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鼎重

閔鼎重(민정중,1628年—1692年),朝鮮王朝中期外戚、大臣。字大受,號老峰,本貫驪興。是江原道觀察使閔光勛之子,仁顯王后的二伯。歷仕孝、顯、肅三朝,作為西人黨的要員而活躍,官至左議政,受己巳換局連累而被流放碧潼郡,死在那裡。甲戌換局後獲得平反,諡號文忠,配享朝鮮孝宗廟庭。有《老峰集》傳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閔鼎重
  • :大受
  • :老峰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日期:1628年
  • 逝世日期:1692年
  • 主要作品:《老峰集》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獲得重用,宦海沉浮,死於配所,主要作品,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閔鼎重生於1628年正月十六日,他的父親閔光勛在當年考中狀元,重振家門。閔鼎重是宋時烈宋浚吉的門人,其號“老峰”就是宋時烈所取。1648年通過司馬試,1649年庭試文科狀元及第,歷任成均館典籍、禮曹佐郎、世子侍講院司書、司諫院正言、弘文館修撰、校理、司諫院司諫、司憲府執義、弘文館副應教等職。期間曾出為全羅道和忠清道暗行御史,並作為推刷都監的御使去平安道開展推奴工作。1658年外放東萊府使,後還朝為禮曹參議。

獲得重用

孝宗時,閔鼎重曾為昭顯世子嬪姜氏喊冤,但孝宗說姜氏犯有重罪,不準臣子再提翻案之事。顯宗即位後,閔鼎重不顧孝宗的禁令,繼續為姜氏伸冤,顯宗雖未接受,但也沒有處置他,反而看出他的忠直而予以重用,任命他為兵曹參知。不久丁父憂,終制後獲任大司諫。1662年拜同副承旨,後歷任成均館大司成、吏曹參議、吏曹參判、鹹鏡道觀察使、弘文館副提學、司憲府大司憲、戶曹判書、工曹判書等職。1669年作為冬至正使赴清朝,購得明崇禎帝御筆“非禮不動”(後供奉於萬東廟),翌年回國後任刑曹判書、議政府左參贊、禮曹判書、漢城府判尹、兵曹判書。當時他的老師宋時烈、宋浚吉都不在朝堂,他也在1672年閏七月上疏稱病請辭兵判之職,獲得批准,顯宗後又授他大司憲、禮曹判書等職,但他都不赴任。
閔鼎重
閔鼎重家系圖

宦海沉浮

朝鮮肅宗繼位後,他於1675年被任命為吏曹判書,此時南人甲寅禮訟而得勢,老師宋時烈被流放,他與弟弟閔維重請求和宋時烈同罪,因此受到門外黜送(罷黜官職、趕出都城)的處分。兄弟輾轉於忠州一帶,直到1677年才解除處分,翌年春獲赦,還給職牒。但到了1679年,閔鼎重、閔維重兄弟又被南人分別流放到全羅道長興和慶尚道興海,六個月後解除流放,回到忠州。
1680年,發生庚申大黜陟(庚申換局),南人倒台,西人重新得勢。閔鼎重也獲得起用,拜為議政府右議政,不久升左議政。侄女則被揀擇為肅宗繼妃,即仁顯王后。1682年作為問安使赴盛京,問候東巡的康熙帝,順便刺探情報。此時,因金益勛迫害南人的事件(壬戌三告變),西人逐漸分化為老論少論,閔鼎重加入老論,支持對南人的強硬政策。

死於配所

1688年,南人背景的後宮張氏(張禧嬪)生下肅宗第一個兒子(後來的朝鮮景宗),肅宗將他定號為嫡長子才有資格稱呼的“元子”,引發包括閔鼎重在內的西人的集體抗議。1689年,肅宗實行己巳換局,起用南人,驅逐西人,閔鼎重被流放鴨綠江邊的碧潼郡,圍籬安置。1692年六月二十五日病死於配所,享年六十五歲。1694年甲戌換局後,他被平反昭雪,恢復官職,肅宗末追謚“文忠”,朝鮮高宗將他配享於孝宗廟庭。

主要作品

閔鼎重有《老峰集》傳世,此外他的書法出眾,書寫了右相李浣碑、開城府留守閔審言墓表、開心寺大雄殿匾額等。

人際關係

  • 父親:閔光勛
  • 母親:李氏(本貫延安,李光庭之女)
  • 哥哥:閔蓍重
  • 弟弟閔維重
  • 妻子:申氏(本貫平山,朝鮮宣祖駙馬東陽尉申翊聖之孫女,申昪之女)、洪氏(本貫南陽,洪處尹之女)
  • 兒子:閔鎮長(洪氏生,文科狀元及第,官至右議政,祖孫三代都在兒子出生年中狀元,號稱“三世魁甲”,一時傳為佳話)
  • 女兒:閔氏(申氏生,嫁李寅烒)、閔氏(庶女,嫁李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