒙古勒津刺繡技藝。擅長蒙古勒津服飾刺繡,蒙古勒津工藝飾品刺繡等,刺繡作品蒙古族服飾以精湛技藝堪稱一流,出口到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國家。是阜新特一特服裝設計製作有限公司專職蒙古勒津刺繡師,全面掌握了蒙古勒津刺繡技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